冷兵器時代無堅不摧的攻城武器

2021-02-23 冷兵器研究所

在古代冷兵器時期,每一場戰爭基本都伴隨有激烈的城市攻防戰,堅固的城池、完備的城防就是進攻方前進的最大阻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戰爭雙方都在想盡辦法提高己方的效率,阻擋對方的前進,在城市攻防戰中,進攻方要面對的不僅僅是對方士兵,還有厚重的城牆,堅實的大門等等依靠個人力量無法逾越的障礙。所以,攻城器械的出現成了戰爭的需要,攻城武器的出現可以有效的對城池防禦體系進行破壞,同時達到協助攻擊的目的。今天我想重溫一下這些古代的攻城器械。

一般就行攻城戰時,往往攻守雙方實力已經是優劣分明,攻擊方佔絕對的優勢,防守方無力再戰只能依託城牆進行固守,拖延時間等待援軍,或者等到對方軍心渙散。對於進攻方,如何越過高大堅固的城牆是攻城最為關鍵的問題,攻擊方在攻城時絕不會讓士兵白白送死,像電視裡那樣搭個雲梯就往上爬是不可能的,在雲梯上移動緩慢的士兵會完全成為守方士兵的靶子,箭雨自不必說,就是用石頭砸,都可以砸死士兵,如果哪個將軍這麼指揮攻城,那部下一定不幹。因此,如何抵消與守城方士兵優勢成為攻城戰的主要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擊破守方的城門和城牆,或者把己方士兵送上城牆。攻擊城牆主要是撞擊和破壞對方的城牆,古代最常被使用的攻城裝備包括攻城塔,投石機,衝撞車等。



攻城塔

首先,來看看攻城塔。攻城塔是中世紀的攻城武器, 塔體高大, 塔下裝有輪子,可以移動。在進行攻城時,將它推至城牆邊,士兵就能從塔頂的平臺,直接跨到敵方城牆頭。在公元8世紀時,歐洲就出現了攻城塔。法國人對攻城塔進行了改進,建造了人頭形攻城塔,不僅能攻城,還具有恐嚇作用。1554年,義大利人製造一種龍形攻城塔,有狗的頭,公雞的身,蛇的尾,老鷹的爪.它的狗頭上掛有一個筐子, 筐子裡插有長矛, 狗嘴裡伸出炮管,可以發射. 龍形戰鬥塔內部藏有幾十名士兵,可以用來成為一種攻城武器。古人為了把己方士兵送上對方城牆真是費盡了心思。


攻城槌

攻城槌,又稱撞城錘,一個由繩子、木頭、金屬塊組成的簡易而笨重的武器,雖然攻城槌製作簡單,但實力絕對不容小覷。在大炮等火器發明之前,如何能夠攻破敵人堅固的城池,除了通過投石器等殺傷城內的守兵以外,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靠攻城槌撞開城門,使得後續部隊得以進入城內。早在公元前8世紀,興起於今伊拉克境內兩河流域的亞述帝國出徵攻打其他城邦時就已經掌握用攻城槌突破敵人城堡的方法,只是由於當時生產力有限,撞城槌沒有排上大用場。
直到公元前4世紀,腓力二世和亞歷山大大帝統治下的馬其頓帝國首次把攻城槌作為一種非常重要的攻城利器載入戰爭史冊。他們憑藉強大的軍事實力建立了世界歷史上第一個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帝國。後來,羅馬人學習了希臘人先進的技術,對原有的攻城槌不斷作出改進,並根據實際戰爭的需要設計出了運動自如、攻防兼備、功能齊全的攻城車和攻城塔。


攻城車

說到攻城槌,就不得不提由它的衍生而來的另一件攻城利器——攻城車。攻城車的主要武器,是它內部用繩或鐵鏈懸掛在橫梁上的一根粗大的圓木,原木後端有金屬帽,前端有金屬頭,多製成羊頭形(因為羊喜歡用角牴人)。在進行攻城作戰時,依靠攻城車中的士兵合力抓住攻城槌向後運動後猛烈撞向城門,依靠慣性和動能產生巨大的衝擊李來破壞城門或者門後的門閂結構。撞城車多為木質(不排除有全家金屬的)所以它需要士兵的保護,總體結構就像一個三角形,穩定堅固,下面裝有輪子以便移動;外面會蒙上牛皮,羊皮或者用金屬板加強的,以防備守軍的矢石破壞。為了防止守城方火攻,還常常澆上泥漿用來防火。

投石機

我們之前簡單介紹過它的工作原理。以重力拋石機為例簡單闡述一下投石機的工作原理以及在攻城戰鬥中所起的作用。重力拋石機利用槓桿原理,一端裝有重物,而另一端裝有待發射的石彈,發射前須先將放置彈藥的一端用滑輪或直接用人力拉下,而附有重物的另一端也在此時上升,放好石彈後放開或砍斷繩索,讓重物的一端落下,石彈也順勢拋出,砸向城內。有的拋石機能拋射將近約454公斤重的彈體,既可以擊毀城牆,也可以造成巨大的殺傷力,威力巨大,是攻城武器的首選。除了石塊兒,也可以往城內投擲得病而死動物的屍體,製造恐慌。這應該是最早的生化武器了。

當然,隨著火藥的出現,這些曾經極其輝煌的的改變戰爭走向的武器開始漸漸淡出了人類的視線,沉積在了歷史長河中。而凝聚在其中的人類的智慧卻沒有隨之一同消失。

本文為冷兵器研究所-胡小刀原創,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THE END

投稿郵箱:302511404@qq.com  

編輯QQ : 302511404  

QQ交流群: 281972669

相關焦點

  • 冷兵器時代最強的三種武器!你知道是什麼嗎?
    最強單兵武器——陌刀古籍記載:「陌刀,長刀也,步兵所持,蓋古之斬馬,刀重十五斤,又名砍刀,長七尺,刃長三尺,柄長四尺,下用鐵鑽。馬步水路鹹可用。力士持之,以腰力旋斬,擋者皆為齏粉……」唐陌刀是步兵單兵武器的巔峰之作!
  • 《大秦賦》開篇向我們展示了哪些古代攻城武器?
    《大秦賦》正在熱播,第一集就講了邯鄲之戰,戰爭場面氣勢恢弘,數萬人陣容,大氣磅礴;造型逼真,秦軍盔甲、武器裝備高度還原,恍若「行走的兵馬俑」,秦國攻打趙國邯鄲向我們展示了古代冷兵器時代的戰爭的攻城武器,讓我們看看到底有哪些攻城武器呢?
  • 圖解羅馬時代的投射和攻城武器
    弩砲是大型箭矢投射武器,在野戰和攻城戰中都很有用,它比弓弩和腹弩都大,因此操縱它的砲組規模也較大。為了便於運輸,所有攻城器械都能分解並打包,並能在必要時就地組裝。射矢弩羅馬人也使用這種發射箭矢的小型扭力弩砲,在戰鬥中由兩名砲手操作。這是一種簡單的弩砲,在近距離內非常有效。這種「型號」的弩砲既是一種全新設計的野戰武器,也是對舊弩砲的改進,可以使用不同重量的箭矢。
  • 古代攻城時,守城士兵為何不直接把雲梯推開?因為誰推誰沒命!
    在古代冷兵器時代,一個國家的強大與否除了看它的人口、土地多少,最重要的還是要看這個國家是否有強大的攻城利器或者說武器裝備的優劣。因為古代戰爭與現代戰爭不同,冷兵器時代的攻城略地,更多的是靠著人海戰術,誰的人多誰佔據優勢。
  • 唐宋對抗遊牧民族的王牌武器,陌刀和神臂弓,冷兵器時代的王者
    唐宋時期堪稱中國封建王朝的巔峰,唐朝的將軍們橫掃漠北,宋朝雖然屢遭異族打擊但是常年徵戰加上宋朝異常繁榮的經濟,使得唐宋兩朝都有著在當時非常先進的武器。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唐代的陌刀和南北宋時期的神臂弓。這兩件兵器堪稱中國歷史上冷兵器時代的巔峰之作。
  • 中世紀戰爭藝術之攻城武器
    在試圖填滿壕溝、用雲梯攀登城牆等粗暴手段失敗後,二者均轉而採用了兩個相同的手段:其一是利用攻城錘在城牆上打開裂口;其次是不再單純利用城牆下的攻城武器發射矢石來掃清城牆上的敵軍,同時也開始讓士兵們在被推到城牆附近的可移動攻城塔上進行齊射。這樣一來,圍攻者可以居高臨下,從上方掃清城牆。
  • 武器也有成雙成對,盤點那些「情侶款」的冷兵器,戰鬥威力猛!
    冷兵器的發展已經有非常悠久的歷史了,從人類文明誕生之後,國家興起之時,冷兵器就伴隨著每個國家每個朝代一直走到了今天,雖然有的武器隨著朝代的興替走下了戰場的舞臺,但隨後就有代替它的武器繼續在戰場上跟隨士兵們拼殺。
  • 冷兵器時代,兵種與武器誰更重要?
    兵種相剋理論 美國軍事史學家阿徹·瓊斯對冷兵器時代主要兵種的優劣勢以及相互制約提出了一套很有解釋力的戰術理論。古典時代到中世紀的野戰戰場上有四個基本兵種,(重) 步兵、重騎兵、輕步兵(弓弩手)和輕騎兵(弓騎兵等)。在地勢平坦的理想戰場上,陣型緊密的重步兵(尤其是長矛兵)可以瓦解重騎兵的正面進攻,但無論面對弓弩手還是弓騎兵的箭雨,都缺乏足夠的防禦能力。重騎兵的速度和防護能力可以輕易突破輕步兵的箭網,給後者以毀滅性打擊,但面對機動性更優的弓騎兵,重騎兵通常是被動挨打。
  • 沙盒網遊《帝國神話》上架Steam平臺 再現冷兵器戰爭
    浸入式冷兵器沙盒網遊《帝國神話》選取的歷史時間點為東漢末年,不同於市面上的三國類型遊戲產品,強調高自由度的沙盒玩法,玩家不僅僅在操控戰局,建設易守難攻的防禦工事,都取決於城邦的管理者。《帝國神話》作為一款冷兵器戰爭沙盒遊戲,並不是以傳統的視角去講述三國群英故事,而更像是在這樣一個歷史時代為背景之下,為玩家創建了一個架空世界,這意味著玩家不僅僅要考慮自己,而是要學會與其他玩家共存,如何在極高擬真度的世界裡運籌帷幄、合縱連橫發展壯大,也是玩家成長的必經之路。
  • 冷兵器之王:「十字弓弩」,威力堪稱「變態」,特種兵作戰必備
    大家都知道,在現在的戰場上士兵們用的都是槍,稍遠的距離就用步槍或者狙擊步槍,但是你能想到即使是在當今軍武十分發達的時代,有一種冷兵器自古至今一直被沿用,即使是在我國的作戰部隊也是廣為使用,特別是在特種部隊,這種冷兵器就是必備武器。這就是一般人都沒有想到的特種兵武器——軍用十字弩!
  • 千奇百怪的攻城武器 直接破壞型與遠距離拋擲型 讓人大開眼界
    攻城武器,又稱圍城武器,是指設計用來破壞城牆或是防禦工事的一種裝置,大致可分為近距離直接破壞型,與遠距離拋擲型。在古代,攻城武器主要是以木頭打造,以基礎的槓桿原理將石頭等重物拋出攻擊城牆,例如投石機。而隨著時代的發展,火藥與冶金技術不停的改進,攻城武器也演進為以火炮為主。
  • 冷兵器時代,古代將軍用什麼武器打仗?
    實際上,冷兵器時代產生了許多武器,其數目遠遠超過了「十八般」。晚清和民國時期,「十八般兵器」成為各個武館的必須陳設,而成為中國武術和武館的象徵之一。喜歡的點個關注哦!
  • 士兵攻城時,城門上的人為何不把梯子推倒?不要以為古人傻
    自古以來,戰爭一直困擾著人類,只不過到了現代幾乎已經沒有冷兵器作戰了。除非雙方沒有子彈或沒有開火的權利,否則基本上將不會進行肉搏戰鬥。過去,沒有飛機和飛彈,每場戰爭基本上都是在人命的基礎上取得的,但是現代士兵的生命變得更加寶貴。
  • 南非祖魯人的傳統武器——無堅不摧的祖魯手杖
    在很多戰爭中,祖魯人取勝的關鍵都來自於他們的民族傳統武器祖魯手杖,從南非大陸的一些傳說中也能看出,祖魯手杖一直都是無堅不摧的形象,那麼對於真實的祖魯人來說,他們的手杖真的有傳說中那樣的神秘嗎?在祖魯王國的軍隊中,祖魯手杖這種戰鬥武器的出現,也是大大增強了士兵的戰鬥力,通過祖魯手杖的使用,祖魯王國的戰士也造就了當時世界上的不敗神話。祖魯人的格鬥武器說到祖魯手杖,很多人對其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無堅不摧的。
  • 《帝國時代2:決定版》攻城塔克制關係分析
    攻城塔是《帝國時代2:決定版》中的單位之一,攻城塔擁有極高的盾防,移速比衝車快不少,血量也還行,下邊就給大家帶來「bow_car」分析的攻城塔克制關係,大家可以來看一看。攻城塔克制關係分析攻城塔(雲梯):雲梯是城堡時代可以在攻城武器廠生產的兵種……這是最沒存在感的兵種,幾乎沒有之一。(存在感太低,我平時都懶得黑一下)雲梯擁有極高的盾防(擋不住火炮塔),移速比衝車快不少,血量也還行。但是它的用處極為單一,就是駐紮步兵或者弓兵到敵人的城牆邊上,然後在城牆的另一邊登陸。
  • 中西方主流冷兵器大比拼,看誰更勝一籌!
    總之,先秦時期就五種最常見的冷兵器,即「五兵」分別為:「矛、戟、戈、劍、弓」當然不同時期對「五兵」的說法不同,但是「矛、戟、戈、劍、弓」這五種兵器,在先秦時期是最常用的五種冷兵器。秦漢以後,戰車衰敗,「戟」一度成為主流兵器,但是到了唐代「戟」成為儀仗專用兵器,被「槍」取代。宋代以後,軍隊的主要武器就是「槍」和刀,當然這裡的「槍」是冷兵器,種類繁多,最著名的代表要算「紅纓槍」了。
  • 羅馬軍團攻城靠什麼武器?弩炮、拋石機、機弩等神器究竟有多恐怖
    在馬賽裡努斯的記載中,羅馬的軍用機械分為重型機械武器和輕型機械武器,重型分為「弩炮、拋石機、攻城槌、活動攻城塔」,輕型則分為機動輕弩炮和單兵機弩。 (一)弩炮 弩炮自希臘時期起就被廣泛用於戰場,弩炮作為一種威力巨大的遠程射擊武器,主要發射重箭或者石彈。
  • 冷兵器時代的戰場之王——士兵手中無所不能的長槍長矛
    在冷兵器時代,在殘酷的戰場上,在五花八門的各色兵器當中,有一個絕對可以笑傲群雄的冷兵器王者,它產生於遠古人類狩獵使用的粗糙工具,在形制和使用方法上都有傳承,同樣傳承的還有粗野而強大的殺傷力,槍矛是陪伴人類最久的武器,人們手執槍矛,面對兇殘的野獸,在血腥殘酷的戰場上廝殺,槍也不辜負人們的期望,打敗諸般兵器,成為器中之王,堅定地陪伴在人民身邊
  • 矛與盾,中西方主流冷兵器大比拼,看誰更勝一籌!
    總之,先秦時期就五種最常見的冷兵器,即「五兵」分別為:「矛、戟、戈、劍、弓」當然不同時期對「五兵」的說法不同,但是「矛、戟、戈、劍、弓」這五種兵器,在先秦時期是最常用的五種冷兵器。秦漢以後,戰車衰敗,「戟」一度成為主流兵器,但是到了唐代「戟」成為儀仗專用兵器,被「槍」取代。宋代以後,軍隊的主要武器就是「槍」和刀,當然這裡的「槍」是冷兵器,種類繁多,最著名的代表要算「紅纓槍」了。
  • 中國古代的冷兵器
    冷兵器是相對火器(火藥武器)而言的,它主要依靠武器本身的鋒刃來殺傷敵人。我國從原始社會後期到唐末,戰爭中所用的兵器部是冷兵器。五代以後,火器開始進入實戰,是為冷兵器和火器並用時代。直到清末,冷兵器基本退出實戰,讓位於火器為止,冷兵器經歷了數千年的發展與交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