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水滴籌式悲劇」:我們的善良,又一次被騙子標上了價格

2020-12-22 青年大院

你有沒有在某一刻,覺得善良的自己很蠢?

我有過。

兩年前,我在朋友圈看到一條水滴籌,發起人是我的高中同學。

她說父親得了肺結核,手術費昂貴,急需用錢。

當時我剛畢業,北漂實習,經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

但看到這慘況,眼淚瞬間就來了,趕緊湊了200塊錢,捐給了她。

都是老同學,我怎麼忍心見死不救?

然而一個月後,我再次在朋友圈刷到她的動態。

不是來說父親的病況。

而是曬了一張,她在上海一個高端餐廳吃飯的照片。

上面還有一句扎眼的文案:

今天打卡了米其林,兩個人竟然吃了小2000…

刷到這條朋友圈的時候,我正在公司加班。

剛剛為了湊滿減,在外賣平臺糾結了十分鐘。

看看朋友圈,那精緻的擺盤與結帳單。

再看看自己,靠滿減買的黃燜雞米飯。

我瞬間覺得,自己就像一個傻子。

我當時下定決心,以後再也不讓自己的愛心隨意泛濫。

但沒過幾天,我看到微博和朋友圈的求助信息,還是忍不住儘自己的綿薄之力。

先捐點錢,再轉發讓更多人看到。

畢竟我想著,寧可錯幫一個,也不能讓自己、讓社會變冷漠。

哪怕真的上當了,也總比讓一個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得不到幫助強。

可最近,我開始懷疑這種判斷。

或許,你的善良正在被利用。

它帶來的後果,比想像中可怕得多。

2020年5月22日。

一個名為「虎子的後半生」的博主,被網友曝光。

他在B站等平臺發布的抗癌視頻,涉嫌誇大事實。

而這件事情的真相,終於在今天水落石出。

前因後果,要從半年前說起。

去年12月,B站一條視頻爆火:

《36歲患肺癌崩潰,山窮水盡,母親照顧百病纏身的父親,突然又中風》

只看標題,你就能感覺到這個男人的絕望。

視頻中,虎子掩面而泣。

我得了肺癌,我爸百病纏身,現在我媽也中風了。但她心裡,一直想著把玉米收回來,多掙點錢,想拿錢給我看病,還想攢錢給我兒子留著。

就像他說的那樣,自己的經濟狀況入不敷出,已經走投無路,家裡也早就揭不開鍋。

劃重點:

入不敷出、走投無路、揭不開鍋。

此後六個月,虎子幾乎每天都在更新抗癌日記。

標題一如既往地感人:

《肺癌晚期的虎子堅持送兒子上學,只想給他留些和爸爸在一起的回憶》《肺癌晚期的虎子,訴說患癌的經歷堅強樂觀4年,聽他對年輕人的勸誡》

無一例外,所有視頻的題目,都帶上了「肺癌晚期」四個大字。

虎子的這種勵志精神,很快吸引了大批網友的關注。

大家給他加油,投幣,轉發。

虎子也因此,得到了二十幾個平臺,共計數十萬的打賞。

還有人,想讓虎子開個眾籌,方便大家給他捐錢。

然後,畫風就突變了。

上一秒,網友們集百家之善,只為了幫虎子減輕一點經濟負擔。

下一秒,虎子就被人扒出頓頓吃大餐、有房有豪車的精緻生活。

根據消費記錄顯示,虎子兩年內,打卡了500多家消費場所。

從海鮮餐廳到麻辣火鍋,從高端保健到豪華酒店。

他的足跡,遍布大江南北。

虎子不僅有一輛寶馬車,他還是海南兩家店鋪的法人,和一家網吧的老闆。

消費水平,甚至超過了三亞99.9%的人。

這哪裡像什麼零收入、家徒四壁的貧困戶。

這分明就是如假包換的大戶人家。

但到了他的抗癌視頻中,寶馬車變成了電動車,山珍海味變成了「三月不知肉味」。

虎子把生活過成了平行世界,把網絡玩成了兩面派。

瞬間,網友們的質疑聲,如山呼海嘯般向他襲來。

甚至開始懷疑,虎子的癌症會不會也是假的?

他是不是在利用大家的愛心,欺詐錢財?

直到今天,這件事終於真相大白。

虎子的癌症是真的,但寶馬和住房也是真的。

那些被消費了善意的網友們,完全接受不來這個事實。

為什麼他比網友有錢這麼多,卻還要在視頻中,故意隱瞞寶馬車、吃大餐等事實,營造出一貧如洗的假象?這不是欺騙,是什麼?

有人說,虎子又沒逼你們捐錢,何錯之有?

難道一個癌症病人,還沒權利選擇怎麼度過他的餘生嗎?

沒錯,從某種意義上講,虎子是被捲入了這場網絡暴力中。

我也真誠祝福虎子能扛過這次風波,戰勝病魔。

但回過頭看,虎子真的一點錯沒有嗎?

未必。

這件事背後的真相,並沒有那麼簡單。

虎子的經歷,很容易讓我們想到,四年前的「羅一笑事件」。

2016年,一篇裹挾著慈善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

《羅一笑,你給我站住!》

它的作者,是羅一笑的父親,羅爾。

在文章中,羅爾講述了自己的女兒羅一笑,身患白血病的事情。

為了救女兒一命,這個可憐的父親已經家徒四壁,山窮水盡。

短短數日,這篇文章的閱讀量過億,讚賞額突破200萬。

當所有人都以為,這段眾人拾柴火焰高的愛心故事,會成為一段佳話時,事態卻急轉直下。

有網友扒出了羅爾名下的財產:

深圳一套房、東莞兩套房,以及兩輛汽車和一個廣告公司。

羅爾,根本就不像他所描述的那般慘。

他口口聲聲說自己心急如焚,卻在女兒的病情上一拖再拖。

面對質疑,羅爾為自己辯解,三套住房分別是自住房、留給兒子的婚房以及未來的養老房。

這番言辭,不僅沒能平息民意,反而激起更多人的討伐。

難道女兒的命,比婚房和養老房還重要嗎?這難道不是赤裸裸的重男輕女和自私自利?很多捐款的人,甚至連一套自住房沒有!

輿論壓力之下,網友的讚賞資金被原路退回,共計260餘萬。

儘管這筆錢又回到了網友手中,但被消費的愛心,卻很難追回。

在羅一笑事件中,不少捐款的網友,自己非常貧困。

但為了救小女孩一命,他們從牙縫裡擠出錢,援助羅爸爸。

最後卻發現,他們捐助對象的經濟狀況,比自己要好上百倍。

一種欺騙感,油然而生。

所以很多人表示,以後遇到這樣的事情,再也不隨便施捨自己的愛心。

而選擇做一個冷漠的人。

無獨有偶。

當今天B站虎子事件的真相,水落石出時。

很多人表示,自己再也不會給別人捐款了。

我們從一開始,就不是質疑虎子癌症的真假。而是質疑他是否真的需要贊助,是否真的缺錢。

對比兩個事件,我們不難找到相同之處。

同樣是病症確診,一個是肺癌,一個是白血病。

同樣是沒有募捐,一個靠視頻,一個靠寫文章。

看起來合情合理,但他們卻犯了同一個錯誤:

刻意隱瞞事實,賣慘博取同情。

羅爾名下三套住房、兩輛車子,卻稱自己為救治女兒,已經傾其所有。

虎子明明開著寶馬車,每天下館子,卻假裝自己窮困潦倒,三個月沒吃過一口肉。

何必呢?

大部分網友,都是溫和善良的。

如果虎子坦誠一點,大大方方地記錄自己癌症後的真實生活。

而不是弄虛作假,今天騎著電動車去找工作,明天哭訴自己揭不開鍋。

我想網友,同樣會大大方方地,給他的視頻投幣點讚轉發,支持鼓勵他。

然而如今,虎子卻弄巧成拙。

這不僅影響了他癌後康復的心態,還再次壓榨了社會珍貴的善良,透支了大眾的信任和愛心。

往後,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家庭,又該怎麼辦?

2016年,一個免費大病籌款平臺,在網絡上線。

它的名字叫水滴籌。

四年來,它幫助了很多貧困家庭,病有所醫。

但同時,也成為了不少貪婪之人的斂財工具。

前有德雲社相聲演員吳鶴臣,眾籌百萬醫療費,卻被扒出名下北京兩套房。

後有工作人員在醫院病房掃樓,引導患者發起籌款信息,只為賺取提成費。

去年,水滴籌官方終於表示,今後將嚴格審核受助家庭的經濟情況。

但有人發現,真實性雖然保證了,但水滴籌的籌款難度卻越來越高。

換句話說,大家的愛心,在被反覆踐踏後。

已經不願意,也不敢相信網絡上的求助信息了。

然而,貪婪之人並不打算放過社會僅存的善良。

於是,B站等視頻網站,開始出現虎子這樣的癌症患者。

我當然支持癌症患者,通過視頻記錄生活。

用自己的勞動換取收益,值得尊敬。

但我反感的是,虎子這樣欺騙大眾的人。

他們的經濟狀況,遠沒有到窮困潦倒的地步。

卻刻意隱瞞事實,把自己塑造成揭不開鍋的貧困戶。

還記得前文,提到的羅一笑事件嗎?

在這件事鬧得沸沸揚揚的同時,微博上出現過一條熱搜:

爸媽賣房救腦癌女兒。

原來,常州一位小女孩,身患腦癌。

為了救治孩子,這位父親不惜賣房救女。

並拒絕了朋友公開募捐的提議,說不到萬不得已,不想麻煩別人。

但網友們得知後,仍然紛紛匿名給這位爸爸捐款。

微博上的愛心接力,被轉了一條又一條。

看,這個社會遠沒有那麼冷血。

如果你真的走投無路,大家又怎麼可能冷眼旁觀。

我們討厭的,僅僅是像羅爾和虎子這樣的欺騙行為。

有人說虎子們沒有損害別人的利益。

不。

他們不僅讓更多好心人寒了心。

他們還在把那些真正患病的貧困家庭,推向更絕望的深淵。

如果今天,我們縱容了虎子這樣的行為。

那麼明天,就會出現越來越多人,在各個平臺弄虛作假。

拿病歷當博取同情的工具,透支社會的信任。

甚至出現資本控制、團夥作案的黑色產業鏈。

(事實上,這種產業鏈已經數不清了。)

為了100%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絞首的危險。

如果那一天真的到來,我想所有的社交平臺,都會變成第二個水滴籌。

公眾只會越來越麻木,越來越不敢相信真假難辨的信息。

彼時,那些真正彈盡糧絕的家庭,才是走向了窮途末路。

社會的愛心,經不起這般摧殘。

大眾的善良,也經不起如此消耗。

五年前,我們問自己「扶不扶」。

今天,問題卻變成了「幫不幫」。

我擔心的是,社會信任的閾值,是否已經到了擊穿警戒線的邊緣。

或許我們的善良,真的要帶點鋒芒。

不要讓好人寒了心。

也給那些真正走投無路的人,留一絲希望。

相關焦點

  • 水滴籌危機帶來啟示與思考
    從水滴籌平臺上提供的這些信息來看,受捐人和捐款人之間,信息是透明、可信的。  這一切隨著相聲演員「詐捐」事件曝光戛然而止。一個有房、有車,具有支付能力的人在平臺上被打扮成一位處境可憐、急需幫助的低收入者,無論事後水滴籌公司發出怎樣的解釋,都不足以令人信服。那顆象徵滴水成河、清澈湛藍色的水滴籌logo就此蒙上一層灰霾。
  • 從善意到謊言,從愛心到欺騙:水滴籌與輕鬆籌經歷了什麼
    2016年7月,水滴籌(前身為「水滴愛心籌」)正式上線, 我並不否認,水滴籌和輕鬆籌為這個社會帶來的貢獻和正能量,它們的的確確給許許多多的困難家庭帶去了幫助。並不是所有的病都是發燒感冒,找個城鎮小醫生花個一百幾十就能解決,人的一生之中,意外總是免不了,我們也抗拒不了。
  • 為什麼很多醫院對使用「水滴籌」類的病人很冷漠?護士道出背後真相
    在微信朋友圈裡,經常能看到通過輕鬆籌平臺而發起的大病救助項目,這些充斥在朋友圈的眾籌項目,大多以個人捐助的形式進行眾籌,在朋友圈推廣以後,不少人都能得償所願。這個平臺,讓捐款者可以獻出自己的愛心,讓項目發起者可以渡過一次難關,如此,這個平臺「火」了。
  • 朋友圈中的水滴籌你是如何看待的?醫院的回答是這樣的!
    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讓我們足不出戶都可以知道每天全球發生的事情,也讓自己可以在能力範圍去幫助別人。水滴籌大家都應該在知道,屬於一個公益平臺,患者的信息發布到上面,可以讓社會人士捐獻一份愛心,讓好心人士來幫助自己。
  • 朋友圈很火的「水滴籌」,不收取任何手續費,究竟是如何盈利的?
    隨著網際網路的逐漸發展,如今的我們處在一個巨大的網絡資訊時代裡,一部手機就能讓我們知曉天下大小事,包括哪個家裡遇到了一些大災大難,都可以通過網絡上分享尋求大家幫助,渡過難關。面對悽慘的數據顯示,相信社會上有不少愛心人士都難免惻隱,也會紛紛向「困難戶」伸出援手,儘自己一份微薄之力。比如「水滴籌」,就是我們能經常在日常朋友圈裡看到的求助方式。
  • 把公益做成了生意,是什麼讓水滴籌輕鬆籌針鋒相對?
    更有網友直接指出,水滴籌為了在輿論上壓倒輕鬆籌,買了不少營銷號轉發自家微博。究竟是什麼樣的深仇大恨,才能使「籌人」見面,分外眼紅呢?兩大互助平臺「前世今生」據公開資料顯示,輕鬆籌創立於2014年,業務涵蓋眾籌的各個品類。
  • 水滴籌、水滴公益攜手助退伍老兵挽救愛人
    肖阿姨的兒子百般無奈之下,通過水滴籌、水滴公益發起求助,在兩個平臺的共同努力下,成功籌集到10萬元治療費用。肖阿姨住在重慶市武隆區火爐鎮,她的丈夫張清退伍前是成都軍區的工程兵,把自己的青春都奉獻給了祖國的建設。但是在老伴生病後,這位堅毅果敢的老兵,第一次感到生活的互助與無奈。
  • 水滴籌、水滴公益再助力12歲男孩共抗白血病
    前一次的治療已經花光了這個家庭的所有積蓄而,新的骨髓移植和治療還需近百萬元,無奈之下吳莉再次在水滴籌上發起求助,在水滴籌·水滴公益愛心接力下,目前已籌得30萬餘元。原本以為旭宇成功進行了臍帶血移植,身體慢慢好轉,看著越來越好的旭宇,全家人也終於舒了一口氣。然而沒想到的是,短短數個月後旭宇的病情遭遇復發,再次住進醫院。
  • 朋友圈隨處可見的「水滴籌」,消費者大眾的愛心,網友直呼太心寒
    6月16日,這名女子說,她父親的病情正在迅速惡化,她願意歸還籌得的錢。6月17日,水滴籌回應稱其退款正在辦理中。就在去年,德雲社的相聲演員吳帥(藝名吳鶴臣),在腦出血住院後。家人在網上為其發起了水滴籌籌款100萬元。然而,有網友發現,在北京擁有兩套房子和一輛汽車的吳家,在眾籌過程中貼上了「貧困戶」的標籤。
  • 病魔無情,水滴籌匯聚愛心籌助力淋巴瘤男童
    水滴籌成立的初心是希望通過網絡將人和人連結起來,將每個人的愛心聚集到一起,去幫助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就在今年7月份,在外打工的趙成和妻子因為兒子從外地返回家中。因為兒子發現自己的脖子有一個無故腫大的疙瘩。
  • 水滴籌幾經波折背後是否有真相
    近幾年有很多人不管大病小病都會弄水滴籌。轉發朋友圈,空間動態,讓身邊的朋友關注籌款,這種傳播的方式就會帶來一連串的效應。幫助了真正需要的人。可是隨著這個平臺越來越多的人關注。但是總是會有人渾水摸魚,尋找更多的一些漏洞,本來這個平臺的初衷是幫助一些真正家境貧困的人,但是有些家庭明明可以負擔起醫藥費,但是還是註冊滴水籌,獲取大眾人民的籌款。記得之前有好多起這樣的報導說到這些情況。在浙江有一個家庭裡面,家裡面的丈夫突然生病,需要花費20多萬的醫藥費,這個家庭有兩套房子,還有一個門面坐著生意。承擔20萬的醫療費其實不算什麼。
  • 水滴籌、水滴互助、水滴保 攜手濟南打造「網際網路醫療健康保障」項目
    水滴集團2016年創立時,提出以「保障億萬家庭」為使命,旗下的水滴籌、水滴互助、水滴保相互依託,憑藉微信生態、場景轉化和AI風控科技在大健康領域取得飛速發展。目前水滴集團獨立付費用戶已突破1.6億人。
  • 水滴籌輕鬆籌「互撕」背後:公益旗下的商業戰爭
    楚天都市報記者 許洋近日,一則水滴籌和輕鬆籌員工發生肢體衝突的視頻在微博中被爆料出來,將這兩家公司推上了風口浪尖。隨後,兩家公司都各自發表了聲明,聲明中不忘公開「互撕」,再次將網絡眾籌平臺「明爭暗鬥」的行業內幕曝光到大眾的視線前。儘管兩家公司均表示該事件僅是個人事件,不應上升到行業競爭層面,但網友對此似乎並不買帳,認為公益眾籌背後存在「利益」紛爭。
  • 水滴籌:為大病家庭解決「燃眉之急」
    以水滴籌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個人大病求助平臺的出現,成為我國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重要補充。水滴籌的出現,成為很多困難大病家庭的「救星」,在家庭成員患上大病,求助無門後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水滴籌能讓更多的人知道患病家庭的困難,從而伸出援助之手去幫助這些患病家庭。
  • 對於水滴籌的門檻與傳播途徑,筆者有話說
    對於水滴籌的門檻與傳播途徑,筆者有話說最近一位相聲演員在水滴籌上申請捐款的消息頻頻上熱搜,大家對於這種行為更多的是不允許,或者說是更多的不滿意所以就把這個事情推向了一個比較複雜的境地,但是大家對於水滴籌這個平臺真的了解多少呢?
  • 水滴籌以健康之名將愛心傳遞
    水滴籌作為國內一家領先的個人大病求助網際網路平臺,以「用網際網路科技助推廣大人民群眾有保可醫,保障億萬家庭」為使命,並一直致力幫助經濟條件困難的患者走出困境,傳遞社會關愛。此外,水滴籌·水滴公益也積極參加到與罕見病救助中,利用網絡救助平臺自身影響力,聯合社會各界進行公益探索。
  • 萬億白熱化保險市場的巧妙切入-水滴籌的商業模式
    水滴籌一款社交籌款平臺,目前國內免費大病籌款平臺,主要的場景是為罹患大病的患者提供籌款服務,依靠社交關係鏈在社交工具進行分發(主要是朋友圈、群聊等渠道),籌款受眾為籌款患者的親朋熟人及一些善良的陌生人。該模式是一個一舉多得的好模式。
  • 愛心籌、水滴籌、輕鬆籌籌款求助說明範文怎麼寫?
    要想在網絡上發起愛心籌款,一篇真誠的、打動人心的籌款求助文章顯得尤為重要。平時在朋友圈看到不少愛心籌、水滴籌、輕鬆籌的求助文章,要怎麼寫籌款求助說明才能更打動人心呢?小編在此總結了幾個實用小技巧,希望看完之後有需要的人能籌到更多的治病錢。這裡想跟大家說明一下,一味地套用模板不一定能得到一個好的籌款結果。為什麼呢?
  • 水滴籌:假的,純屬謠言!
    近日,一條「水滴籌因為轉發量不夠而造成籌款無法到帳」的信息在不少人的朋友圈傳播。不少愛心人士都加入轉發大軍。上遊新聞記者聯繫到水滴籌相關負責人,證實該說法純屬謠言。轉發次數不夠影響患者提現?△這條求助信息在微信朋友圈熱傳。昨(12)日,一條求助信息在微信朋友圈熱傳,而且「有圖有真相」。
  • 水滴籌、水滴公益共助5歲女孩抗病魔
    無奈之下,唐先生發起了水滴籌,籌得將近1萬元。之後又在水滴籌籌款顧問的幫助下,聯繫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為其發起了慈善募捐項目,在水滴公益平臺上線募捐額已經超過11萬元。2015年,唐先生和妻子迎來了第二個女兒小嫣。兩個活潑懂事的女兒,讓唐先生感到十分溫馨。但唐先生沒想到,噩運會悄然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