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中狂歡的日子不多了,要做好破滅的準備,央行副行長一針見血

2020-12-10 網易新聞

文:周周

在大部分人傳統的思想裡,房子就是家的象徵,能夠給一個家庭帶來歸屬感。在住房商品化改革之前,住房基本上都是分配的,所以也沒有多少問題存在。但是自從住房商品化改革之後,企業單位就不再分配房子了,加上隨著改革開放和經濟的快速發展,城鎮化越來越快,最終導致房子供不應求,房價快速上漲。所以,並不只有現在的人抱怨房價太高,在二十年前也有這樣的抱怨。

幾十年來,房價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據統計,從2000年到2020年這20年我的時間裡,房價從2112每平米上漲到了10063每平米,這樣算下來,平均每四年就要翻一番。

事實上,很多人都知道我國的房價太高,但是高到了什麼程度呢?樓市的泡沫到底有多大呢?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下,究竟什麼是泡沫。根據查爾斯P金德爾伯格在著述《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詞典》的基本解釋,泡沫是指一種資產在交易過程中,價格急劇上漲,快速的上漲可以讓更多人來購買這類資產,最後這種價格還會持續上漲,繼續吸引大家來購買。當這種資產的價格達到讓人無法接受的時候,就像一個吹大的氣球一樣,最終難以維持現狀而破裂。

那什麼是房地產泡沫呢?房地產泡沫就是人們在買房和炒房的過程中,價格被迅速抬升,當房價到達一個臨界點的時候,這個泡沫就會難以維持,最終發生崩裂的危險。

其實房價快速上漲離不開房價收入比。房價收入比也就是說房價和收入的比例,統計這個數據的意義就在於通過房價和收入的對比,來解釋現階段的房價是否過高。

根據上海易居研究院統計的《2019年全國50城房價收入比報告》顯示,2019年全國50個大中城市的房價收入比的均值是13.3,同比下降了大約4%,但是值得我們注意的是,按照6.5-7.5為房價收入比的合理區間來說,這50個城市中只有長沙滿足條件,這是十分讓人驚訝的。

此外,根據研究所的統計,到2019年底,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剛剛超過了3萬元,但是按照現在每平米一萬的價格來計算,一年的可支配收入也就只夠買3平方米的房子。由此看來,房地產這其中的泡沫可想而知。

根據中央銀行的數據,今年上半年,我國住戶部門總債務餘額是58.9萬億元,居民負債率接近59%。而在這58.9萬億的負債裡,關於住房的負債有多少呢?2020年的數據還沒有出來,但在2019年的55.4萬億的債務中,房貸就佔了29.8萬億,佔比超過53%。

此外,根據西南大學財經小組估算,這些僅僅是銀行貸款,如果算上非銀行貸款,比如P2P、房貸、住房公積金、民間借貸等,居民實際信貸規模是銀行貸款的1.4倍。那麼按照這樣的計算,截至2020年上半年,我國居民總負債或高達82.46萬億,居民負債率超過82%。

根據2019年的居民總負債中,房貸佔比超過了53%,可以看出由於房價的上漲,確實給居民帶來了非常大的壓力。居民面對高房價,只能高槓桿才能買得起房子,這無形中增加了房地產行業的泡沫。

今年10月14日,「全國空置房屋達到了6540萬套」的消息在網際網路上廣泛傳播。雖然這一消息後來得到證實,並不是真的,但這一消息也從側面反映出了目前國內的房屋空置情況。

開發商潘石屹表示,我們的房產總市值為450萬億,這是一個什麼概念?據計算,可以買下1.8個美國,6個日本。

據統計,現在全國房屋的空置率保守估計在20%左右。一二線城市因為外來人口較多,所以房屋空置率也比較低,二三四線城市的人口因為長期處於淨流出的狀態,並且大量土地也沒有開發,所以空置率至少在30%以上。

此外,還有一份數據,那就是戶均住房擁有套數是1.5套,住房擁有率達到了96%,其中有60%的家庭擁有一套房子,30%的家庭擁有兩套房子,還有10%的家庭有用三套及以上房子。之前玻璃大王曹德旺還勸誡他妹妹,要儘快把手上多餘的房子賣掉,不然就會面臨賣不掉的情況。由此看來,樓市確實存在不少泡沫。

此外從租售比看,房屋租售比是衡量樓市有沒有泡沫的重要指標。國際上的標準一般是1:200-1:300,根據諸葛找房發布的2019年上半年50城房屋租售比數據顯示是1:592,大幅高於通行標準,其中廈門需要出租90年才能收回購房成本,深圳和北京大約需要54年左右。長期以往,房價在不斷上漲,人們的投資渠道少,貨幣貶值一直存在,就開始炒房。

其實房子不僅僅是炒房團的專屬遊戲,一些購房環境更為寬鬆的企業也加入到了炒房大軍,根據價值統計數據顯示,截止到2019年末,A股3600家上市企業中,有1726家有投資性房產,基本上每兩家上市企業就有一家在炒房,此外,對於大多數老百姓來說,但凡有一定家庭條件的,都會把房子作為一種保值增值的載體。

現在隨著「房住不炒」的深入,想要「閉著眼掙錢」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如果還想通過投資房產來實現貨幣增值,那肯定是行不通了。很多城市已經出現了有價無市的情況,大家可以算一筆帳,每個月只有償還的貸款和物業費、採暖費就是不小的一筆開銷。再者一些城市修改了「增值稅免徵空間」,例如深圳和無錫就把兩年延長到了五年,對於想買房的人來說,很不友好。

如今很多人都不願意接盤了,特別是那些沒有需求的人,他們寧願選擇租房也不買房。在這種情況下,要怎麼選擇,就要提前想清楚了。

央行原副行長吳曉靈曾表示,「股、債、匯、房」這四個交易市場是中國的金融命脈。其中最弱、最具影響力的是房地產。她還認為在泡沫中狂歡的日子已經不多了,要做好潮水退卻後的準備是每個國家、每個人都要面對的現實。

本文由商媒體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原央行副行長吳曉靈:泡沫中狂歡的日子不多了,做好「破滅」準備
    ,D更要擔心房子會不會爛尾。這個過程中,開發貸款、房貸都和銀行緊密相關。所以,一旦房地產泡沫破滅,銀行將是買單者之一。 尤其是現在棚改收尾,一些缺乏產業支撐的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庫存高壓之下,焦慮的不僅僅是開發商,銀行也同樣焦慮。
  • 人行原副行長吳曉靈:泡沫中狂歡的日子不多了,要做好破滅的準備
    現實中,這樣的人很多,10分鐘之前在酒席大談「房價過高,將來必然下跌」,10分鐘之後一聽說有了新樓盤的消息,立馬開始託關係、找門路、交定金、削尖了腦袋也要扎進「日光碟」的購房大軍,你身邊有多少個這樣的買房朋友?
  • 前央行副行長吳曉靈:面對泡沫,我們每個人都要做好破滅的準備
    近日,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發表文章《完善現代金融監管體系》指出,房地產是現階段我國金融風險方面最大的「灰犀牛」,要堅決抑制房地產泡沫。文章中還指出,「房地產與金融業深度關聯」。根據央行數據,在房地產貸款方面,9月末,全國主要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佔各項貸款餘額的28.8%。
  • 央行原副行長:做好泡沫破滅準備
    不僅如此,他更隱晦暗示,我國樓市存在很嚴重的投機和泡沫,——遏制房地產投機炒作和燙平樓市泡沫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事實上房地產泡沫的形成更是由來已久。對於國家智囊的言論,顯然有人不服氣。近日就有房地產專家站出來維護房地產的支柱地位,為房價繼續上漲代言。
  • 前央行副行長警告:樓市狂歡日子不多了
    其中,房產稅又是這些政策中大家最為關注的,因為,這可以從根本上解決房價持續上漲的問題,很多人已經開始把國家徵收房產稅作為控制房價的靈丹妙藥。長期以來,大家對於房產稅認知方面的一個誤區關於這個認知誤區,真的有必要說一說,不然很多人還蒙在鼓裡,不知道房產稅的來龍去脈。
  • 辭別央行,周學東調任國開行副行長
    回顧其12年央行生涯,周學東既有在中國人民銀行條法司、南京分行和北京營管部的歷練經歷,又有金融穩定局第五任局長、包商銀行接管組組長的重要履歷。作為一名資深監管人士,在金融領域,周學東關注的問題涉及各層次和方面。周學東是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據央行主管的《中國金融家》雜誌報導,在任職十二屆人大代表的五年裡,五次會議中周學東共提出50多件建議和議案。
  • 房價3萬跌到1萬,這幾個城市「房地產泡沫」也破了?
    即便不吃不喝,想在縣城購買一套100平米的房子,可能需要30年甚至更長時間,就別提在一二線城市買房子了。正如昨天作者所說,國內住房的空置率很高,很多人此前買房可能並不是為了住,而是炒作,進而推高了房價,形成「房地產泡沫」。央行前副行長吳曉靈女士也曾直言,「房地產市場泡沫中狂歡的日子不多了,每個人都要做好泡沫破滅的準備。」吳曉靈女士之言並非危言聳聽。
  • 又1地「樓市泡沫」破滅,房價跌幅高達16000元,炒房客被「套牢」
    在「高房價」的現實背景下,不少專家與學者提出要警惕「房地產泡沫」,就連原央行副行長吳曉靈也重申要提前做好「破滅」前的準備。所謂「房地產泡沫」,其本質可以理解為:因需求、利益、市場、貪婪、從眾等多重因素所造成的房屋價格遠超於實際價值的一種泡沫經濟的表現形式。
  • 法國央行副行長談歐元CBDC進展及監管變革
    【TechWeb】12月1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法國央行副行長丹尼斯•博周四在巴黎區塊鏈峰會發表講話,討論了央行銀行數字貨幣(CBDC)正在取得的進展,並談到了可能的監管改革和法律框架調整。博表示,歐洲央行為公眾推出數字歐元已開始實際試驗。
  • 重磅|國開行迎來新任副行長!央行新聞發言人周學東已走馬上任
    財聯社(北京,記者 姜樊)訊,財聯社記者獲悉,央行辦公廳主任、央行新聞發言人周學東已於8月4日赴國開行任副行長一職,並成為國開行當下最年輕的副行長。隨著周學東入職之後,國開行將形成「一正三副」的架構。不過,目前央行和國開行網站暫未有公開信息發布。
  • 原央行副行長朱鶴新赴任中信集團 資產7萬億央企迎來新「掌舵人」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胡豔明 央企巨頭中信集團今日換帥,掌舵集團近10年的董事長常振明卸任,央行副行長朱鶴新接任。1993年,他進入交通銀行工作,歷任蘇州分行行長、南京分行行長、江蘇省分行行長、總行公司業務總監、北京管理部總裁、北京分行行長等職,2013年1月升任交通銀行副行長。2015年3月,朱鶴新離開工作了22年的交通銀行,轉任中國銀行副行長。
  • 英國央行副行長拉姆斯登:準備好在需要的情況下採取額外措施;不...
    英國央行副行長拉姆斯登:準備好在需要的情況下採取額外措施;不確定新冠疫苗是否足以導致預期發生變化;新冠疫苗消除了部分有史以來高的不確定性;在復甦當中,前瞻性指引更為重要;未來採取任何緊縮措施的門檻都很高;證據顯示,與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相比,當前勞動力市場受到的傷害可能更小;有證據顯示,(市場)對經濟前景的悲觀程度有所減輕;未來對數字技能的依賴意味著
  • 7萬億中信集團換帥央行副行長接棒!
    朱鶴新供職交行超20年當過副省長和央行副行長朱鶴新出生於1968年3月,1991年畢業於上海財經大學。現年52歲的朱鶴新,自1993年進入交通銀行,2014年已成為交通銀行副行長、黨委委員兼北京管理部總裁。
  • 常振明卸任,原央行副行長接棒!
    朱鶴新供職交行超20年,當過副省長和央行副行長值得注意的是,中信集團現任副董事長、總經理王炯本月滿60歲整,按照相關規定,也已屆卸任年齡。但今天的任免大會上並未公布繼任人選,業內人士猜測中信集團新任總經理也將於近期公布,王炯應該不會超期服役太久。
  • 7萬億中信集團換帥:常振明卸任,原央行副行長接棒
    朱鶴新供職交行超20年,當過副省長和央行副行長值得注意的是,中信集團現任副董事長、總經理王炯本月滿60歲整,按照相關規定,也已屆卸任年齡。2018年7月,國務院任命朱鶴新為央行副行長。曾有分析人士認為,朱鶴新具有地方為官的經歷,相對了解地方的金融形勢,對央行職能的發揮將具有積極影響。但沒想到的是,出任央行副行長僅一年多,朱鶴新即轉任中信集團黨委書記,正式執掌這個7萬億級的央企巨頭。
  • 趙建:泡沫經濟學——理解現代財富形成與破滅的深層密碼(收藏版)
    聖經說「人在世的日子不過是一聲嘆息」,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泡沫無處不在,泡沫的破滅如同基督的降臨,「像賊一樣悄無聲息」。泡沫的破滅也不可預知。但在央行如此強大、政府對金融危機如此警惕的現代經濟裡,做空泡沫的風險顯然要大過與之共舞。當然,若一旦成功,就收益巨大。橋水基金和瑞.達裡奧已經為此等待了數年。
  • 空置房遍地,房價「虛高」,中國房地產泡沫大嗎?專家說出現實
    在前些年,樓市中的專家向來都會對「中國房地產存不存在泡沫」這個問題進行爭論。其中,有的專家堅信房地產是存在泡沫的,但也有的專家稱,中國的樓市熱度很高,老百姓買房很積極,不存在泡沫。到了後來,隨著國家開始加大對房地產市場的管控,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並且表示要直面當前樓市存在的泡沫。
  • 7萬億中信集團換帥,央行副行長接棒
    總資產7萬億的央企巨頭中信集團今日換帥,掌舵近10年的常振明卸任,央行副行長朱鶴新接棒。3月20日,中信集團召開領導幹部會議,中央組織部副部長曾一春宣布中央決定:朱鶴新任中信集團黨委書記,常振明不再擔任該職務。
  • 【劉桂平履新央行副行長】在擔任以資產計中國第二大銀行中國建設...
    2020-11-27 21:07:18來源:FX168 【劉桂平履新央行副行長】在擔任以資產計中國第二大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的行長20個月後,劉桂平辭任。
  • 【央行副行長範一飛:統籌構建先進可靠、富有彈性的金融數字基礎...
    【央行副行長範一飛:統籌構建先進可靠、富有彈性的金融數字基礎設施體系】央行副行長範一飛在《中國金融》撰文稱,一是在算力方面。充分發揮超級計算、邊緣計算、高性能晶片等技術優勢,提升基礎設施並發處理能力,滿足數字金融瞬時高並發、大流量業務對計算資源的需求。二是在算法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