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公司下周一納入核心指數,有望迎來內外資金攜手增配

2020-12-26 大眾證券報

下周一,上證180、滬深300等規模指數中將首度出現科創板證券的身影。

9家科創板公司入寬基

11月27日,上交所發布公告,12月14日將上市時間超過1年的科創板證券納入上證180、滬深300等成分指數樣本空間。這是繼今年6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宣布科創板證券納入上證綜合指數樣本空間後,再次在主要指數成分調整時涉及科創板的納入。

根據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發布的調整名單顯示,調入滬深300指數樣本的科創板公司有4家,分別是瀾起科技、中國通號、中微公司和傳音控股;調入上證180指數樣本的科創板公司有1家,為中微公司;調入上證380指數樣本的科創板公司有6家,分別為睿創微納、杭可科技、瀾起科技、安集科技、西部超導、海爾生物。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首批獲準納入上證核心指數的科創板公司主要來自於信息技術產業。其中,中微公司等五家公司均屬於電子核心產業,傳音控股與中國通號同屬下一代信息網絡產業,其餘兩家西部超導和海爾生物分別屬於有色金屬新材料和生物醫學工程產業。

截至11日,科創板共有65家上市滿一年的企業,而截至今年11月27日則有56家上市滿一年的企業,約佔滬市A股的2.33%,而其總市值佔比達3.17%,科創板公司平均規模已經超過滬市A股平均水平,因此當下從規模角度看科創板部分個股已經符合納入上證180和滬深300等寬基指數的條件。

「隨著科創板上市公司增多,市場趨於成熟,其波動性已經逐步下滑,換手率更是逐步收斂於上證指數和滬深300等市場核心指數。此外,科創板的行業更加集中於科技、醫藥與環保行業,符合當下「十四五」意見稿對未來的布局。整體來看,科創板入選個股規模、流動性、行業代表性對當下市場有一定影響,納入成分指數能更全面地反映市場走勢,指數表徵性加強。」東北證券策略組組長鄧利軍認為。

科創板或迎28億元增量資金

值得一提的是,從12月14日起,科創板中符合條件的股票調入上證180、上證380等指數,為這些股票調入滬股通奠定基礎。

根據上交所的公告,在2021年初完成相關的準備工作後這些科創板標的將納入滬深港通股票範圍,可以說科創板納入滬股通已經指日可待。考慮到納入滬深港通是A股納入MSCI及富時羅素等國際指數的必要條件之一。待科創板股票調入滬深港通後,也可能陸續調入國際市場指數,屆時將為科創板帶來更多增量資金。

而單就本次調整來看會帶來多少增量資金?「本次成分調整將帶來被動型指數基金的跟隨性調整,資金導向新調入的標的,對科創板而言主要會有9家公司受益。科創板整體淨流入資金最多,對科創板整體熱度有所提振。」鄧利軍進一步認為,調整後科創板9大標的將迎來28億元被動增量資金。

根據中金公司的測算顯示,目前北向資金累計淨流入規模為1.2萬億元,若簡單假定其中的被動資金比例在20%-50%之間,如若明年年初科創板企業允許加入滬股通,9家企業因此帶來的潛在的被動資金流入規模可能在10億元-30億元左右,規模較大的公司為中微公司(3.2億元-7.9億元)、瀾起科技(2.8億元-7.0億元)等。

此外,鄧利軍指出,後續外資可以通過滬股通的方式進行資產配置。這也是我國註冊制實施後,首次對外資開放註冊制股票交易限制,充分發揮科創板試驗田的性質。

興業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王德倫則表示,此次科創板公司進入主要指數和滬港通股票池,進一步體現國家對於資本市場、尤其是科創板的重視。此次改革促進科創板的地位進一步提升,幫助科創企業既能夠利用優質產業扶持政策、快速登陸資本市場融資,又能夠取得與港股市場、乃至海外其他市場接近的國際地位。對於居民和機構而言,科創50、滬深300、上證180、中證500等被動資金將配置部分科創板龍頭公司;對於外資而言,科創板中諸多中國優勢資產在全球市場中別具一格,外資投資科創板已經從過去無門到大門敞開。記者 劉揚

相關焦點

  • 首批科創板公司納入核心指數,有什麼重大意義?
    科創板傳來重大利好,一批科技股票將被納入A股核心指數,意義何在? 11月27日周五晚間,上交所和中證指數公司共同宣布,決定將上市時間超過1年的科創板證券納入上證180、滬深300等成份指數樣本空間,可在下一次樣本定期調整時納入相關指數。
  • 科創板進入核心指數與滬港通北向資金可掃貨科創板
    科創板傳來重大利好,除了一批科技股票將被納入A股核心指數外,滬深港通標的名單擴容,科創板股票首次納入。分析認為,在新的科技浪潮與國產替代趨勢下,科創板長期投資價值較為顯著,科創板將持續獲得增量資金的配置。
  • 廣發策略戴康展望2021年科創板:科創50指數長牛
    ● 核心假設風險:科創板進展不及預期,監管升級,中美關係超預期,科創板公司盈利不及預期,科創板公司出現強制退市情形。  (附表:潛在調入科創50指數名單、預測未來擬納入寬基指數名單、策略精選科創板20隻個股)
  • 科技股後續有望獲得資金持續青睞 富國基金旗下科技基金值得考慮
    近期,科創50指數正式發布,該指數以2019年12月31日為基日,基點為1000點,7月22日收盤後,發布上證科創板50成份指數歷史行情,7月23日正式發布實時行情。有券商指出,上證綜合指數將納入科創板存託憑證及上市股票,後續其他的上證核心指數也有望將科創板納入,科創板將迎來增量資金注入。
  • 上證綜指編制方案調整 科創板指數即將出爐
    上交所上市的紅籌企業發行的存託憑證、科創板上市證券將依據修訂後的編制方案計入上證綜合指數。   上證綜合指數發布於1991年,是A股市場第一條股票指數,核心編制方法沿用至今。近年來,社會各界對上證綜合指數編制方案修訂多有呼聲,類似「上證綜合指數失真」「未能充分反映市場結構變化」等意見頻頻出現。上交所表示,完善指數編制方案是國際主流指數的通行做法。
  • ...公司數量與規模增加,指數會納入更多代表性佳、市場影響力強的...
    【科創板首條指數「科創50」正式亮相】為集中體現科創板核心上市公司的股價表現,上交所和中證指數有限公司於今日正式啟動「上證科創板50成份指數」實時行情,這也是反映科創板證券價格表現的首條指數。上交所有關負責人表示,現階段推出科創板指數是順應市場發展、推進市場建設、完善市場功能、豐富上交所多層次市場指數體系的一項重要舉措。
  • 中信證券:9月科創50指數樣本股調整 中芯國際等或有望納入
    摘要 【中信證券:9月科創50指數樣本股調整 中芯國際等或有望納入】中信證券8月28日發布研報指出,科創50指數成分股每年調整4次,今年9月將實施首次調整,根據模型預測結果,華潤微、優刻得-W和石頭科技等5隻個股有望調入科創50指數。
  • 科創板進入主要指數與滬港通 助力A股歷史上首輪長牛
    近日,上交所宣布,科創板公司擬於12月14日進入上證180、滬深300等主要指數股票池,2021年初進入滬股通範圍。興業證券點評認為,將科創板公司納入主要指數股票池,主要指數有望吸納中芯國際、金山辦公等龍頭科技公司,未來成分質量迎來全面提升,真正反映中國經濟新舊動能轉換、經濟結構轉型的成果,為投資者提供優質回報,助力A股歷史上首輪長牛。興業證券認為,此次科創板公司擬進入主要指數和滬港通股票池,進一步體現國家對於資本市場、尤其是科創板的重視。
  • 神州數碼首次被納入富時羅素全球股票指數
    來源:中國經濟網近日,國際指數編制公司富時羅素公布了旗艦指數2020年8月的季度審議結果。公告顯示,富時全球股票指數系列本次新納入150隻中國A股,此次變動將於9月18日收盤後(9月21日開盤前)正式生效。
  • 2021年的A股資金面:寬鬆不再 江水滔滔拍山而去
    2021年國際指數暫無對A股的擴容計劃,相較2020年,風險預期邊際改善,預計外資流入(北上)將提升至3000億元左右。從目前來看,國際指數在考慮進一步納入A股前,仍需要解決風險對衝和衍生品工具的獲取、中國A股的結算周期等制度分歧,目前尚未有明確的時間表。因此,2021年將與2020年類似,「制度開放」紅利下被動流入的增量有限。
  • 龐溟:在港第二上市優質公司有望儘快被納入港股通
    華興證券發布了「資本市場結構性改革」系列報告的第六篇,報告提出:阿里巴巴(9988.HK)有望很快滿足被納入港股通股票範圍的客觀條件;其他在港第二上市的優質公司,納入港股通的時間要求可能會進一步縮短、相關標準可能會進一步調整;在港第二上市優質公司被納入港股通後,有利於進一步提升個股和香港市場交易量和活躍水平。
  • A股指數樣本大調整,三隻銀行股調出上證50指數!超1000億資金...
    有2隻創業板樣本新進,滬深300指數樣本中創業板樣本數量增加至19隻,權重由6.04%升至6.22%;有4隻科創板樣本新進,權重約0.19%。02科創板證券將納入滬深300等成分指數本次調整的另一大熱點,即科創板證券將納入上證180滬深300等成分指數。
  • 行業剛剛被懟,核心因素又生變...
    資金的下一個攻擊方向又會在哪裡?食品飲料拉響警報一瓶6000億的醬油到底貴不貴?這種直面靈魂的問題似乎只有掌握大資金的人才能給出階段性的答案,一如多年之前,市場直問6000億的茅臺到底貴不貴一樣。今天,市場給出了答案,但這是否就是終極答案,卻沒有人敢打這個包票。
  • 科創板迎來第一波減持「高峰」,引發市場大跌,半導體行業「吃香」?
    (原標題:科創板迎來第一波減持「高峰」,引發市場大跌,半導體行業「吃香」?)科創板減持消息不斷!12月9日,科創板公司建龍微納(688357.SH)發布《部分監事集中競價減持股份計劃公告》。
  • 滬深港通標的名單擴容:在港上市生物科技公司也能買 何時能掃貨
    近日三地交易所進一步協商決定,科創板公司股票屬於上證180、上證380指數成份股或A+H股公司A股的,該股票將根據滬港通現有規定調入滬股通股票範圍,其對應的H股將根據滬深港通現有規定調入港股通股票範圍。就在同日,上交所與中證指數有限公司宣布將調整上證180、上證380等指數的樣本,本次調整於12月14日正式生效。
  • 北向資金單日湧入206億創歷史次高,下一步會發生什麼?
    新年後的第一個交易周,儘管A股創下新高、逼近3600點,但北向資金前幾日始終小幅淨流出。直到1月8日,三大指數收跌為當周收尾,北向資金卻大幅淨流入超206億元,創下滬股通開通以來單日淨流入次高,而且這一量級的資金流入在沒有國際指數納入(即沒有被動資金流入)的背景下是首次出現,也展現了海外主動資金已「蠢蠢欲動」,掃貨的對象主要是白酒、建材、汽車領域的傳統大白馬。
  • 弱美元背景下 明年新興市場股市有望領漲?
    根據美銀美林的一份調查,目前基金經理仍將很大比例的資金投資於美國資產。不過,記者注意到,近期有多家外資大行力挺新興市場。 全球最大資管公司貝萊德預計,明年全球資金將持續流入亞洲資產,美元的趨弱也會在明年為新興市場提供支撐,將增配除日本外的亞洲股票和固定收益資產。
  • ...這也是反映科創板證券價格表現的首條指數。上交所有關負責人...
    2020-07-23 05:05:51來源:FX168 【科創板首條指數「科創50」正式亮相】為集中體現科創板核心上市公司的股價表現,上交所和中證指數有限公司於今日正式啟動「上證科創板50成份指數」實時行情,這也是反映科創板證券價格表現的首條指數。
  • 外資調研更頻更密了 科創板公司成新寵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原標題:外資調研更頻更密了 科創板公司成新寵華東一家上市公司日前經歷了一場深夜來電。為適應前來調研的海外投資者時間,這家上市公司將電話調研安排在了深夜。不過,日前滬深港三地交易所已發布公告,預計於2021年初完成市場準備工作後將符合條件的科創板股票納入滬深港通名單。這意味著明年年初,外資機構有望通過滬深港通買入科創板股票。據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了解到,後者是外資投資A股的主要通道,預計外資機構投資科創板股票便捷性將大大提升。
  • 工銀瑞信章贇:科創板50ETF是分享科創板成長紅利的便利投資工具
    二、產業發展趨勢明確,在當前國產替代加速、新基建提速發展的背景下,科技板塊具有高成長性和高景氣度,未來投資價值不可忽視;三、科創板高成長、新興行業的特徵明顯,是當前大創新政策的焦點;四、上市公司質地良好,科創板公司具有高成長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