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一座城是一個人,那麼,居於城之邊的碼頭就是城之眼,它目睹著城市的變遷,人情的冷暖,世事的無常。
今天通過一組老照片
帶大家重溫百色大碼頭的變遷
▲1994年8月,大碼頭澄碧河出口聚滿大型貨船。
在百色,鵝江與澄碧河從西、北兩面徐徐繞城而來,匯合成右江向東流去,這三江交匯口的西北岸就是百色大碼頭。▲1995年10月15日,渡船靠岸,村民趕集賣菜。
▲1995年,從貴州拉來的煤炭在碼頭裝船外運。
▲1995年,一年一度的龍舟賽在大碼頭三江口舉行。
據史志記載,澄碧河沿岸靠城一側曾經設有七八個小型石板碼頭,作城鎮居民挑水洗衣之用。大碼頭最大,它是水路進出百色的主要港口,水路上通雲南、貴州,下接南寧、廣州,是西南交通樞紐,滇黔桂三省商埠客運貨運的集散地。在老人們的記憶裡,高高的臺階,雄偉的航運樓,還有大火輪、小舢板、車渡船,無不銘記著大碼頭的喧囂與繁華。
「遠遠望見火船來,望得痴痴跌落水」這句童謠正是孩童們站在大碼頭觀望商船往來而入迷的真實寫照。舊時火船從外地運來的大宗貨物,就是從大碼頭卸貨然後運到各個商貿點,火船到達或起航的鐘聲幾乎全城都能聽到。
▲1996年11月24日,民工搬運木頭裝船。
從前,大碼頭有一條60多米長、10米來寬很陡的斜坡,一直延伸到河邊,在上面難以行車,斜坡上設有鋼纜絞盤,長長的鋼纜延伸到河水中,航運的大宗貨物都是靠這絞盤牽拉到坡頂,在路邊裝車轉運到其他地方。到了80年代,百色陸路運輸不斷發達,航運沒有了,這一工具才被拆除,從此退出了百色大碼頭的歷史舞臺。
百色大碼頭還有一個非同尋常的地方,曾經見證了當代中國革命鬥爭的一段光輝歷史。1929年,鄧小平、張雲逸等老一輩革命家率領部隊溯江而上在百色大碼頭登岸,發動了百色起義,翻開了百色歷史的新篇章。
▲1997年,在大碼頭經常看到人貨混裝的船隻進出。
▲1997年,下遊的村民乘船來到大碼頭上岸進城。
▲1997年,在大碼頭岸邊洗衣服、洗澡的市民。
▲1997年,村民挑著瓜果蔬菜乘渡船上岸進城。
從1990年開始,筆者以自己手中的照相機為大碼頭記錄發展史。30年從未間斷,周末稍得閒暇,就帶著相機來到大碼頭,沿著三江口方圓一兩公裡的地帶,拍攝記錄勞作的船民、進出城趕集的農民、工地裝卸貨物的民工、捕魚者、晨練晨跑和遊水戲水的大人小孩,定格朝霞晨光染紅江面的美景,捕捉淡淡晨霧像白紗般在江面瀰漫蒸騰的迷人瞬間。漸漸地,在大碼頭拍照,記錄大碼頭變遷,記錄普通百姓在這裡的各種活動場景,成為了筆者的習慣。▲2002年,村民劃著竹排渡過三江口。
▲2003年,右江區那畢鄉蓮塘、邏索村民乘渡船進城賣菜。
▲2009年,大碼頭經過清理改造初步形成市民休閒、垂釣的地方。
▲2010年,大碼頭三江口水位升高,成為體育技校帆船訓練基地。
如果說一座城是一個人,那麼,居於城之邊的碼頭就是城之眼,它目睹著城市的變遷,人情的冷暖,世事的無常。碼頭也是城市的門面,與城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就如同百色大碼頭,隨著城市的變化也發生著巨變,原先的航運、煤碼頭、捕撈、挖沙的代名詞已經消失,休閒、觀光、遊泳、垂釣、美食正在成為大碼頭新的關鍵詞。
▲2013年12月,三江口的早晨。
▲2016年,大碼頭的河邊街開始變成美食街。
▲2016年11月,遊客在大碼頭三江口自拍留念。
有人說,攝影家是歷史的記錄者。我們慶幸,因為有他們這樣的人,讓我們看到了那些逝去的往事與風景,也看到了發展的沉重與艱辛;也正是有了這樣一份了解,更增強了我們對這座城市的愛以及堅定為了城市發展而不斷前行的力量。▲2018年3月,大碼頭休閒公園開通了遊船,吸引各地遊客前來旅遊,這裡已經變成紅城百色旅遊觀光的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