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 篳路藍縷
篳是指:竹子的枝條,荊的枝條,路:其實是「輅」的通假字。輅由一個車字旁,一個各種的各字組成,是古代的一種大車。藍縷:指破爛的衣服。
古人常說:篳路藍縷,以啟山林。意思就是趕著竹枝和荊條做的大車,穿著破爛的衣服,去荒山野嶺開荒,用來形容創業艱難。
這組成語的來源很早。粗算起來也有三千多年了。
那是周朝第二任國君周成王時候的事兒。
楚國曾經有一位國君在周朝開國的時候立了大功,所以,周朝第二任君主周成王將四等爵的爵號子爵封給了楚國的國君。從此,楚國成了子爵立國的國家,人們稱呼楚王為楚子。
那時候楚國的首都在現在的湖北秭歸縣東南一點,名叫丹陽。楚王名叫熊繹。
熊繹接到子爵的封號以後,心裡是蠻高興的。不久,熊繹又接到周成王的通知,要他去
岐陽,就是陝西岐山縣東北一點的地方盟會諸侯。
楚子熊繹接到通知以後,開心得不得了。因為楚國地處南方,一直以來都被中原的諸侯看不起,被稱作蠻夷。如今周天子封了爵位,又請他去會盟諸侯,熊繹覺得楚國終於可以和中原諸侯們平起平坐了,作為楚王,他怎能不高興呢。
熊繹帶著隨從赴會,楚國的大臣們興高採烈地送出去好遠。
然而,大家沒想到參加完諸侯會盟的熊繹是垂頭喪氣回來的。
原來,周天子這次的會盟,只讓侯爵和伯爵入席,熊繹雖然是楚王,又是子爵,卻因為他是「蠻夷」的王,爵位也只有四等,不僅沒能入席飲酒,反而被迫在盟會上為周天子和大爵位的諸侯們在外面看守火炬。
周天子明目張胆的藐視,讓熊繹心中憤恨到了極點。當他將參加盟會的經歷告訴楚國的大臣後,大臣們氣得暴跳,紛紛提出出兵中原,以雪盟會上羞辱。
熊繹一字一頓地說:「如今中原各諸侯強大富足,相比他們,我們國力不濟。現在去和中原諸侯硬拼並沒有勝算。要不受人欺凌,唯一的辦法就是大家合力同心,創業圖強。等我們糧足了,兵也壯了,到那時,誰也不敢再欺負我們!」
熊繹的話說得在場的人紛紛點頭。
大家各自回家準備了一番,轉天,熊繹便親自帶領著楚國的臣民進荊山開荒。
那時候的荊山上是望不到頭的原始森林。隱藏著無數的毒蛇野獸。到處是荊棘和亂石。
在這裡開荒談何容易。
但是熊繹沒有絲毫猶豫。他身穿破舊襤褸的衣服走在開荒大軍的最前面。楚國的臣民在熊繹的帶領下燒山開地,播種糧食。君臣百姓一起住窩棚,喝山泉,披星戴月地勞動。
慢慢地,楚國的良田越來越多,國土面積越來越大。糧食多了,人口也多起來,軍隊有了充足的兵源。
楚國真的日漸富足和強大。
後來,熊繹死了,他的兒子繼位,也和熊繹一樣,開荒種地,擴展著楚國的版圖。
經過幾代楚王五十多年的艱苦奮鬥,楚國終於成了江漢一帶的霸主。而楚國臣民也世世代代牢記著熊繹帶領大家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艱辛,十分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這就是成語篳路藍縷的故事。故事講完了,謝謝您的收聽,我是虎虎老師,咱們下個故事再見!
虎虎老師
2020.8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