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訪恩格斯:紀念恩格斯誕辰200周年」高端學術論壇暨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馬克思恩格斯哲學思想研究分會年會在蘇州召開 主辦方/供圖
與會專家學者合影 主辦方/供圖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王廣祿 通訊員楊澤峰)11月26—27日,「重訪恩格斯:紀念恩格斯誕辰200周年」高端學術論壇暨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馬克思恩格斯哲學思想研究分會年會在蘇州召開,來自全國40餘所院校和科研機構的60餘位專家學者與會展開研討。
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教授郝立新,蘇州大學人文社科處處長於毓藍,《哲學研究》編輯部副主任周丹,《江海學刊》雜誌社副總編趙濤分別在開幕式上致辭。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會馬恩哲學思想分會會長、蘇州大學哲學系教授任平主持開幕式。
郝立新介紹了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2020年的工作情況並作主題報告。他提出,當前我們正面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兩個大局」和具有新的歷史內涵的新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新發展格局。在這種局勢下,我們更應該像恩格斯一樣捍衛馬克思主義,像恩格斯捍衛馬克思一樣捍衛恩格斯。自覺摒棄那種認為恩格斯與馬克思相對立的錯誤思想,在承認他們存在細節差異的基礎上維護他們思想的統一性和完整性。
任平提出,恩格斯一生對馬克思主義哲學作出偉大貢獻主要集中在兩個時期:青年時代和晚年時代。青年時代的恩格斯作出的主要貢獻在於:從現實生活走向理論知識,以對英國工人階級狀況的深描剖析和深刻的國民經濟學批判,對德國唯心史觀的批判,不僅啟迪了馬克思,更為唯物史觀的創立奠定了先在的和獨到的經濟學-歷史基礎,言簡意賅地闡明了以唯物史觀為核心的「新世界觀」的哲學思想。晚年恩格斯的主要貢獻表現在於:第一,從「觀」的闡釋到「體系」建構,即在宣傳、闡釋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中著力將「新世界觀」發展、闡釋、命名為完整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將「否定的辯證法」、「唯物辯證法」發展、完善、闡釋為「辯證唯物主義」;將「唯物史觀」發展、完善、闡釋為「歷史唯物主義」;第二,為了發展、完善、闡釋「辯證唯物主義」,恩格斯獨立開闢和研究自然辯證法;第三,深刻闡明了生態文明的思想原則;第四,在執行馬克思遺囑,統稿、編輯、出版馬克思《資本論》第二、第三卷,以及繼承馬克思《人類學筆記》思想、寫作《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等書中,進而在通信中,對於辯證法和歷史唯物主義作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發展性闡釋。第五,晚年恩格斯在《路德維希·費爾巴哈與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中第一次全面系統闡述馬克思「如何從黑格爾哲學出發又如何」哲學革命史,成為開創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科的第一個標誌性文獻。
河北大學哲學系教授宮敬才、河南大學哲學系教授呂世榮、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胡大平、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汪行福、蘇州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王建明、江蘇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曹典順、蘇州大學哲學系教授莊友剛、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教授陳立新、上海財經大學人文學院教授陳忠、華中科技大學哲學系教授吳畏、蘇州大學哲學系教授楊思基等參會專家學者分別作大會主題發言,圍繞著恩格斯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立、闡釋與傳播,恩格斯與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研究的理論奠基,恩格斯的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觀、形態觀,恩格斯的生態文明觀與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恩格斯的科學技術觀與未來社會研究,恩格斯經典文本研究,國外馬克思主義關於恩格斯哲學思想的研究狀況及評價,恩格斯哲學思想與第二國際思想家的思想關係研究,恩格斯哲學思想研究在中國的歷史與現狀,恩格斯與馬克思的思想關係研究等主題展開了熱烈討論。
會議閉幕式由蘇州大學哲學系教授桑明旭主持,蘇州大學哲學系教授車玉玲作會議總結,河北大學哲學系教授宮敬才作為2021年學會年會的代表發言。車玉玲表示,本次會議主題聚焦於「重訪恩格斯」的兩條路徑:一是通過討論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關係,從而澄清對恩格斯的誤解;二是通過深耕恩格斯的文本,發現恩格斯思想的獨特之處,從而使其在新時代的大變局中重新出場。重訪恩格斯,讓我們對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關係以及恩格斯在馬克思主義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的獨特性和重要性有了進一步認識,對於回應國外部分哲學對恩格斯的誤解,破除馬恩對立論,維護馬克思主義的整體性、完整性有著重大理論意義。
論壇由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馬克思恩格斯哲學思想研究分會、《哲學研究》編輯部、《江海學刊》雜誌社、蘇州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主辦,蘇州大學東吳哲學研究所承辦。會議期間,中國馬哲史學會馬恩哲學思想研究分會還召開了會長會議,研究討論了學會近階段的有關工作以及2021年學會年會的會議主題和舉辦地等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