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愛老人白居易,當官,寫詩,煉丹,敬佛,喝酒

2020-12-12 鄰居的歷史文化

我認為中國古代知識分子大都十分的可愛,唐朝大詩人白居易就是其中的一個。白居易的可愛之處主要表現在:愛當官,愛寫作,愛喝酒,愛煉丹,愛觀音。不客氣的說,這麼多愛好,在古代文人圈子裡真是不多見,還有別人嗎?

當官是白居易的主要工作,白居易活了七十五歲,當官就當了四十二年,我們看一下他的做官軌跡和概況:貞元十六年,白居易二十九歲中了進士,三年後被任命為九品的校書郎;四十二年來,白居易先後幹過九品的校書郎,九品的縣尉,五品的翰林學士,六品的太子屬官侍讀,六品的江州司馬,五品的門員外郎,二品的主客郎中,五品的上柱國,四品的中書舍人,四品杭州刺史,四品太子右庶子,三品的蘇州刺史,四品的秘書監,二品的刑部侍郎,二品的太子少傅,二品的刑部尚書,死後獲贈二品的尚書右僕塮。可以看出,白居易做官從九品到二品都幹過,大部分時間是在五品到二品來回變換,拿的笏板更多是象笏,這是最好的一種,五品以上拿象笏,六品以下拿竹笏,笏板是上朝的必須。

白居易給人的印象是懷才不遇,因個性問題一再遭遇貶官的事,但工資還是不錯的,最差的時候工資也相當於現在近四千元,二品的時候月入百千,就是一百兩銀子,相當於現在15萬到20萬元的購買力。白居易最高幹到正部級,副部也幹了很多年,學生的時候學了他的《琵琶行》,有一句「江州司馬青衫溼」,很為白居易不平,覺得白居易遭很大的罪。現在一看江州司馬六品,廳級幹部,白居易你真逗,這就是他的老頑童性格,我認為是故意的,寫給他的對手看。白居易的率真性格還體現在,他公然寫詩嗮工資「壽及七十五,俸沾50千」,他把一生中做各種官時不同級別的工資都拿出來嗮,在我國歷史上堪稱獨一無二的,這就是他的另類風雅,這就是玩。白居易風雅得很,有趣得很,有點老頑童的率真,白居易的生活過得活潑又大氣,不管幹啥都離不開好玩,可以想像,當笏板從象笏到竹笏,或者從竹笏到 象笏的時候,他都能把著玩,要不然怎麼叫老頑童呢?

愛寫嗎?當然,白居易最大的貢獻就是寫詩,大家都知道,白居易是唐朝也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大詩人,有《白氏長慶集》,共留下三千多首詩歌,讓人們諄諄樂道的有<長恨歌>,<琵琶行>,<秦中吟>,<新樂府>,<賣炭翁>,<憶江南.江南好>,<大林寺桃花>,等等。白居易是一位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藝術風格獨特,描寫細膩,生動感人。另外他還致力於文學理論的創新,倡導新詩改革,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的文學創作理念。

白居易的老頑童率真性格,加上他憂國憂民的優秀品格,決定了他寫了很多有政治意義的嚴肅的詩篇,敢於針對當權者的弊政,反映人民之苦,深刻揭露社會矛盾,揭露當權者的腐敗。當然率真的天性還讓他寫出來不少看起來好玩的詩篇,比如<觀遊魚>,「僥池閒步看魚遊,正值兒童弄釣舟。一種愛魚心各異,我來施食尒垂鉤」。還有一首<池上>,「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不解藏踵跡,浮萍一道開」。我真是服了他了,既佩服他為國為民鼓與呼的勇氣和責任,還羨慕他能把詩歌當成可玩的生活情趣。

愛煉丹,是白居易的一大消遣,什麼時間煉丹,我在歷史書上沒有看到,也許不用規定時間,或者是想起來就煉的那種,順情而為,不是必須煉,我想純粹就是玩。下面是有關唐朝煉丹的一點史料,挺感興趣,分享一下,丹砂四兩,雄黃四兩,生汞二兩,合到一起研成粉末,放到丹爐中密封加熱60天,冷卻後丹就好了,如果時間允許,還可以把練好的丹再加熱,融化放入水銀中,冷卻後就變成神丹,就是超級丹。煉丹爐什麼樣也不是很清楚,不過有人杜撰了許多模樣,屆時請看一下文章插圖。煉丹爐肯定有大小,白居易用得應該是小號的吧,哦,也許是中號。煉丹爐構造也是很有講究的,易經八卦都用上了,至少不是現在的火鍋模樣。白居易吃不吃丹呢?我在歷史書上也沒有看到,但白居易喜歡煉丹卻是千真萬確的。

白居易愛喝酒,酒量還不少,經常和朋友喝,有詩為證『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邀請朋友劉十九到他家喝酒。說新的米酒釀好了,火爐很旺,天就要黑了,而且快下雪了你過來喝一杯酒怎麼樣。

白居易信佛愛觀音,佛的核心是善,這正附和他的本性,不過我認為白居易的信佛應該是很認真的那種,為什麼呢?歷史書上記載,白居易有女無子,這在古代是很丟人的,也是很不孝的事,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嘛,所以白居易應該是小心翼翼的燒香,認認真真的磕頭,努力努力吧。遺憾總是有的,誰也逃不過,這點遺憾對於幸福一輩子的老頑童來說,不過是小插曲而已。我們完全可以想像白居易的生活:拿著不菲的工資,住在自己的還算寬餘的家裡,一面是煉丹爐,一面是小酒壺,一面是觀音送子像,一面是詩書,一面放著笏板,這是多麼幸福有趣味的生活啊,多姿多彩讓人羨慕至極。

相關焦點

  • 白居易寫詩逼死關盼盼始末:一首詩,逼死一代名妓,殺人又誅心
    另外,南宋有文天祥寫詩《燕子樓》緬懷關盼盼,明朝有馮夢龍小說《錢舍人題詩燕子樓》紀念關盼盼,元朝時,關盼盼的故事在民間更是極為流行,元雜劇《關盼盼春風燕子樓》曾風靡一時。古往今來,關盼盼深受文人騷客的青睞,究其原因,無疑與白居易有關。白居易畢生最大的汙點就是寫詩逼死關盼盼。那麼,關盼盼到底做錯了什麼?白居易為什麼要寫詩逼死一個風塵女子呢?
  • 詩仙白居易與乾隆:寫詩都易懂,然而大不同
    唐宣宗寫白居易的:「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雲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白居易的詩老嫗能解,眾所周知。這說法出處,是宋朝僧人惠洪的某段話,想吐槽唐末詩風太通俗。
  • 中唐詩人白居易,為了寫詩留下一個典故、一個貢獻
    如白居易就是一位,雖然他名號依然很響亮,但是提起唐詩肯定首選李杜,或者初唐四傑,要麼小李杜,俗話說得文宗韓柳,詩選李杜。這樣導致很多唐朝的名家的光芒無法被後人看見。白居易,號稱詩魔,中唐時期的新樂府詩人,也是元和黨人之一,包括劉禹錫、元稹等人,積極參與朝政,最後也差不多一起被貶。《琵琶行》就是在被貶江州時候寫的。
  • 詩王白居易寫詩,老嫗不懂則修改,是不是說明平仄不重要?
    白居易寫詩,首先讀給老太婆聽,問聽懂否?而不重平仄,為什麼? 這個問題不對。 白樂天晚年寫詩,先讓老嫗聽了能理解才收錄,否則的話就做出修改。這個故事出自宋朝詩僧惠洪的《冷齋夜話》卷一: 白樂天每作詩,問曰解否?嫗曰解,則錄之;不解,則易之。 這裡面可有一字提到了白居易對平仄的態度?並沒有。
  • 詩酒文化:「醉吟先生」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漢族,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是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有「詩魔」和「詩王」之稱,他的詩在中國、日本和朝鮮等國有廣泛影響,是「新樂府運動」的領袖。白居易祖籍山西太原,其曾祖父遷居下邽(音guī)(今陝西渭南北),其祖父白湟又遷居河南新鄭。唐代宗大曆七年正月二十(公元772年2月28日),白居易在新鄭城西的東郭宅村(今東郭寺)降生了。
  • 白居易寫詩諷刺薛濤倒追元稹,通篇輕侮之言,滿紙狎褻之意
    唐朝寫詩最多的人,既不是「詩仙」李白,也不是「詩聖」杜甫,而是「詩魔」白居易,有近三千篇詩作傳世。正如言多必失,詩寫得多了,也更容易招惹是非,畢竟基數越大,出錯的概率越大。比如《贈薛濤》(又稱《與薛濤》),就是白居易筆下非常具有爭議的一首詩。看到《贈薛濤》這個標題,讀者很容易聯想到元稹的《寄贈薛濤》,很顯然,這兩首都是寫給名妓薛濤的贈詩。
  • 《問劉十九》白居易
    咱們都知道唐朝的詩人都好飲酒,最著名的是李白,號稱「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所以現在咱們的酒樓不是還經常掛那個「太白遺風」的招牌嘛。那杜甫就不一樣了,杜甫其實也愛喝酒啊。有人統計過在杜甫的詩裡頭啊,提到酒的頻率比李白還高呢,杜甫怎么喝酒呢?杜甫自己是這麼說的,「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你看李白是別人用金龜換酒給他喝,杜甫是自己借錢買酒喝,杜甫為什麼借錢要喝酒啊?因為他感慨呀,他的感慨特別多。他講「人生七十古來稀」,年紀都這麼大了,一事無成啊,他那個「致君堯舜」的願望始終沒有實現。
  • 帝裡詩坊:白居易筆下的洛陽城
    後來北宋張齊賢罷相歸洛,得午橋莊,有池榭松竹之勝,每日與親舊觴詠其間,意甚曠適,他寫詩道:「午橋今得晉公廬,水竹煙花興有餘。師亮白頭心已足,四登兩府九尚書。」午橋莊剛剛建好的綠野堂,白居易和劉禹錫皆有賀詩。「綠野堂開佔物華,路人指道令公家。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白居易的這首《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讓我見識了他誇人的功夫確實了得。
  • 為何白居易的詩比較淺顯易懂?其實真正會寫詩的人都用大白話!
    唐朝有那麼多的詩人,可是真正讓大家比較讀得懂的詩人,大概可能只有白居易了,他的詩可以說是淺顯易懂,差不多與白話差不多了。這也是為什麼,他的詩一直在民間廣為流傳,而且還流傳到了日本。據說在日本,他是最受歡迎的中國的詩人。
  • 白居易36歲結婚,為妻子寫下大唐最美情詩,現代女性痛罵:渣男
    」——唐宣宗 唐宣宗李忱是唐朝第16位皇帝,堂堂皇帝寫詩憑弔一個已經去世的詩人,可見白居易在詩作方面的成就多高,地位有多突出了。 808年,36歲的白居易結束了單身漢生活,迎娶京兆尹楊虞卿的妹妹為妻,新婚燕爾,白居易便為妻子寫下了一首「情詩」,這首詩在古代評價挺高,被認為用典貼切,情感誠摯,但你是不是以為白居易的情詩也跟他好朋友元稹一樣?
  • 白居易的詩通俗直白,老婆婆都能讀懂,為何還被稱為詩王
    一、白居易創作詩歌時間最長,他活了七十五歲,寫詩起碼有六十多年,而且不管是順境逆境,從來沒有間斷過。這麼長的創作時間,真的沒有人能比得了。要知道像王勃這樣的天才作家,他才活了27年。白居易很早就創作了,十六歲拿著詩歌去拜謁大詩人顧況,顧況笑他「長安米貴,居大不易」,後來白居易拿出「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那首詩來,顧況都驚呆了。 二、白居易和元稹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寫作詩歌的數量很多,達到三千多首。
  • 白居易「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願世人皆有劉十九這樣的朋友
    如白居易、劉十九這樣約酒的好友,你是否擁有呢?白居易在他詩中提到了好朋友不多,而劉十九就曾出現過兩首詩中,可見劉十九在白居易心中地位的確不一般。白居易在天寒閒居之時,在被貶謫江州司馬失意之時,還去找劉十九約酒,自是將劉十九當成知己對待的。而劉十九這位在歷史上鮮有記載的人,也因白居易一首《問劉十九》小詩廣為後人所知。
  • 白居易:一個人的成長,就是殺死心中的孫悟空
    此時的白居易,就像沒有帶上金箍的孫悟空,膽大包天,無所畏懼,想憑一己之力改變世界。 他不但寫詩,還頻繁上書言事,眼裡不揉沙子,直言敢諫,寧折不彎。 當時朝廷賄賂成風,淮南節度使王鍔有錢有權,他不停地給皇帝身邊的宦官送禮,想做宰相。
  • 白居易的江南,最憶是杭州
    一朝天子一朝臣,穆宗即位後,召回了流落在外的白居易,官至中書舍人。這個時候的白居易,已然老去,卻仍舊有報國忠心,上書言論河北軍事,卻不被採用。也許就在這一次,白居易的心真正涼了,看來,廟堂之上,自己究竟是人微言輕。他自請去外地任職,也算是遠離是非的漩渦吧。822年的7月,白居易被任命為杭州刺史,10月到任。
  • 為了勸朋友來喝酒白居易也是拼了,寫下首趣詩,其中14字千古名句
    誦讀古詩詞,我們時常會發現,那些古代讀書人大都喜歡聚到一起喝酒暢談詩文,就像王羲之筆下《蘭亭集序》中描寫的一樣「群賢畢至,少長鹹集」。當然,大多數時候這樣的大型文化交流會並不會很多,很多都是邀三兩友人一起喝喝酒論論詩文。
  • 李白大半生在喝酒寫詩遊山玩水,他真是一個無所事事的閒人嗎?
    好像李白就是閒人一個,喝喝酒,寫寫詩,舞舞劍,見見好友,再一起繼續喝酒寫詩。李白一生可謂是遊遍中國大江南北,在各處留下他的經典詩句,從李白詩詞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描寫他遊玩沿途風景的。好似活得逍遙自在,想來是現代每一個人所羨慕和追求的那種「詩和遠方」吧。那麼李白真的是一個活的自由自在的閒人嗎?
  • 白居易與元稹:世間最好的友誼,是找到另一個自己
    因此,深感「千金易得、知己難求」的二人,動不動就提筆寫詩,互訴衷腸: 自我從宦遊,七年在長安。所得惟元君,乃知定交難。……不為同登第,不為同署官。所合在方寸,心源無異端。——白居易《贈元稹》 憶在貞元歲,初登典校司。
  • 白居易和元稹:我見到過友誼最美好的樣子
    其實吧,你可以把詩人之間的友誼想的不那麼高大上,最起碼白居易和元稹不是。他們那時候還年輕,所以玩的也很開。那時候長安貴族喜歡幹的事情,他們是一件都沒落下,什麼騎馬奔馳,什麼飲酒作樂,甚至連青樓都是一起去的。其實我們本來也不知道的這麼清楚的,結果這兩個人還有一大愛好,就是寫詩。
  • 白居易贈詩「你惆悵啥」,劉禹錫酬贈「你瞎了」,都說劉詩氣派!
    01怪君把酒偏惆悵白居易和劉禹錫等人在長安喝酒的這一年,是唐文宗大和二年,當時兩人都56歲了。這並不是他們第一次在一起喝酒。兩年前,劉禹錫從和州回洛陽,白居易從蘇州回洛陽,兩個同遭貶謫的人,在路過揚州時,第一次碰面,也做過一次酒友。
  • 白居易和劉禹錫互相贈答,詠萱草花,共度晚年
    白居易和劉禹錫都是唐代很有名氣的大詩人,他們給我們留下了不少優秀的詩歌作品。更為有趣的是,他們兩個還是同年,都是出生於772年。而且兩個人的仕途之路和人生際遇也基本相同。他們在朝廷任職的時間都比較短,大多時間都是在外地做司馬和刺史。只有到了晚年,他們才在洛陽相聚,兩個古稀老人詩歌唱和,相濡以沫,度過了最後那段金色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