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老人迎來「智慧虛擬養老院」

2020-12-14 中原新聞網

為老年人發放高齡補貼,免費配用「貼心保」,提供「助救、助購、助餐、助醫、助潔、助行」等助老服務,滿足線上線下多樣化服務需求。近年來,大同打造出沒有圍牆的「虛擬養老院」,讓老年人盡情享受網際網路時代的快捷便利,一個可推廣、可複製、可持續的養老服務新業態勃然興起。  近日,在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下發的《關於支持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中,「大同助老」的主要做法和經驗被列為主要推廣內容。山西晚報記者日前就此進行了採訪。

多方聯動,開啟助老服務新格局  

2019年,大同市被列為全國第三批居家和社區養老試點城市,以此為契機,大同2019年全市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專項行動(簡稱「大同助老」)全面啟動。

大同市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專項行動率先以平城區為試點,為70歲以上老年人發放「大同市助老服務卡」,為75歲以上空巢、獨居、生活困難的老年人免費配用「398貼心保」,今年市政府又出臺了「398貼心保」服務費第一二年免費,第三四年減半收費等扶持政策。

大同市智慧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398貼心保」是一款智能助老產品,可實時捕捉身體姿態數據,智能跌倒判斷精準率超過98%,還可實現「一機多用」,對於高齡老人來說簡單易用,按鍵即可求助,報警後自動啟動雙向語音通話、技術定位。「實踐證明它是網際網路時代老年人與外界建立連結的有效手段,並可實現跌倒智能判斷、自動報警、定位關懷、一鍵呼入、工單派送等服務,滿足老年人特別是高齡、空巢老人養老服務需求。」

依託「398貼心保」智能化終端設備、398智慧養老雲平臺、擁有70個坐席的呼叫中心以及社區助老服務站、助老服務員,環環相扣,「大同助老」為老年人搭建起了線上線下無縫對接的服務圈,「助救、助購、助餐、助醫、助潔、助行」等六大服務推廣開來。到今年10月底,共發放助老服務卡11690張,持卡老年人達到83%。配用「398貼心保」的老年人有7582位,達到持卡老年人64.8%。據統計,目前100歲以上已領卡配備「貼心保」的共6人,其中年齡最大的110歲。

山西晚報記者採訪了解到,目前,「大同助老」六大助老服務已經落地。

助救:通過與110、120等救助機構建立完善救助機制,已成功為7位老年人實施緊急救助;

助購:為老年人發放大同市助老服務卡,引入34個社區商家參與服務,讓老年人像年輕人一樣享受網際網路和人工智慧時代的高品質生活;

助醫:與大同市7家公立醫院籤訂協議,為老年人就醫開設綠色通道,讓老年人享受便捷、優質的醫療服務;

助餐:推出潔淨菜、放心糧,為老年人把好健康飲食、抵禦病毒的第一道關口;

助潔:與家政公司籤約,為老年人提供專業的家政服務;

助行:與49位計程車司機達成協議,老年人通過「大同助老」預約,即可享受點對點的接送服務。

據統計,今年6月1日到10月31日,大同助老「六助」服務建單量達到55498份。

居家養老,大同助老講述溫馨故事  

在大同市智慧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對市內10個小區、8693戶家庭進行的專訪中,發現上世紀80年代建造的小區中,老年住戶佔比高達51.5%,90年代建造的小區老年住戶佔比為27.6%。在對655位75歲以上老人走訪中發現,除了7%的老年人會用手機打電話,絕大多數老年人無法獲取智能服務。

在網際網路時代,杜絕老年人社會失能,連接老年人與現代社會成為迫切的社會問題。「消除網際網路時代的『信息鴻溝』,必須為老年人提供簡單、易學、好操作的智能終端設備,『398貼心保』應運而生。只需輕輕一按,即可啟動語音通話,老年人用起來非常方便。高齡、空巢老年人想買東西用『398貼心保』下單,就等於在用老年版『美團』;用『398貼心保』叫車,就和『滴滴』打車一樣方便。這就是我們想把老年人融入網際網路和人工智慧時代的初衷。」大同市智慧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有關負責人說。

依託簡單、易用的智能終端設備,加上智慧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雲平臺24小時的持續服務,老人們有什麼需求,服務馬上送到。

90歲的老人楊林(化名)感覺身體不適,第一時間用「398貼心保」按鍵求助,很快市智慧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調度中心接通了電話,了解情況後通知120急救車第一時間出發。與此同時,楊林在配備「貼心保」時預留的個人基礎信息、既往病史已經轉接到救護人員的手中,120急救車趕到定位地點,無障礙對接,患者被及時送到醫院。最終老人轉危為安。一家人激動地逢人便說:「助救服務真方便,太管用了!」

家住御東新區的張喜(化名)老人現在已經習慣了用「398貼心保」下單買菜、買糧,下了單後,工作人員很快就會將生活物品送上門,「用起來很簡單、很方便,還送貨上門,太適合我們老年人了!」

和張喜一樣喜歡上了「398貼心保」,但市民王玉(化名)實現的是助潔、家庭維修服務,一按鍵,問題全部解決。前段時間,因家裡廚房下水道堵塞需要疏通,助老服務專員接單後到老人家中為其疏通管道,老人連連稱讚。

推動老年人「網際網路+醫療」服務,「大同助老」還與公立醫院籤訂協議,開通了老年人就醫綠色通道。現在,平城區75歲以上空巢、獨居和80歲以上高齡老年人看病,用手指一按「398貼心保」就能享受優先掛號、預約專家、定時看病、免費導診等服務。

借船出海,推動康養產業跨越發展  

大同助老的服務模式、康養體系得到中國光大控股集團公司的高度重視,在該集團成立光大養老健康有限公司,在全國布局養老健康產業的過程中,大同398博愛康養服務中心成為山西唯一入圍的項目。在省、市多方的協調推動下,目前,雙方合作推動大同康養產業步入了一個新階段。

下一步,雙方將致力把「大同助老」和398康養中心打造成山西省和中國光大康養服務標杆項目;在光大養老已經進駐的49個和今後陸續擴展的城市裡,運用398智慧養老雲平臺和「398貼心保」,在大同建設中國光大智慧養老服務平臺和數據中心;建設大同御河生態康養示範園,通過與光大銀行、光大保險、光大中青旅的協同發展機制,再造一個北方「烏鎮」,以此對接光大旅居養老資源,打造京津冀養老養生後花園;建設景區助老服務站,依託398智慧養老雲平臺、「398貼心保」和光大中青旅、光大保險的有序協同,通過為景區老年遊客提供安全助遊服務,線上連接、線下配送,構建包括大同在內的山西土特產品直營通道,實現「文旅+康養」融合發展。 山西晚報記者 郭斌 通訊員 邸東芳

相關焦點

  • 你如何看待養老院老人的「夕陽戀」?
    一般進養老院的老人都是失去老伴的單身老人,在養老院產生感情應是很正常的事。常年孤獨寂寞終於可以傾訴,心理壓力相對減少,日子也過得輕鬆舒服。我們做子女的不要幹預老人的晚年情感生活。只要他(她)們雙方願意,在一起過得快樂開心就好。必經他(她)們是生命的倒計時。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大多數老人不願意跟子女住,選擇了養老院。
  • 被義大利養老院放棄的老人們-虎嗅網
    義大利老齡化嚴重,療養院在住人口眾多,疫情期間老人院內集體感染以及大批老人死亡的慘劇頻出,甚至已經被當地媒體形容為對老人的「屠殺」。前不久,義大利國家衛生院發起了一項調查,從3月底到4月6日陸續登記的調查結果顯示,總共44457名在住老人中,共計3859人去世。
  • 愛的堅守|我們一定把養老院老人照顧好
    這個春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些老人無法回家,只能留在養老院過年。為保證老人能得到妥善照顧,張清花和不少同事堅守崗位,讓老人即使身在養老院,也能感受到家一樣的溫暖。張清花在給老人打飯「老人是24小時離不開人的,所以我們護理員春節只能輪休。」今年33歲的張清花,在養老院工作已經五年,這也是她連續第五個春節不能回河南老家過年了。全養老院的護理部一共15個員工,作為其中的年輕力量,張清花每次都會把春節休假的機會留給年齡較大的,或是有患病家人的同事。
  • 皇鑽養老院:醫養結合,讓老人舒心又安心
    進入養老院的大廳,便可以看到醒目的一段話——讓老人健康、快樂、舒適、體面、有尊嚴地生活。皇鑽養老院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皇鑽養老院一共有7層樓,一樓設有運動康復室、中醫理療室、活動室、閱讀室等。在養老院一樓的展板上,記者看到7月13日—7月19日的菜譜豐富多樣,營養搭配均衡,午飯時間,工作人員將老人的飯菜打好,由護工分別端給到老人的就餐地點,對於不能正常進食的老人,工作人員便用破壁機將食物打成流食。
  • 人大代表震撼發聲:建國有養老院,讓這些老人免費養老
    現在物價高,住得起養老院的只有少數條件好的老人,而大多數普通人則只有囫圇著、將就著養老。 面對這一困境,不少老人都希望國家能夠出臺一些政策,好實現真正的享老。 而這幾天新老人看到一篇文章,裡面提到了曾有人大代表建議國家開設國有養老院,要有計劃養老,讓這群老人能夠安心的免費養老......
  • 奉化兩家養老院讓特殊老人放心「身後事」
    本報訊(記者 滕華 通訊員 王立平) 「這下好了,老人和家屬都不用再擔心『身後事』的辦理了,可以開心地暢享晚年。」昨天下午,在奉化區最大公辦養老院夕陽紅怡樂園會議室,園長張靜代表夕陽紅怡樂園與奉化福壽園殯葬禮儀服務有限公司籤定了50單公益契約。
  • 別樣聖誕禮物 法養老院老人獲準與家人團聚
    【新華社微特稿】隨著聖誕節臨近,法國政府為養老院的老人送上特別禮物,允許他們聖誕節至新年期間與家人團聚,確診感染新冠病毒的老人也可以與家人見面。美聯社援引法國衛生部12日發布的一份文件報導,本月15日至2021年1月3日期間,養老院老人可以與親友團聚,出現新冠確診病例的養老院同樣適用。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陰性的老人可以外出與家人團聚,確診感染新冠病毒的老人允許在房間內同時接待最多兩名親屬。
  • 美國一歌手疫情期間堅持為養老院老人唱歌
    【新華社微特稿】美國一名女歌手6年來堅持義務為養老院老人唱歌。新冠疫情期間,她站在車載升降機上為老人們一展歌喉。科莉特·霍利現年58歲,住在芝加哥。美國《華盛頓郵報》15日報導,她自2014年開始為美國各地老年人唱歌。
  • 老人住養老院摔成骨折,16個小時後才告知家屬 養老院:已盡到看護...
    當天,劉先生便趕往成都交大社區養老中心(以下簡稱養老院),強烈要求拍片,拍片結果顯示骨折,隨即老人被送往中鐵二局集團中心醫院做詳細檢查,確定左側股骨頸骨折伴周圍軟組織腫脹,老人在醫院緊急做了手術。「在我投訴前,養老院沒有任何態度,說已經告知過我各種風險,是母親自己摔的。」
  • 老人住養老院摔成骨折,16小時後才告知家屬 養老院:願協商賠償
    十一月十五日中午,養老院負責人微信聯繫他,說昨天晚上(14日)老人去洗衣服的時候,自己從床上摔下來了。追問摔得重不重,對方回答:只在明早照一張,目前感覺左腿動就疼,沒有外傷。十一月二十七日,療養院說,老人的確是在護工洗衣服時從床上摔下來的。療養院願意在有關部門協調下協商賠償事宜。而且劉先生對紅星新聞記者說,目前不僅是治療骨折的費用,還有後續的康復費用,他想等司法鑑定結果出來後,再和養老院協商費用問題。
  • 倔強老人不去養老院,突然改變主意,難道養老院真的不好嗎?
    他們有一個女兒,雖也都在昆明市,但是因為工作,可能還是有個40多公裡,而都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不能天天陪護老人。可是,哪不知,前年查出了他老伴得了癌症,雖然做手術割除了,但是醫生建議不要大喜大怒,太操勞,而周阿姨因為帕金森,做事情不太利索。沒辦法,女兒和女婿,只能常常過來幫周阿姨料理家務。
  • 異裝癖老人遭養老院驅逐 護工:他在房間「打飛機」
    L先生的兒子小L則認為,頤康院是公建民營的,雙方籤了一年協議,每月交2000多塊錢,養老院驅逐老人的理由不成立,父親有權留下。  養老院的最後通牒  L先生父子與養老院的矛盾已有一段日子了。本月3日下午,小L接到養老院的最後通牒,要求他父親當天就搬走。
  • 痛心:眼底深處的無助,蘇格蘭百位老人養老院孤獨而亡
    據《鏡報》11月14日消息,蘇格蘭老人群體深受其害,有近154位爺爺奶奶不幸去世。2020年7月,81歲的老年痴呆症患者瓦萊麗·博克斯福德(Valerie Boxford)所在的養老院與她的女兒艾瑪·克納格斯(Emma Knaggs)取得聯繫,養老院表示瓦萊麗需要離開養老院,就在7月份,瓦萊麗被轉移到一個新的地方,並在10月15日不幸去世。
  • 比利時男子扮聖誕老人探訪 養老院75人感染新冠
    【新華社微特稿】比利時安特衛普省莫爾市一名男子扮作聖誕老人探訪一家養老院後,養老院內至少75人感染新冠病毒。當地官員擔心那名男子可能是「超級傳播者」。比利時《布魯塞爾時報》報導,赫梅爾賴克養老院內有169名老人,其中一人的兒子本月上旬扮作聖誕老人到養老院探視。他離開後沒幾天身體出現不適,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養老院因此開始內部檢測。
  • 如恩頤寧養老院歌飛揚 老人歡聚一堂集體生日派對
    「祝你生日快樂,祝你生日快樂......」今(3)日,坐落於重慶市巴南區八公裡的如恩頤寧養老院為養老院的壽星老人們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集體生日派對,活動現場其樂融融,充滿歡聲笑語,在嚴寒的冬日,讓老人們感到無比溫暖。
  • 福祉科創·金色年華「關愛老人 智慧康養 」研討交流會順利舉行
    12月2日,浙江大學-福祉智能養老產品聯合研發中心、浙江福祉科創有限公司與金色年華養老服務管理有限公司在嘉興平湖櫻花小鎮,共同舉辦以「概念轉向場景、技術轉向需求、產品轉向服務」為主題的「關愛老人 智慧康養」研討交流會。
  • 11名養老院工作人員創建虐待老人小組,分享戰績
    法國自疫情以來,養老院(Ehpad)的狀況一直最令人擔憂。老人們本身身體素質差,對抗病毒,自然已是力不從心,全法國的媒體也將焦點放在了如何在疫情中給予老人們最好的保護。可是,今天法媒卻爆出了阿韋龍 (Aveyron)省的一家養老院內發生了數名老人被工作人員虐待和辱罵的醜聞。
  • 為圓夢老人圓夢 重慶導演拍電視劇建養老院
    中新網重慶新聞4月12日電(記者 賈楠)「我拍電影還要建養老院,讓更多的空巢老人老有所養,安度晚年。」近日,中國青年導演劉樂在電視連續劇《林家鋪子那些事兒》媒體發布會上表示。  據了解,該電視劇以林業為題材,講述六十年代青年們紮根山區,為建設美麗中國奉獻出青春和汗水。
  • 新冠疫情下老人怎麼辦?紐約一養老院:讓狗狗溫暖老人的心!
    疫情下,社交距離令人們減少了肢體接觸,而最為脆弱的老年人,更是無法經常見到家人,也使他們變得更為孤獨,在紐約的一家養老院,為老人們恢復了寵物療法,讓狗狗們熱情,溫暖老人的心。
  • 情感驛站|送老人去養老院是不孝嗎?或許這裡有你想要的答案!
    在蔣爸爸過世後,蔣南孫沒有接受小姨的建議將奶奶送入養老院,而是決定自己扛起家庭重擔。這一劇情也引發觀眾共鳴。生活中,隨著年輕人的工作節奏加快,無暇照顧老人的情況下,養老院逐漸成為養老的一大選擇。在大多數人看來將父母送到養老院即有人照顧,有了同齡人的陪伴老人也不孤單,自己在外打拼也能更安心一些。是一種很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