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義大利養老院放棄的老人們-虎嗅網

2020-12-26 虎嗅APP


「我們送自己的父母來,是為了讓他們康復,而不是為了殺死他們。」


堂·尼奧基是義大利米蘭知名的養老院,從屬於同名基金會,以米蘭的堂·卡洛·尼奧基修士命名。這位修士生前曾在二戰時期救助過不少囚犯和猶太人,將他們送往瑞士避難,救下不少人命,去世後被天主教會封為真福者,地位僅次於聖人。


誰也沒有想到,如今這一基金會竟然會因草菅人命,被養老院內供職員工、以及死者家屬聯合告上了法庭。


義大利老齡化嚴重,療養院在住人口眾多,疫情期間老人院內集體感染以及大批老人死亡的慘劇頻出,甚至已經被當地媒體形容為對老人的「屠殺」。


前不久,義大利國家衛生院發起了一項調查,從3月底到4月6日陸續登記的調查結果顯示,總共44457名在住老人中,共計3859人去世。


到底多少老人的死亡可以歸因到新冠?調查中的另一組數字可以給我們參考:死者中有133名生前在咽拭子測試中已經呈陽性,另有1310人曾表現出流感症狀,共計1443人,佔到死亡總數的37.4%。


親手締造了這個國家上世紀60年代「經濟奇蹟」的那一代人萬萬沒有想到,在人生最後這段本該享受平靜日子,竟會遭受這般酷烈的境遇。


「屠殺」:數字觸目驚心


「醜聞」。義大利《共和報》這樣定義米蘭特裡烏爾齊奧養老院正在發生的一切。從三月份到4月14日,這裡已經有143位老人死去。這座創辦於1766年的養老院,是義大利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同類機構,在米蘭家喻戶曉。


 特裡烏爾齊奧養老院 / 網絡


在米蘭其他地區,三月底受到意媒聚焦、位於米蘭東南郊洛迪省的梅迪利亞養老院,是義大利第一個被新冠病毒洗劫的養老院,在疫情期間已經有65人死亡。而之前提到被起訴的堂·尼奧基養老院的死亡人數甚至已經超過150人。


為什麼在義大利,療養院裡的疫情擴散如此嚴重?


以聚光燈下的特裡烏爾齊奧養老院為例,3月,在義大利疫情已經起爆之時,養老院不但沒有嚴格地限制外來人員進出,反而作出一項重要決定,開始接收來自其他醫院的非新冠病患,為當時壓力瀕臨極值的醫院騰出床位,救治更多新冠患者。


院方這一決定並不完全令人意外,因為這裡從三年前開始,一直接收來自米蘭急救系統的高齡病患,他們的身體大多相當脆弱。


但不知出於什麼原因,養老院並沒有將從外部接收來的患者完全隔離——至少,他們共享相同的醫療資源,也就是醫生和護士。


如今面對重重詰問,院方反覆強調:當時接收的外部病患,均為非新冠病例。但在《共和報》等主流媒體看來,院方的決定非常冒失:即使是試紙檢測,也不是百分百可靠,何況接收的病患來自綜合性醫院,而接收方又是一家養老院。


如一位醫生對《晚郵報》表示的,這樣的決定,就好像將病毒放在攪拌器裡,再打開蓋子,讓它在養老院裡肆意傳播。在院內不同部門間奔走的醫生和護士們,扮演的就是這個攪拌器。


這當然不應該是醫護人員存在的意義,但他們對此無能為力。據不少內部員工透露, 3月22日之前,養老院內的所有醫療人員,如非涉及到疑似病例,都被禁止佩戴口罩,即使是從家裡帶來的也不行。


這一情況震驚了整個義大利,也讓媒體和公眾與養老院內的員工一起憤怒。「他們一直在向我們隱瞞情況,還用恐怖主義的方式禁止我們戴口罩,讓我們不要傳遞恐慌。他們用水來代替消毒液。我當然理解醫院的優先級,但我畢竟也是一名護士,我不想把任何東西帶到養老院裡,我當然也不想把它們帶到自己家裡。」——一名護士如此表示。


由於長期面臨這樣的工作環境,特裡烏爾齊奧的醫護人員發動了一次突然的罷工,為期大約兩個小時。「那天早上,我們面面相覷,每個人都很沮喪、充滿恐懼。我們怕把病毒傳染給家裡的孩子和老人。」一名喬治亞裔護工對義大利AGI通訊社如此表示。


她隨後還透露,當天下午來了兩個人,他們用鑰匙打開儲物櫃,拿走了所有裡面的口罩——「現在,它們將被發給那些真正需要的人」,不速之客如此對護工們表示,並聲稱按倫巴第大區政府的要求,這些護工並不屬於必須佩戴口罩的人群。


無口罩可戴的日子一直持續到3月底,但當眾人終於等來了充足的口罩供應和對部分人員的咽拭子測試時,整個養老院已徹底被捲入病毒的漩渦。新冠症狀出現在了院內各個部門,醫護人員也開始不斷出現症狀並確診。這一有著兩百多年歷史、一千多名住戶的養老院,安全防線已經徹底崩塌。


慘象:不僅僅是特裡烏爾齊奧


除了米蘭省和洛迪省以外,其他省、大區也開展了類似調查——養老院的亂象和慘劇,並不是米蘭和倫巴第一地獨有。


在託斯卡納中部三省,衛生事務辦下屬的養老院已有450名住戶和近200名醫護人員新冠檢測呈陽性。


在南部的普利亞大區,LA7電視臺4月5日的一期節目讓整個義大利震驚:小鎮索萊託的一家養老院,87位住戶有80位新冠呈陽性,其中10位已經死亡。在3月下旬,接近兩天的時間裡,這座養老院被醫護人員遺棄,老人們被留在建築內,沒有人為他們照料飲食起居,直到當地政府介入。


萊切衛生辦的醫生馬蒂亞對著鏡頭坦承:死者中有些人可能並非死於新冠,而是死於飢餓和口渴。關於這種駭人聽聞的可能性,司法當局和衛生辦正在對幾位死者的具體情況,進行聯合核查。


義大利羅馬附近,救護車經過一處路障,路障另一邊是一家養老院 / 網絡


這樣的事情,發生在一個發達國家,似乎讓人難以置信。實際上,部分養老院的收費甚至不菲,比如在特裡烏爾齊奧,一些家屬透露,自己母親在住的每月費用在2500~3000歐元之間。


義大利的人均工資並不高,像3000歐元的月薪在人群中已經算是中高收入。當然養老院的情況也各不相同,義大利也有不少身邊無子女照看的老人,自己的經濟情況也捉襟見肘,他們去養老院度過晚年,很可能是迫不得已;但在另外一些情況裡,一些子女花錢將父母送進養老院,實際上並非推卸照看責任,而是希望父母獲得更好的健康保障和生活環境。


我們迄今討論的養老院都具備醫療性質,其實另外有一些養老院不配備醫療人員,自然也不被納入國家醫療體系,不過條件同樣不差:比如我一個同事的祖母,在90多歲的高齡自願選擇去養老院,相當快樂地度過了人生的最後幾年。


她的養老院其實是米蘭北部科莫湖畔的一個別墅,裡面僅有8位老人,彼此間熟悉和睦。同事的祖母一般會一早去養老院,玩樂一天後回到自家睡覺。


我是二月份從同事處聽到的這段故事,當時義大利疫情已經開始蔓延,但養老院的悲慘世界仍未開啟,我自然無論如何也無法想像,情況在那裡居然會演變至此。


直到三月中下旬,隨著米蘭東南郊梅迪利亞養老院出現老人大規模死亡事件,這一無比沉重的話題才逐漸走入人們視線。這也是很多養老院住戶子女最為介懷的:養老院問題的爆發時間,結合義大利疫情發展的時間線來看,絕對算不上早。


如果從疫情爆發起初就對發展態勢有基本的預判,如果院方管理人員有最基本的責任感和職業素養,很多悲劇本來絕對可以避免。


時至今日,很多當時將父母送到養老院的子女心如刀絞。有兩段近幾天的視頻,刻在我的腦海裡:其中一段視頻裡,被採訪者是個中年女性。


她的母親就是堂·尼奧基養老院的住客,前幾天剛剛去世。由於隔離無法見面,所有的消息通過電話傳遞。從「您母親的情況不好」,到「請問您是否希望她接受臨終關懷」,絕望感即使是通過電視屏幕傳遞過來,也讓人感到窒息。


義大利貝爾加莫,一名新冠肺炎死者的棺木停在公墓前 / 網絡


亂局:互相推諉,似曾相識


從米蘭省的金融警察,到羅馬的義大利國家衛生部派出的特別行動隊。4月16日,一組議員將把特裡烏爾齊奧和其他倫巴第大區養老院的情況報告上議會,並提起訴狀。


特裡烏爾齊奧被重重包圍,總經理卡利奇奧引咎辭職,沒有任何懸念,唯一的問題是隨後是否會有刑事指控跟進。


48歲的卡利奇奧成了近期義大利的人民公敵,人們諷刺性地給他起外號「哲學家」,因為哲學學士學位,是他簡歷上唯一的高等學歷。為什麼一個毫無醫學或管理學背景的人可以坐上如此高位?沒有人知道。


卡利奇奧背後的大魚是誰?在義大利錯綜複雜的政府架構和管理體系下,各方都不想成為疫後清算的對象。4月7日,米蘭市長薩拉在他的「每日問候」視頻裡,談到了養老院事件。


薩拉表示,「棺木堆在一起的場景令人心碎」,不過心碎之餘,他沒有忘記自己的立場和本職工作:「特裡烏爾齊奧,和其他所有的註冊療養院,都應該歸倫巴第大區政府管。」


儘管公然甩出炸彈的姿態有些難看,但薩拉所言有一定道理。在倫巴第醫療體系的管理框架下,管理這些註冊療養院的,應該是大區下屬各省的健康辦公室。


義大利貝爾加莫一座醫院的太平間 / 網絡


來自左翼民主黨的薩拉,主要針對的是倫巴第大區區長豐塔納,他是北方聯盟黨魁薩爾維尼的左右手。另一位相關人員是倫巴第大區衛生官加萊拉,他從屬於同樣是中右翼的義大利力量黨,即貝盧斯科尼的黨派。


面對質疑,豐塔納說:「一切都在掌控之中」,而疫情期間公眾形象一直上佳的加萊拉,則不惜甩出爭議言論:


「特裡烏爾齊奧去年三月共有52人去世,今年同期的數據是70,這意味著有大約18人在三月因新冠去世。考慮到總體形勢,這一數據是『令人寬慰』的。」


遺憾的是,如果說三月份的數據尚可渾水摸魚過關,那麼到了四月初,死亡人數驟然增加,每天平均在5~6人,上半月的總死亡人數已經超過整個三月,則無可辯駁地證明:特裡烏爾齊奧,與倫巴第其他一些養老院,局勢顯然已經失控。


義大利著名記者蓋德·勒納將養老院裡發生的一切,稱為「垃圾填埋場」。出生於貝魯特的猶太記者勒納,亦是義大利民主黨2007年成立時的股肱之臣。


他認為,倫巴第大區的養老院,公職人員由北方聯盟和義大利力量黨任意指派,已經是人所盡知。不少左翼的媒體和民間聲音也確信,深陷漩渦的卡利奇奧,是由薩爾維尼和豐塔納的北方聯盟安排履任的。


這樣的紛爭,又是義大利政界的永恆戲碼。14日,義大利財政衛隊進入特裡烏爾齊奧取證,凌晨一點才從建築中走出。他們帶走的諸多文件涉及口罩和試劑等物資的分發,整個分析可能需要數個星期。


 阿提裡奧·豐塔納 / 網絡


特裡烏爾齊奧的建築外側掛著一個彩虹色的橫幅,上書「一切都會好的」——這是義大利抗疫的經典口號,鼓舞了無數人,但在這樣的悲劇面前顯得蒼白。


很多高齡患者的命運,就這樣荒謬地被管理者的失職裁決;而對於管理者命運的裁決,則留給了財政衛隊和衛生部調查專員。


即視感——特裡烏爾齊奧似乎回到了那個風雨飄搖的1992年。當時,院長馬裡奧·基耶薩在採購清潔用品時受賄。由於基耶薩院長獅子大開口,且越來越難滿足,行賄者將其直接告到了米蘭法院。


能量十足的米蘭法官迪·皮耶特羅主導調查,順藤摸瓜牽扯出一眾大人物,最終引向前總理、社會黨黨魁克拉克西的受賄案。這一系列關於官員、企業家受賄的案件相互交錯,統稱為「淨手行動」。當時義大利政壇的主流黨派都有不少人物牽扯進來,無不受到重大衝擊。


「淨手行動」的高峰期過後,戰後意政壇的主角天主教民主黨和社會黨均告解散,義大利人稱之為「第一共和國」的終結。


與之相對,當時有翁貝託·博西掌舵的北方聯盟,彼時還是一個地方性政黨,完全立足於義大利北部的波河平原,卻利用這次事件和強有力的口號「羅馬的強盜!」,積累了一波政治資本,逐漸進入義大利政壇的主流世界,為如今薩爾維尼們的活躍寫下了前篇。


時隔將近三十年,有著兩個多世紀歷史的特裡烏爾齊奧養老院,又一次與黨派紛爭和信任危機聯繫起來。


無論調查結果最終如何,這裡正在發生的慘劇,顯然是又一道刻在抗疫期間義大利心口上的傷痕。不同人群、黨派和民族間的不信任感加劇,已經不可避免。義大利政治向著分離主義和民粹的又一次轉向,似乎在前方若隱若見。


相關焦點

  • 你如何看待養老院老人的「夕陽戀」?
    一般進養老院的老人都是失去老伴的單身老人,在養老院產生感情應是很正常的事。常年孤獨寂寞終於可以傾訴,心理壓力相對減少,日子也過得輕鬆舒服。我們做子女的不要幹預老人的晚年情感生活。只要他(她)們雙方願意,在一起過得快樂開心就好。必經他(她)們是生命的倒計時。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大多數老人不願意跟子女住,選擇了養老院。
  • 愛的堅守|我們一定把養老院老人照顧好
    這個春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些老人無法回家,只能留在養老院過年。為保證老人能得到妥善照顧,張清花和不少同事堅守崗位,讓老人即使身在養老院,也能感受到家一樣的溫暖。這是老人每逢飯點必做的口部鍛鍊活動,為的是幫助他們打開氣道,避免在吃飯時噎食。張清花正帶著老人做操十多分鐘的口語操做完,張清花又趕忙去給老人打飯餵飯。有些老人沒法吃普通的食物,張清花還要事先給他們打好流食。吃完飯,給老人們做好餐後的洗漱護理,再一一送回房間,張清花這才有了一會兒難得的午休時間。
  • 美國一歌手疫情期間堅持為養老院老人唱歌
    【新華社微特稿】美國一名女歌手6年來堅持義務為養老院老人唱歌。新冠疫情期間,她站在車載升降機上為老人們一展歌喉。科莉特·霍利現年58歲,住在芝加哥。美國《華盛頓郵報》15日報導,她自2014年開始為美國各地老年人唱歌。
  • 奉化兩家養老院讓特殊老人放心「身後事」
    本報訊(記者 滕華 通訊員 王立平) 「這下好了,老人和家屬都不用再擔心『身後事』的辦理了,可以開心地暢享晚年。」昨天下午,在奉化區最大公辦養老院夕陽紅怡樂園會議室,園長張靜代表夕陽紅怡樂園與奉化福壽園殯葬禮儀服務有限公司籤定了50單公益契約。
  • 皇鑽養老院:醫養結合,讓老人舒心又安心
    進入養老院的大廳,便可以看到醒目的一段話——讓老人健康、快樂、舒適、體面、有尊嚴地生活。皇鑽養老院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皇鑽養老院一共有7層樓,一樓設有運動康復室、中醫理療室、活動室、閱讀室等。在養老院一樓的展板上,記者看到7月13日—7月19日的菜譜豐富多樣,營養搭配均衡,午飯時間,工作人員將老人的飯菜打好,由護工分別端給到老人的就餐地點,對於不能正常進食的老人,工作人員便用破壁機將食物打成流食。
  • 如恩頤寧養老院歌飛揚 老人歡聚一堂集體生日派對
    「祝你生日快樂,祝你生日快樂......」今(3)日,坐落於重慶市巴南區八公裡的如恩頤寧養老院為養老院的壽星老人們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集體生日派對,活動現場其樂融融,充滿歡聲笑語,在嚴寒的冬日,讓老人們感到無比溫暖。
  • 比利時男子扮聖誕老人探訪 養老院75人感染新冠
    【新華社微特稿】比利時安特衛普省莫爾市一名男子扮作聖誕老人探訪一家養老院後,養老院內至少75人感染新冠病毒。當地官員擔心那名男子可能是「超級傳播者」。比利時《布魯塞爾時報》報導,赫梅爾賴克養老院內有169名老人,其中一人的兒子本月上旬扮作聖誕老人到養老院探視。他離開後沒幾天身體出現不適,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養老院因此開始內部檢測。
  • 痛心:眼底深處的無助,蘇格蘭百位老人養老院孤獨而亡
    據《鏡報》11月14日消息,蘇格蘭老人群體深受其害,有近154位爺爺奶奶不幸去世。2020年7月,81歲的老年痴呆症患者瓦萊麗·博克斯福德(Valerie Boxford)所在的養老院與她的女兒艾瑪·克納格斯(Emma Knaggs)取得聯繫,養老院表示瓦萊麗需要離開養老院,就在7月份,瓦萊麗被轉移到一個新的地方,並在10月15日不幸去世。
  • 新冠疫情下老人怎麼辦?紐約一養老院:讓狗狗溫暖老人的心!
    疫情下,社交距離令人們減少了肢體接觸,而最為脆弱的老年人,更是無法經常見到家人,也使他們變得更為孤獨,在紐約的一家養老院,為老人們恢復了寵物療法,讓狗狗們熱情,溫暖老人的心。
  • 西班牙馬德裡養老院1065名老人去世:無法判斷是否因為新冠
    3月26日,據西班牙衛生部,3月疫情暴發後馬德裡各養老院共1065名老人逝世。官員稱由於缺乏檢測,無法確定因新冠肺炎死亡比例,但補充說去年同期馬德裡去世老人約為200人。目前馬德裡死亡病例佔全國51%,養老院為疫情暴發點。
  • 比利時養老院新冠「超級傳播者」事件升級,聖尼古拉訪問半月後已有18位老人離世
    ,結果被發現聖尼古拉的扮演者事先感染了新冠自己不知道,成為了養老院的「超級傳播者」,最終導致137名老人和工作人員感染新冠。在訪問之後的第20天,已經有18位老人因為此次超級傳播者事件離世……昨天是每個人都在和家人慶祝的溫馨聖誕節,但在今年Mol的養老院,情況卻極為悲慘:以上只是這次事件中死亡的老人名單中的一部分,他們本應該在Mol養老院中安度晚年,但不幸的是,他們都是此次超級傳播事件的無辜受害者,其中有5位老人在聖誕節當天被靈車帶走。
  • 別樣聖誕禮物 法養老院老人獲準與家人團聚
    【新華社微特稿】隨著聖誕節臨近,法國政府為養老院的老人送上特別禮物,允許他們聖誕節至新年期間與家人團聚,確診感染新冠病毒的老人也可以與家人見面。美聯社援引法國衛生部12日發布的一份文件報導,本月15日至2021年1月3日期間,養老院老人可以與親友團聚,出現新冠確診病例的養老院同樣適用。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陰性的老人可以外出與家人團聚,確診感染新冠病毒的老人允許在房間內同時接待最多兩名親屬。
  • 11名養老院工作人員創建虐待老人小組,分享戰績
    法國自疫情以來,養老院(Ehpad)的狀況一直最令人擔憂。老人們本身身體素質差,對抗病毒,自然已是力不從心,全法國的媒體也將焦點放在了如何在疫情中給予老人們最好的保護。可是,今天法媒卻爆出了阿韋龍 (Aveyron)省的一家養老院內發生了數名老人被工作人員虐待和辱罵的醜聞。
  • 異裝癖老人遭養老院驅逐 護工:他在房間「打飛機」
    L先生的兒子小L則認為,頤康院是公建民營的,雙方籤了一年協議,每月交2000多塊錢,養老院驅逐老人的理由不成立,父親有權留下。  養老院的最後通牒  L先生父子與養老院的矛盾已有一段日子了。本月3日下午,小L接到養老院的最後通牒,要求他父親當天就搬走。
  • 老人住養老院摔成骨折,16個小時後才告知家屬 養老院:已盡到看護...
    當天,劉先生便趕往成都交大社區養老中心(以下簡稱養老院),強烈要求拍片,拍片結果顯示骨折,隨即老人被送往中鐵二局集團中心醫院做詳細檢查,確定左側股骨頸骨折伴周圍軟組織腫脹,老人在醫院緊急做了手術。「在我投訴前,養老院沒有任何態度,說已經告知過我各種風險,是母親自己摔的。」
  • 老人住養老院摔成骨折,16小時後才告知家屬 養老院:願協商賠償
    十一月十五日中午,養老院負責人微信聯繫他,說昨天晚上(14日)老人去洗衣服的時候,自己從床上摔下來了。追問摔得重不重,對方回答:只在明早照一張,目前感覺左腿動就疼,沒有外傷。十一月二十七日,療養院說,老人的確是在護工洗衣服時從床上摔下來的。療養院願意在有關部門協調下協商賠償事宜。而且劉先生對紅星新聞記者說,目前不僅是治療骨折的費用,還有後續的康復費用,他想等司法鑑定結果出來後,再和養老院協商費用問題。
  • 胸懷幸福院、情暖老人心——記昔陽縣晉祥養老院副院長王喜文
    胸懷幸福院、情暖老人心——記昔陽縣晉祥養老院副院長王喜文 2020-05-10 02: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兩兒子上清華和人大,在北京安家了,可老人卻住進了養老院
    大家好,歡迎關注:社會奇聞正能量「兩兒子上清華和人大,在北京安家了,可老人卻住進了養老院社會發展得越來越好,咱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但是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很多農村的,都想走出自己的老家,到大城市裡去闖蕩,有的人是通過學習,考上了一個好的大學,然後留在大城市,也有的人拋家舍業
  • 倔強老人不去養老院,突然改變主意,難道養老院真的不好嗎?
    他們有一個女兒,雖也都在昆明市,但是因為工作,可能還是有個40多公裡,而都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不能天天陪護老人。可是,哪不知,前年查出了他老伴得了癌症,雖然做手術割除了,但是醫生建議不要大喜大怒,太操勞,而周阿姨因為帕金森,做事情不太利索。沒辦法,女兒和女婿,只能常常過來幫周阿姨料理家務。
  • 情感驛站|送老人去養老院是不孝嗎?或許這裡有你想要的答案!
    在蔣爸爸過世後,蔣南孫沒有接受小姨的建議將奶奶送入養老院,而是決定自己扛起家庭重擔。這一劇情也引發觀眾共鳴。生活中,隨著年輕人的工作節奏加快,無暇照顧老人的情況下,養老院逐漸成為養老的一大選擇。在大多數人看來將父母送到養老院即有人照顧,有了同齡人的陪伴老人也不孤單,自己在外打拼也能更安心一些。是一種很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