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是歷史上第一位女皇,真正的做到了改朝換代,登基為帝。這和呂后這樣幹政還是不一樣。這在歷史上是不得了的事情。
更可貴的是,武則天作為皇帝還不錯,沒有拖後腿,把國家帶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關於她之後,武周王朝的走向,一直是天下人關心的問題。
其實武則天本來是期待著能夠傳位給武家人,如果傳位武氏,那麼肯定國號仍然會是周,統治者也會是武氏家族。可是,如果傳位給自己的兒子,那麼就不太好說了,畢竟自己的兒子是李姓子孫,很有可能恢復李唐神器。
從武則天當初改國號,就可以看出,其實她是要建立自己的王朝了。
可問題是武則天最終沒有傳位給武氏,而是傳給了自己的兒子,這是怎麼回事?
第一、武家沒有繼承皇位的人,都是一些難堪大用的小人。
武家除了武三思外,其他人能力平平,沒有特別突出的。這些人仗著武則天的關係,為非作歹,造了不少孽。
這也是讓武則天比較鬱悶的一件事。她雖然做了不少惡,但是也不希望在她手上把這個國家玩完了。她也不可能學著晉朝司馬炎那樣,明明接班人是個傻子,也偏偏要把國家交給這樣一個人。
雖然武家人並不是傻子,但是能力不足,面對那些擁唐老臣,顯然不是對手。武則天也不可能學著朱元璋那樣,誅殺功臣。殺也是殺不完的,說不定從哪裡冒出一個人就會奪了皇位。
第二、姑侄之與母子,哪個比較親近?
武則天整日把自己的武氏放在心上,把自己是老李家的外人這種話掛在嘴上。但是她也知道,再是外姓,兒子是自己的。
狄仁傑的話並不錯,姑侄關係再好,也只是親戚,永遠不可能和母子關係相比。就算武則天好心,把皇位交給侄子,但估計人家接手後,理都不願意理她。更別提祭拜和供奉了。
第三、傳位武氏,很可能使得國家動蕩
武氏和李氏,在武則天時代是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在武則天的授意下,武氏對李姓子孫展開了慘無人道的屠殺。武則天活著,李氏不敢動,但如果武則天不在了,雙方大打出手是不可避免的。漢朝可是有這樣的先例的,呂后死後,天下掀起了誅呂的鬥爭。
所以武則天在還沒有老糊塗之前,把自己的兒子李顯接了回來,立為了太子。
當然了,太子之位也並不保險,最終蓋棺定論,還的說是神龍政變,張柬之等擁唐老臣聯合太子發動政變,恢復了李唐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