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衛輝在線」直接關注☞知衛輝 看在線
來源:衛輝慢生活
作者:張慧琴
又是一年秋風起,又是一年雁南飛。鴻雁,天空上,隊隊排成行。我在心裡默默呼喊「雁子雁子,你等一等,我要和你一起回故鄉。」跟著鴻雁,向南方,飛越那雪山高原,飛過那萬裡長城,飛過山海關,飛上了北京城,極目遠眺,我似乎看見瞭望京樓。昔日潞王登樓望北京,我今站在北京城樓望衛輝,北望南望心一樣,思親念母情相同。
鴻雁,北京城裡有乾坤,衛慢的鐵粉,咱不打擾,我們繼續向南飛。越過菏澤,穿過石家莊,帶著夢想和吉祥,幸福的歌兒一路唱,唱到我那魂牽夢縈的故鄉。
近了,近了,看見了塔崗火車站,望見了大雙的紅薯地,衛輝近在眼前。
衛輝城裡金碧輝煌,一棟西樓方成,村上木槿花正盛,幽蘭花正香,荒梅不荒,全枝愛梅怒放,紅了櫻桃,綠了芭蕉。鴻溪香泉水晶,一泓清水,小魚扇動著魚鰭在水裡穿梭,它把思想匯成了河,看見的看不見的,都在飛快的記憶裡一閃而過。衛河岸邊花開彼岸,小草如茵,木林高聳;遠山晴空,青山如黛,非花非霧是文林,臨泉聽風,鳴鳳在竹。牧野上,在那喇叭花盛開的地方,素英大姐在彈琴,紅楊在歌唱,翩翩起舞是知青,雲林山人、白雲山人和習民齊鼓掌。興奮得我左顧右盼,目不暇接,別慌,慢慢走,緩緩看,我要把衛輝的文化符號一個一個去欣賞,一個一個來品嘗。
胡辣湯、三八席、皮扎、掛麵、豆腐皮,世魁牛肉、風乾兔肉、下街的楊記燒雞,還有淨心無塵先生說的那28種衛輝名吃,我要按圖索驥,一網打盡,吃不完了,我寧可兜著走。
在衛輝街頭轉一轉,王府街、鼓樓街、沿澱街、馬市街、順城關街、曹營街,一街一街走,一集一集看,我愛家鄉的每一個角落。陽光灑滿熟悉的街道,來不及抬頭看天,最美的風景就在眼前。正走著,一個品味高雅的小院映入眼帘,仔細一看,楊家小院。幾位文友正聚在一起舉杯暢飲,談詩論文,說古道今。看見朝思暮想的衛慢文友,我喜不自勝,急忙過去,接過平陽道兄遞過來的一杯大禹湖酒,一飲而盡,醇香甘冽,滋潤心田,茅塞頓開,文思泉湧。大禹湖酒,果然名不虛傳。酒喝乾,再斟滿,今夜不醉不還。
靜夜思故鄉,楊家夢成,大筆一揮,洪文成就。
旭日東升,廉璟霞好,乘坐衛慢旅遊車和衛慢文友一起遊覽衛輝名勝。望京樓、富教樓、王家大樓,比幹廟、鎮國塔、玉皇閣、香泉寺,大禹湖、衛河、孟姜女河、香泉河,還有那千姿百態的衛輝橋、橋北的大槐樹,平靜的葡萄園,按圖索驥,逐一遊覽,好不愜意。
然後驅車前往我朝思暮想的家鄉——白河,乾坤老師帶著北京的遊客來了,甘老師帶著頓坊店鄉中的40名團員學生也來了,我們匯合一起,浩浩蕩蕩出發了。
參觀了白河小學,觀賞了古老的絨花樹,拜見了文昌閣、南大廟和張氏八角祖墳,然後去黃河溼地公園。大沙河邊,大漠孤煙,平沙落雁,候鳥棲息沙灘,大沙河裡捉魚蝦;陽光下,沙土變得溫暖而柔軟,每一粒沙土中都凝聚著故鄉的親情,繼燦爺爺彎下腰捧起一把黃沙,似乎捧起回歸的歲月。田野上灑滿陽光,似乎在敘述上蒼的某種真誠。甘老師帶領學生們撐起歲月的小船,在碧波蕩漾的水面上歡快地遊玩;公園內小橋流水,草長鶯飛,植被豐厚,環境清幽,藍天與碧水相接,大雁與雲彩齊飛,許多水生、陸生植物、花卉構成了一步一景的美圖,夢幻般的大自然,孕育著一幅幅美麗的畫面。遊客們在這裡與大自然親密接觸,聆聽蟲鳴鳥叫。大家邊走邊看邊拍照,陶醉在美好的大自然中。
在通往溼地公園的路上,有各種特色美食店、農家樂、採摘園,各種農產品、水果在這裡匯集,各種衛輝名吃、名菜在這裡排列,這裡簡直成了衛輝博覽會。遊客們有的到沙丘上採野果、有的到採摘園裡摘瓜果,有的到地裡刨紅薯、薅花生。北京的一位遊客在花生秧上扒拉著找不著花生,大家笑翻了天。一個小姑娘在瓜地高興地喊「媽媽,地上好多瓜,我又撿了一個。」甘老師的學生們看著滿地的西瓜、甜瓜和黃瓜,高興得摸摸這個、摸摸那個,不知摘哪個好。用芝麻油餅做追肥的沙瓤大西瓜,讓遊客們大飽口福,連連稱讚。有的遊客到特產園區品嘗、購買特色食品,花生、紅薯、粉條、粉芡、扎,黃豆、綠豆、紅豆和小米,高樁饅頭、空心掛麵、小磨油,還有桃、杏、梨、柿子、石榴、大紅棗。白河的御桃、黃金梨美名遠揚,遊客們爭相購買,一飽口福。美食店裡,不僅衛輝的各種特色名吃應有盡有,就連那家常飯菜也不少,有楊哥愛吃的雞蛋甜湯、醃蘿蔔絲,繼燦爺爺最愛喝的紅薯糊塗,洪建老師喜愛的空心面,還有更受老年人歡迎的各種各樣的芭蕉牌蒸菜和大俠蒸菜,大俠做的茼蒿蒸菜尤其招人喜歡。大家各取所需、各挑最愛。您可別小看這些家常便飯,衛輝人能把它們做得不同尋常。您看楊嫂做的雞蛋甜湯,瓊漿玉液一般,麵筋攪得一縷一縷的,像甩的雞蛋穗,雞蛋打得像盛開的黃牡丹,好看又好吃,大家吃得津津有味,心滿意足。遊客們還可以看現場下粉條、做空心面、蒸高樁饅頭和蒸扎,有的還親手學操作。大家吃飽了肚,裝滿了兜,過了嘴癮,飽了眼福,高興而來,滿意而歸。
遠山晴空,天高雲淡,我坐在沙灘上,身邊的微風輕輕吹起,吹來故鄉泥土的芬芳。天邊飄過故鄉的雲,有個聲音在對我呼喚「歸來吧,歸來呦,浪跡天涯的遊子······」好熟悉的歌聲,循聲望去,「柳位完全小學」映入眼帘,陳校長正帶領老師們在衛輝作協基地上播種希望,放飛夢想,一批批小作家正在茁壯成長。
······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又是一個春天,那故鄉的風和故鄉的雲,為我抹去滿身的疲憊,我已豪情萬丈,滿懷希望。鴻雁,再飛翔,又是一年春光,天蒼茫,雁何往,心中是北方家鄉,草原上春意暖,我要回家鄉,裝扮北國的春天。待到秋風起,我們再回來喜看衛輝的新發展。
責任編輯:李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