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28種衛輝名吃,你吃過哪個???

2021-02-17 衛輝生活圈

說起衛輝名吃,不少同仁墨客暢所欲言,揮筆文章,傾談衛輝名吃。愚人也是土生土長的衛輝人,特別喜愛衛輝的民俗民風,當然也包括衛輝名吃了。三八席面、渣、空心掛麵、北馬頭豆腐皮、順城關兔肉、杜記牛肉、楊記燒雞、郭記胡辣湯已家喻戶曉、人人皆知。談起咱衛輝已有兩千多年歷史,由郡治、州治、路治、府治、道治至今,名吃比比皆是,據愚人了解的就給大家吐個坦白,哪有不足的地方還望朋友們指點,共同探討本土名吃文化。

1、麻燙(油條)。衛輝麻燙可以追溯到元代路治時期,由橋北嚴光街張明修創意製作,麻燙長三寸,色金黃,外焦裡嫩,香饞鬥涎,落地三截,張又排行第三,故人稱「麻燙三」,後流傳於衛輝眾百姓家。至今仍是衛輝獨特風味。

2、羊肉包子。源於明代中期衛輝府北馬市街瑞華春飯莊,出自該飯莊買廚師之手,發麵包子皮,主料以山羊羊肉,再有四季時令菜為輔,如大蔥、蘿蔔、韭菜等以及羊骨高湯、五香佐料、蔥姜蒜沬、香油攪拌成餡,包子皮薄餡滿,個頭如柿餅大小,讓人一口吞不完、兩口正合適,咬一口嘴角流油,唇齒留香。1955年公私合營為回民飯店(城關鎮對過),六、七、八十年代此店的羊肉包子仍是原汁原味,深受人民喜愛,80年代末回民飯店消失。

3、大(豬)肉包子。明潞王時期,由衛輝府府門口大街蔡記香閣酒樓蔡廚師製作。發麵包子皮,選豬肋扇五花肉、大蔥、姜蒜沬、大小茴香花椒麵、香油,大骨頭湯攪伴成餡,包子皮薄餡足,個頭如柿餅大小,咬一口滿嘴流油,誘人垂涎。1955年公私合營,成立合作飯店,由蔡家後人掌臺,地址在老戲院對過,七、八十年代仍保持原味風格,90年代初合作飯店消失。

4、高樁蒸饃。李元屯高樁蒸饃遠近聞名,歷史悠久,從古至今在衛輝各大小酒店、家庭的紅白喜事兒上皆用此饃,是衛輝「三八席」的配套主食。此饃以手工成型,軟實筋香,圈圈打層,泡湯即松,口感喜人。

5、麻燙頭。源於明末清初,由下街祁家祁記飯館所制,配製用食用礬、鹼、鹽調白面成稠糊狀,行二時辰,與平底鍋放油溫熱,半煎半炸,做好的麻燙頭上半部玉白色,如初綻的白牡丹,下半部金黃油亮,入口軟香不膩,香味別致。

6、火燒。出於橋北西街梁家純之手,創始於清康熙元年,梁在德北街南頭開辦梁家火燒館,民國24年梁家單傳後人染上賭博家敗,由好友楊記萬寶堂(現鎮國塔西路南楊家牙科)掌柜幫助建立西門橋飯店,經營火燒等主食。火燒製做方式: 實面,行半日,揉油摔打,麵團成寸半寬薄片條狀,抺鹽、大小茴香花椒麵、食油,卷壓成圓餅狀,放火爐圈燻烤,連續翻烘,抺油,至外焦黃、鼓凸後取出,口感外焦裡嫩,異香潤喉,再夾豬雜或羊雜或牛肉,更別有風味。

7、酥肉燴餅。現叫「老式燴餅」,衛輝人方言叫「熬饃」,它歷史悠久,民國二年由橋北北閣門裡王家酒樓王掌柜製做,製法: 和面成團,地鍋柴火燒鐵鍋,將一個個小麵團擀大張薄面片放鍋烙餅,無油,七、八成熟,刀切手指寬;滷好酥肉,小火煨;備好紅(油炸)白豆腐,片切指寬;少許粉條、海菜、青菜、蔥姜蒜沬;待高湯開鍋後,下入餅、豆腐及其它配料,見滾入碗,上覆蓋小酥肉即成。1955年公私合營為德北合作飯店,店址德北街居委會對過,由王家傳承人王興旺主廚,80年代晚期飯店解體。

8、大鍋菜。由民國時期橋北德北街王家灑樓王掌柜燴制,製法: 將五花肉煮六成熟大方塊,糖色,切寸長薄片,回鍋,入花椒大小茴香,蔥段姜蒜沬,甜麵醬滷煨,少許高湯,出鍋備用;再溫油炒大白菜或時令菜,高湯,粉條,紅白豆腐,渣(皮扎),肉丸,焦丸,白丸、酥肉,慢火煨;入碗,再覆回鍋肉即成,再搭配李元屯高樁蒸饃,別具一格。

9、雞絲餛飩。民國初期由候廚師在北馬市街大橋南頭自家房子開一餛飩館,專門經營餛飩,解放後50年代初由候家後人候子良先生經營,生意紅火,衛輝獨家。候家雞絲餛飩個大餡足,入口嫩滑,湯鮮味美,吃中加湯。製做方法: 老母雞熬湯,文火煨,取雞胸、雞腿、雞皮、榨菜、紫菜切絲,再備蝦皮、蔥姜蒜沬、芫荽、鹽、香油、醋;豬瘦肉、大蔥、五香料粉、姜蒜沬、高湯打餡,精白粉和面行半日,擀薄麵皮包製;碗裡放雞絲、紫菜榨菜絲、蔥姜蒜沬等食材,再撈入煮熟餛飩,再加開滾雞湯,再放香油、醋、辣椒、芫荽即成。

10、羊肉小米燜飯。民國24年(1935年)至民國35年由西門橋飯店梁廚師主廚、楊家牙科掌柜主導合制,製法: 選食材山小米、山羊肉、羊骨頭、幹豆角、蘿蔔乾、碎粉條、時令鮮青菜、蔥姜蒜、大小茴香花椒;羊骨頭加香料熬高湯,燉羊肉,文火煨,鍋加水加高湯加羊肉加小米、碎粉條、乾菜,大火開鍋後小火熬至稠糊狀,再放青菜、芫荽、香油、胡椒粉即成,當時堪稱一絕。

11、丸子湯。同上,仍有西門橋飯店經營,梁廚師主廚,丸子分菜丸、焦丸二種。菜丸根據四季選擇青菜,如蘿蔔、菠菜、韭菜、芹菜等,還分白面和雜麵兩種,製法: 將菜剁碎,少許食鹽揉出湯,加麵粉、五香粉、雞蛋、蔥姜蒜沬等攪拌均韻,待油熱四、五成攣丸下鍋,炸至微黃出鍋;焦丸,即粉條丸子,製法: 粉條、粉芡1比1,粉條煮熟,剁碎,加粉芡及配料拌韻,待油熱四、五成攣丸下鍋,炸至微黃出鍋;湯料油炸豆瓣醬和二種丸子做好備用,取少許豆瓣醬開湯待開滾後,碗內放丸子和其它配料,再加湯即成。1955年公私合營後,由西門橋飯店幫廚張廚分配橋北德北街合作飯店,丸子湯成為該飯店主食之一,但也在民間廣泛流傳。

12、豆沫。衛輝豆沫與外地豆沬做法有很大區別,外地是將小米浸泡晝夜後磨漿,而衛輝直接將小米、花椒大小茴香磨麵,涼水鍋下碎粉條,待粉條熟後勾面汁,放入已泡晝夜的黃豆花生、芝麻、紅白豆腐丁、青菜、鹽,熄火時再點香油出味,盛碗後放芝麻鹽,配搭麻燙或麻燙頭吃屬絕等美食。傳豆沬歷史源於北宋,民國期間由下街祁家飯館、道西街霍記飯館、沿澱李記所經營。55年公私合營後有馬市街十字路口國營飯店經營,七、八十年代此店豆沬、麻燙、麻燙頭可謂是衛輝名吃。

13、豆腐腦。下街常家祖傳製作的美食,據傳應追溯到明初,至今代代相傳,有常家常玉峰等人經營。

14、白湯羊肉麵。是北馬市街瑞華春飯莊的頂頭主食,搭配羊肉包子,絕對的美食佳餚,也是1955年後回民飯店的主食。製法: 手擀麵條,雞蛋加淡鹽水和面行半日,手擀切條,薄、細、軟、筋,久滾不爛;羊骨高湯,熟羊肉切絲,備蔥花、姜蒜沫放入碗內,撈麵加湯,再放香菜、醋、香油即成。

15、酸湯餃子。清代中期,由火車站小辛莊村季家在官道路邊開一餃子館,1904年衛輝府火車站開通後,季家餃子館更加盛旺,經營酒菜,主食酸湯餃子,1955年公私合營後成為火車站國營飯店,經營酒菜,主食水餃,是衛輝名吃之一,於90年代初飯店改制消失。

16、蝦米雞蛋湯,現叫老式雞蛋湯。選料: 雞蛋、紅薯粉芡、蝦米或蝦皮、瘦肉沫、紫菜、石花菜、幹黃花菜、黑木耳、香菜、蔥姜蒜沬、香油、高湯;做法: 按十碗雞蛋湯計算,二個雞蛋打韻、粉芡少許勾汁、幹蝦皮一兩、瘦肉沬三兩、幹紫菜半兩切碎、幹石花菜三兩泡開切碎、幹黃花菜三兩泡開切段、幹黑木耳半兩泡開切絲、香菜切碎,溫鍋加水與高湯對半,鍋開後加肉沫、石花菜、黃花菜、黑木耳,再加芡汁、紫菜、紅醋少許,打雞蛋汁,攪拌,出鍋入碗,放香菜、香油即成。

17、油茶。油茶像餃子歷史更久遠,源於正月十五元宵節晚飯喝油茶和正月初一春節早飯吃餃子一樣,是一個風俗。油茶製做方法: 白面加芝麻、紅白豆腐丁、碎花生米、黃豆、當參、人參、枸杞、花椒大小茴香面、鹽,用鐵鍋溫油炒黃,開鍋後取油茶粉勾汁下鍋,攪伴數分鐘即可。正宗油茶由沿澱街一家(記得好像杜姓)代代口傳,沿街叫賣,六、七十年代仍有一位沿街叫賣的老漢,也是衛輝街上一道風景。

18、豬套腸。清末期,家住橋北德北街蘭胡同裡的候京貴是一專業屠夫,以殺豬為生,為眾人殺豬不收錢,光要豬雜碎,然後加工成熟肉,其家煮製的豬頭雜碎肉十分漂亮,味道上乘,香而不膩,尤其是豬套腸更為上等肉食佳品,原汁原味原色。豬套腸製法: 將豬小腸翻洗乾淨,再用醋、鹼水浸泡去腥,清水衝洗,再用特製竹棒套腸,套緊套實,再用花椒、大小茴香、肉桂、陳皮、生薑、蔥蒜、鹽水浸泡一夜,鍋煮即成。1956年公私合營,候家後人成為鐵路西屠宰廠工人,主鍋豬頭雜碎肉的製做,熟肉銷售點在馬市街十字路口副食品樓下,是衛輝獨家生意,肉鮮味美,是衛輝人解饞得口福的美食,每逢年過節得找熟人才能買到,90年代屠宰廠體制改革,熟肉門市已無蹤影。

19、羊雜碎。不去探究久遠歷史,記得六、七十年代至今,每天下午四、五點鐘後在馬市街十字路口就有兩三家賣熟羊雜小攤,都是三聖廟街的老回民戶,張家、彌家、白家,他們的熟羊雜乾淨、透味、熟爛、原色原味,沒有腥氣等雜味,是衛輝城區人的名吃。

20、李元屯驢肉。李元屯驢肉歷史有多久,我還真沒去了解過,不過記得小時候就聽說過,還記得小時侯父親去李元屯走訪朋友,必帶來一大包驢肉,全家過肉癮。自從80年代會掙錢後,經常買李元屯驢肉,任記驢肉挺不錯的,真香,衛輝名吃哦!

21、大京棗於宋末明初,由南馬市街某家(記得是唐家)糕點坊製做的點心大京棗十分别致,口味純正香甜,奶香濃鬱,整街聞香,歷經明、清、民國、至上世紀70年代。大京棗金黃披白糖霜,入口即化,口吹飄沫,唇齒留香。

22、方酥。也是南馬市街唐家糕點坊產品,製做的方酥軟酥色豔,嘗一口微焦細嫩,香甜可口,方酥形狀二寸見方,扁指薄厚,芝麻、白糖粒蓋面,是老少適宜佳品。1955年公私合營,唐家老大成為汲縣食品廠工人,其大金棗、方酥擺上各糖菸酒門市,深受人們喜愛,七十年代初唐家老大病逝,從此兩糕點質量大打折扣,當時衛輝流行個順口溜: 「食品廠嘞方酥,二廠(第二磚瓦廠)嘞磚,產品質量不過關,方酥艮牙咬碎磚」。

23、豌豆餡兒。60歲以上的老衛輝城區人該有點記憶,六、七十年代經常有一老漢挑一副挑子,走街串巷吆喝「豌——豆——餡兒」,碗豆餡兒是由豌豆、大棗、白糖、蜂蜜製做的,黃黃軟軟的,綿綿甜甜的,吃一口美滋滋的。這老漢也是明代南馬市街糕點坊的後人,55年公私合營時因其成份問題未進得食品廠工作,其排行老二,老大進廠後說自己不會做碗豆餡兒,實是為二弟留下活路之舉,所以做豌豆餡兒的絕活兒就是老二了。

24、山楂糕。南馬市街趙家祖輩製做山楂糕,記不得歷史有多久了,畢竟衛輝是個山楂高產區,山楂糕可稱得上衛輝特產了。大致製法: 山楂洗淨晾乾,去核,加白糖打漿,熬製,待涼即成。原色,酸甜,山楂香純正,可直接食用,可做湯配菜。1955年公私合營後趙家後人成為食品廠工人,其產品充盈著衛輝市場,後食品廠改制,製做「山楂糕」技術流傳民間,現今衛輝城區已有幾家製做經營山楂糕產品。

25、糖墩兒(冰糖葫蘆)。由南馬市街趙家製做,趙家後人成為食品廠工人後,其山楂糕得到生產認可,而糖墩兒卻不認可生產,從此其工藝流入民間,至今在大街小巷處處可見叫賣「糖墩兒」的小販。製法: 山楂洗淨晾乾,取核不損,再從山楂中肚切一小口,再串竹棒上端,熬冰糖成漿,將山楂沾均勻,使小肚口內灌滿糖漿,晾涼即成。

26、柿餅子。這是衛輝山裡人絕活兒,不存在某一家技術。製法: 選硬柿子洗淨晾乾,削皮,晾曬,壓餅,嚴封長霜。柿餅子是衛輝山區特產。

27、綠豆粉皮。此產品是衛輝城內教倉街王家技術,做出來的粉皮透明實亮,耐煮味好,可涼拌菜、熱炒、做湯。

28、涼粉。由衛輝城內教倉街王家製做,其涼粉晶瑩剔透,可刨條,可切塊,可涼拌,可煎炒。涼拌涼粉方法: 刨條,加黃瓜絲,加香菜,加鹽、醋、香油、姜沫、蒜汁調拌,爽口利喉,回味無窮;煎涼粉: 切半寸寬一寸長,熱油煎炒,放鹽、豆瓣醬、蔥姜蒜沬,翻煎,待定皮微黃出鍋,再放香菜、蒜汁。

其實以上所談名吃,全國許多地方都有,但正因為各地製做方法有所不同,才在其本土人民口中成為名吃,甚至在全國成為名吃。隨著經濟改革開放,外地許多名吃走進衛輝,如蘭州牛肉拉麵、鄭州合記燴麵、開封灌湯包子等等,而衛輝的許多名吃卻在漸漸消失,而外來名吃也非生意太好,為什麼?質量!現在人過於追求金錢利益而失德失信,導致名不符實,再有現在的農產品品種發生著變異現象。比如「渣」,製做方法是一比二的紅薯粉芡和粉條,將粉條煮熟攔刀,再將泡透的紅薯粉芡加入,再加鹽、五香粉、蔥姜蒜沬攪拌均勻,上鍋蒸,出鍋晾涼,而不是現在市場所買的那樣,那叫「悶子」而非衛輝的「渣」,二者做出來的菜味絕對是天壤之別。

記得過去的胡辣湯,製做選料十分認真,湯裡有黃豆、花生、海菜、粉條、紅白豆腐、紅白麵筋(紅麵筋是過油炸的),面汁、麵筋是白面洗出來的,面汁不勾澱粉的,麵筋不用刀切的,黃豆等食料是精選的,香油是噴兒香的,醋不加水的,辣椒醬炸得很實惠很香的;過去的豆沬很香很實惠,面是純小米磨的,黃豆、花生、粉條是精選的,紅白豆腐丁足足的……

現在想起過去的衛輝名吃兒,內心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滋味。總之,多麼盼望過去的名吃兒再回來!

來源:衛輝慢生活

 廣告、爆料聯繫電話:15136772432  

1、【金美諾生物公司誠聘】生產工人(女10名、男5名)基本工資每天100元+計件,月薪4000元以上,管吃住。聯繫電話:13603860779

2、【捷成汽修裝飾】因業務需要現誠聘汽車維修技師兩名,維修學員數名,洗車工數名,男女不限,要求身體健康,有責任心!工資待遇優厚!  半天班也可以。聯繫電話:15560235918

相關焦點

  • 幾十樣衛輝名吃,恁看看得勁不得勁
    說起衛輝名吃,不少同仁墨客暢所欲言,揮筆文章,傾談衛輝名吃。愚人也是土生土長的衛輝人,特別喜愛衛輝的民俗民風,當然也包括衛輝名吃了。三八席面、渣、空心掛麵、北馬頭豆腐皮、順城關兔肉、杜記牛肉、楊記燒雞、郭記胡辣湯已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 衛輝名吃知多少?飢類時候千萬不要看!
    菜丸根據四季選擇青菜,如蘿蔔、菠菜、韭菜、芹菜等,還分白面和雜麵兩種,製法: 將菜剁碎,少許食鹽揉出湯,加麵粉、五香粉、雞蛋、蔥姜蒜沬等攪拌均韻,待油熱四、五成攣丸下鍋,炸至微黃出鍋;焦丸,即粉條丸子,製法: 粉條、粉芡1比1,粉條煮熟,剁碎,加粉芡及配料拌韻,待油熱四、五成攣丸下鍋,炸至微黃出鍋;湯料油炸豆瓣醬和二種丸子做好備用,取少許豆瓣醬開湯待開滾後,碗內放丸子和其它配料,再加湯即成。
  • 夢回故鄉——衛輝慢生活作者暱稱大串兒燒
    跟著鴻雁,向南方,飛越那雪山高原,飛過那萬裡長城,飛過山海關,飛上了北京城,極目遠眺,我似乎看見瞭望京樓。昔日潞王登樓望北京,我今站在北京城樓望衛輝,北望南望心一樣,思親念母情相同。鴻雁,北京城裡有乾坤,衛慢的鐵粉,咱不打擾,我們繼續向南飛。越過菏澤,穿過石家莊,帶著夢想和吉祥,幸福的歌兒一路唱,唱到我那魂牽夢縈的故鄉。
  • 山東人的原創名吃 你吃過幾樣?
    幾千年來,這兩種不同的文化,相互滲透,對山東的浸染和影響至今不減。山東是中國古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悠久的歷史、豐厚的文化、多樣的民俗風情決定了山東和其他地域有一些不同。中國四大菜系中的「魯菜」,就是這些不同中的一種,但魯菜似乎並不能含括山東大地上的奇珍異味。到山東各地走走,哪一個地方差不多都能拿出自己的「絕活」讓你品嘗。在這裡,把山東各地的名吃集中起來,先吊吊你的胃口。哪一些能吸引你呢?
  • 這個中華名吃你吃過嗎?
    這個中華名吃你吃過嗎?10:33 來源:南充大嘴影視 原標題:這個中華名吃你吃過嗎
  • 雲林山人 || 衛輝名吃——順城關風乾野兔肉
    當然這是一句笑話,大可不必當真,但足以說明順城關熟肉生意之紅火。其中就包括野兔肉製品。過去,每年秋、冬、春三季,是收購野兔的旺季,衛輝及周邊獵人,手提獵槍,肩挑獵物——野兔,來到順城關,將大小不等的野兔賣給固定的、專門蒸煮野兔的肉鍋,然後將錢揣進口袋,滿面春風,哼著小調,一路回家。
  • 山東人創造的名吃,濱州人你吃過幾樣?
    幾千年來,這兩種不同的文化,相互滲透,對山東的浸染和影響至今不減。  山東是中國古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悠久的歷史、豐厚的文化、多樣的民俗風情決定了山東和其他地域有一些不同。中國四大菜系中的「魯菜」,就是這些不同中的一種,但魯菜似乎並不能含括山東大地上的奇珍異味。到山東各地走走,哪一個地方差不多都能拿出自己的「絕活」讓你品嘗。在這裡,先吊吊你的胃口。哪一些能吸引你呢?
  • 吃嘴精注意!在衛輝想吃豬蹄要來這家兒!解饞類狠!
    「三鮮原味豬蹄」的老闆的姓張,李元屯白河人,衛輝人都知道,李元屯的熟肉在衛輝是小有名氣的,老張從父親這輩兒開始就開始做滷肉生意,已經做了三十多年,也算是祖傳的手藝,老張來市裡開店也一年時間了,從名不見經傳的小店,到現在七八十平方的店面積累了很多忠實的吃貨粉絲,小編探店期間不斷看到有開著車的市民來買豬蹄和豬下水,再順手帶上幾個涼菜回家待客,老張說他家的豬蹄和豬下水的的特點就是原味兒,
  • 河北的10大名小吃,你吃過幾種?
    今天小米就和大家分享河北最有名氣的十種美食,看看你吃過幾種?1.保定白運章包子1958年,在全國大中城市包子質量評比中,白運章包子與天津狗不理包子雙雙奪魁。白運章包子的特點是皮薄有筋道,肉餡鮮香,回味無窮。其實我覺得白雲章包子更應當稱為牛羊肉餡的大號蒸餃,肉多油足,吃起來也是十分過癮。
  • 舌尖上的新鄉--少不了衛輝的牛肉和燒雞
    衛輝世魁牛肉是豫北地區有較高聲譽的清真食品。以豫北地區的黃牛為原料,用幾十種名貴中草藥為佐料,清細加工,經多道工序製作而成。世魁牛肉,形色鮮美,表裡如一,肉嫩味香,味透骨髓。既保有傳統牛肉燒制的風味,又具備了獨特而純真的口味。堪稱衛輝一絕。
  • 美味飄香的扶溝名吃!您吃過多少?
    劉秀問這面何名?主人說不曾有名號。劉秀幸會此面,於是就說,這面叫會面如何?盧家麵館主人看來者器宇軒昂,一定是不凡之人,一口應允,後會燴音相近,演變為燴麵。白潭的盧家燴麵代代相傳,現今傳到盧富德這一代,經改進創新,味道更加鮮美,招攬四方來客,名聲遠播他鄉。
  • 河南美食排行榜,千呼萬喚始出來,你吃過幾種?
    說起河南美食夥伴們都吃過什麼?慚愧只認識胡辣湯今天特意找來N多河南美食和小編一起一飽眼福吧 1、燴麵 燴麵:中國十大麵條之一,有著1300多年的歷史。是一種葷、素、湯、菜、飯兼而有之的河南傳統美食,以味道鮮美,經濟實惠,享譽中原,遍及全國。
  • 中國三大中式快餐分別是什麼,你吃過幾種?
    中國三大中式快餐分別是什麼,你吃過幾種?中國被稱之為美食大國,從古到今飲食文化一直是中華文化的重要一部分。在中國,美食的種類可以說舉不勝舉,每個地方都是有著自己獨具特色的美食,很多地方的美食更是倍受人們的關注和喜愛,火遍了全國。
  • 忻州這四種特產,本地人愛吃的美食,你吃過哪幾種?
    今天給大家隨便介紹幾種這裡的特產。代縣燙麵餃代縣燙麵餃是山西省忻州市代縣的特產。燙麵餃是代縣人常吃的麵食之一。因其要用滾燙的水來和面,故稱為「燙麵餃」。其特點是餃皮兒很筋道,皮薄餡大,色澤如玉,鮮香不膩。繁峙粉絲繁峙粉絲是山西省忻州市繁峙縣的特產。
  • 據說是衛輝最正宗的四川火鍋--山城火鍋
    想看更多得勁內容,請百度搜索"衛輝365"網址:www.weihui365.com衛輝人微信搜索「衛輝三六五」,或者點擊上方「衛輝三六五」關注我們!外地人你也別關注!因為我們只做給衛輝人看!你看也看不懂!
  • 鄭州二百多種名吃的大食堂,一個地方吃遍河南,網友這樣評價
    鄭州二七區侯寨鄉有個建業大食堂,佔地二萬五千多平方米,匯集了河南十八個市二百多種名吃小吃,遊客在一個地方,可以吃遍河南,被食客譽為「美食者天堂」。「美食者天堂」引發了網友的廣泛關注,評價不一,有好有壞,你贊成哪個呢?大食堂有大廳區和市井小巷區。
  • 吃過德州這11道最好吃的特色小吃,你才算是真正去過德州!
    2、德州小吃大柳面大柳面是山東德州遠近聞名的特色傳統名吃,屬於魯菜系,是德州寧津的三大名吃之一,因始於大柳鎮而得名,有「金絲纏碗」的美譽。吃大柳面一般是配滷子的,滷子的製作十分考究,可分為炸醬、肉滷、麻醬、海鮮、雞蛋五種。炸醬的製作是取豆醬、香油各半調勻,加花椒、大料文火炙熬,直至豆醬酥散成粒。
  • 衛輝這所中學真高級!
    今個給工會路實驗中學這兒過,看見燈塔下面有幾個老哥在嘀咕什麼,地上放了一堆設備,大中午頭兒,孩兒們都下學回家了,上前詢問得知,這幾個老哥是安裝5G嘞!設備瞧不懂,光聽說5G真麼見過啥是5G,地上這都是基站設備,想老不會怎快到咱這兒,瞧見東西這一回信了,真不是忽悠人的,衛輝5G信號正兒八經要開始了!白脖我又問了兩句,我說這電信,移動,聯通是不是共用一個5G信號,一個塔?他們說一家是一家的,不鳥套!
  • 淮北很有名的6種小吃,每一種都讓人回味,來看看你都吃過幾種?
    大家好,我是尋食小哥:淮北很有名的6種小吃,每一種都讓人回味,來看看你都吃過幾種?淮北,簡稱「淮」,古稱相城,屬安徽境內地級市。淮北歷史悠久、人文薈萃,風景名勝有相山公園、龍脊山等,被譽為皖北江南。淮北地貌主要以平川廣野為主,分兩列由東北向西南延伸,濉、龍、岱、閘、沱、澮諸河貫穿而過,更有採煤塌陷而成的礦山湖作為點綴。
  • 你吃過幾種?
    你吃過幾種?火腿在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很受歡迎,雖然火腿是醃製或者燻制的肉類,由於它香而不膩,色澤誘人,在中國的一部分地區,火腿對於他們來說是每年必不可少的一種美食,除了中國,德國的也是一個喜歡火腿的國家,世界上最好吃的5大火腿,其中,中國就佔了2個,你吃過幾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