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科大學者表示對月壤研究將助力未來載人登月建基地

2020-12-17 騰訊網

國際在線報導(駐澳門記者 肖中仁):作為我國天文與行星科學領域唯一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澳門科技大學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一直致力於深空探測領域研究。該實驗室的專家近日在接受總臺記者專訪時表示,對嫦娥五號取樣回來的月壤進行研究,將為未來載人登月和在月球建立基地打下良好基礎。

在嫦娥五號任務中,澳門科技大學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承擔了對探測器著陸區的地質預研究,著陸點樣品的可能來源,以及主要成分分析等工作。該實驗室的副教授祝夢華向記者表示,通過對取樣回來的月壤等樣品進行研究,除了可以為了解月球地質演化歷史,以及太陽活動等提供必要的信息外,也將為我國未來的載人登月等長期目標打下科學基礎。

祝夢華表示:「月球表面的月壤,它經歷很強、長時間的宇宙射線的一些輻射,包括太陽風的一些交互作用。我們取樣回來的月壤,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月球表面的一些宇宙射線的強度,包括太陽風的強度,這些數據可以幫助未來的太空人登陸到月球表面的防護和建立基地的一些選擇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因為這些是最直接一手的數據。」

早在2005年,澳門科技大學就參與了嫦娥探月工程數據分析和研究工作。2018年,澳門科技大學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正式成立。在國家大力發展深空探測的戰略指引下,實驗室目前已組建了一支超過百人的國際化研究團隊。從神舟、嫦娥,到火星探測計劃,近年來國家重要的空間科研創新項目,他們都深度參與其中,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祝夢華說,背靠祖國,立足灣區,依託「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讓實驗室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

祝夢華表示:「一國兩制」的紅利在咱們實驗室能充分體現。第一,像剛才所講的,我們得到了內地高校、中科院一些研究機構的大力幫助,在我們實驗室前期發展的時候。然後澳門是一個國際化程度非常高的城市,澳門它可以在行星科學領域作為中國與國際交流的一個橋頭堡的作用或者是窗口的作用,它可以吸引國際化程度很高的科學家來澳門工作,也可以吸引內地的科學家來澳門進行合作交流,大家一起去分享中國深空探測的一些科學成果,然後推進世界行星科學的發展。」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嫦五帶回的月壤放在哪?中國會搞載人登月嗎?這些問題有答案了!
    (中新社發 中國國家航天局 供圖)嫦五帶回的月壤將入藏國博與公眾見面!嫦娥五號帶回來的月球土壤將用於哪些用途?國家航天局供圖月壤將妥善存儲 在毛主席故鄉進行異地災備李春來介紹,對於採回的月球樣品,會妥善存儲,包括異地災備存儲考慮。
  • 嫦娥5號之後,我國載人登月階段開啟,新載人火箭或許並非長徵9號
    11月24日凌晨,嫦娥5號在長徵5號火箭巨大的推力下,啟程前往月球,20多天旅程之後,將帶著月壤返回,這段旅程也是我國無人月球探測階段「繞、落、回」三部曲的最後一步。
  • 嫦娥5號月壤成果,神奇特性,密度低於美數據,登月計劃在撒謊?
    根據媒體對航天科技集團嫦娥5號探測器項目組相關工作人員的採訪:工作人員表示月球土壤的性質與當年美國人公布的月壤數據在一些方面差距很大,具體組成元素和物理特性等數據,還要等待進一步的測量。地表以下月壤由深變淺的過程,就如同地球上的土壤自然風乾的過程一般。當然目前科學界主流的觀點是月球表面不存在液態水,那麼現在的猜想就是月壤中存在某種我們未知的光敏化合物,這種化合物會在光線下飛速分解,導致月壤的顏色變化。同樣這個問題在美國6次載人登月過程中,也從來沒有被提及。
  • 探月四期·月球基地·載人登月——趙小津委員解碼中國探月時間表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兩會訪談)探月四期·月球基地·載人登月——趙小津委員解碼中國探月時間表中新社北京5月28日電 題:探月四期·月球基地·載人登月——趙小津委員解碼中國探月時間表作者 郭超凱 中國將在2020年實施嫦娥五號月球採樣返回,也讓外界對未來中國探月計劃倍加期待。
  • 嫦娥五號任務圓滿完成,中國離載人登月還有多遠?
    12月17日,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返回器攜帶月壤樣品成果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嫦娥五號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此次嫦娥五號探測任務實現了多個首次,其中多個首次還為載人登月技術發展積累了相關工程經驗和技術基礎,比如首次上升器月面起飛、上升器與軌返組合體月球軌道首次對接。
  • 嫦娥5號返回地球後,我國載人登月提上日程?觀察人士發表看法
    到此,中國在2004年制定的探月工程目標已經基本完成,那麼我國的載人登月是否會提上日程,儘早實現載人登月呢?有觀察人士的看法是中國國未來十年大概率不會優先考慮載人登月,核心原因:中國十年內載人登月科學價值很低。
  • 中國人何時載人登月?說到做到,中國實現當年「吹下的牛」
    毫無疑問,嫦娥五號在全球掀起了一股對探索月球的熱潮,關於載人登月、近月軌道空間站以及月球基地的建設成為關注的焦點。●俄科學院院士:月球適合建基地的地方很少,競爭激烈嫦娥五號的成功,月軌對接技術的成熟,意味著月球基地將很快成為現實。
  • 下一步,我們的徵途是載人登月
    科技日報記者 付毅飛「嫦娥五號任務中開展的月面起飛、軌道交會對接、再入返回等,都是未來載人返回的必要技術。」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在17日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通過這些技術驗證,也是為未來載人登月打基礎。
  • 下一步,我們的徵途是載人登月!
    「嫦娥五號任務中開展的月面起飛、軌道交會對接、再入返回等,都是未來載人返回的必要技術。」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在17日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通過這些技術驗證,也是為未來載人登月打基礎。」
  • 美國曾「豪贈」月壤 中國就還禮做明確表態
    片刻之後,他和阿姆斯特朗的登月艙在月球表面留下了人類的足跡,並用直播的方式說了一句名言:我的一小步,是人類的一大步。此後,美國相繼進行6次「阿波羅」飛船的發射,並從月球上帶回382公斤的樣本,並將之分享給世界各國,其中就包括「豪爽贈予」中國1克月壤。
  • 嫦娥攬月|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中國離載人登月還有多遠?
    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主管劉然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這次對接,包括之前的著陸起飛,後續的降落返回,都是基本勾勒載人登月的主要環節,也是為後續的深空探測和載人登月奠定了技術基礎。吳偉仁院士,現任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在嫦娥五號發射後也透露,「如果只是為了完成採樣返回任務,嫦娥五號的系統可以做得簡單很多。
  • 「中國向載人登月邁出又一步」
    這個年輕的太空國家想積累經驗,以便在未來成功實現載人登月。「意味著雄厚的科技實力」首次月面自動採樣與封裝,首次月面起飛上升,首次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嫦娥五號創造多項「首次」記錄,表明中國在多個關鍵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引發外媒熱議。
  • 中國在載人登月方面未來有何規劃?國家航天局回應
    視頻:嫦娥五號「挖土」歸來 將積極開展月球樣品研究國際合作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2月17日電 17日下午,國新辦就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
  • 強大的國家都要登月,月球上什麼東西那麼有吸引力?不只是礦產
    後來,美蘇冷戰結束,蘇聯解體,美國失去了競爭對手,登月的事也就被擱置,然後淡出了人們的視線。40多年後的今天,登月再次火了,起因是中國加入了登月的行列。沉默了幾十年的美國再也坐不住了,表示絕對不能落後,老大的臉面不能輸在登月上。
  • 阿波羅飛船半世紀前載人登月,嫦娥五號後來居上靠的是什麼?
    在諸多領域不僅實現了對阿波羅飛船的超越,更是當代登月技術能力的手執牛耳者。抱爪式對接機構 拿下深空軌道自主交會對接技術至少有兩大利好,首先接下來執行載人登月任務時對接任務可靠性將遠超阿波羅登月,更重要的是該技術將服務2028年火星採樣返回任務
  • 中國月球挖土,如果和美國採的月壤不一致,能否說明美登月造假?
    隨著嫦娥五號挖土成功,有一個問題被網友所關注,那就是倘若得來的月壤樣品與美國採的月壤檢驗不一致,又是否能夠說明美國登月造假呢? 在上個世紀,美國便已經通過了審計開始逐步登月的計劃,先後進行了7次載人登月,共計帶回了381.7Kg的月壤。當時「財大氣粗」的美國,也給中國捎來了1g月壤。
  • 「中國向載人登月邁出又一步」(國際論道)
    這個年輕的太空國家想積累經驗,以便在未來成功實現載人登月。「意味著雄厚的科技實力」首次月面自動採樣與封裝,首次月面起飛上升,首次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嫦娥五號創造多項「首次」記錄,表明中國在多個關鍵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引發外媒熱議。
  • 登月6次帶回幾百公斤月壤,當年送給中國1克,我們應回贈多少呢?
    我們都知道大洋彼岸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曾帶回了近400公斤月球土壤,我國此次嫦娥五號經過多年準備為何只挖取了兩公斤「土」,是技術落後嗎? ,開啟了月壤採集工作,採集完成後上升器與著陸器分離進入到繞月軌道,與軌道器對接後將月壤樣品轉移到返回器中,而後上升器會脫離,「軌返組合體」會進入到月地轉移軌道,返回器會脫離軌道器並擇機以跳躍式彈道方式返回地球,自此任務結束。
  • 嫦娥五號登月「採礦」,未來清潔能源可用萬年,中國邁出了第一步
    別看這次只採集兩公斤的月壤樣本,雖然比美國載人登月時幾十上百公斤的重量差很多,但卻是蘇聯無人探測器採樣重量的11倍。如果此次嫦娥五號在月球採樣成功並重返地球,將會為我國未來載人登月領域積累共寶貴的技術與經驗。此次嫦娥五號登陸月球採集樣本,被認為是中國在太空資源開發領域宏大計劃的第一步。
  • 阿波羅飛船登月是造假?中國從美國贈送的1克月壤中,得到了答案
    到時上升器將在月面發射升空進入月球軌道,與在月球軌道上的軌道器對接,將樣品轉移到返回器內部,最後軌道器攜帶返回器點火機動,從環月軌道直接返回地球,返回器將在再入大氣層前分離,軌道器變為太空垃圾,回到地球。然而,網絡上卻有許多網友,質疑嫦娥五號和阿波羅飛船都是造假登月,我們必須要指出,這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