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唯一一個被孔子評價為「汙」的諸侯王

2021-01-08 原始人阿盛

周文王在推翻殘暴的商朝之後,把齊國封給了功臣姜子牙。姜子牙於是成了齊國的第一位國君,因為姓姜,就叫姜太公,又因為封地在齊,又稱齊太公。

齊國第二十四位國君叫姜環,死後諡號「齊桓武靈公」,簡稱「齊靈公」。

《晏子春秋·外篇》原文記載:「仲尼曰:『靈公汙,晏子事之以整齊。』」。那麼為什麼這位齊靈公被孔老夫子評價為「汙」呢?

其實在齊靈公在位執政的時期,他有一個特別奇怪的愛好,就是喜歡看自己的後宮女子女扮男裝。因此,後宮所有的女人經常身穿男人的衣服。過了不久,這樣的著裝方式很快就流行到了宮外,全國的女子都爭相效仿,不約而同的都穿上了男裝,行走於大街小巷,並且一發而不可收拾。

後來齊靈公也知道了這個情況,他很驚訝,也擔心這種風氣會在全國盛行,於是馬上派遣了手下的官吏去監督,並發布了一道旨意:「所有凡是穿著男人衣服的女人,只要被人看到了就撕了她的衣服,並且剪斷她的腰帶。」希望能制止這一風氣。

但是,官吏們每天到街上檢查,雖然有很多女人的衣服被撕破,但是人人站在路上大眼瞪小眼,個個明知禁令,女子穿著男裝的風氣卻是仍然屢禁不止。齊靈公對此雖然無語,卻又想不出任何的辦法解決此事。

就在這個時候,齊國大臣晏嬰知道了這件事,就馬上去拜見齊靈公,齊靈公便向晏子請教:

「寡人派了官吏嚴禁女子身穿男裝,如果再這樣打扮,就撕了她的衣服,剪斷她的腰帶。然而如今,被撕破衣服、折斷腰帶的人很多,但是這種風氣還是屢禁不止,到底是為什麼呢?」晏子回答說:「君上在宮內任憑女子作男子打扮,不加制止,對外卻禁止百姓中的女子如此裝束,這就像掛著牛頭在國門口,卻在宮內賣馬肉啊!君上為什麼不先禁止宮內婦女不得穿著男裝,那麼宮外自然就不會再有這種現象了。」

齊靈公一聽,恍然大悟,說:「原來是這樣啊」於是馬上下令宮內女子不得再穿男裝,結果不到一個月,國內就再沒有女扮男裝的情況出現了。

如果說喜歡美女的國君是普通的國君,好男風的國君雖少但偶爾也有那麼幾個,只此一位不好男風卻喜女子女扮男裝的國君確實是絕無僅有了。怪不得孔子對他的評價只有一個字「汙」了。

相關焦點

  • 談談荀子是如何評價孔子的
    荀子是孔子弟子的傳人,他對孔子的評價是很高的,尊孔子為「大儒」,即「聖人」。荀子非常推崇孔子的儒學思想,認為是最好的治國理念,並以孔子的傳人自居。孔子和荀子都是先秦時期儒家學說的代表人物。孔子是春秋時期最博學的人,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 偉人寫詩評價秦始皇與孔子:祖龍魂死秦猶在,孔學名高實糟糠
    秦始皇與孔子,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兩個人物,他們一個在政治上塑造了中國,一個在文化上塑造了中國,但是在近百年來,由於中華文明的巨大,對這兩個歷史人物的評價也不斷反覆,即使到現在,很多人依然很難客觀地評價他們。五十多年前,毛主席也寫過詩評價秦始皇與孔子。
  • 孔子唯一說過的一句髒話,竟然還成為現代人的口頭禪!
    誰也不知道在公元前551年9月28日這天,在山東曲阜一個邊陲小鎮的沒落貴族世家裡誕生了一位影響世界文化的聖人-孔子,可是聖人也有犯錯誤,說髒話的一天,您接著往下看。孔子三歲時父親便早早離世,由於父親的不在,他和母親便被正妻所趕走,開始流落他鄉,從小便過著清苦的生活,正是因為父親的去世,家中有窮困潦倒,孔子才勤奮好學,成長為萬世景仰的聖人。孔子到十七歲的時候,母親又離開了,天人永隔,徹底成了一個孤兒,自此更加勤奮,直到十九歲碰到了一輩子的紅顏亓官氏,一年後就有了兒子為鯉,字伯魚。
  • 談一談孟子對孔子的評價
    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開創了私學,教導了三千多名學生,被史料記載的學生就有七十二人,孔子最欣賞的優秀學生有顏回(字子淵)、仲由(字子路)、冉雍(子仲弓)、卜商(子夏)等十位。孔子被後世尊為儒家學派的至聖,即至高無上的聖人。
  • 漢武帝提出推恩令的時候,諸侯王們為何不拒絕?完全是無解的陽謀
    這玩兒絕對是史上最出色的陽謀,你明知道是陷阱,卻還偏偏不得不往裡面跳。你看看歷史上其他政策,如果大家都知道是坑的話,大家會願意主動去執行嗎?當然不願意,可推恩令不同,諸侯王們不得不嚴格執行推恩令,因為不執行的話,可能就會爆發骨肉相殘的家族矛盾。一、漢朝被分封制度給搞得焦頭爛額。
  • 孔子曾經是個北漂
    #紀錄片中國#春秋時期,諸侯國興起,人才需求量大增,有識之士紛紛跳槽,希望傍上一個政治大款,或投資一隻權利潛力股。這樣的人,類似於今天的「北漂」。孔子就是其中之一。孔子到處面試,幾乎成為「春秋面霸」,直到68歲,整整14年。老孔也是蠻拼的。歷史上稱孔子的這段「北漂」生活為「周遊列國」。所謂「周遊列國」,並不是貧民百姓嫉妒的公費旅遊,也不是屌絲們豔羨的「說走就走的旅行」。孔子不是出門看看山遊遊水望望天發發呆,他是為了一腔熱血,滿懷抱負:找個諸侯王,跟他談談「仁治」,並付諸實施。
  • 黑格爾對孔子的評價,讓我們感受到西方人對中華民族文化的偏見
    黑格爾和孔子是西方和東方兩個文化的代表,黑格爾對孔子曾經做過這樣的評價:在孔子那裡「只是一種常識道德,這種常識道德我們在哪裡都找得到,在哪一個民族裡都找得到,可能還要好些,這是毫無出色之點的東西
  • 孔子如今是聖人,為什麼戰國時,他週遊幾十個國家卻沒人待見他
    今天我們要聊的這件事非常有趣,它跟孔子有關。千年來孔子一直被後人尊稱為聖人 ,儒家思想也是各朝各代的統治思想。但是在孔子生活的那個年代,孔子本人以及他的思想根本不受諸侯王的待見,甚至是諸侯國王的抨擊對象。
  • 淺析對劉邦分封四個同姓諸侯王的認識
    前言漢高祖六年,劉邦在分封上,除了分封異姓諸侯王之外,還特意分封了四個同姓諸侯王。從異姓分封到同姓分封,劉邦之所以這樣做有何原因呢?這體現劉邦什麼樣的為政策略呢?這種策略是否影響到了劉邦日後的分封?劉邦封王不僅要考慮之前的功勞,也需要考慮當下和未來,漢朝建立之後,其實最大的問題是如何守護住國家,這跟之前的整天作戰是不一樣的,所以劉邦必須控制所有權力,或者將天下異姓換成同姓,這是劉邦治理天下的一個原則。不過劉邦這種想法有利有弊,很難用一句話說清,但是需要明白的是劉邦無論做什麼,都最終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為鞏固漢朝統一團結。
  • 子貢如何評價孔子
    陳子禽是孔子的弟子陳亢。在《論語》中我們看到他曾經有兩次問話,一次是問伯魚,就是孔子的兒子,一次是問子貢,在這裡是第三次問。子禽的水平確實不怎麼樣,所以對孔老夫子的境界不明了。在這裡他對子貢說,子為恭也,說您只是謙恭而已。仲尼豈賢於子乎?就是孔老夫子怎麼能夠賢過你?這跟叔孫武叔是一樣的想法。
  • 被孔子評價為「小人」的學生,卻繼承孔子衣缽興辦私學
    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論語》樊遲,名須,字子遲,春秋末魯國人,孔子弟子。《論語》記載,他曾經問孔子「學稼」和「學為圃」,受到老師的斥責。樊遲問孔子學農,大概與他自小貧窮有關。
  • 史上最經典的6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不懂的以為在誇你
    這句話是出自孔子的《論語》中,孔子一生為人師,出過很多有名的徒弟,但是對於不學無術,成天和自己唱反調的徒弟也會被氣得不行,「朽木」和「糞土」便是孔子借用來比喻這些學生,無論怎麼去教導一個扶不上牆的人,也無濟於事。
  • 他是孔子的伯樂,生前一句話成就聖賢,死後卻無人提及
    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孔子的確有不少老師,且不恥於向等級地位較低的人稱師。孔子師有師襄、郯子,《三字經》裡還記載著一則孔子向一個叫相橐的小孩子請教的故事。師襄只是一個樂師,郯子就是「鹿乳奉親」的主人公,是一個普通學者。這些人當然不能算是孔子的伯樂,孔子以他們為師時,早已是名揚天下的先師。
  • 史記之中,太史公司馬遷是如何評價這不朽的孔子
    司馬遷先評價孔子先是引用了詩經裡面的一句詩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讚頌孔子的品行以及才學就像那高山一樣,讓人只能仰視,而不禁之間就按照他的舉止,作為衡量自身的行為準則。太史公司馬遷接著說,「雖不能至,然心鄉往之」,可見他也是以孔子為榜樣,來追求達到孔子那種境界。司馬遷時常拜讀孔子的著作,他說每當讀孔子的書時,就很想見到孔子本人。
  • 看似保護了諸侯王,其實是大陰謀
    我國古代史上的千古明君漢武帝在任的時候也總結了周朝和秦朝的經驗,推出了推恩令。當時的諸侯王們都認為推恩令對他們的家族非常友好,但是殊不知漢武帝劉徹正在下一盤大棋。 我們都知道周朝被滅亡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周武王在建立周朝的時候,為了讓諸侯王幫朝廷守護邊疆,分封了很多的諸侯王到各地上任,也就是著名的分封制。
  • 孔子誕辰紀念日學者聚首新洲問津書院 提出儒學新觀點
    荊楚網消息(通訊員程書雄、劉慧、王林軍)武漢市新洲區問津書院是中國唯一以「孔子使子路問津」典故命名的古書院,9月28日是孔子誕辰2565周年紀念日,當日,以問津文化的內涵與當代價值為主題,由湖北省問津文化發展促進會主辦,湖北問津文化論壇在新洲區舉行,多名專家學者參會交流。
  • 墨子是如何貶斥孔子的,孟子又是如何評價墨子?
    墨家墨子極端的認為儒家的 「繁文縟節」非常不利於社會的發展,甚至身先士卒的「日夜不休,以自苦為極」,大多不像儒家那樣注重禮儀,生活當中更為隨性和自由,行走於江湖,「以裘褐為衣,以跋驕為服」,倡導諸侯貴族們也要像民眾那樣穿粗布麻衣
  • 動漫史上唯一一部公認的神作!這部動漫為何評價如此之高?
    要說在日本動漫的歷史上唯一的滿分動漫,是動漫中「神作」的代名詞,是動漫史上唯一一部公認的神作,它被很多熱愛動漫的人認為是日本動漫的巔峰,是一部改變了新世界日本動漫的作品。神作,裡程碑,社會現象,都是日本人對它的評價。
  • 史上有名的6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不懂的認為是在誇你
    史上有名的六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不少人乍一看會看,還認為是在誇人的。雅致罵人第一句是,夏蟲不可語冰。相信這句話,大多數中國人並不陌生,在上語文課時,老師就曾講過這個句子。意思是說不要和夏天的蟲子去談論冬天的冰雪,你即使費盡苦心,它也不會明白。
  • 《孔子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不假外求,操之在我,修己安人
    幾千年來的歷史真相,揭示了一個無可否認的客觀事實,那就是,孔子以及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在中國文化史上,從來不等同於諸子。孔子是至聖先師,是一個價值意義的人格典範。他所開創與豁醒的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內在根據與動力之源,是成人成德與成己成物的生命修養之學。而儒家也從來不等同於百家,因為儒家所代表的是一個天地人心的常理常則,是內聖外王的人生理想,是萬世太平的人間關懷,乃至於是捨我其誰的歷史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