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質齊升,南京新研機構跑出發展加速度

2021-01-19 中國江蘇網

南報網訊 2020南京創新周將於6月22日—26日線上舉行。記者採訪了解到,去年首屆南京創新周舉辦一年來,王澤山、丁文江、趙東元等一批兩院院士領銜建設新型研發機構,依託高校創新資源產業化,聘職業經理人闖市場,讓南京創新名城建設這張名片熠熠生輝。

今年,位於江寧開發區的南京惟新環保裝備技術研究院實現「開門紅」,通過市級備案僅兩個月就接下了2000萬元訂單。研究院負責人劉軍介紹,南京新型研發機構創新的體制機制讓創新成果迅速落地並產業化,目前,研究院正在主導制定工信部中空纖維納濾淨水國家標準。

這家環保領域新型研發機構的快速發展正是南京新型研發機構量質齊升的一個縮影。兩年多來,南京依託高校院所資源優勢,支持人才團隊持大股,建設了356家市場化、「老母雞」式新型研發機構,致力於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後一公裡」,累計孵化引進企業5105家。

增量:今年新籤約78家,五大產業地標佔一半

今年1—5月南京創新名城建設成績單上,新型研發機構光芒耀眼,全市新籤約新型研發機構78家,涉及五大產業地標領域的有39家,佔50%,新增孵化引進企業1204家。

南京理工大學王澤山院士等多個科研團隊發起成立的江蘇智仁景行新材料研究院就是78家新型研發機構之一,研究院瞄準世界材料科學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建設國際一流水平的材料研發與製備技術平臺,取得了積極效果。

自2017年底首批31家新型研發機構籤約以來,全市舉行了多次大規模的新型研發機構集中簽約活動,推進速度快,參與範圍廣。今年雖然受到疫情影響,各區各板塊依然不放鬆,一批聚焦五大產業地標的新型研發機構相繼落地,為創新注入澎湃動力。

「在創新名城建設中,新型研發機構不僅是產學研的橋梁和紐帶,更是可以持續孵化出創新型企業的『老母雞』。」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科院專業所、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等知名高校院所積極響應,包括1名圖靈獎獲得者、5名諾貝爾獎獲得者、98名中外院士等一大批科技專家參與新型研發機構建設,集聚科研和管理人才近萬人,申請專利5454件。

南京新型研發機構正在向高質量發展邁進,已成為創新名城建設的新名片、新亮點。

提質:抬起頭盯市場謀合作,孵化一批創新主體

將「學術論文」變成「產品專利」,將「技術發明」變成「產業公司」——這些新型研發機構抬起頭盯市場謀合作,孵化了一大批高科技企業,為創新名城建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創新主體,增添了發展新動能。

位於江北新區的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膜科學技術研究所是南京首批成立的新型研發機構。今年5月,研究院孵化企業——南京久盈膜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高性能MBR(膜生物反應器)膜組件應用於中國石化上海石化股份公司環保水務部汙水處理車間,成功替換了原有的進口膜組件,為企業節約成本約1600萬元,同時,經過深度處理後的外排汙水升級成為可供裝置生產使用的工業水,一年可回用汙水876萬立方米。

「研究院組建以來,我們一直堅持產業化導向。」研究院負責人郭百濤介紹,目前,研究院合計孵化、引進企業共67家,其中培育孵化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5家,2019年在孵及畢業企業銷售收入超過11億元。

位於江寧開發區的南京盛濱環境研究院是去年新組建的新型研發機構,僅一年時間,就累計孵化引進企業13家。研究院負責人介紹,目前他們已經建立起集環境數據採集、分析和綜合治理的智慧環境信息化平臺,孵化了一支環境監測硬體設備專業團隊,自主研發了多種類型的智能終端設備,在水體監測、大氣監測等方面為社會提供精準快速的服務。

一大批企業高管、優秀管理人才作為職業經理人加入,為南京新型研發機構管理賦能。

南京信大氣象科學技術研究院位於江北新區,該院聘任的副院長張越,在國內一家電子行業頂尖科研企業工作了30多年,曾任上市公司分管銷售的副總經理。作為一名職業經理人,張越彌補了這個創業團隊在市場方面的「短板」,短短一年時間,研究院的訂單就從不足10萬元飆升至6000多萬元。

截至目前,全市新型研發機構累計孵化引進企業5105家,94家已成為高新技術企業,251家進入省高企培育庫。今年,南京市科技創新的重點之一就是深入實施新型研發機構提質計劃,力爭新增市級新型研發機構100家,新增孵化引進企業超過2000家。

突破:給獎補強服務,推動高水平運作高質量產出

作為去年南京首屆創新周系列活動之一,2019中國(南京)第二屆無人系統控制及5G應用峰會上,南京無人系統控制及通訊技術研究院現場「秀」了一把:濛濛細雨中,一艘藍白相間的小船在江寧東吉湖上快速挺進,在它的上方,一架無人機勘察著水面異常情況——這對天上、湖上的「好搭檔」正在執行水質監測任務。5G網絡向後臺傳輸它們採集到的數據,後方工作人員輕點滑鼠,一份通俗易懂、圖文並茂的水質報告就生成了。

記者了解到,作為支撐技術創新的後盾,研究院與高校、國家級實驗室建立了合作關係,高端人才團隊的研發成果領先市場同類產品2年以上。目前,研究院儲備的專利與軟體著作權達50多項。

高校豐厚的創新資源為新型研發機構的創新和產業化提供了源頭活水,而南京連續三年持續抓創新的堅定方向,也讓新型研發機構有了長遠發展的底氣。

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新型研發機構總數超400家」已納入今年創新名城建設市對區高質量發展綜合考核,並按照部門和板塊職能分工分解到位。今年1—5月,已對59家機構兌現績效考評政策資金1.36億元,同時,向上爭取政策支持,組織推薦38家新型研發機構申報省級建設及獎補項目;通過「智匯寧企」早餐會、聯盟專題沙龍、投融資對接會等活動,服務提升管理運營能力。

今年的市委一號文提出,優化新型研發機構評價標準,強化第三方論證評估,突出分檔培育、分類考核,進一步集聚高端創新要素,鼓勵行業龍頭企業平臺化發展,支持其面向新興產業成立新型研發機構和專業孵化器,最終目的是要實現新型研發機構的「高水平運作、高質量產出」。

在創新名城建設的第三個年頭,南京新型研發機構正跑出發展加速度。

南報融媒體記者 毛慶

相關焦點

  • 璧山:現代工業發展量質齊升
    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2%,較上半年提高2.2個百分點;電子產業保持29%的高速增長,裝備產業增長7.1%……璧山區日前召開前三季度經濟運行分析會,亮眼數據映射出現代工業發展的良好勢頭。今年以來,璧山區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重點牽住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兩個「牛鼻子」,有效推動了現代工業發展量質齊升。
  • 活力迸發 量質齊升 現代服務業點燃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活力迸發 量質齊升 現代服務業點燃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來源: | 作者:hssdst | 發布時間: 2020-11-19 >657 次瀏覽 | 分享到:     本網訊(記者 徐苞俊)18號,記者從全市服務業發展工作座談會上獲悉
  • 【圓夢小康】活力迸發 量質齊升 ——贛州市推進現代服務業發展紀實
    項目建設是贛州近幾年現代服務發展的重點,未來贛州市將在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中,持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讓更多更優的項目落戶贛州。  產業發展量質齊升  隨著消費拉動經濟作用明顯增強,市民消費更注重消費品質的提升、服務消費的拓展、個性化消費的延伸,文化、娛樂、醫療保障等幸福產業消費需求快速增長。
  • 國資報告:中國建築拓市升級 量質齊升
    其保持持續快速發展的背後,離不開對國家戰略的深度融入。 在新基建方面,中國建築積極推動新業務拓展與「新基建」融合,推動在融合基礎設施、信息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領域取得突破,在服務社會新需求中打造新的增長點。 比如,在信息基礎設施領域,中國建築以全流程服務打造信息基礎設施數據中心,以全產業鏈服務能力打造高科技電子廠房,致力成為國內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主力軍。
  • 跑出資本市場發展「加速度」:上交所鎮江基地落戶丹陽
    作為中國大陸兩所證券交易所之一,於1990年成立的上海證券交易所(上交所)已走過了30年的發展歷程,上海證券市場已成為中國內地首屈一指的資本市場。 近年來上交所新設科創板,並在板塊內進行註冊制試點,再次為科創企業入駐資本市場帶來了福音,打通了產學研的資本血液循環,解決了一大批中小科創型企業長期資本不足的燃眉之急。
  • 雞西礦業公司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雞西礦業公司圍繞「加快『四化』建設,打造智慧礦山」,推進煤炭主業走無人化、智能化發展之路,以「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
  • ...跑出「滄州號列車」加速度 梅世彤調研我縣規上企業培育 新高地...
    大作沿海文章苦幹實幹三年 跑出「滄州號列車」加速度 梅世彤調研我縣規上企業培育 新高地雙競賽活動及… 2020-12-23 17: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長沙移動助力智慧城市發展5G新基建跑出加速度
    今年以來,長沙移動跑出了5G新基建的長沙加速度:基站以每周建設200多個的速度全力推進。資料圖片4月,一場全球矚目的直播在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進行,依託中國移動在珠峰的3個5G基站,全世界第一次如此清晰快意地雲遊世界之巔。
  • 「十三五」期間貴州省科技投入產出量質齊升
    多彩貴州網訊(記者 朱若嵐)記者從貴州省科技廳網站獲悉,「十三五」期間,我省以大數據為引領實施區域科技創新戰略,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科技創新實現量質齊升。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持續快速增長,研發經費規模和強度實現歷史性突破。
  • 等閒識得東風面,跑出發展加速度
    7日,省長吳政隆在南京調研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強調,老舊小區改造事關群眾切身利益和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工作幹得好不好,群眾心裡有桿秤。」在兩日後的省政府黨組會議上,吳政隆也提到,要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護好「米袋子」「菜籃子」,用心用情服務好群眾。
  • 《江蘇法制報》:東臺迎著法治夢想跑出「加速度」
    《江蘇法制報》:東臺迎著法治夢想跑出「加速度」 2021-01-13 16: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安徽綠色產業跑出創新發展加速度
    「作為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合肥市產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合肥蜀山區政府三方『攜手』成立的環保企業,我們依託大氣環境汙染監測先進技術與裝備國家工程實驗室,瞄準市場需求,創新政、產、研協同合作模式,推進環保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
  • 常德跑出智慧財產權事業發展「加速度」
    近年來,我市大力實施智慧財產權戰略,提高智慧財產權管理能力和水平,跑出了智慧財產權事業發展「加速度」,為助力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增添新動能。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項目籤約儀式。「到2021年全市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在2018年基礎上翻一番、超越前三十年發明專利擁有量總和。」《常德市智慧財產權強市三年行動計劃》明確了全市智慧財產權總體目標和要求。作為智慧財產權工作主管部門,常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勇當先鋒,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四七一」工作法。「四」即「四找」:針對全市智慧財產權現狀,集思廣益,找問題、找原因、找辦法、找出路。
  • 跑出「加速度」
    跑出「加速度」 2020-07-28 20: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技創新量質齊升 我國躍居全球創新指數排名第14位
    工人日報北京10月21日電(記者於忠寧)今天,國新辦就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科技部部長王志剛表示,「十三五」期間,我國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從1.42萬億元增長到2.21萬億元,研發投入強度從2.06%增長到
  • 科技部:科技創新量質齊升 創新型國家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圖片來源:中國網)   人民網北京10月21日電 (呂騫)今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科學技術部部長王志剛在發布會上表示,整體上看,我國科技創新實現量質齊升,創新型國家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過去五年,我國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從1.42萬億元增長到2.21萬億元,研發投入強度從2.06%增長到2.23%。基礎研究經費增長近一倍,2019年達到1336億元。
  • 五年三度升級方案優化營商環境 上海引進外資跑出「加速度」
    服務業成為引進外資主體  不僅是「量」,「質」的飛躍也令人欣喜。  「十三五」以來,上海引進外資形成了服務經濟、總部經濟、研發經濟為主的新格局。服務業作為引進外資的主體,實際使用外資佔比超過90%。服務業形成「1+4」結構,即以商務服務業為主,信息服務業、金融服務業、房地產業、商貿業「四輪驅動」的產業格局。五大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合計佔比超過80%。
  • 【關注】元寶區:抓出「大力度」,跑出「加速度」
    【關注】元寶區:抓出「大力度」,跑出「加速度」 2021-01-09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包頭稀土高新區:科技促稀土產業量質齊升
    近年來,稀土高新區強化創新體系和能力建設,從稀土企業在科研、生產、檢測等方面精準發力,促進集約化和高端化發展,加快綠色化和智能化轉型,已實現稀土永磁、儲氫、催化、拋光、發光、合金六大功能材料全覆蓋。
  • 江華高新區跑出發展「加速度」
    永州日報訊(通訊員 李江輝 蔣林鋒)每天早上七點到八點的時間段,是江華瑤族自治縣出城的江華大道和瑤都大道最繁忙的時候,趕著上班的員工形成的車流,見證著跑出「加速度」的江華高新區。購房、讀書、職業培訓,縣裡出臺的就業政策,讓務工人員能更安心地在園區上班掙錢,也讓企業有了更長足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