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經營之神」王永慶曾提出過一個很有名的理論——「冰激凌哲學」,他說,賣冰激凌必須從冬天開始,因為冬天顧客少,會逼迫你降低成本,改善服務,如果能在冬天的逆境中生存,就再也不會害怕夏天的競爭。
從管理學上講這沒錯,但是拿到現在來看,這條管理哲學的「必要條件」似乎有所變化,因為現在杭州商場裡冰激凌生意冬天也很好,有的店鋪能做到夏天生意的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而有的甚至和夏天的生意旗鼓相當。
降溫了,冰激凌生意還很好
從本周開始,杭州的最低氣溫降到1℃,頓時讓人感覺「冬天來了」,本以為降溫對冰激凌銷售會有所影響,沒想到商場裡的幾家冰激凌店似乎一點都不擔心「沒生意」。
銘德廣場利星店的Cold Stone生意再差,一天也能賣出200-300多杯,按一天營業10小時來算,每2-3分鐘就能賣出一杯冰激凌,單價都在30元以上,這還沒算上其他的飲料、蛋糕,當然,「90%以上的客人還是首選冰激凌」,店長說,冬天的促銷力度還蠻大,不僅有折扣還有繽紛禮盒。
利星附近的哈根達斯和DQ到了晚上也要排隊,而且客人絡繹不絕,「翻桌」率很高。
GDA PLAZA的愛西西里冬天和夏天的生意差不多,隔壁的滿記甜品裡七成的客人都點冰品,生意一直很好,就算晚上10:00商場關門以後還有很多客人,所以門店一直營業到晚上12點。
都大冬天了,冰激凌店生意卻很熱鬧,忙的時候甚至還要排隊等座,這是怎麼一回事?
商場把室溫控制在22℃以上有「計謀」
「這下你知道,商場裡的空調開得那麼熱是有原因的吧?」商場人士在MSN上回應我。他說,冬天大家會穿很多衣服,比如穿羽絨服和大圍巾,一般情況下,客人穿了這麼多衣服會比較抗拒「試衣服」,因為「太麻煩」,而商場把溫度調高的目的就在於,可以讓客人把外套脫下來,這樣一來,僅穿了一件單衣的客人就比較願意試衣服,下單率也高了。
同理,如果商場的室內溫度偏高,客人逛得久了就覺得口渴,會「想吃冷的東西」,所以願意停留一下吃點冰激凌,喝點冰飲。
這兩天逛街的客人應該都有感覺,幾家商場的室內溫度都蠻高,基本控制在22℃以上,到了室內會立刻把圍巾和厚羽絨服脫下,原來這是有原因的。
年輕人覺得冬天吃冰激凌更「刺激」
不過,也不單單是因為商場室溫高,大家的消費觀念也在悄悄轉變。
記者在辦公室裡做了隨機調查,當被問及「冬天你想吃冰激凌嗎?」70後的同事表示要考慮一下,或者回答「還是喝茶吧」,但是80後的同事普遍表示「想!」而且「很想!」,為什麼?因為覺得很「刺激」,還有人說,「到了冬天就很想回味夏天的感覺,特別是在大雪天坐在室溫很高的地方吃冰激凌,很爽!」
還有個朋友家裡的90後小孩則表示「冬天和夏天沒區別,喜歡吃冰激凌,吃完韓國燒烤再去吃冰激凌,味道更好!」
對80後、90後的人來說,冰激凌已經不再是拿來「解暑」的了,它更像是「休閒聚會」,邀請幾個好友,在冰激凌店裡點幾份冰激凌和熱茶、甜點。甚至很多人還有「在大雪天吃冰激凌」這個想法,是在表達自己的一種「生活方式」。
業內人士說,現在年輕人這個消費觀念和當年的美國差不多,美國的冰激凌連鎖店冬天的生意基本能達到夏天的一半甚至更多。
據每日商報 記者王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