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與太極

2020-12-26 騰訊網

太極拳與太極

一、認識太極

許多練了多年太極拳的朋友,搞不清太極拳與太極有什麼關係,不知道太極拳為什麼叫太極拳,它的太極含意究竟是什麼。

也有一些人知道太極拳理根太極,但它到底用了太極的什麼理,根在哪一點還是說不出來。

要搞清這一關係,首先要搞清什麼是太極。

好多人認為太極不就是一個圓裡套了兩個小圓,變化成陰陽兩魚的一個圖嘛!這是把太極圖當成太極了!當然,太極圖是太極的一個表述形式,但它所包含的內容卻不是一句話能說完的。

太極一詞最早見於《易經、繫辭上傳》第十一章:「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

其中心意思是說,宇宙萬物都由易(即「無」)的太極演化而來。

後來,中國的理學家們就把太極用來代表其一系列的哲學理論,它包括了從0—9的一系列哲學理論。

0——無極學說:是研究和揭示宇宙萬物初始狀態的哲學。表述為一個混沌的球體。圖1

圖1

1——太極學說。描述宇宙萬物都有各自的陰陽屬性,由陰陽二氣化生世間萬物。表述為含白極的黑體和含黑極的白體兩儀合抱的一個球體。圖2

圖2

2——陰陽學說:描述陰陽相互關係的學說。表述全陰全陽兩儀合抱的球體。圖3。

圖3

3——三才學說:描述事物相對關係和地位的理論。表述為代表陰陽的橫線(稱為「爻」)按上中下排列的圖案。被稱為「卦」。圖4

圖4

4——四象學說:描述事物方向、位置、氣候的理論。表述為太極球周圍四卦位。圖5

圖5

5——五行生剋學說,描述組成世間萬物的基本元素——木、火、土、金、水(古人是這樣認為的)的相互關係和變化的學說。表述為五行按順時針方向相生,按五星位置相剋。圖6

圖6

6——六合學說:描述事物與天體、氣候及事物內部關係的學說。表述為兩個卦的重疊。被稱為大卦。圖7

圖7

7——七星學說。描述天體運行與事物變化關係的理論。表述為北鬥七星的視圖。圖8

圖8

8——八卦學說:描述事物先天發展規律,後天發展變化、表述事間萬物的變化規律的學說。表述為先天和後天兩個八卦圖。圖9、10

圖9 圖10

9——九宮學說,由河圖洛書喻示的陰陽兩儀與天幹地支相對關係及變化的學說,表述為1——9,9個數字按三三方陣排列,每列、橫的和數都是15的方陣。圖11。

圖11

以上這10個學說構成了中國古典辯證唯物主義哲學體系。我們將其統稱為太極論。常用兩儀相合的太極圖來代表太極論。

二、太極拳中的太極理

太極拳不同於其它的一些拳種,它不是直接由實戰的技法歸納總結而成的,而是在太極論的哲學思想上建立起一套系統的拳理,根據此拳理結合以往實戰經驗和技法創造出拳法的基本骨架或者說是基本技法,再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和發展成為一門寓哲學於功法,寓健身於練功,寓精神於技擊的拳法。

在太極拳中主要用到的是太極論中的陰陽五行學說和八卦學說。

將陰陽五行八卦學說用於武術,首先是從八卦的卦爻及剛柔之性入手。古人認為,先天八卦是推算衣食住行的卦圖,後天八卦是用來推算婚喪嫁娶之類的事。因此用於武術的卦是先天八卦而不是後天八卦。

我們知道,人在格鬥中,手打八方,足站的方位有五個,即前、後、左、右、中,正落在八卦五行所喻示的方位上,而各種動作之用勁無外乎剛柔兩種,人體動作也只有動靜兩種,這正是陰陽的兩個方面。因此陰陽五行八卦都是拳路的主體,作為拳路的操習者——人,本身是一個矛盾(陰陽、剛柔)的對立統一體,因此人本身是一個太極體,於是就有了「由人(太極)以剛柔(兩儀)兩種勁路,用打八方(八卦)的手和踏五方(五行)的足來完成的一系列格鬥動作,在格鬥中必須由五行、八卦來指示,八種勁法與先天八卦圖相對應,各屬其性,五種步法與五行相對應,各適其理,並遵循陰陽五行八卦原則」。歸納起來講,就是「胸懷太極,手按八卦、足踏五行。」這就是太極拳原理,將這一原理現實化,就創造出由八種勁法和五種步法組成的基本技法,八法五步之和為十三,故名太極十三勢。並由十三勢衍化成拳法。

因此,太極拳的基本技法就是太極十三勢。

太極拳就是由太極十三勢衍化的拳法。這就是太極拳名字的由來。

喜歡喝茶的朋友可以添加我們主編微信

三、太極拳中的太極

那麼,太極十三勢又是怎樣和陰陽五行八卦對應起來的呢?

它是從先天八卦(圖9)的卦象切入的。

(一)、八卦八法

乾()卦,是先天卦中的天卦,位居正南。其初、二、三爻都是陽爻,因此也是老陽卦和純陽卦,表示純剛而無柔,由這一卦所指示的技法應為八法之首,也是技擊中最能顯示先天之勁──剛勁的技法。由太極論可知;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互化。因此也可得出:剛不離柔、柔不離剛、剛柔互化(見太極圖,陽中有陰極,陰中有陽極))。故這一技法中的純剛不是離開柔而獨立存在的,而是由柔化而來的,也就是說這一剛勁是在柔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剛,即「積柔成剛」。是一種韌性的純剛之勁。這也合於先天八卦圖中乾不能自生而生於坤之理。

由於乾屬金,故這一技法也屬金可克木,金在五行中最為堅固,另外乾又象徵冰,水柔而冰剛,也是積柔成剛的代表。這一技法用於進攻具有堅韌難防之效,而用於防守具有堅不可摧之能。木最為僵硬,金可克之。

將這一技法貫之以技擊的實際內容,名命為掤(通冰,在太極拳中讀「朋」音),即是十三勢中「掤」這一技法。

坤()卦,是先天卦中的地卦,位居正北,其初、二、三爻都是陰爻,因此也是老陰卦和純陰卦,表示純柔而無剛。由這一卦所指示的技法為八法之母,也是最能顯示技擊中後天之勁──柔勁的技法。同理,這一技擊中的純柔也不能離開剛而獨立存在,它也是包含著剛性的柔,也就是說柔而不離剛,即「剛復歸柔」,是一種韌性的柔,這也合於先天八卦圖中坤不能自生而生於乾之理。

由於坤屬土,故這一技法也屬土可克水。土為萬物之根,可容萬物,水勢洪大,有剛有柔,而土可吸水,可擋水勢。在技擊上作化解,坤又象徵順從。故用這一技法禦敵可順化敵勁而擋其勢。

將這一技法貫之以技擊的實際內容,名命為按(有依照,順從之意),即是十三勢中「按」這一技法。

離()卦,是先天卦中的子卦,位居正東。其初、三爻為陽爻,二爻為陰爻,兩陽夾一陰,表示內柔而外剛,柔入於剛。故有「以柔克剛」之意,由這一卦所指示的技法,是剛柔相濟以柔克剛的技法。

由於離屬火,故這一技法也屬火可克金,火燃上而勢急,金即剛法,而離卦有麗(附著)的意思,故用這一技法破敵之剛法,附著於其體,技擊上稱之為粘勁,以剛柔相濟之勁破敵,則敵勢急去矣。

將這一技法貫之以技擊的實際內容,命名為(為六十四卦之一,有以柔克剛之意)。即是十三勢中「」這一技法。)

坎()卦,是先天卦中的子卦,位居正西,其初,三爻為陰爻,二爻為陽爻,兩陰夾一陽,表示外柔內剛,柔中藏剛,有「棉裡藏針」之意,由這一卦所指示的技法是柔中有剛外柔內剛的技法。

由於坎屬水,故這一技法也屬水可克火,水柔中有剛,雖柔而有穿石之能,火即履法,而坎卦又有行險而不兇之意,技擊上即是敵欲我何我則何,終將莫奈我何,故用這一技法破敵之履法,以外柔之勁就敵意而乘其勢,以內剛之勁透敵體而發敵,則有破敵傷敵之效。

將這一技法貫之以技擊的實際內容,命名為擠(排擠,發出之意),即是十三勢中「擠」這一技法。

艮()卦,是先天卦中的隅卦,位居西北。其初,二爻為陰爻,三爻為陽爻,表示先柔後剛而偏柔,亦有以剛輔柔之意。由這一卦指示的技法是先(手)柔後(手)剛,柔多剛少,以剛輔柔的技法。

由於艮屬土,故這一勁法亦屬土可克水,取土可填窪之意,水即擠法。艮象徵山,靠山而穩。故用這一技法破敵之擠法,則有擋敵勢而補已虛之效。

將這一技法貫之以技擊的實際內容,命名為靠(牢靠之意),即是十三勢中「靠」這一技法。

震()卦,是先天卦中的隅卦,位居東北,其初爻為陽爻,二、三爻為陰爻,表示先剛後柔而偏柔,亦有以剛率柔之意。由這一卦指示的技法是先(手)剛後(手)柔而剛少柔多,剛柔相濟的技法。

由于震屬木,故這一技法亦屬木可克土,木入於土,即「以銳刺柔」,土即按、靠法。震卦又象徵動,宇宙中之動者莫過於轉,有轉而有圓,勁走圓而還。故用這一技法破敵之按法,靠法則有以剛率柔,剛引敵發而柔化敵勁,從而轉之發還敵勁而達到以銳刺柔破敵之效。

將這一技法貫之以技擊的實際內容,命名為挒(通診,轉之意,讀音「列」),即是十三勢中「挒」這一技法。

巽()卦,是先天卦中的隅卦,位居西南。其初爻為陰爻,二、三爻為陽爻,表示先柔後剛而偏剛,有以柔率剛之意,由這一卦指示的技法是先(手)柔後(手)剛,剛重柔輕,剛柔相濟的技法。

由於巽屬木,故這技法亦屬木可克土。同挒法一樣亦取「以銳刺柔」之意,克按法、靠法。巽卦象徵風,有無孔不入之性,故巽又為進入。不入焉得!故用這一技法破按法、靠法,則有以柔率剛,柔粘和敵勁而入敵圈之效,剛勁輔出則有破敵傷敵之效。

將這一技法貫之以技擊的實際內容,命名為採(「入取」之意),即是十三勢中「採」這一技法。

兌()卦,是先天卦中的隅卦,位居東南,其初,二爻為陽爻,三爻為陰爻,表示先剛後柔而以柔輔剛之意,由這一卦所指示的技法為先(手)剛後(手)柔,剛重柔輕、剛柔相濟的技法。

由於兌屬金,故這一技法亦屬金可克木,金堅可切木,木即採法、挒法。兌卦有毀折之象,毀者,改造也,折,摺疊。故用這一技法破敵之挒法則有以剛鈍銳,有以強剛制弱剛,先剛後柔折臂擊敵發敵之效。

將這一技法貫之以技擊的實際內容,命名為肘(臂摺疊而得肘),即是十三勢中「肘」這一技法。

(二)、五行五法。

木,五行之一,為自然物質,其性曲直;曲、彎曲;直、筆直,即木有曲有直。木雖有曲直,但總向一個方向伸進,有繞進之意。由這一行所指示的技法是對敵的步法也是對陣的策略。用這一技法對敵,則避實就虛。有繞進破敵之效。克土行指示的技法。

將這一技法貫以技擊的實際內容,命名為左顧(取左上之意),即是十三勢中「左顧」這一技法。

火,五行之一,為一自然現象,其性燃上,上就是進,且火有急之意。這一行所指示的技法為對敵的步法也是對陣時的策略,用這一技法對敵則有急進而以勢逼敵急火攻心破敵之效。克金行指示的技法。

將這一技法貫以技擊的實際內容,命名為進(急上之意),即是十三勢中「進」這一技法。

土,五行之一,為一自然物質,其性敦阜,敦者,厚也;厚者,實也。阜者,土山也,取固定之意。由這一行所指示的步法為對敵的步法和對陣的策略。用這一技法對敵,則固本守中,有不為敵所動之效。克水行指示的技法。

將這一技法貫以技擊的實際內容,命名為中定(不動),即是十三勢中「中定」這一技法。

金,五行之一,為一自然物質,其性從革,從者,隨也,革者,堅韌難破之物也,由這一行指示的技法為對敵的步法和對陣時的策略。用這一技法對敵之堅固難破之勢,有雖退而不離其左右之效,有舍已從人退隨而洩其勢之效。專克木行指示的技法。

將這一技法貫之以技擊的實際內容,命名為右盼(取右下之意),即是十三勢中「右盼」之一技法。

水,五行之一,為一自然物質。其性潤下,下者,後退者也。這一行指示的技法為對敵的步法和對陣時的策略。用這一技法擊敵,引進落空,誘敵深入,有窮敵勢之效。

將這一技法貫之以技擊的實際內容,命名為退(向下),即是十三勢中「退」這一技法。

(三)、十三勢與五行八卦的關係圖

十三勢與五行八卦的關係如圖12、13

圖12 圖13

四、太極拳真意

八勢中掤履擠按對應先天八卦圖中正四方,遵循按克擠,擠克履,履克掤的規律,這是八勢中的主勢。四斜方指示的採挒肘靠與四正方相呼應,採、挒克按、靠;按、靠克劑;掤、肘克採、挒,而使相剋連成一個大圓,周而復始,四斜方是四正方不可缺的輔勢。如圖14、

圖14

五勢按敵進我退,敵退我中定,敵定我繞進,敵繞我相隨,敵隨我直進的原則,使五勢相剋,成一小圓。如圖15。十三勢則有一大圓和一小圓,而手法和步法是不能拆開來使用的,必須合起來才能真正用於技擊,因此就有了大圓套小圓,這正是無極而太極之理。加上勁路的剛柔相濟,就得到太極體。

圖15

由於宇宙間沒有絕對的直線(如水平線實際上是平行於地球表面的一條弧線),弧線才是宇宙間的根本屬性。因此合於天地之理的太極指示的太極拳它講究走弧線而不走直線。如無窮大球體上的弧線看起來是直線一樣,太極拳也講究曲中求直。即讓十三勢這一太極體無限地擴大,使更大空間內的宇宙運動規律和生命現象都包含在這個太極體中,即使之合於更大的天地──宇宙之理。這樣,大球體上的弧線看起來就成了直線,我們也就能得到真正的天人合一,而無往不勝,甚至「長生不老」。要擴大這一太極體,只有不斷地練習十三勢,不斷地研究十三勢,不斷地充實十三勢,這就得到了發展的太極拳。因此,太極拳真意就是「天人合一」。(十三勢屬性,含勁,相剋關係見表一)。

相關焦點

  • 《太極圖說》與太極拳
    傳統楊氏太極拳《太極圖說》與太極拳北宋理學創始人周敦頤的《太極圖說》,曾在我國思想界統治八百年之久,並在學術史上引起寬代前反響,影響到中國文化的各個層面。第四層題作「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圖則用一大白圓表示。第五層用一大白圓表示,下端題「萬物化生」四字。周敦解釋宇宙自然發展規律及其變化,因而具有普遍指導意義。從各方面分析,它對太極拳理論的形成,也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1921年出版的許禹生《太極拳勢圖解》,以《太極圖》解釋太極拳理:太極圖分五層。
  • 太極仁拳談太極拳和陳式太極拳
    《太極仁拳談太極拳和陳式太極拳張三丰王宗嶽由此而悟出太極拳技擊之道:太極拳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傳張三丰創立了太極拳。陳鑫則從萬事萬物皆有陰陽兩面的太極之理悟出了陳式太極拳技擊之道:太極拳有剛有柔,剛柔並濟。傳陳王廷創立了陳式太極拳。因此陳式太極拳不是太極拳。
  • 太極拳與太極十三勢
    第八節 太極拳與太極十三勢         凡是練太極拳的人,都知道太極拳有八法十三勢。太極拳是拳術名稱,十三勢才是拳術的核心內容。八法十三勢概括和體現了太極陰陽學說的變化哲理。所以,太極拳又叫十三勢。    太極十三勢的十三個字是:掤、捋、擠、按、採、挒、肘、靠、進、退、顧、盼、定。這十三勢分別與太極陰陽易變之理相對應。前八個字屬八卦,後五個字屬五行。八卦五行體現了事物運動、變化和發展的時空特性,並分別與人體臟腑、經絡和竅位相對應。八卦又有四正與四隅之分。
  • 太極仁拳談太極拳特徵及太極拳推手
    《太極仁拳談太極拳特徵及太極拳推手王宗嶽《太極拳論》說:太極拳「非力勝」,亦即不以力勝人。據《王徵南墓志銘》記載:「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於搏人。人亦得以乘之。有所謂內家者。以靜制動。犯者應手即僕。故別少林為外家」。這段話告訴我們:先發攻擊有弊端,「人易得以乘之」。「以靜制動」可使「犯者應手即僕」。何為「以靜制動」呢?
  • 「太極」之義的流衍與太極拳的關係/劉高升
    為促進太極文化交流研討,會議擇優選編了太極文化方面的論文24篇。在此,謹向論文所有作者表示衷心感謝!應廣大太極拳友的要求,本公眾號將連續刊發入編論文,以饗讀者。「太極」之義的流衍與太極拳的關係 北京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  劉高升 太極拳以中國哲學中核心概念「太極」命名,可見太極與太極拳二者淵源甚深。
  • 播撒太極種子,打造太極之城!太極拳「六進」讓焦作「接地氣」「有...
    播撒太極種子,打造太極之城!太極拳「六進」讓焦作「接地氣」「有人氣」!太極拳進社區,培訓太極拳骨幹力量,建立太極拳教練隊伍,社區太極拳社會體育指導員要達到2人/1000人,要建立固定的太極拳輔導站點,達到5個/10000人,長年組織開展活動,以家庭為載體,通過宣傳培訓、競賽展示等活動,進一步普及太極知識,推廣太極健身理念,倡導太極健康生活方式。
  • 太極研究丨太極拳與內氣訓練
    第五節 如何實現氣運周身:太極拳與內氣訓練掌握太極拳內氣訓練理法,氣感上身,神氣相抱,太極練習也就發生了質的飛躍,插上了新的翅膀。太極拳中包含內氣訓練理法,我們從一些文獻中可以得到印證:《武禹襄太極拳解》「行氣如九曲珠,無微不到」,《武禹襄十三勢行功心解》「氣以直養而無害,勁以曲蓄而有餘」,《和慶喜習拳大歌》:「腰脊中正虛領頂、氣達周身督脈冠」。
  • 太極研究|太極拳與有氧運動
    在入門基礎階段,應該對太極運動產熱效應善加利用,通過太極拳運動讓身體微微發熱,並且將注意力鎖定在這種熱感上,一方面收攝心神,另一方面強化心身反饋,強化這個熱感,形成正向循環,促進系統優化。很多疾病都與身體溫度有關,身體出現問題的地方,往往微循環差、溫度降低、代謝變慢,從中醫角度講,就是陽氣不足、氣血不通,治療需要扶正溫陽、疏經通絡,因此常用方藥、艾灸等,而太極拳也是扶正溫陽、疏經通絡的理想手段。
  • 孫氏太極拳十三式 居家太極、辦公太極優選
    孫氏太極拳簡介    孫氏太極拳是列入國家正式比賽套路的傳統太極拳之一,也是半個世紀以來影響較為廣泛的太極拳流派之一。
  • 太極拳的創始人真的是「太極張三丰」嗎?
    作為老少鹹宜、流傳範圍極廣,至今已衍生出眾多流派的太極拳,可說是中國最為家喻戶曉的拳種之一。受到文學創作與影視作品影響,仍有許多人認為太極拳起源自武當道士張三丰(1247—?),甚至有「天下太極出武當」、 「太極張三丰」等傳聞,而後學界共產生五種不同說法:唐代許宣平、宋代張三峰、明代張三丰、明末陳王廷,以及清代王宗嶽等起源。
  • 太極拳申遺成功了,金元太極才是康莊大道
    2006年,陳家溝陳氏太極拳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14年,張三丰太極拳和吳氏太極拳、李氏太極拳、王其和太極拳、和氏太極拳一起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推薦項目名單中,但最終只有「張三丰太極拳」落選,因陳氏太極拳後人認為其申遺「有悖社會公認、公論」。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 太極拳並非陳家溝,武當青城也沒有太極拳,真正的太極產生曝光
    太極拳可謂是火遍全球,但背後的故事卻是少有人知。首先我們要知道太極拳本身是非常厲害和深奧的一門功夫,但為聲命現在的太極拳確如此不堪一擊呢。這就要和太極拳的產生和發展講起了。首先我們要說的是,太極拳並非陳家溝。武當青城之前也沒有太極拳,那麼太極拳是從哪裡來的呢。這要從楊露禪,前輩說起了。
  • 走進武清非遺「宮廷養生太極—李氏太極拳」
    您是否還記得1997年製作的武俠電視劇——《太極宗師》,在當時黑白電視的時代造成了萬人空巷的局面,成為大家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談資,觀眾朋友們更是毫不吝嗇的表達著對這部關於太極拳的劇作的喜愛之情。其實在我們武清曾經也有一位德高望重,武髓精湛的太極宗師,那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李瑞東先生和他創立的李氏太極拳。
  • 巢湖市太極拳協會中廟太極健身氣功站成立
    為推動全民健身運動,傳承中華精髓,弘揚武術精神,12月19日上午,巢湖市太極拳協會中廟太極健身氣功站成立暨揭牌儀式,在中廟碧桂園舉行。中廟街道老齡委、老體協、文化站、巢湖市太極拳協會、巢湖市槐林鎮健身氣功站、巢湖市西苑健身氣功站、巢湖市景陽氣功站負責人及太極拳愛好者近百人,參加了慶典並共同為中廟太極健身氣功站揭牌。其碧桂園小區業主吳先生還特帶著他的「威風鑼鼓隊」,前來為中廟太極健身氣功站的成立暨揭牌儀式,加油助威,營造出濃濃的喜慶氣氛。
  • 太極明理篇之太極拳的呼吸
    太極拳的呼吸有三種:肺呼吸、丹田呼吸、拳勢(體)呼吸。太極拳初學者,一提呼吸,自然而然的就想到肺呼吸。行拳時,肢體動作合,則肺部吸,肢體動作開,則肺部呼。筆者在高中時期曾自學太極拳,動作開合配合肺部呼吸。當時感覺也很好,習練日久,卻坐了病。一旦打拳就像得了哮喘一樣,無奈只好放下太極。拜師後,我曾就這個問題請教師傅。師傅要我忘記呼吸,一切純任自然。以後打拳就沒有再犯哮喘。
  • 太極傳承譜新篇——太極拳大師陳俊凌於陳家溝喜收新徒
    10月4日,太極拳大師陳俊凌收徒儀式在太極拳發源地陳家溝舉行太極拳愛好者劉桂忠通過傳統的拜師儀式正式拜入太極拳大師陳俊凌門下,將肩負起弘揚傳承太極拳之責任擔當。陳俊凌系陳氏太極拳第十代傳人,幼承家學,跟隨陳克忠大師習練太極拳小架,是陳式太極拳小架主要代表人物,多年來為太極拳的推廣普及作出了積極貢獻。
  • 謝太極丨二十四式太極拳課程簡介
    太極拳是在太極拳是在明末清初時期形成的一種優秀拳種。具有柔和緩慢,輕靈和動中求靜的特點。太極拳在長期的流傳過程中派生出了多種流派。較為著名的有陳、楊、吳、武、孫式等,其流派風格各具特色,長期練習太極拳,可使人的經絡舒暢,新陳代謝旺盛,改善大腦機能。防治由神經系統紊亂引起的各種慢性病。學會並經常練習太極拳可以調節情緒,緩解壓力,使人體精力充沛,提高效率。
  • 太極拳如何吸引年輕人?陳氏太極傳承人這麼說
    受訪者供圖太極拳承載的是太極文化新京報:你是何時學習太極拳的?現在收了多少徒弟?陳斌:太極拳發源於河南溫縣陳家溝村,我本身是陳家溝人,從5歲開始就跟著父親陳正雷學習太極拳,他是太極拳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
  • 太極拳發勁訓練- 太極拳需要盤練筋骨嗎?
    太極拳發勁訓練是否需要盤練筋骨,要從什麼是筋了解。1. 太極拳練發勁-大筋「筋」在廣義上包括筋膜、肌腱、韌帶。我們在太極拳發勁訓練過程中所說的筋,具體物質大部分是指韌帶而言。2.太極拳發勁訓練系統-筋骨勁太極發勁訓練的本質是要把自身的筋骨運動體系進行改變, 太極拳的核心是身體骨架結構、骨骼質量的提高、運動模式的變化。太極拳功架的質量優劣不在於外形是否酷,而在於支撐身體的四梁八柱是否處於合理的狀態。
  • 太極宗師之女吳英華,吳式太極拳傳播柱梁!
    吳英華女士(1907 —1997) 吳式太極拳創始人全佑的孫女,吳式太極拳宗師吳鑑泉之女。滿族,北京人。吳英華七歲開始隨父吳鑑泉學拳,天賦很高,父親說她:「巾幗不讓鬚眉」。她繼承家學吳式太極拳,走架行拳形神酷肖其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