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欲打破美「反華包圍圈」;學者稱拜登未來或少打「臺灣牌」…

2020-12-17 和訊

日媒稱中國欲打破美國構建包圍圈

日本《產經新聞》12月1日報導

日本和中國11月30日啟動商務等人員往來的「快捷通道」。日媒認為,中方要打破美國構建的「對華包圍圈」,利用「經濟牌」強化與日本的關係。

要對中國統一立場 歐盟欲與美「重啟聯盟」

德國《商報》網站11月30日報導

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計劃向美國提議重啟夥伴關係。除共同應對新冠疫情和氣候變化外,主要還涉及制定共同的對華戰略。

蔡英文密集與美互動 學者指熱鬧有餘實質不足

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12月1日報導

蔡英文一周內將參加三場華府智庫的視頻活動,不過受訪學者指出,過去四年臺美關係「熱鬧有餘,實質不足」,美國候任總統拜登未來估計會少打「臺灣牌」。

美學者提出新概念 稱美中催生國際秩序新趨勢

日本《讀賣新聞》11月29日報導

文章介紹,美國國際政治學者伊恩·布雷默認為,強大的美國已經一去不復返。美中在科技上的對立產生了一種國際秩序新趨勢「T2」。

美媒稱「F-35殺手」俄制S-500明年問世

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11月30日報導

俄羅斯軍方已開始研製S-500「普羅米修斯」飛彈系統。報導稱,俄羅斯明年將完成這款先進防空飛彈系統的研製工作。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參考消息。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馬金露 HF120)

相關焦點

  • 【金鴻評論】北京出手,給了反華的拜登政府一個下馬威
    美國在臺灣問題上瘋狂地挑釁中國以後,朝鮮方面馬上傳出消息,為了迎接拜登上臺,朝鮮準備試射「北極星-5」潛射飛彈。 如果朝鮮真把「北極星-5」打出去了,美朝關係可就回到劍拔弩張的2017年了。為了穩住朝鮮,從2018年開始,川普低三下四地跟金正恩見了3次面,大國臉面丟盡,拜登捨得把這些努力付諸東流嗎? 當然不會。
  • 丁仁方:即使拜登上臺也會打臺灣牌抗中
    他並分析,即使拜登上臺也會打臺灣牌抗中。丁仁方為美國匹茲堡大學公共政策學博士,學術專長為公共政策、政治經濟學、地方研究。波頓新書揭露川普視臺灣如筆尖那麼小,中國如辦公桌之大。談到美中關係,丁仁方分析,美中關係自從川普上臺以後,由過去戰略夥伴轉變為戰略對抗關係,把中國視為威脅,這是國際現實的影響,換其他人當美國總統,中美關係也會有如此轉變。但是美國對中國政策最大的障礙也是川普,因為從他上任以來對中政策反覆多變,時而示好,時而強硬,就如同波頓在書中揭露的,可以為了選舉要求中國多採購美國農產品,先前又為了選舉指控中國隱匿疫情。
  • 效仿美國,印度也想打「臺灣牌」牽制中國?
    印度的《經濟時報》也刊文否認了雙方有開展的貿易合作的計劃,稱一切只是他人的無端推測,談判桌上並沒有出現這樣的提案。印度試圖打「臺灣牌」不過,由於中印衝突的持續,印度國內反華情緒嚴重,所以印度與臺灣之間的消息其實有跡可循,並不是空穴來風。
  • 【中國網評】狂打「臺灣牌」,蓬佩奧之流的痴心妄想絕不能得逞...
    1月6日,美國務院負責政治軍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庫珀通過視頻方式出席「美臺政治軍事對話」;1月7日,蓬佩奧發出預告,美國常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將「訪問」臺灣;1月9日,蓬佩奧又宣布取消美臺官方往來的限制。這一連串「臺灣牌」接踵而來,將川普政府內少數反華政客蓄意破壞中美關係的意圖暴露無遺。
  • 拜登時代「臺灣牌」的價值
    但制式的政治語言難以引發共鳴與認同,更無法化解臺灣面臨的內外危機;對大陸採取更為強硬、敵視的態度,只是反映民進黨仍然一廂情願以為單憑美國的保護傘就可擺脫大陸,但現實世界與民進黨的主觀期望卻是背道而馳。過去4年,民進黨全面選邊美國、押寶川普,得到的是川普狂打「臺灣牌」,高層官員高調專機訪臺,大規模軍售等象徵性的支持。
  • 美國無所顧忌打「臺灣牌」 是真的瘋了?|北京觀察
    文/朱恩地「取消美國與臺當局官員交往的所有自我限制」,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又打出了最新的「臺灣牌」。美國媒體在報導中都紛紛警告稱,蓬佩奧此舉無疑將「加劇與中國的緊張關係」。劉匡宇說,這正暴露了川普政府一以貫之的「方法論」:簡單粗暴地用意識形態框架中國問題,進而合理化川普政府過去四年強硬的「反中」態度,也合理化未來的任何強硬舉措。同時,只要下一任政府試圖改善中美關係,就會被打上「親中」標籤,成為眾矢之的。因此,蓬佩奧在自己任期的最後階段頻頻渲染臺灣問題,不過是在為未來的政治生涯做打算,讓自己強硬「抗中」的立場更加站得住腳。
  • 關領館,搞反華聯盟……華盛頓下張牌又是什麼?學者:互關大使館、美...
    而令媒體最焦慮的問題莫過於,對華政策愈來愈歇斯底裡的華盛頓,下一張牌又會是什麼——把中國在美國的5個領館都關完?突襲南海島礁?訪問臺灣甚至跟臺灣「建交」?「不要盲目誇大中美關係短期內完全失控的風險」,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朱鋒26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對於一些媒體的極端預測,我們一方面要做好準備,另一方面不需要過度憂慮和緊張。
  • 臺學者:「臺灣牌」將隨川普出局,蔡英文悵然若失
    儘管蓬佩奧原先仍想臨別秋波大打「臺灣牌」,一連串做出「美臺政軍交流」、派遣克拉芙特訪臺及「廢除美臺官員互動禁令」的大動作,意圖刺激北京,並留下「反中」政治遺產;但是,這些宣布和動作都未必能改變拜登的對臺海兩岸的政策,最多只會增加新政府在調整對華政策過程中的難度而已。
  • 蓬佩奧稱臺灣不是中國的,那請把美國還給印第安人?
    實際上,從拜登從政四十多年的經歷來看,其在臺海問題和中美問題上,比川普政府要緩和一些。至少,他不會像川普一樣瘋狂的利用臺灣牌來惡化中美關係。拜登大選之前曾承諾,他願在氣候變化、全球公共衛生等多個議題上與中國進行合作。所以,觀察家們都認為,拜登上臺後,不太可能繼續打"臺灣牌"。 "臺海問題"涉及我國的核心利益,對我國的未來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美國川普政府一直在這個問題大做文章,明顯是想與我們搞對抗。或許,拜登當選,會給修復中美關係,緩和臺海局勢帶來契機。
  • 打「臺灣牌」,印度會走多遠?中國專家提針鋒相對「反制牌」
    20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就彭博社有關印度與臺灣談判貿易協議的報導表達立場,引來反華學者「碰瓷」——在西方媒體上頗為活躍的印度學者布拉馬·切拉尼在推特上聲稱,中國沒有承認「一個印度」,印度為什麼要恪守一個中國原則?他還稱「臺灣之於印度,就如同巴基斯坦之於中國」。曾呼籲印度支持臺灣加入世衛組織的印前外交秘書坎瓦爾 西巴爾則留言支持切拉尼。
  • 進入「看守時期」的川普政府還在瘋狂打「臺灣牌」
    繼美國國務院日前高調宣布美臺舉行所謂「政治軍事對話」之後,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宣布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克拉夫特將訪問臺灣。美國駐聯合國代表團7日表示,克拉夫特將於1月13日至15日訪問臺灣。對於克拉夫訪臺,蔡英文在推特上發文稱期待並歡迎克拉夫特訪臺,她還聲稱克拉夫特的訪問對「臺美關係」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裡程碑。
  • 大陸專家看拜登對臺政策
    11月16日,第三屆「兩岸一家親」臺灣民情學術研討會在廣東省梅州市舉行。與會學者圍繞「中美關係新局面下的兩岸關係」發表看法,認為下一屆美國新政府的臺海政策會理性、穩健,但中美關係不會因為政府更迭發生根本轉變,美國對臺政策的大方向也不會改變,會繼續打「臺灣牌」。兩岸危機並不會降低。
  • 川普政府用反華給拜登「挖坑」,拜登面臨「最艱難的外交挑戰」?
    不肯認輸的川普政府不僅在權力過渡期給拜登添堵,還試圖給後者未來的執政之路「挖坑」,而對華關係正是川普政府「挖坑」的方向之一。美國媒體爆料稱,川普政府計劃在執政的最後兩個多月採取對華強硬政策,發起一系列打壓中國的舉動,以在對華問題上鞏固自己的「政治遺產」,令拜登上臺後更難扭轉中美關係的局面。美當局的反華「最後瘋狂」到底會推進到什麼程度?拜登又將如何應對陷入歷史低點的中美關係?
  • 和川普諸事不合的拜登,為何在反華上卻穿一條褲子
    亞太日報 重北就任美國總統第一天,拜登就一口氣籤署多項政令,推翻了川普執政時期的多項決策,比如重返《巴黎協定》及世界衛生組織、停止修築美墨邊境圍牆、撤銷「禁穆令」、重新審視或撤銷川普政府的100多項環境政策、撤銷川普政府為促進愛國主義教育成立的「1176委員會」等。
  • 蔡英文再打"反中牌" 大陸學者:臺灣經濟不幸的開始
    (原標題:蔡英文勝選後再打「反中牌」,大陸學者:可能是臺灣經濟不幸的開始)
  • 「深度」打「臺灣牌」,印度會走多遠?中國專家提針鋒相對「反制牌」
    20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就彭博社有關印度與臺灣談判貿易協議的報導表達立場,引來反華學者「碰瓷」——在西方媒體上頗為活躍的印度學者布拉馬·切拉尼在推特上聲稱,中國沒有承認「一個印度」,印度為什麼要恪守一個中國原則?他還稱「臺灣之於印度,就如同巴基斯坦之於中國」。曾呼籲印度支持臺灣加入世衛組織的印前外交秘書坎瓦爾西巴爾則留言支持切拉尼。
  • 為拜登「反華」鋪路!美年度國防法案要搞「威懾協議」
    【環球時報記者 章節】美國當選總統拜登還沒有正式上臺,國會就開始為他準備「反華三板斧」。據《華盛頓郵報》網站6日報導,新的國防法案為拜登團隊提供了「對抗中國的新框架」。該法案包括一個專門針對中國的「太平洋威懾倡議」,「五角大樓認為,反華將是拜登政府最初和最重要的挑戰之一」。
  • 專家直言:如果美國不打「臺灣牌」,印度估計也沒這個膽量
    作者:滕飛審稿:淺夢近段時間以來,除了中美關係較為緊張外,中印關係也發展到了低谷時期,而這都是因為印度在近期頻頻大打「臺灣牌」。同時有記者提出,通過觀察發現,自10月上旬開始,在印度媒體、智庫和高校等機構中,有關「臺灣問題」的話題熱度居高不下,甚至還有印度學者叫囂稱,「既然中國都不承認『一個印度』,那麼印度也沒必要遵守一中原則。」
  • 印度如果真打「臺灣牌」,中國可以打「東北牌」
    中國與印度在邊境問題上一直都得不到解決,除了印度政府之外,印度媒體在輿論方面也沒有起到積極的作用,反而故意帶節奏。日前,印度國內不斷打起「臺灣牌」,印度媒體和一些所謂的學者專家公然支持「臺獨」,這些對中印關係的發展造成了不好的影響。
  • 連續打出"臺灣牌",美國解除"美臺關係"自我限制,一旦"武統"再無迴旋空間
    ,反而在全球範圍內瘋狂挑釁,除了中東向伊朗連續施加軍事威脅之外,以蓬佩奧為首的"反華急先鋒",更是連續打出"臺灣牌",首先蓬佩奧在其個人社交媒體上表示,在川普時代對臺武器軍售,三年總額就已經超過了歐巴馬時代的八年總額,不過這也只是蓬佩奧叫囂的一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