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白龍馬慘死馬棚屍骨無存,楊潔淚崩,生前慘成「搖錢樹」

2020-12-14 文史記

《西遊記》:「菩薩上前,把那小龍的項下明珠摘了,將楊柳枝蘸出甘露,往他身上拂了一拂,吹口仙氣,喝聲叫:『變!』那龍即變做他原來的馬匹毛片,又將言語吩咐道:『你須用心了還業障,功成後,超越凡龍,還你個金身正果。』」

86版電視劇《西遊記》可謂是家喻戶曉,人們對飾演唐僧師徒的老戲骨演員們也非常熟悉親切,就像原著一樣,唐僧師徒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才取到真經一樣,電視劇西遊記為了還原原著場景和情節,主演們也是經歷了戈壁險灘,風吹日曬,拍攝的十分不容易。

唐僧師徒的扮演者付出了辛苦和努力,最後一舉成名,獲得了鮮花和掌聲,這無可厚非,但是人們卻經常忽略另一位唐僧徒弟的「扮演者」——白龍馬。

西遊記中扮演白龍馬的白色駿馬出鏡率非常高,對於整部劇裡的成功拍攝來說,是「功不可沒」的。然而,白龍馬在退出拍攝之後並沒有得到太大的關注和非常妥善的安排,據說1996年的時候,白龍馬慘死馬棚屍骨無存,導演楊潔聽聞這個消息淚崩了,而白馬更在生前慘變「搖錢樹」。

這匹為西遊記拍攝做出巨大貢獻,任勞任怨的白馬生前到底經歷過什麼呢?其實在拍攝《西遊記》的時候,最開始並沒有找到符合原著形象的「白龍馬」,整個劇組甚至走遍全國各地都沒有找到合適的馬。為了能順利開拍,無奈之下,只能決定用一匹在海南借到的棕色馬來代替白龍馬,但是西遊記的白龍馬顏色並非棕色。

劇組想了一個辦法,讓美工師傅把這匹馬用顏料塗成白色。塗成白色的棕馬脾氣變得十分暴躁,它怒氣衝衝,一頭扎進了附近的水田裡,身上的顏料掉光了,看來這個方法行不通。在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副導演下了命令,不能再拖了,一定要在三天之內找到合適的白馬。而也就在此時,傳來了一個好消息:在湖南湖北的交界處有白馬。

大家聽聞,趕忙奔赴過去,但是結果讓人失望,眼前的寫匹馬又瘦又矮,雖然毛色的白的,但是沒有光澤,與白龍馬該有的靈氣十足的模樣差得很遠。為了能繼續進行拍攝,也只好先將就用了。拍攝過程中,唐僧扮演者根本不敢騎這匹馬,因為它看起來實在太瘦弱,生怕把它壓垮,在攝像機拍攝時,也只能遠距離攝像。

功夫不負有心人,1983年9月,在多番打聽之後,劇組中午在錫林郭勒大草原上找到了一匹英俊的白馬,它英姿颯爽,在草原上自由地馳騁,漂亮又優雅。這匹馬讓大家眼前一亮,它仿佛就是從原著裡走出來的白馬一樣。而這樣的好馬身份自然有些特殊,它是一匹軍馬。在導演等工作人員的努力之下,終於說服領導借用這匹馬,在它離開草原的時候,主人與它依依惜別。

進入劇組後的白馬,平時在運送過程中,有時搭乘火車,有時是卡車。拍戲時,白馬跟隨團隊上山下水,任勞任怨,幾次三番都經歷過危險時刻,在拍《錯墮盤絲洞》時,它失足滑落,被卡在了亂石縫隙裡,水流很急,它被嗆得喘不過氣;在冬天冰天雪地的場景裡,它因為腳滑,跌倒幾次,都站不起來;在都江堰取景時,由於地勢險峻,它差點掉落山崖。

一路上,這匹白馬跟著大夥風餐露宿,但是依然精氣神十足,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好演員」。《西遊記》完美收官之後,這匹白馬隨著其他道具布景被運到了無錫,因為參與過名著拍攝,大家都對這匹馬感到好奇,於是被當作了一個賣點。遊客花一些錢就可以與它合影,再加多一些錢還可以騎著它轉幾圈。

一匹好好的白馬,變成了一顆「搖錢樹」,可憐的白馬依然是默默不語,在這樣的生活中一天天度過。1995年,西遊記導演楊潔路過無錫去看望白馬,她看到這匹馬兒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強壯,毛色也黯淡了,顯得有些瘦弱,不禁有些傷心,她特意囑咐工作人員,讓他們好好照顧白馬。在第二年的時候,楊潔再次看望白馬,發現它和其他的馬養在一起,甚至搶不到食物,它變得更加瘦弱了。

不久之後,白馬去世了,被埋在一個沒有人知道的地方。它的影像和它矯健的身姿永遠留在了經典的電視劇裡。時代遠去,那匹曾經活力四射的馬兒也遠去了,它為人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為經典的傳承貢獻了力量,後來卻沒有得到妥善的安置,這是一種悲哀,值得人們思考,動物亦有靈性,希望動物們也能被好好地對待。

參考資料:

《西遊記》

相關焦點

  • 23年前,白龍馬死在馬棚屍骨無存,楊潔淚崩,生前慘變搖錢樹!
    若論本來,皆屬無有。」 作為與師徒一起同歷磨難的白龍馬在大家腦海中也一定印象深刻,但白龍馬卻在1997年慘死馬棚屍骨無存,導演楊潔得知此事時淚崩,在白龍馬的生前還慘變「搖錢樹」。 尋找白龍馬「演員」 白龍馬被稱做西遊記中除唐僧師徒四人外的「第五個主角」,大家看到它在熒幕上乖順聽話,極富靈性。但在導演組尋找適合的白龍馬「演員」時,卻經歷許多艱辛。
  • 24年前,白龍馬慘死馬棚屍骨無存,生前淪為搖錢樹,楊潔淚崩
    對觀眾而言,白龍馬並不像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那樣深入人心,但它卻是唐僧西行路上不可或缺的小夥伴。然而,白龍馬的跟隨《西遊記》劇組拍攝整整5年,結局卻悽涼可憐,讓人唏噓。白龍馬非常通人性,極具表演天賦,在拍攝過程中跟隨劇組也是經歷了很多艱難,掉下山澗河流是經常的事,還有好幾次都差點掉下懸崖,平時還要幫忙馱人馱東西,有時比演員受到的磨難更多。等到上半部分的《西遊記》好不容易拍完了,白龍馬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跟著劇組4年人和馬的感情已是非常深厚,然而電視劇拍攝殺青之後,楊潔也被劇組開除。
  • 1997年白龍馬慘死馬棚,楊潔淚目,屍骨無存背後是人性的醜惡
    由於從小接觸訓練,它很通人性,並且性格溫順,很容易和人相處,當時楊潔就想買下這匹馬,可是人家團長不同意,後來經過楊潔導演的軟磨硬泡,還有託門子找關係,讓人家上級說好話,花了一大筆錢,才從團長手裡,買下了這匹馬,為它辦了退伍手續,從此,這匹白馬就成了西遊裡的御用白龍馬,跟隨劇組跋山涉水。
  • 白龍馬:6年曆經八十一難後慘死馬棚,楊潔淚崩,人性有多惡?
    但是《西遊記》的成功,也離不開一個重要的角色——白龍馬。02白龍馬是師徒取經之路上不可缺少的一個角色,它是浪裡小白龍,但更多的時間是背著唐僧跋山涉水卻從無怨言的一匹白馬。它被關在狹小的馬棚裡,成了展覽的道具,出錢就可牽它出來,騎上這赫赫有名的「白龍馬」去馬場轉幾圈。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 1997年白龍馬慘死山洞,楊潔淚崩,屍骨無存背後是人性的醜惡
    在黃昏時分,火紅的太陽墜落在地平線上,夕陽燃燒著雲層,孫悟空手握金箍棒一蹦一跳地走在最前方,身後是騎著白龍馬的唐僧,還有懶懶散散的豬八戒和挑著行李擔子的沙和尚。只要我們回想《西遊記》,除了師徒四人,那匹矯健俊美的白龍馬一定也會在我們的腦海中浮現。只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在電視劇播出僅僅幾年後,這批優秀的「演員」卻已被隨意丟棄,屍骨無存!在這之中又顯露多少世事涼薄,多少人心無情?
  • 《西遊記》白龍馬拍完戲後慘死馬棚,楊潔淚目,背後是人性的醜陋
    曾經的一個經典記憶《西遊記》播出距今已有34年,在這幾十年的時間裡,依然有很多的翻拍版本。 但不管怎樣翻拍,1986年楊潔導演版依然是無數觀眾心目中無可取代的。 當時拍攝條件非常簡陋,環境也不好。
  • 把一生獻給了《西遊記》的白龍馬,最後卻淪為賺錢工具,慘死馬棚
    白龍馬蹄朝西,馱著唐三藏,跟著仨徒弟,西天取經上大路,一走就是幾萬裡……每當聽到這首歌就會讓我們想起《西遊記》中的唐僧師徒,但是唯獨出現在開頭的白龍馬被大家遺忘了。在眾主演都人氣高漲的時候,白龍馬的下場卻十分悽慘。
  • 1997年白龍馬慘死山洞,楊潔淚目:屍骨無存的背後是人性的醜惡
    但可惜的是,楊潔導演始終找不到一匹完美馬,因為沒有一匹馬能夠符合白龍馬的要求,而且很少有純白色的馬匹。由於拍攝進程比較急促,所以剛開始的時候,楊潔導演都是換一個拍攝場所就臨時借用一匹馬,這就導致了臨時借用的馬匹不僅質量不夠,而且還不能完美的符合白龍馬的形象。
  • 1997年,白龍馬慘死山洞,楊潔感嘆:屍骨無存的背後是人性的醜惡
    《西遊記》的著名導演楊潔女士,對此事就有她自己的深刻的認識。她認為人性太過於醜惡,她在拍攝《西遊記》的過程當中發生了太多讓她深惡痛絕的事情,特別是白龍馬的遭遇,讓她至今都不能釋懷。白龍馬也是《西遊記》背後的大功臣我們《西遊記》的主角,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我們記得清清楚楚。卻獨獨的忘記了那匹跟隨劇組整整六年的白龍馬。《西遊記》拍攝完成之後,一經播出就馬上就轟動全國。《西遊記》的收視率達到了89%,這個奇蹟至今沒有任何影視作品能夠超越。
  • 《西遊記》幕後真相,白龍馬慘死屍骨無存,揭開了人性「遮羞布」
    而劇中的那匹白馬,承載了太多的榮耀,卻落得了個屍骨無存的下場。那個時候楊潔正在拍攝孫悟空當弼馬溫的那場戲,拍攝地點是內蒙古的錫林郭勒大草原,其實她心裏面一直裝著另選白馬的事情。好不容易來到了這樣的一個大草原,還沒辦法找到一匹合適的白馬?楊潔心裡是這麼想的。說時遲那時快,此時的她看到了一群在草原上飛奔的駿馬,仔細打聽一番,原來是有軍籍的軍馬。
  • 《西遊記》殺青後,劇中的那匹白龍馬卻被送往影視基地
    1997年,《西遊記》「五號演員」白龍馬慘死在無錫影視基地,屍骨無存,有人說白龍馬的屍體已被埋掉,但也有人說他早已成為盤中餐,誰也不曾想到,這批曾經數位邊疆的軍中白駒,給幾代人帶來美好童年回憶的小白龍,竟然以這樣悽慘的方式,最後出現在人們的視野。
  • 一生獻給《西遊記》的白龍馬,拍攝完淪為賺錢工具,最後慘死馬棚
    導語:在看西遊記這部經典名著的時候,映入眼帘的就是師徒四人,但是在唱西遊記主題曲的時候,我們第一句歌詞就是白龍馬,蹄朝西。儘管如此,人們還是忘記了白龍馬這個陪伴師徒四人取經的忠實伴侶。而現實生活中,這匹非常通人性、一生獻給《西遊記》的白龍馬,拍攝完畢淪為賺錢工具,最後慘死馬棚。
  • 1997年白龍馬慘死馬廄,楊潔悲痛:悲涼的結局背後是人性的冷漠
    而由於白龍馬需要皮毛潔白,高大溫順有氣勢,開機將近一年的時間內劇組都有沒找到一匹合適的白龍馬。到1983年9月,劇組在內蒙錫林浩特拍攝時,在遼闊平坦的草原上,遇到了適合他們的白龍馬。來到影視基地後,白龍馬被影視基地的工作人員當成了賺錢工具,讓遊客們拍照和騎乘。1995年,導演楊潔來到影視基地看望了多年不見的戰友白龍馬。
  • 由「白龍馬慘死」所想到的:老實人就活該吃虧嗎?
    由「白龍馬慘死」所想到的:老實人就活該吃虧嗎?86版《西遊記》自1982年開拍至今,已經過去了38年,導演楊潔女士也已經離開了人世,她在首部個人回憶錄《敢問路在何方》中,揭開了那段「歷經坎坷」且不為人知的拍攝之路,其中專門寫了一章《龍駒悲歌》,「實際上寫那馬就是寫我自己」。
  • 《西遊記》白龍馬:隨組拍戲6年,生前慘變搖錢樹,楊潔看了心痛
    千呼萬喚始出來的白馬 白龍馬可以說是除了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外,最為重要的一個角色。 沒有白龍馬的相陪,《西遊記》將不再圓滿,就像主題曲裡,都少不了白龍馬的身影,"你挑著擔,我牽著馬,迎來日出送走晚霞,……,敢問路在何方?
  • 86版西遊記中的白龍馬是黑色的?楊潔導演說出真相,聽完真是心酸
    這部劇的背後是全劇組和演員們的辛苦付出,以至於後面出了那麼多版本的《西遊記》,始終都沒有超越楊潔導演的這一部。當時雖然艱苦,但是在拍戲的時候,歡笑非常多,大家看到劇中的白龍馬是高大白色的,其實最初的白龍馬是黑色的,細心的觀眾從劇中就能看出,前幾集的白龍馬有時候小有時候大。
  • 楊潔為那匹拍攝《西遊記》的「白龍馬」鳴不平:命運如此悲慘……
    從1982年到1987年,楊潔歷時6年,憑藉著一個攝影師、一臺攝像機和簡單的特技,惦算著拮据的資金,託著柔弱的身體,靠著他的堅強與勇氣,凝聚著整個劇組,拍出了這部經典的電視連續劇《西遊記》。這部電視劇一上映就受到老少觀眾的歡迎,每年的寒假、暑假都有重播,具體重播的次數沒有定論,但重播次數是其他影視劇無法超越的。
  • 86版《西遊記》中被遺忘的的白龍馬:風光褪去後,慘死在小山洞裡
    該劇拍攝了5年的時間,演員們爬山涉水,走遍祖國的每個角落,最終完成拍攝。而且劇中幾位主角也因此火遍大江南北,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其中的白龍馬?在這部戲後被遺忘了34年,最後慘死在了一個小山洞裡。拍攝《西遊記》時,光是唐僧就換了3個人,但白龍馬一直沒變,整整五年都跟著劇組走。當時這匹馬是楊潔導演狠下心買的,由於劇組資金不足,只好買下這匹白龍馬。這是一匹軍馬,以前是騎兵團團長的坐騎。
  • 西遊記白龍馬最後去哪了?下場悽涼讓人憐!馬猶如此,人何以堪?
    當時的白龍馬才4歲,此後便跟著劇組跋山涉水,轉戰南北整整6年。對於劇組來說他們找到這匹軍馬,不僅能勝任拍攝要求,還極具靈性,富有表演天賦,給大家帶來了很多驚喜。然而為了拍攝這部25集的電視劇,白龍馬也經歷了無比艱辛的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