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燒腦電影《信條》——信條與情懷

2020-12-14 娜娜品人生

曾經聽一個影評人說過,「科幻片的母體就是人們對現代科技的發展所帶來的恐慌」,一部優秀的科幻影片,它的未知感一定是關乎死亡,並且有很強的危機感。如果從這個觀點來看諾蘭的《信條》,就能理解為什麼影片的口碑比較兩級。有人說它是燒腦的神作,有人覺得沒有新意,大家的角度各不相同。

我看這部電影,覺得自己腦容量智商都不太夠,一次是肯定看不懂的,所以我一共看了三次,才十分不容易地梳理出來故事的脈絡。

電影講述的不是時空旅行,而是逆轉未來。主角必須僅靠一個詞「信條」,在順向與逆轉的時空中,為地球全人類的存亡誓死奮戰。為了避免劇透,我就這樣簡單帶過內容吧,因為這部影片適合去影院自己觀賞,用自己的方式來解讀。

那麼諾蘭通過電影向我們傳達了哪些信條呢?我重點來說一下看完電影的體會。

1.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信條。按照熵增原理,如果不考慮與更大的宇宙空間的關係,我們目前生活的世界作為一個封閉的體系,必然會走向混亂中的毀滅。人類要想延續目前的存在狀態,需要不懈地做出努力,需要探求適合人類生存的新的體系(這是許多科幻影片的故事硬核所在)。

除此之外,要儘量延緩熵增原理的出現,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信條,不要完全把天能寄托在那些超級英雄身上,而應該有自己的信條,這個信條就是與你的能力對應地擔負起對人類共有家園的責任:每個人都需要重視今天的自身行為,儘量克服我們生活在其中的世界的熵增,維持更長久的生存空間。

2.在不斷擴大的時空中堅守信條。人類的起源、繁衍及發展的過程,是一個時空不斷擴展的過程,從最開始的平面空間演化為立體的三維空間,直至產生了三維空間+時間的四維空間,乃至於發展為平行世界。儘管目前而言,我們還無法實現時間的穿越,但是,一旦科技的發展足以支撐超光速飛行器,我們將能夠逆轉時空,實現這一點需要一個最重要的推動力,也就是科技的力量。逆轉時空一旦實現,未來的人類與過去的人類就會在今天的現實中要麼衝突不斷,要麼實現一種和解。

因此,立足於我們存活的世界,人類需要在不斷擴大的時空中堅守人類的信條,否則,人類將無法實現過去與未來在現實中的和解,也無法找到能夠逃遁而去的其他平行宇宙。

3.無數無名之人為了我們堅守信條。當世界面臨危機時,需要有人,有時候,可能是一批人,為了人類的整體利益考慮,利用自己的非凡的能力解除危機;需要有人堅定信條,做出個人的犧牲,去主動幹預能夠造成人類毀滅的各種因素。作為個體,他們英雄主義的光環應該光照千秋。但是,放大到人類整體的層面,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些無名的英雄恰恰可能是默默無聞的,他們化解的危機不為任何人所知曉,他們是無名的,宛如影片中的主角,但是,他們堅守的信條卻一次次挽救著人類,這也恰恰是人類的希望。

諾蘭是一個大神級的電影導演大師,這一評價在青年人中可能更有共識。但是,對於大多數諾蘭的影迷來說,看諾蘭的影片特別燒腦,影片也多有奇思妙想。

比如,看《記憶碎片》攪得人腦仁疼;看《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及其系列,讓你體會正義與邪惡的較量驚心動魄;看《失眠症》和《致命魔術》你驚嘆情節的奇妙構思和出人意料;看《盜夢空間》讓你在現實和夢境裡遊戈,從而腦洞大開;看《星際穿越》帶你上天入地,體會科學的玄妙。看到穿越了時空隧道的年輕的爸爸在病榻前探視自己老邁龍鐘的女兒時,那種酸楚的感覺讓人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因此,觀看諾蘭的影片需要一點情懷。你需要願意動腦去思考,那些被打亂的時間和空間是按照怎樣的順序拼湊疊加成一個完整的故事的;願意接受那些奇思怪想,腦洞開得大一些,放飛自己的思想,與導演一道狂出個新天地來;你需要經得住折磨,為了看懂影片,最好是下載到你的硬碟裡,有時間你需要不惜多次刷片,最好記錄下來,否則,過一段時間,你可能又把情節忘個乾淨。

如果你看電影只是為了輕鬆地休閒娛樂,或者是為了在緊張工作之餘換換腦筋,那麼,還是不要看諾蘭的影片為好。

我在影院裡觀影時,看到有不少人在打瞌睡。

題外話。該影片的主角黑人演員第一次出現在屏幕上時,我的第一反應就是他有丹澤爾華盛頓的風骨。結果,後來一查,可不,約翰大衛華盛頓,恰恰就是丹澤爾華盛頓的兒子。難怪,影帝的兒子看來也還是繼承了老爸的衣缽,而且頗具潛力。

相關焦點

  • 《信條》時間逆轉機器的奧秘 燒腦電影《信條》到底講了個啥
    他電影的難懂燒腦,從來不是刻意為難觀眾,而是他自我對時間的思考。在網友們看來:其他導演的電影看不懂:是部垃圾。諾蘭導演的電影看不懂:你是垃圾。如果你願意花時間,去琢磨諾蘭在影片裡,埋下的所有伏筆和深意。你就會不由自主愛上他,大讚一句:這個男人的腦子,實在太牛逼了!
  • 諾蘭電影《信條》:弄清5個燒腦問題,就能看懂劇情了
    電影《信條》海報截圖。有好多網友都這樣說:刷了幾遍《信條》,還是沒有看懂劇情。其實,只要弄清以下5個燒腦問題,自然就能看懂了。01.如何「逆轉時空」?約翰·大衛·華盛頓飾演的「主角」。總之,要想看懂諾蘭這部電影,那就必須弄清楚上面所講的5個燒腦問題。只要弄清楚了電影中基本的故事概念,就能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 諾蘭的《信條》,燒腦科幻,值得一看
    今天看了《信條》這部電影,果然是諾蘭,鬼才,思維比較開放,電影給人以另一種觀影體驗。電影常見的類型有帶入情感的生活片,展現大場面的動作片、戰爭片,還有一些是架空幻想的武俠片、魔幻片、超級英雄片等。而諾蘭的幾部確實是給人超越想像的新體驗,《信條》就是這樣的一步片子,可謂真正意義的科幻片。看這類片,不必過分追究裡面說的正確與否,還有是否嚴謹,我們更應該去享受電影提出的新觀點和基於這個觀點再現出的「真實」場景,因為這是前所未有的新體驗。而不管電影還是圖書都能起到塑造這種場景的作用,這也是享受電影和圖書的一個意義所在。
  • 諾蘭三連映,壓臺的《信條》最燒腦!
    這部豆瓣排名第九的燒腦口碑之作復映當天空降票房榜第三,有人十年前錯過趕來補票,有人抓緊機會大銀幕重刷。 但無論怎樣,《盜夢空間》再一次證明,諾蘭屬於大銀幕。
  • 「燒腦神作」看完《信條》首映的提醒:時間線索燒腦,口碑呈兩極化
    電影中,諾蘭除了挑戰觀眾的腦力極限外,那些驚心動魄的動作場面也同樣令人折服。諾蘭表示,想通過電影為觀眾呈現一套全新的觀影方式。 看首映之前,未來的我回到現在告訴我,我都已經看了15遍的《信條》,但還是沒看懂。 那麼問題來了:我還要不要去看《信條》?
  • 看《信條》學英文,燒腦的英文不是brain burning
    近期討論度最高的電影非《TENET信條》莫屬,不僅劇情燒腦讓人想要二刷三刷,臺詞更是彩蛋滿滿,讓人看完只想狂刷影評。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燒腦這些必知的詞彙英文怎麼說,以及原文臺詞中有多少值得討論之處。一、到底什麼是TENET?
  • 《信條》時空三部曲,諾蘭野心最大的電影,全程燒腦!
    由傳奇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全新製作好萊塢科幻動作大電影大規模《信條》今天正式在中國大陸大放映。相信我至少一個月,你會一直聽別人討論這部電影。這部《信條》諾蘭大神的電影,咱們先來給大家看看預告片中的鏡頭。這部電影有多誇張?網上說這麼一句話評價像《蝙蝠俠:黑暗騎士》一樣炸裂的開場,和《星際穿越一樣 硬核的設定,和《記憶碎片》一樣 高能的結構,和《盜夢空間》一樣燒腦的感官,這就是《信條》。
  • 「過度燒腦」、「音效炸裂」,你今天看《信條》了嗎?
    最近這些天,諾蘭的燒腦大片《信條》正在火熱上映中,小夥伴們每天討論得最多的就是「你看懂了嗎?」不過,除了導演的奇思妙想和燒腦情節之外,已經聽不止一個小夥伴說這部電影的音樂特別棒了,那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介紹看看《信條》電影原聲的作者到底是何方神聖呢?
  • 《信條》太燒腦了!只看一遍可不能完全看懂
    而這次,諾蘭選擇從《敦刻爾克》簡單明了的故事中抽身而出,重新拾起科幻電影的大旗,繼續用自己實拍狂魔、膠片愛好者的稱號,以嚴謹專業的方式,拍攝了這部全新的燒腦大片——《信條》據報導,諾蘭本次為了實拍,不惜花重金,購買並炸掉了一部波音747客機,同時,諾蘭也是全球首個使用IMAX攝影機拍大片的人,而在《信條》中諾蘭更是用了48萬米的膠片完成了電影中絕大部分場景拍攝。
  • 《信條》豆瓣評分7.9分,影評過分精彩:最燒腦,最好的動作戲
    《信條》豆瓣評分7.9分,影評過分精彩:最燒腦,最好的動作戲今日,諾蘭導演的新片《信條》系列影評一舉衝上了熱搜,目前《信條》豆瓣評分為7.9分,打四星、五星的人居多,但也有少數人打一星和二星,該片於9月4日在中國內地上映,豆瓣方顯示已經有16
  • 《信條》熱映中:諾蘭的作品,就連海報都很燒腦!
    各位看官大家好~不知道各位最近有沒有被電影《信條》刷屏呢?這個電影的評論兩極分化也太嚴重了吧!一半人拍手叫好,另一半人大呼「燒腦」!今天仍然是忙到沒有時間去看電影的Jolly醬,但是!Jolly醬可以看海報呀!
  • 《信條》單日票房位列第一,並不燒腦,還比《盜夢空間》略遜一籌
    01《信條》不是燒腦,是繞腦子相信觀看該片的觀眾有大部分人是被諾蘭的名號所吸引去的,影片也是長達150分鐘,這兩個半小時的時間裡給觀眾帶來的幾乎是「燒腦」般的劇情。很多觀眾都覺得影片燒腦,其實如果細說起來,並不是很燒腦,應該準確地說是繞腦子。在影片開頭男主角就被女科學家簡單的介紹了逆轉的事情,接下來的故事也是主要圍繞這一點展開。大家就大概記得紅色代表正時間,藍色代表逆時間,逆就是反向操作,逆時間裡的人需要吸氧,如果逆時間再逆時間就可以不用吸氧,大概有這個前提就比較好理解故事了。
  • 燒腦大片《信條》口碑兩極分化 - 每日更新 - 華西都市網新聞頻道
    《信條》海報。   如果說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新片《信條》燒腦程度在影史上排第二,估計沒有哪部影片敢稱自己是第一。華盛頓說,諾蘭的這部電影都是實拍,對他而言就像在拍紀錄片。最終片子呈現的效果精彩非凡,被觀眾大讚「拳拳到肉、動作凌厲」口碑兩極分化觀眾直呼劇情太難懂  《信條》上映後,國內觀眾對其評價呈兩極分化,在網上引發了各種熱議和劇情解析,其全民參與熱度甚至超過了十年前諾蘭執導的《盜夢空間》。
  • 上遊觀影|記者現場體驗《信條》零點場:時間線索燒腦,口碑呈兩極化
    9月4日凌晨,著名導演諾蘭新片《信條》正式在國內上映,這部萬眾矚目的影片在上映前就引發了眾多關注。之前,有關這部電影的各種評價不少,比如內容燒腦、場景宏大、打戲非常精彩、看一遍不夠、無法劇透、諾蘭的又一部神作等等。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也特地到零點場觀影,並採訪了幾名現場觀眾。
  • 電影《信條》劇情深度解析 《信條》後面結尾有彩蛋嗎?
    中國觀眾喜愛的「燒腦神導」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全新力作,電影《信條》終於正式上映,承襲導演一貫的燒腦風格,甚至更上一層樓,這部極具風格的科幻諜報電影,上演一場同時順行又逆行的複雜時間大戰。對許多觀眾來說,《信條》絕對是諾蘭目前為止最為燒腦的一部作品,甚至在看完整部電影後仍摸不著頭緒……以下我們整理了外媒CNET 網站列出的《信條》結局解釋、重點、疑問解惑與分析──以下內容當然含有大量劇透,請斟酌閱讀。
  • 三個要點讓《信條》來燒你的腦,這部電影到底要看多少遍才能懂?
    三個要點讓《信條》來燒你的腦,這部電影到底要看多少遍才能懂?在疫情的肆虐下,終於有一部強檔電影脫穎而出!甘願在這樣一個尷尬的時刻上演,可見導演對自己的作品有多麼自信啊!現在,來談談2020年最強的諜戰片——《信條》。
  • 盤點諾蘭電影經典金句,《信條》燒腦劇情以外的另類享受
    由諾蘭執導的《信條》自籌備至上映一直維持很高的討論度,除了因為劇情非常燒腦外,戲中部分對白都值得觀眾深思。然而除了這部電影外,其實導演諾蘭之前的作品都有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對白,趁這機會重溫導演諾蘭的電影十大金句。
  • 上映兩天票房破億 「燒腦」配不上《信條》?
    映後,不少觀眾表示沒有失望,一如既往的燒腦,而且「燒腦」 已不足以形容這種觀感,「 『燒腦』配不上《信條》,它是『炸腦』。核爆級炸腦!」「在諾蘭導演11部長片作品中,《信條》擁有最好的動作戲——實拍挑戰演員動作表演和特技表演極限,前所未有的逆向化奇觀顛覆感官,強力打破特工片的固有印象。」
  • 諾蘭三連映,壓臺的《信條》最燒腦
    這部豆瓣排名第九的燒腦口碑之作復映當天空降票房榜第三,有人十年前錯過趕來補票,有人抓緊機會大銀幕重刷。 但無論怎樣,《盜夢空間》再一次證明,諾蘭屬於大銀幕。
  • 信條劇情解析,諾蘭燒腦的電影之一,打鬥很精彩
    《信條》這部電影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不過很多人在觀看完這部影片後表示沒看明白,這個也正常,因為片中的情節真的燒腦。故事背景: 因為現代人過度開發,導致以後資源不足,於是未來人決定報復現代人。安某年輕的時候在蘇聯挖過核廢料,無意間挖出未來人通過N-time技術埋下的時間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