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信條》學英文,燒腦的英文不是brain burning

2021-01-11 天天學外語

近期討論度最高的電影非《TENET信條》莫屬,不僅劇情燒腦讓人想要二刷三刷,臺詞更是彩蛋滿滿,讓人看完只想狂刷影評。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燒腦這些必知的詞彙英文怎麼說,以及原文臺詞中有多少值得討論之處。

一、到底什麼是TENET?

按照字典Oxford Languages中的定義,「tenet」為「a principle or belief, especially one of the main principles of a religion or philosophy(原則或是信念,尤其是宗教或是哲學中主要原則之一)」,所以譯為「信條」(港臺地區翻譯為天能)。

For contemporary health beliefs, it is often a tenet that good relationships will support one’s mental health.

(在當代健康信念中,良好的關係通常可以支持一個人的心理健康。)

二、從信條學習文學術語

片中由演員John David Washington飾演的主角不停稱自己為「protagonist」,這是什麼意思呢?

protagonist的意思是故事的主人翁,來自於「pro-」(向前,首要的),以及希臘文中的agōnistēs(演員)。而另一個相對的人物則是antagonist(反派),antagonist存在的目的是讓故事更有強度。

The most famous antagonist in the comic series the Batman is arguably the Joker.

(漫畫蝙蝠俠中最有名的反派非小丑莫屬。)

三、不劇透的英文怎麼說

想學不劇透的英文,就要先學劇透的英文。如果今天有一篇文章會提到劇情,有良心的做法是會放一條「劇透分隔線」,並且在旁邊註明spoiler alert。 alert的意思是預警,意思是這條線以下就有劇透了。

No worries. This article is spoiler-free.

(別擔心,這篇文章無劇透。)

This article may unintentionally spoil the movie.

(本篇文章可能會不經意劇透。)

四、燒腦的英文怎麼說?

首先,燒腦不是brain burning,將中文直接翻譯成對應英文單詞的方式往往無法滿足溝通的需求。燒腦的英文和腦無關,而是用「扭曲」與「心智」這兩個詞構成的複合形容詞mind-twisting。使用時要記得複合形容詞中的分詞規則,電影「使人」心智扭轉,所以要使用「現在分詞」。

The movie is truly mind-twisting. I have to watch it for a second time to understand most of it.

(那電影是真燒腦,我需要看第二次才能大致理解。)

與mind-twisting類似的常見單詞還有mind-bending與mind-blowing。 mind-bending的意思來自於bend(彎曲),所以意思是令人費解的。但是請注意mind-bending也有毒品「致幻、導致幻覺」的意思。 mind-blowing則來自於片語blow somebody’s mind,意思為令人驚奇的。

Many movie critics have described Nolan’s blockbuster Tenet as a mind-bending masterpiece.

(許多電影評論家形容諾蘭的賣座佳片《信條》為令人費解的巨作。)

This article will show you several mind-blowing secrets from best-selling authors.

(本文將會展現數個暢銷作家的驚人秘訣。)

除了燒腦的英文之外,還有一種電影是最後忽然來個結局「大反轉」,這種電影的形容也適用twist這個字。但是因為忽然「反轉」的是「情節」,所以形容的方式就是plot twist。

The plot twist in the movie is ingenious!

(那部電影的結局反轉真是巧妙!)

五、著名臺詞

這些臺詞就是本部影片中最重要的幾句話了!看完電影後您一定會更加理解這些臺詞所想要表達的意義。

Don’t try to understand it. Feel it.

(別試著用腦理解。要用心感受。)

What’s happened happened. Which is an expression of faith in the mechanics of the world.

(發生的事情就是發生了,這就是我們對於世界機制信念的表達。)

The world would never knew what could happen, and even they did, they wouldn't care. Because no one cares about the bomb that didn’t go off. Only the one that did.

(世界永遠不會知道沒發生的事,而即便知道也無關緊要。因為沒人在意沒爆炸的炸彈,只會在意有爆掉的。)

It’s the bomb that didn’t go off. The danger no one new was real. That’s the bomb with the real power to change the world.

(重點是沒有引爆的炸彈。無人知悉的危險才是真正的危險。那才是真的能夠改變世界的真實力量。)

We live in the twilight world, and there are no friends at dusk.

(我們處在一個混沌的世界,黃昏時分無故人。)

電影中說這句是美國詩人沃爾特·惠特曼的詩,「我輩汲汲混沌世,暮光之際無故人。」但是若從Whitman詩句的資料庫查詢,會發現沃爾特·惠特曼其實並沒有過一樣的著作。

六、其他《信條》中相關的關鍵字與有趣小知識

● TENET

TENET的名稱與出處請參閱Sator Square。這是非常有名的回文(Palindrome),若您有打算二刷,會發現其上的資訊大量地被用在電影中,電影院中的中文字幕也有很細心地呈現。

● Entropy

中文翻譯為「熵」,在《信條》中,熵不做動力學解釋,是為系統失序現象的指標,用於計算系統混亂的程度。不過「熵」在電影中的用法有多種解釋,

● Armageddon

意思是世界末日,來自於《聖經新約》啟示錄中的用法,1998年著名演員Bruce Willis主演的《世界末日》電影片名就是這個。

相關焦點

  • 《信條》太燒腦了!只看一遍可不能完全看懂
    # 劇情簡介這部影片的劇情實在是太複雜太燒腦了,很難簡述,所以劇情簡介就複製黏貼豆瓣中的吧。同時,我也希望各位能去電影院看看這部優秀的新電影。世界存亡危在旦夕,「信條」一詞是唯一的線索與武器。主人公穿梭於全球各地,開展特工活動,力求揭示「信條」之謎,並完成一項超越了真實時間的神秘任務。這項任務並非時間之旅,而是【時空逆轉】。
  • 評燒腦電影《信條》——信條與情懷
    如果從這個觀點來看諾蘭的《信條》,就能理解為什麼影片的口碑比較兩級。有人說它是燒腦的神作,有人覺得沒有新意,大家的角度各不相同。我看這部電影,覺得自己腦容量智商都不太夠,一次是肯定看不懂的,所以我一共看了三次,才十分不容易地梳理出來故事的脈絡。電影講述的不是時空旅行,而是逆轉未來。
  • 諾蘭的《信條》,燒腦科幻,值得一看
    今天看了《信條》這部電影,果然是諾蘭,鬼才,思維比較開放,電影給人以另一種觀影體驗。電影常見的類型有帶入情感的生活片,展現大場面的動作片、戰爭片,還有一些是架空幻想的武俠片、魔幻片、超級英雄片等。其實而許多科幻片都不是純粹的科幻片,不過是披著科幻外衣的動作片、魔幻片而已,真正對未來展開不可思議的想像的可謂少之又少。而諾蘭的幾部確實是給人超越想像的新體驗,《信條》就是這樣的一步片子,可謂真正意義的科幻片。
  • 諾蘭三連映,壓臺的《信條》最燒腦!
    這部豆瓣排名第九的燒腦口碑之作復映當天空降票房榜第三,有人十年前錯過趕來補票,有人抓緊機會大銀幕重刷。 但無論怎樣,《盜夢空間》再一次證明,諾蘭屬於大銀幕。
  • 《信條》時間逆轉機器的奧秘 燒腦電影《信條》到底講了個啥
    他電影的難懂燒腦,從來不是刻意為難觀眾,而是他自我對時間的思考。在網友們看來:其他導演的電影看不懂:是部垃圾。諾蘭導演的電影看不懂:你是垃圾。如果你願意花時間,去琢磨諾蘭在影片裡,埋下的所有伏筆和深意。你就會不由自主愛上他,大讚一句:這個男人的腦子,實在太牛逼了!
  • 「過度燒腦」、「音效炸裂」,你今天看《信條》了嗎?
    最近這些天,諾蘭的燒腦大片《信條》正在火熱上映中,小夥伴們每天討論得最多的就是「你看懂了嗎?」不過,除了導演的奇思妙想和燒腦情節之外,已經聽不止一個小夥伴說這部電影的音樂特別棒了,那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介紹看看《信條》電影原聲的作者到底是何方神聖呢?
  • 「燒腦神作」看完《信條》首映的提醒:時間線索燒腦,口碑呈兩極化
    看首映之前,未來的我回到現在告訴我,我都已經看了15遍的《信條》,但還是沒看懂。 那麼問題來了:我還要不要去看《信條》? 那麼英國名導克里斯多福·諾蘭的這部「燒腦神作」能不能拯救世界電影呢?
  • 《信條》單日票房位列第一,並不燒腦,還比《盜夢空間》略遜一籌
    01《信條》不是燒腦,是繞腦子相信觀看該片的觀眾有大部分人是被諾蘭的名號所吸引去的,影片也是長達150分鐘,這兩個半小時的時間裡給觀眾帶來的幾乎是「燒腦」般的劇情。很多觀眾都覺得影片燒腦,其實如果細說起來,並不是很燒腦,應該準確地說是繞腦子。在影片開頭男主角就被女科學家簡單的介紹了逆轉的事情,接下來的故事也是主要圍繞這一點展開。大家就大概記得紅色代表正時間,藍色代表逆時間,逆就是反向操作,逆時間裡的人需要吸氧,如果逆時間再逆時間就可以不用吸氧,大概有這個前提就比較好理解故事了。
  • 諾蘭燒腦大片《信條》你看了嗎?
    諾蘭燒腦大片《信條》(TENET)正在熱映中,你看懂了嗎?無注釋原文:Hollywood needs a blockbuster hit in China.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的《信條》(Tenet)試圖證明,在冠狀病毒橫行的時代,票房仍有一定的生命力。
  • 《信條》熱映中:諾蘭的作品,就連海報都很燒腦!
    各位看官大家好~不知道各位最近有沒有被電影《信條》刷屏呢?這個電影的評論兩極分化也太嚴重了吧!一半人拍手叫好,另一半人大呼「燒腦」!今天仍然是忙到沒有時間去看電影的Jolly醬,但是!Jolly醬可以看海報呀!
  • 三個要點讓《信條》來燒你的腦,這部電影到底要看多少遍才能懂?
    三個要點讓《信條》來燒你的腦,這部電影到底要看多少遍才能懂?在疫情的肆虐下,終於有一部強檔電影脫穎而出!甘願在這樣一個尷尬的時刻上演,可見導演對自己的作品有多麼自信啊!現在,來談談2020年最強的諜戰片——《信條》。
  • 諾蘭電影《信條》:弄清5個燒腦問題,就能看懂劇情了
    電影《信條》海報截圖。有好多網友都這樣說:刷了幾遍《信條》,還是沒有看懂劇情。其實,只要弄清以下5個燒腦問題,自然就能看懂了。01.如何「逆轉時空」?約翰·大衛·華盛頓飾演的「主角」。總之,要想看懂諾蘭這部電影,那就必須弄清楚上面所講的5個燒腦問題。只要弄清楚了電影中基本的故事概念,就能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 諾蘭《信條》B站明日上線!12月4日0點燒腦開啟
    12月4日0點燒腦開啟 2020-12-03 10:50:50 來源:遊民星空 作者:TOMO 編輯:TOMO 瀏覽:loading 諾蘭最新燒腦大片《信條》即將於明日上線B站。
  • 上遊觀影|記者現場體驗《信條》零點場:時間線索燒腦,口碑呈兩極化
    9月4日凌晨,著名導演諾蘭新片《信條》正式在國內上映,這部萬眾矚目的影片在上映前就引發了眾多關注。之前,有關這部電影的各種評價不少,比如內容燒腦、場景宏大、打戲非常精彩、看一遍不夠、無法劇透、諾蘭的又一部神作等等。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也特地到零點場觀影,並採訪了幾名現場觀眾。
  • 諾蘭三連映,壓臺的《信條》最燒腦
    《信條》的男主約翰·大衛·華盛頓自信地說:「IMAX攝影機會讓你無法自拔。它會令所有人全神貫注。」 在《盜夢空間》裡,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構建出了4層夢境,令到觀眾層層深入,嘆為觀止。 新作《信條》,觀眾要搞清楚狀況並不容易。
  • 《信條》豆瓣評分7.9分,影評過分精彩:最燒腦,最好的動作戲
    《信條》豆瓣評分7.9分,影評過分精彩:最燒腦,最好的動作戲今日,諾蘭導演的新片《信條》系列影評一舉衝上了熱搜,目前《信條》豆瓣評分為7.9分,打四星、五星的人居多,但也有少數人打一星和二星,該片於9月4日在中國內地上映,豆瓣方顯示已經有16
  • 《信條》2020 一部好看燒腦的好片,沒看的或沒看懂的來
    2020年第一部國外的燒腦大片,這部片子燒腦到了新高度,智商和邏輯稍微打個瞌睡的都看不懂,出了電影腦袋「嗚嗚」響,就是沒看懂,這個網友留言說看了5遍才看懂80%的劇情。來我來給大家梳理下。後來普瑞維亞告訴他們,這兩個人其實是同一個人、一個是是逆向的來的,尼奧碰到的則是正向,此旋轉閘門,就是時間倒轉裝置,而且可以前後倒轉去辦同一件事,這就是相當時空複印機,在不同時間複印自己,去招自己的麻煩,好燒腦。得知薩多是基輔歌劇恐襲的主兇,薩多以此引對方上鉤。薩多當時想要得到的黑匣子,是核武器原料渣241,但他沒有得手。
  • Bean brain 可不是「豆腦」!理解錯就出笑話了!
    前兩天我們的視頻小哥又把外教惹惱了,外教對他說, "You are really a bean brain!"bean是豆子,brain是腦子, 為什麼外教說他是豆腦呢?看完今天的文章你就明白了!
  • 燒腦大片《信條》口碑兩極分化 - 每日更新 - 華西都市網新聞頻道
    《信條》海報。   如果說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新片《信條》燒腦程度在影史上排第二,估計沒有哪部影片敢稱自己是第一。目前,《信條》累計票房已超過《多力特的奇幻冒險》的1.35億元,位列年度進口影片票房亞軍,暫時僅次於《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的2.44億元。  同時,《信條》內地市場僅用兩天便成為其在全球最大的票倉。
  • 燒腦程度十級的電影,諾獎得主都參與製作,不看三遍以上看不懂
    今天要說的這部電影,燒腦程度十級。即便是把劇情給透漏了,有的網友也還是說,沒搞懂電影的故事線。因為電影裡太多硬核的知識了。科幻燒腦電影《信條》。故事的梗概是這樣的,世界存亡危在旦夕,只有一個詞「信條」是惟一的線索與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