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紅磡1994被神化了」

2020-12-14 荊楚網

在上海書展上見到高原,聽她聊《紅磡1994》。

1994年12月17日晚上8時,竇唯、張楚、何勇以及作為嘉賓演出的唐朝樂隊,在香港紅磡體育館表演了一場名為「搖滾中國樂勢力」的演唱會,這一演唱會被認為是中國搖滾樂黃金時代的旗幟,也是時至今日中國搖滾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演唱會之一。關於這場演唱會後來出現了很多花絮和傳說,其中之一是何勇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香港只有娛樂,沒有音樂。

這場演出距今已有四分之一個世紀,但是在中國當代流行文化史上,這次演唱會無疑會一直「在場」。

那個晚上,確切地說,那次紅磡之行,高原也在場。她用鏡頭記錄了異常平靜的竇唯、一貫憂鬱的張楚,以及一個氣憤的何勇,這些內容匯集成了《紅磡1994》。

高原沒有多講這本書本身,倒是說了一句出乎意料的話:「那場演出有點被神化了。」

關於1994年那個晚上,高原首先說了一個細節:感覺去看演出的大部分還是內地人。她說:「我的記憶裡有許多這樣的細節,和許多人營造的『94紅磡』是不同的,我出這本書的初衷之一,就是還原一個真實的『紅磡』,我眼中的『紅磡』。」

為什麼會有被神化的現象?

看得出高原思考過這個問題:「也許是因為大家需要神,需要崇拜。造神和滅神可能是部分人的愛好和興趣,把一個人抬得很高或者踩在腳底,是部分人內心之中體現自我價值的一種表現。其實當時好的演出很多,為什麼『搖滾中國樂勢力』能成為標杆,很重要的一點是魔巖唱片和張培仁他們在宣傳上非常用心。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很會營銷。有時候,真的會被這些宣傳所感染、打動。粉絲的內心也需要完美的樂手、樂隊去崇拜,類似於美好的寄託。就像我們看漫威英雄拯救世界一樣,把自己想像成他們一樣,因為很多人沒有這麼強,所以內心需要這麼一個東西吧。」

實際上,高原認為,「94紅磡」被神化,反而讓它的價值變得更窄、更狹隘,更不想把那時和後來做成一個對比。她覺得中國搖滾並不存在什麼「沉寂」。「因為那會兒網絡媒體還沒現在這麼發達,很多信息只能通過傳統媒體傳播,當時的魔巖唱片公司一直致力於樂隊和搖滾文化的推廣和宣傳,那時知名的魔巖三傑、崔健、唐朝、黑豹等被報導的機會比較多,所以樂迷們看到他們的機會就比較多。魔巖唱片離開大陸以後的那段時間,其實湧現出了大量的地下搖滾樂隊,反而是一個爆發期,只是因為沒有正規的唱片公司去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做宣傳了,所以部分樂迷才會覺得沉寂。現在大家看到的很多知名的搖滾樂隊都是在那個階段成立的,所以我並不認為中國搖滾樂有沉寂的時期。」

高原在說這些的時候顯得嚴肅,但是有那麼一刻氣氛是很輕鬆的,那就是讀者問她,魔巖三傑中是否何勇最幽默、張楚較憂鬱。

高原露出了輕鬆的微笑:我覺得何勇挺「慫的」;張楚是一個思想家——就像看他的歌詞一樣,不知道他到底在想什麼;生活中也是這樣,你和他聊一個話題,他可以天馬行空地聊到很多其他事情上去,每天也是會想很多很多的事。

我坐在臺下翻看著《紅磡1994》,那些鮮活的、不「裝」的面孔,很難用好或不好來形容這些照片。後來我發現,高原早就自我評價過那些照片:「曾經有一位攝影師同行,80後,在看過一部分照片後說,『我覺得你拍得一般啊,沒什麼牛的,好多焦點都不實。』我說:『對啊。』他又說:『那為什麼那麼多人說你牛啊?要是我在我也能拍……』我說:『對啊,這就是我為什麼牛,因為我在。』。」

李煦

相關焦點

  • 中國搖滾的青春期,結束在1994年的紅磡
    我覺得每個人都活在這個夢裡,我自己也一樣。」回望1994年香港紅磡那場載入史冊的演唱會,攝影師高原的視角和心情,與大多數人並不相同。對生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國人來說,』94紅磡是某種精神啟蒙,是渴望自由的躁動,是一路高歌的方向。
  • 薦書|《紅磡1994》:收藏了那個年代的記憶
    《紅磡1994》高原 著高原說「每一次現場都是不可複製的永恆,重要的是,我在現場」。1994年的紅磡演唱會,無論後世對其評價如何,都是會被歷史記住的一役。而那一役,高原就在現場。作為讀者,你手捧著的可能就是「不可複製」的「唯一」。竇唯、張楚、何勇、鄧謳歌、歐陽、劉義軍、張炬……熟悉的名字,不羈的面龐,靈活的軀體,躁動的心……近200幅從未出版過的,魔巖三傑、唐朝樂隊的珍貴照片,此次以大幅、黑白的面孔面世。佐以高原的手寫文字,坦率、直白,記錄下對那場演出的獨家記憶。
  • 全場沸騰,觀眾長跪不起,1994年的紅磡演唱會究竟發生了什麼?
    1994年在中國歷史是一個普通卻又不平凡的年份,那年第一次引進了美國大片《亡命天涯》,第一首校園民歌《同桌的你》走進大街小巷,歌裡記載的青蔥歲月、美好年華,直到現在引起人們的共鳴。那一年搖滾樂和民謠音樂各自綻放,成就輝煌。
  • 高原與「94紅磡」
    今晚,高原與老友前魔巖唱片的牛佳偉在書店為自己的新書《紅磡1994》做一場直播活動,她面前沒有觀眾,只有兩臺手機和負責直播的工作人員。 「我大概是在9月份的時候,得知要和樂隊一起去香港的,賈敏恕通知我,說去拍攝他們的演出。我那時候已經給魔巖唱片拍過幾次演出現場了,所以接到通知時,並沒有多想,這會是一場什麼樣的演出。」高原在書中寫道,1994年秋天在去這場演出之前,自己在籤約的公司做攝影師沒兩年,雖然也拍過不少大大小小的演出,但這麼大規模和重要的演唱會還是頭一回。
  • 高原:我目睹了北京搖滾樂從無到有,94年紅磡演出是一代人懷念的夢
    高原在為新書做直播那時,由於我所拍攝的照片底片大多需要上交公司,所以很多照片在拍攝過後再也不見。回家以後,我小心翼翼地把這些底片收好,放進防酸底片袋中,貼上標籤:「1994,紅磡」。演出的消息是在1994年夏天確定的。
  • 香港印象 不一樣的紅磡
    隨著列車緩緩駛入終點站,耳機裡也應景的播著 Twins 的「下一站紅磡」我託著大小行李跳下車。現在都還清晰記得自己從Exit B出來走上那條長的望不到盡頭的天橋。天橋不遠的地方,我隨便撞進了一家看起來比較順眼的地產中介門店,打算趕緊找個落腳地安頓下來。我的港漂之旅就這樣開始了。之所以稱它為「旅」,是因為我沒計劃一直漂在這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地方。
  • 1994年《中國搖滾樂勢力》,一段中國搖滾的巔峰歲月
    今天看了的紀錄片《魔巖三傑+唐朝:中國搖滾樂勢力演唱會》,讓我再次想起了那個熱血澎湃的搖滾年代。 1994年12月18日,港臺的報紙版面空前的報導一場演唱會盛世,「中國搖滾,席捲香港」、「最中國,紅磡!」、「搖滾靈魂,震爆香港」......
  • 父輩們的狂野與熱血——94年紅磡搖滾的輝煌
    於是1994年在紅磡場館的搖滾中國樂勢力展開了三個半小時的搖滾洗禮!竇唯開場的《高級動物》用迷幻、鬼魅且真實的唱法詢問著每一位人,幸福在哪裡?舞臺上象徵熱血的紅色、迷幻的綠色、夢想的紫色燈光照耀著幾位音樂人用遺書換來的舞臺。
  • 從香港紅磡到迷笛,孤獨的張楚回來了
    紅磡一夜去年年底,竇唯的前妻高原出版了一本《紅磡1994》攝影集。張楚出現在新書發布會現場,竇唯、何勇、張炬、劉義軍、鄧謳歌……這些熟悉的名字再度被提起。一百多張塵封的膠捲洗印見世,打開了人們對那場誕生於香港紅磡的搖滾神話的記憶。
  • 這裡是紅磡
    紅磡是個生活區,住了很多畢業生。不似港島一條英皇道貫穿東西,九龍這地界街道四通八達,所以我剛來那陣總迷路。迷路歸迷路,探路卻也饒有興味,因為總能打開新天地。旅人眼裡的紅磡有紅館和車站,可當真住進來後,真是滿眼的車水馬龍,人間煙火。剛來時我怕生,晚餐便總在一家粥鋪解決,永明粥鋪。店家國語不好,我也就湊合著講幾句粵語:唔該碎牛粥,加杯豆漿。
  • ​從香港紅磡到迷笛,孤獨的張楚回來了
    去年年底,竇唯的前妻高原出版了一本《紅磡1994》攝影集。張楚出現在新書發布會現場,竇唯、何勇、張炬、劉義軍、鄧謳歌……這些熟悉的名字再度被提起。一百多張塵封的膠捲洗印見世,打開了人們對那場誕生於香港紅磡的搖滾神話的記憶。那一年,魔巖唱片推出了竇唯的《黑夢》、張楚的《孤獨的人是可恥的》,以及何勇的《垃圾場》三張專輯。它們的操刀手,來自同一個人——張培仁。
  • 香港紅磡最強覓食攻略!
    其中大部分是之前還沒來得及推薦過的新面孔,但都是我和同學們百吃不厭的老朋友~這些餐廳都是從2015年我來香港時就一直屹立在紅磡地區,廣受街坊們喜愛的人氣之選。本篇合輯以正兒八經能吃飽肚子的餐廳為主,外加2個甜品店的推薦!「冰室」一詞源於廣州,也叫做「冰廳」,本來主要是售賣各式冷飲的場所,20世紀中葉也開始流行於香港。
  • 高原出新書,憶往昔「94紅磡」給中國搖滾帶來的重大意義
    今晚,高原與老友前魔巖唱片的牛佳偉在書店為自己的新書《紅磡1994》做一場直播活動,她面前沒有觀眾,只有兩臺手機和負責直播的工作人員。作者:陳夢溪「我大概是在9月份的時候,得知要和樂隊一起去香港的,賈敏恕通知我,說去拍攝他們的演出。我那時候已經給魔巖唱片拍過幾次演出現場了,所以接到通知時,並沒有多想,這會是一場什麼樣的演出。」高原在書中寫道,1994年秋天在去這場演出之前,自己在籤約的公司做攝影師沒兩年,雖然也拍過不少大大小小的演出,但這麼大規模和重要的演唱會還是頭一回。
  • 魔巖三傑|重溫94年紅磡:中國搖滾樂的一場春秋大夢
    90年代初三人陸續籤約魔巖文化,1994年春天,他們同時推出了自己的專輯:竇唯的《黑夢》、何勇的《垃圾場》和張楚的《孤獨的人是可恥的》,被稱為「魔巖三傑」。21994年12月 17日,張培仁一手策劃了紅磡「搖滾中國樂勢力」演唱會,魔巖三傑和唐朝樂隊一行37人赴香港演出。
  • 我想和你在紅磡冰室,再吃一碟鑊氣十足的京都豬扒
    我最常吃的一家紅磡冰室,坐落在黃埔地鐵站附近的明安街上,在這條不足50米的短短的街道上,擁擠地排布著門面狹窄的飯店、雜貨鋪、冷凍食品店、菜當、小巴站、甚至古老戲院的出口。它們各自都是一個獨立的生命機體,在紅磡的生態系統裡日復一日地吞吐呼吸、各司其職。
  • 不一樣的紅磡吃喝玩樂
    打造了這一份藏著各大地區:紅磡、荃灣、上環、屯門、元朗的香港攻略!(紅磡雞蛋仔門口)究竟它是惡魔還是天使,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這家熱狗店的熱狗必須配上熱溶芝士而已!!!(紅磡海旁)"我想我們需要冷靜下"、"我們在一齊吧…"TVB劇集很多場景都在這個碼頭取景,
  • 周末別去銅鑼灣擠了,在紅磡也能玩兒出花來
    今天介紹的地方大家都不會陌生,沒錯就是我們最愛的紅磡啦!紅磡美食多自然不用說,除了好吃的,這裡其實還有很多值得探索的好玩之地哦。包你安排一整個周末活動都不帶重樣的。第 1 站英雄地大笪地狂人聚腳新點開幕約1個月的「英雄地大笪地工作室」,由90後型男老闆開的。
  • 吃撐在紅磡第三彈
    最近又發現了好多家不錯的店,小編摸著漸長的肚子默默寫下第三篇紅磡美食攻略,希望大家都能跟我一樣圓潤可愛唷。兩家的味道都很香,但是一品雞煲味道偏麻一點。上菜速度當然是一品雞煲秒殺雞煲皇,因為在他家吃飯限時兩小時,6點前去就還好,去得晚了只能在門口等前面的人吃完空座位出來。地址:紅磡民泰街35號地下四.時新快餐店
  • 香港紅磡除了看演唱會,還有哪些好吃好玩的?
    提到紅磡,很多人會想起萬人紅館,搖著螢光棒為五月天、杰倫瘋狂打call的情景真叫人想念啊。(紅磡站也是港鐵東鐵線及西鐵線的終點站)但如果來到紅磡,只為一場演唱會作短暫停留,未免可惜了,因為這一帶還有很多好吃的市井小食、好逛的奇幻街景,等你發掘。
  • 致敬經典1994,「茅臺不老酒·壹玖玖肆」即將上市首發
    經常有人說,1994年是個神奇的年份。那些為人所津津樂道的經典,似乎都不約而同地與1994年產生著神秘的聯繫。1994年是電影史上最輝煌的一年,誕生了《肖申克救贖》《阿甘正傳》《這個殺手不太冷》《活著》《陽光燦爛的日子》《重慶森林》《低俗小說》《獅子王》等經典電影。1994年是中國搖滾樂強勢綻放的鼎盛時期,黑豹、唐朝、輪迴和魔巖三傑合力創造中國搖滾樂的巔峰神話。「魔巖三傑」在香港紅磡開唱,一下炸翻了整個香港樂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