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閆麗君 通訊員 王科 梁君莉
改革是增強微觀主體活力、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的關鍵一招。10日,記者從煙臺高新區綜合管理部獲悉,2019年,煙臺高新區區屬國有企業組建四大運營公司,分別是城市投資運營公司、園區開發建設公司、金融控股公司和產業發展公司,優化國有經濟布局,重組產權架構。今年以來,高新區大力實施「國企改革攻堅行動」,重點探索「管委會+公司」體制機制改革,以改革的方法破解難題,以攻堅的決心打通堵點,加大國資國企改革推進力度,加快形成規範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以管資本為主的國資監管體系、科學合理的國有資本布局結構。
科學謀劃、高位部署
縱深推進國企改革攻堅
在全區改革攻堅的大棋局中,國企改革是重中之重,是必須牽好的「牛鼻子」。2020年,以《煙臺高新區國有企業改革攻堅實施方案》為引領、若干文件為配套的「1+N」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國企改革不斷邁出實質性步伐。目前,全區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資產總額108.92億元,所有者權益30.86億元;2020年1-10月份實現營業收入7.28億元,社會貢獻總額7000萬元,從改革試點梯次展開到國有資本布局結構調整,從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工資總額預算管理,到國企黨建不斷加強,國企改革呈現全面推進、重點突破、亮點紛呈、成效逐現的良好態勢,國企生機與活力逐漸顯現。
求新求變、銳意進取
探索實行「管委會+公司」體制
創新提出《剝離運營職能目錄》。探索實行「管委會+公司」體制機制改革,剝離管委部門承擔的園區運營、金融服務、市政設施建設維護、公用設施運營維護等職能,交由國有企業承擔。明確依託高新科創公司建設「區中園」,聚焦國家級孵化器主責主業,提升科技孵化率,打造創業服務紅管家品牌;依託高新控股公司建立「管委會+基金」新模式,設立藍色智谷直投基金、產業引導基金,引入社會資金,創新融資方式;依託高新城投公司、高新建設公司承擔政府投資社會服務類工程、市政工程、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維護等,籤訂委託協議書。
打造區中園「管理機構+國企平臺」運管模式。一是全力推進高新區核心區城市更新。抽調骨幹人員成立工業設計小鎮項目專班,管委授權城市投資運營公司--高新城投公司成立智谷小鎮投資開發公司,按照市場化方式負責工業設計小鎮建設,推進小鎮整體開發、沿湖景觀、設計街坊等一攬子工程。二是集中開展金山灣區起步攻堅。成立金山區指揮部,管委授權園區開發建設運營公司--高新建設公司作為金山灣區開發建設主體,堅持基礎設施建設與產業招商同步推進,通過補充項目註冊資本金、增加優質資產、完善法人治理結構等方式,深入推進與中信集團戰略合作,加快實施總投資300億元、一期總投資60億元的PPP項目。
刀刃向內、勇於革新
深化「三項制度」改革
志不求易,事不避難。從2020年開始,對國有企業人事、勞動、分配三項制度進行系統優化,全面建立市場化競爭激勵、選人用人和利益分配機制,實現人力資源價值大幅提升,全員勞動生產率、人工成本利潤率得以提高。
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實現管理人員能上能下。推動國有企業全員競聘上崗機制,堅持按需設崗、精幹高效的原則,根據承擔的工作任務、資產規模、企業類別和管控模式等因素,科學核定各企業內部機構設置,合理確定中層領導職數,有效壓縮一般用人需求,全區國有企業總人數從原來209人壓縮至181人,壓縮率達到13.4%,人員由管理部門更多向業務部門傾斜。
深化勞動用工制度改革,實現員工能進能出。優化崗位體系建設,做好定崗定編工作,優化勞動組織,調整用工結構,嚴格控制用工總量。全面推行公開招聘制度,把好員工「入口關」,依法規範員工的勞動關係,通過籤訂、繼續履行、變更、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等方式,切實加強勞動合同管理。暢通「出」的渠道,建立企業內部下崗、淘汰制度,形成優上劣下的用工競爭機制、流動機制。
深化薪酬分配製度改革,實現收入能增能減。實施工資總額管控。對國企職工,制定區屬企業工資總額管理辦法,實行總額控制、預算管理、分級實施,工資總額由國資監管部門核准,具體分配辦法由企業依法依規研究制定。工資總額分為保障性和效益性工資兩部分,分別確定不同的增減幅度;保障性工資突出保障功能,為職工提供基本工資保障,效益性工資突出激勵功能,與經濟效益等情況掛鈎。優化國企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和薪酬管理。對企業負責人,修訂經營業績考核辦法,改革原有的基本指標和分類指標。經營業績考核實行「一企一策」,科學設置經濟效益指標、重點工作指標、個性化指標和基礎性指標,突出工委管委重大戰略服務保障能力、資產運營效率、風險管控水平等,充分體現差異化、實效性。考核以企業主責主業為主,兼顧企業社會責任及完成全區重點工作任務情況。
優化監管、提升服務
深化授權經營體制改革
規範行權履職。制訂《區屬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計劃」》,理清了區管委、國資監管機構、有關部門單位和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各方的權責,「一企一策」明確了企業功能定位和承擔的重點任務。深化放管結合。按照「授權與監管相結合、放活與管好相統一」的要求,充分放權授權,完善出資人監管權力和責任2張清單,清單以外的事項由企業依法自主決策,該放的放到位、應管的管的住。突出監管重點。出臺區管企業投資分類監管、投資負面監管、擔保監管3張清單,加強風險管理,規範企業投資擔保行為。修訂完善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意見,出臺招商引資、招才引智、重點工作指標等系列考核文件,實行分類考核、差異考核、精準考核。四是強化底線監管。加強國有企業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嚴格落實《區屬企業違規經營責任追究辦法》,對違反規定、未履行或未正確履行職責,造成國有資產損失及其他嚴重不良後果的國有企業經營管理有關人員,嚴格進行責任追究。
黨建引領、強根鑄魂
點燃發展「紅色引擎」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實施國資國企改革攻堅,就要切實發揮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攻堅先鋒模範作用。在國有企業改革中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堅持發揮企業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嚴格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推動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在國有企業落地生根。加快落實國有企業黨組織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明確黨組織研究討論是董事會、經營層決策重大問題的前置程序。區屬國有企業已全面落實公司章程有關黨建方面的工作要求,逐步建立適應新要求的領導體制、工作機制和運行規則。
改革從無坦途,發展任重道遠。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的大幕已拉開,把國企改革的設計圖、施工圖變為現實,關鍵在於落實。煙臺高新區將牢牢抓住此次國資國企改革攻堅期,重整行裝再出發,在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剝離辦社會職能、推進改革示範工程等方面實現新突破,用改革的突破性進展激活發展潛能,著力提升國企改革綜合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