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地做好這個訓練,你苦練的LSD和間歇跑才能發揮最大作用

2021-01-17 騰訊網

提升耐力,參加馬拉松比賽,進而在馬拉松比賽中取得好成績,是許多成熟跑者的重要目標;

為了達成這一目標,科學合理地訓練是根本,那麼怎樣才算科學與合理呢?

看完本文你的訓練會更加清晰和有效。

一、LSD本質是打好有氧基礎,間歇跑本質是提升最大攝氧量

長距離慢跑訓練LSD(long slow distance)常常被理解為積累跑量,LSD不追求快,主要以比較輕鬆的慢速跑為主,把時間和距離拉到足夠長,這樣就可以積累相對較多的跑量。

通過LSD訓練,可以有效增強心肺功能、有效燃脂,提高脂肪利用率,節約糖原,提高身體抗疲勞能力,為後期耐力進一步提升奠定良好基礎。

量上去了,自然能力也就慢慢上去了,正所謂由量變到質變。

間歇跑顧名思義,就是帶有間歇休息的跑步,正是因為有了間歇,所以在跑的過程中,你就要跑得較快,通常幾分鐘你就會快速疲勞,這時通過休息幾分鐘,你就能緩過來,然後進行多次重複,這樣的訓練就是間歇跑。

通過間歇跑可以有效提升最大攝氧量,而最大攝氧量是衡量耐力的「金標準」指標,最大攝氧量提升意味著耐力得到實實在在的提升。

此外,間歇跑還能提升跑步經濟性,讓你以更加省力的方式跑,並且提升身體抗乳酸能力。

二、LSD和間歇跑都是手段,真正實際比賽並不可能像LSD那麼慢也不可能跑到間歇跑那麼快

LSD是一種低強度訓練,是有氧跑,而間歇跑則是一種高強度訓練,是無氧跑,大多數跑者會以低強度訓練為主,將高強度間歇跑穿插其間;

而在實際馬拉松比賽中,你既不可能跑得像LSD那麼慢,除非你是以完賽為目標的佛系跑者,你也不可能跑得像LSD那麼快,你會跑得比平時LSD更快,但比間歇跑慢得多。

這說明一個道理,LSD訓練和間歇跑訓練都是一種提升耐力,提升馬拉松表現的手段。

在馬拉松比賽中,你實際表現出來的配速稱之為馬拉松配速,從運動生理學角度而言,其本質是一種混氧跑,也就是說混氧跑會比有氧跑強度高,但又比無氧跑強度低。

通過系統的LSD和間歇跑訓練,其終極目標是提升你的混氧跑能力。

三、究竟什麼是混氧跑

從字面上理解,混氧跑就是混合了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的一種跑法,也即並非純粹的有氧運動、也非純粹的無氧運動,其強度在有氧運動之上,又在無氧運動之下。

體內在運動時是否產生乳酸,以及乳酸濃度高低是評價運動究竟是有氧運動、無氧運動還是混氧運動的重要指標。

當運動強度比較低的時候,糖和脂肪充分氧化分解,除了產生二氧化碳和水以外,基本沒有其他代謝廢物產生,這時就是純粹的有氧運動,我們所說的LSD、輕鬆跑、養生跑、健康跑,往往就是這種情況,這種狀態理論上可以維持很長時間。

在安靜狀態下,體內正常血液中也有一定血乳酸濃度,大約為1mmol/L,而在純粹有氧運動狀態下,體內血乳酸濃度一般為2mmol/L左右。

而隨著運動強度提升,糖開始無氧酵解,此時就會產生乳酸,你這時就會感覺有點難受,但還是能夠堅持的,因為這時乳酸不斷產生,又在不斷被清除,也就是說血乳酸能保持恆定的濃度,同時濃度又不是那麼高,一般介於3-4 mmol/L,有些人介於3-6 mmol/L,此時就稱為混氧運動。

只要糖開始無氧酵解,就標誌著著機體進入了無氧供能參與的運動狀態,但這時無氧供能佔比不是太高,還有一部分是來自於有氧供能,這就是所謂混氧運動。

混氧運動時,血乳酸雖然有所升高,但處於一邊產生一邊消除的動態平衡狀態,也就是說沒有乳酸越積越多的情況。在馬拉松比賽中,你會竭盡全力跑上3-4個小時,這時的狀態基本就是混氧狀態,這個狀態下你能堅持比較長的時間,但又比較累,絕對談不上輕鬆。

隨著運動強度進一步提升,由於所需的輸出功率越來越大,只有糖酵解才能滿足輸出功率的需要,因此糖酵解供能佔比越來越大,脂肪分解佔比越來越小,乳酸產生越來越多,乳酸產生的速度大於清除的速度;

可以想像,血乳酸濃度會越來越高,可以達到6 mmol/L以上,當高到一定程度,你就會感到極度難受,並很快敗下陣來,跑不動了,間歇跑時基本就是這種狀態,這時就稱為無氧運動。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總結:

有氧運動時,乳酸產生很少,強度中等偏低,這就是所謂LSD訓練;

混氧運動時,乳酸會產生,但濃度不高,乳酸產生和清除保持動態平衡,強度中等偏高,這就是所謂馬拉松配速跑;

無氧運動時乳酸大量產生,乳酸產生速度大於清除速度,乳酸在體內不斷堆積,強度很大,這就是所謂間歇跑;

四、重新認識乳酸閾跑

乳酸閾又稱為乳酸門檻,所謂閾值,門檻,其本質就是指一條分界線。

我們通常所理解的乳酸閾就是指從用氧運動到無氧運動的臨界點,在這個臨界強度以下就是有氧運動,而在這個臨界強度以上就是無氧運動。

但事實上,如果進行逐級遞增運動負荷測試,科學家們發現,存在兩個乳酸閾拐點,分別是第一拐點和第二拐點:第一拐點位於2 mmol/L左右,此時表明身體從有氧運動進入混氧運動;

第二拐點位於4-6 mmol/L,此時則表明身體從混氧運動進入真正意義的無氧運動。而我們通常所說的乳酸閾其實僅僅指的是第二乳酸拐點。

由於乳酸閾存在兩個閾值,分別是第一乳酸閾和第二乳酸閾:

第一乳酸閾代表身體從純粹的有氧運動進入混氧運動,這個閾值血乳酸濃度為2mmol/L左右;

而第二乳酸閾則代表身體從混氧運動進入無氧運動,這個閾值血乳酸為4-6mmol/L左右。

第一乳酸閾和第二乳酸閾表達過於複雜,還不如用更為簡潔的有氧閾和無氧閾來表示。

有氧閾代表第一血乳酸拐點,無氧閾則代表第二血乳酸拐點。

有氧閾值以內的運動屬於純粹的中低強度有氧運動,而有氧閾值以上、無氧閾值以下的運動屬於中高強度的混氧運動。而無氧閾值以上的運動屬於高強度的無氧運動。

事實上血乳酸有兩個拐點也即兩個閾值

五、混氧跑的心率期間

混氧跑是一個強度範圍,丹尼爾斯訓練法定義從79%-90%最大心率區間都屬於混氧跑;

而乳酸閾跑更多是一個臨界強度的訓練,丹尼爾斯訓練法界定的乳酸閾跑心率區間非常窄,僅僅為88%-90%最大心率;

為什麼乳酸閾跑心率區間極為狹窄?

那就是因為乳酸閾跑本質是混氧跑的一種特例,是從混氧跑到無氧跑的臨界值,強度稍大就變成無氧跑了,而強度稍低又變成了普通的混氧跑,所以乳酸閾跑強度極難把握。

混氧跑包括馬拉松配速跑和乳酸閾跑兩種

備註:最大心率採用220減去年齡計算,但該值與實際最大心率存在差異,建議實測最大心率。

六、把握好混氧跑讓你在馬拉松比賽中取得好成績

混氧跑包括馬拉松配速跑和乳酸閾跑,可以理解為乳酸閾跑是混氧跑的一種特例,也即從混氧到無氧的臨界強度。

馬拉松配速跑是一種馬拉松專項強度訓練,其要求

心率控制在79%-87%最大心率;

每次的訓練時間控制在40分鐘~110分鐘(1小時50分鐘)

單次訓練控制在周跑量的15%~20%

乳酸閾跑相對強度更難控制,因為強度稍大就變成無氧跑,強度低又變成馬拉松配速跑

心率控制在88%-90%最大心率;

訓練時間方面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我們稱之為節奏跑,適合水平較高的跑者,要求中高速奔跑20分鐘不停歇,然後進行休息,也可以休息4-5分鐘後再進行下一組訓練。另外一種我們稱之為巡航間歇,巡航間歇針對普通跑者,每組5分鐘,組間休息1分鐘,可進行4組;

單次訓練不超過周跑量的10%

七、總結

混氧跑是真正的馬拉松專項強度訓練,是銜接LSD和間歇跑的重要訓練形式,做好混氧跑,才能真正提升馬拉松賽場上的表現。

相關焦點

  • 間歇訓練前做好這個,才能讓間歇跑發揮最大功效!
    毋庸置疑間歇跑是馬拉松訓練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成為精英跑者不可或缺的重要訓練方法。間歇跑顧名思義,就是帶有間歇休息的跑步,正是因為有了間歇休息,所以在跑的過程中,你就要比較快或者儘可能快地奔跑。跑得很快當然你就無法像LSD那樣堅持很長時間,通常幾分鐘你就會快速疲勞,這時通過休息幾分鐘,你就能緩過來,然後進行多次重複,這樣的訓練就是間歇跑。
  • 如何提升最大攝氧量?間歇訓練和亞索800訓練法對跑者的作用
    這就是為什麼擁有更高最大攝氧量速度的跑者會跑得更快的原因。提升訓練的方法最大攝氧量的大小受到身體素質本身影響外,可以通過訓練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有兩種能夠有效提升最大攝氧量的訓練方法:間歇跑和亞索800訓練法。
  • 如何提升跑速和耐力:間歇訓練+拉伸+力量訓練
    提升速度和耐力的方法有很多,但是最普遍也最有效的有三種,拉伸、間歇訓練和力量訓練。間歇訓練間歇訓練之前首先通過走路或者慢跑熱身5分鐘,這有助於喚醒肌肉,讓雙腿做好間歇訓練的準備。間歇訓練能夠讓身體更有效的利用氧氣,提升跑步速度和整體的耐力。
  • 間歇跑不算什麼,做過這種訓練你才能真正無所畏懼
    所謂高度專項化的訓練指的是動作模式、供能特點都要與實際比賽高度一致,從這個意義上說,間歇跑由於速度快,動作幅度會比馬拉松比賽時大很多,供能特點與比賽也有所不同,所以間歇跑很有用,但也並不能神話其作用。
  • 只有吃過間歇跑的苦,你才能迎來PB時的快樂!
    簡單來說,最大攝氧量就是在運動時身體處理氧氣的最大值。它能夠有效地評價一個人的有氧能力。怎麼測試你的最大攝氧量呢?有一個方法叫做12分分跑,你要用盡全力地跑個12分鐘,記錄下你所跑的距離。簡單來說就是跑跑停停,不過在跑的時候,要用上最大有氧心率的90%來跑,在跑完之後,休息同樣的運動時間,再接著跑下一組。在間歇跑的過程中,由於我們在不停的變速衝刺,能夠大大的刺激心肺能力,從而提高最大攝氧量。另外,在間歇跑過程中,因為快速的奔跑中,身體產生的乳酸也會增多,很容易疲勞。在經過一段時間訓練之後,你會發現自己的抗乳酸能力也變強了,從而變得更能跑。
  • 間歇跑,你真的跑對了嗎? 燃燒訓練營
    如果按照這個寬泛的定義,間歇跑幾乎可以囊括各種強度跑與放鬆穿插的訓練。如此寬泛模糊的定義,使得間歇跑的形象撲朔迷離。很多跑者在訓練中採取了錯誤的配速及訓練和恢復時間,導致訓練事倍功半。那麼如何採取正確的間歇跑訓練呢?首先,我們來界定一下間歇跑。
  • 間歇跑並非越痛苦越好:最佳的間歇跑訓練標準只有一個……
    ,間歇跑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這不僅降低了訓練效果,也人為增加了痛苦和受傷風險,事倍功半就是這個意思。 為什麼間歇跑並非越快越好? 間歇跑時,你基本上就能達到最大攝氧量,所以間歇跑訓練本質就是以最大攝氧量強度進行訓練。
  • 如何提升最大攝氧量?高水平跑者都在做間歇跑和亞索800訓練
    近幾年,最大攝氧量在跑者中成為了一個熱門詞彙,特別是對於中長跑跑者來說,為了提升運動表現更是專注於提高自己的最大攝氧量。因為最大攝氧量作為評價有氧耐力的黃金指標,決定著長跑者的能力。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聊一聊最大攝氧量及其提升方法。
  • 經典12分鐘跑體能測試,計算跑者的最大攝氧量和間歇跑訓練配速
    他設計了一個時間範圍,然後讓測試者在這個範圍內跑步,最後用完成的距離來估算測試者的最大攝氧量和體能水平。肯尼斯醫生把自己的研究發布在1968年美國醫學協會期刊,和自己撰寫的關於有氧鍛鍊的暢銷書裡,立刻引起了廣大跑圈的關注和應用。因為這個方法簡便、準確性高,能夠比較真實地反映跑者的體能水平,對美國70年代的跑步運動興盛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也成為現代跑步文化中的一塊奠基石。
  • 間歇訓練,怎麼跑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間歇訓練——是指兩次練習之間有一個嚴格控制休息時間的間歇階段。這個間歇階段的長短是通過測量或預估運動員的心率來控制的,間歇時間有長有短,所以每次課的意義也不同。男子800米全國室外紀錄保持者.清華學子騰海寧間歇訓練關鍵點是運動員要在尚未完全恢復體力時,便開始進行下一組練習。
  • 在跑步訓練中,長距離跑或間歇跑哪個更適合你?
    跑步一段時間後,當我們想要繼續提升自己的跑步水平時,往往會聽到兩個新的名詞——「長距離」以及「間歇跑」。今天就分別來說說長距離跑和間歇跑是什麼?長距離跑在跑步訓練中,長距離跑通常指的是超過26公裡的訓練。
  • 高效的間歇跑訓練並不是越快越好,而是……
    1、提升最大攝氧量,增強跑者絕對耐力最大攝氧量是一個專業術語,是指當你達到運動極限時,你能夠攝取的最大氧氣量,這個值越高,代表你的耐力越好。如果你希望提高你的最大攝氧量,就得逼迫自己儘可能在最大攝氧量所對應的強度下訓練,這樣才能深刻地刺激你的心肺系統,最大攝氧量才能提高,間歇跑時的速度通常就是最大攝氧量所對應的跑步速度。
  • 大眾跑者的間歇跑該如何跑
    一提到間歇跑,很多大眾跑者會覺得這是專業跑者的事,我們只是健康跑,這麼「高逼格訓練」不屬於我們,不過,如果你想成為一名成熟的跑者,間歇跑是必須邁過去的一道坎。間歇跑該怎麼跑?網上有很多訓練方法,通常是採用400米或800米一組的方式。
  • 間歇訓練:優秀跑者的必經之路!
    這是跑圈「老司機」經常說的一句話,但真正的間歇訓練你知道多少?能否在不受傷的情況下,利用間歇訓練,逐步提高自己的成績?健康跑吧曾經推送過很多關於「間歇訓練」的相關文章,每篇都有新內容。今天,踏浪和大家舊題重談,希望大家能有新收穫!什麼是間歇訓練?
  • 深度解析基普喬格間歇跑訓練原理:背後訓練邏輯值得跑者學習
    間歇跑在許多大神乃至高級跑者中都被視為一種高難度同時高效率、對於耐力提升收效顯著的訓練。從某種意義上說,練不練間歇跑成為區別你是高級跑者和中級以下跑者的標誌之一,這種劃分也許有些絕對。誠然,不練間歇跑照樣有人能跑進全馬330以內。
  • 學院派筆記(三) 速度跑(speed run)間歇跑與馬拉松訓練
    Hansons馬拉松訓練方法裡提及的速度跑訓練,就是我們平常常掛在嘴邊的間歇跑。速度跑訓練中要求跑者進行多組特定距離的高強度的距離訓練,中間穿插恢復休息。這個訓練在提升身體能力的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並且還讓你心理上做好準備去應對艱難的訓練和壓力。每一次你完成的速度跑練習就像你將它們當做錢存入銀行,當你在馬拉松賽場上最艱難的時刻你可以把它們取出來。
  • 經典12分鐘跑體能測試,計算跑者的最大攝氧量和間歇跑訓練配速
    經典12分鐘跑體能測試,計算跑者的最大攝氧量和間歇跑訓練配速 原標題:經典12分鐘跑體能測試,計算跑者的最大攝氧量和間歇跑訓練配速
  • 間歇跑的訓練要領
    最大攝氧量是指:在人體進行最大強度的運動,當機體出現無力繼續支撐接下來的運動時,所能攝入的氧氣含量。是反映人體有氧運動能力的重要指標。同一配速下,最大攝氧量高的選手,產生的乳酸越少。通俗版解釋:汽車發動機排量增大,應付高配速輕鬆自如,全方面擺脫酸爽。間歇跑訓練可以有效提高以上兩個參數,使得身體更加強健,適應高配速。間歇跑過程中,高低強度交錯進行跑步。
  • LSD訓練+衝刺跑訓練,幫你提升跑步耐力
    但是,跑步對於跑者的身體素質有著基本的要求,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心肺能力。跑者的心肺能力不足會造成跑步時耐力不足。在諸多跑步訓練方法中,LSD(長距離慢跑)訓練可以有效地解決跑步耐力不足的問題。今天和大家談談LSD訓練,詳細了解LSD訓練,提高跑步耐力。
  • 間歇跑,專業運動員訓練中也會遇見的問題
    間歇訓練是什麼?間歇訓練和重複跑是有區別的,間歇訓練需要更精細地控制休息的間隔,而重複跑只要注意快跑的速度和距離。間歇訓練的要點有5方面:距離,間歇,重複組數,配速,組間休息的方式。間歇訓練能夠帶來一種循序漸進的控制感,所以非常適合用來幫助你逐漸達到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