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氧基礎打好了之後,就是要提高速度了。提高速度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最大攝氧量,而這方法最有有效果的就是間歇跑了。
什麼是最大攝氧量
我們先來了解一個概念:最大攝氧量。
最大攝氧量指的是人體在進行最大強度的運動時,當你力竭時無力再繼續支撐接下來的運動時,所攝入的氧氣含量。
簡單來說,最大攝氧量就是在運動時身體處理氧氣的最大值。
它能夠有效地評價一個人的有氧能力。
怎麼測試你的最大攝氧量呢?
有一個方法叫做12分分跑,你要用盡全力地跑個12分鐘,記錄下你所跑的距離。
最大攝氧量=(跑步的距離-504.9)/44.73
比如,你12分鐘跑了3公裡,那麼最大攝氧量=(3000-504.9)/44.73=55.78ml/kg/min
這個方法每個人都可以測試,但是會有一些誤差,因為我們沒辦法確定是否一直處於盡力的狀態。
你的最大攝氧量越高,身體處理氧氣的能力越強,那麼你的跑步能力越好。
怎麼提高你的最大攝氧量呢?
間歇跑是一個非常合適提高自己最大攝氧量的跑步方式。
什麼是間歇跑?簡單來說就是跑跑停停,不過在跑的時候,要用上最大有氧心率的90%來跑,在跑完之後,休息同樣的運動時間,再接著跑下一組。
在間歇跑的過程中,由於我們在不停的變速衝刺,能夠大大的刺激心肺能力,從而提高最大攝氧量。另外,在間歇跑過程中,因為快速的奔跑中,身體產生的乳酸也會增多,很容易疲勞。在經過一段時間訓練之後,你會發現自己的抗乳酸能力也變強了,從而變得更能跑。
間歇跑怎麼訓練?
我們以400米90秒間歇為例。
在開始間歇跑之前,首先要做好熱身,因為間歇跑強度非常大,身體沒做好熱身的話,是非常容易受傷的。熱身完之後,慢跑3-5公裡以便適應接下來的間歇大餐。
做好這些準備後,便開始間歇跑。
用90秒的時間內跑完400米,可能會有誤差1-2秒,這個關係不大,但是不要誤差太多。跑完之後,同樣也是休息90秒。間歇跑的休息和跑的時間是1:1,這樣才能夠在你的機體尚未完全恢復的情況下,接著下一組,跑個8組-10組左右。跑完之後要做好拉伸和放鬆。
在間歇跑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前面幾組不要跑太快了,不然後面的幾組你會跑得特別難受。另外,間歇跑一定要嚴格按照時間來,很多人往往在最後幾組因為太累了,就越跑越慢,這樣的訓練效果是會打折扣的。練習間歇跑的時候,最好是有幾個小夥伴一起跑。可以互相打氣,互相鼓勵。
只有吃得過間歇跑的苦,你才能迎來PB時的快樂!
間歇跑是一個強度非常高的運動,新手跑者暫時以鍛鍊有氧耐力為主,想提高跑步成績的跑者可以練下間歇跑。間歇跑一個星期練一次就夠了,不要貪多哦。
用這兩種跑法鍛鍊一段時間,你會發現你的5公裡和10公裡的成績會有一個非常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