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蝙蝠?水貂?新型冠狀病毒究竟來源於哪種動物?

2020-12-16 手機鳳凰網

與往年相比,2020年的這個春節,實在是太難了。

2019年的冬天,來自武漢的一種新型冠狀病毒悄然滋生,伴隨著春運的「大遷徙」,迅速蔓延到了全國各地。

據國家衛健委通報,截至1月29日24時,累計報告確診病例7711例,現有重症病例1370例,累計死亡病例170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124例,共有疑似病例12167例。短短一個月時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確診病例已超過2003年的SARS疫情。

不斷上升的數字,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疫情之下,除了要做好隔離和救治,找到「病毒源頭」也同樣重要。

儘快確認病毒的源頭宿主和中間宿主,可以加快針對該病毒藥物與疫苗的研發,迅速阻斷人與病原體的接觸,對於病毒病原體早期預防和疫情控制的意義,不言而喻。

新型冠狀病毒來源於「野味」

2020年1月7日,武漢肺炎病原體初步判定為新型冠狀病毒,經測序,獲得其全基因組序列,隨後得到公布。

1月20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採訪中表示,從各方面的流行病學的調查看,這次疫情的源頭來自一個野生動物,比如說竹鼠、獾這類。

1月22日,中科院院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表示,此次新型冠狀病毒來自於武漢一家海鮮市場非法銷售的野生動物。

經過調查,專家很快鎖定了武漢華南海鮮市場,雖以海鮮市場冠名,但其實際上卻是個綜合市場。據了解,這個市場存在多家野生動物交易商鋪,也就是所謂的「野味」。

1月26日,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首次從華南海鮮市場的585份環境樣本中,檢測到33份樣品含有新型冠狀病毒核酸,並成功在陽性環境標本中分離病毒,提示該病毒來源於華南海鮮市場銷售的野生動物,但研究並未鎖定是哪一種具體的動物。

新型冠狀病毒流行源自蛇?遭學界質疑

據雷鋒網此前報導,1月22日,一篇發表在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醫學病毒雜誌)的論文指出,與刺蝟、穿山甲等其他動物相比,2019-nCoV的密碼子使用偏好與蛇類似,因此蛇最有可能是攜帶新型冠狀病毒的動物。

不過,這樣的消息很快得到了學界的質疑:科學媒體「知識分子」商周專欄在23日發表文章稱,「此前流行的SARS和MERS病毒的自然宿主均是蝙蝠,通過果子狸和駱駝傳染給人,也就是說,病毒的傳遞是在哺乳動物之間進行的。但蛇不是哺乳動物,而是爬行類。」

聖保羅大學的病毒學家Paulo EduardoBrandão說:「他們沒有證據表明蛇可以被這種新的冠狀病毒感染並作為宿主。除了哺乳動物和Aves(鳥類)以外,沒有一致的證據證明宿主中存在冠狀病毒。」

蝙蝠、水貂成候選?

1月24日,北京大學工學院教授朱懷球團隊在bioRxiv預印版平臺發表題為《深度學習算法預測新型冠狀病毒的宿主和感染性》的文章。基於深度學習算法開發的VHP(病毒宿主預測)方法,推測出蝙蝠和水貂可能是新型冠狀病毒的兩個潛在宿主,水貂可能為病毒傳播的中間宿主。

文中提到,隨著全基因組序列的在線發布,他們預測了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的潛在宿主。結果顯示,2019-nCoV的6個基因組均具有較高(p值<0.05)感染人類的可能性。

VHP法提供的50種冠狀病毒潛在宿主的P值(人類冠狀病毒呈紅色,2019-NCoV標記為*)

新型冠狀病毒與44種病毒進化樹(橙色區域為2019-NCoV)

朱懷球團隊研究得出結論,新型冠狀病毒具有與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SARS-CoV)、蝙蝠SARS樣冠狀病毒(Bat SARS-like CoV)和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MERS-CoV)類似的感染人類的強大潛力。

與感染其他脊椎動物的冠狀病毒相比,蝙蝠冠狀病毒具有與武漢新型冠狀病毒,即2019-nCoV相似的感染模式。此外,通過比較所有宿主在脊椎動物上的病毒傳染模式,發現水貂病毒的傳染性模式與2019-nCoV更為接近。

該課題組成員之一,浙江大學醫學院第一醫院、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肖永紅對媒體表示,研究發現,新型冠狀病毒與其他冠狀病毒有相似的傳染過程。蝙蝠身上有多種冠狀病毒,這些冠狀病毒可能先傳染至哺乳動物,再傳染到人。比如MERS病毒,中間宿主就是駱駝。對於新型冠狀病毒來說,研究預測,蝙蝠是它的最主要來源,中間宿主可能是水貂。

需要指出的是,這一研究並非是基於動物實體的研究,只是採用計算機深度學習算法來進行的數據模式推論,準確性有待商榷。

值得注意的是,23 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團隊在 bioRxiv 預印版平臺上發文稱,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或來源於蝙蝠。

據了解,石正麗團隊早期從5名患者體內獲得了該病毒的全基因組,其中這5例基因組基本上一致,並與SARS-CoV的序列一致性達79.5%。同時還發現,2019-nCoV與雲南菊頭蝠中存在的RaTG13冠狀病毒的序列一致性高達96.2%。

另外,早前21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郝沛研究員、軍事醫學研究院國家應急防控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鍾武研究員和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合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李軒研究員合作,在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中國科學:生命科學)上發表論文稱,武漢冠狀病毒和SARS/類SARS冠狀病毒的共同祖先都是和HKU9-1類似的病毒。並推測和SARS一樣,武漢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也可能是蝙蝠,在從蝙蝠到人的傳染過程中很可能存在未知的中間宿主媒介。

蝙蝠:病毒之王

從目前的幾路研究來看,傾向於認為新型冠狀病毒的源頭宿主疑似為蝙蝠,但病毒的中間宿主是什麼,仍不明晰。

蝙蝠身上攜帶超過100多種兇險無比的致病性病毒,被稱為「大自然的活體病毒庫」,是真正的病毒之王。許多著名病毒的自然宿主都被證實為蝙蝠。比如伊波拉病毒、尼帕病毒、亨德拉病毒、MERS病毒、SARS病毒等,均被證實蝙蝠為最初的病毒「元兇」。

為什麼蝙蝠會攜帶那麼多病毒?

蝙蝠是一個古老的物種,是最早的哺乳動物之一,有5000萬年的進化史,漫長的進化過程使得蝙蝠發展出了超強的DNA損傷修復能力,逆天的免疫系統造就了蝙蝠「百毒不侵」的防禦功能,雖然攜帶多種病菌,但自身生命力卻極其頑強。且其物種繁多,數量龐大,目前已知的蝙蝠種類近1200種,佔了全球哺乳動物總量的五分之一。而且蝙蝠還是除人類之外分布範圍最廣的哺乳類動物群,幾乎無處不在。同時,蝙蝠作為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活動範圍強大,而且以群居生活為主,這就導致其接觸和傳播病毒的機會大大增加,這也讓很多野生動物成為了病毒的中間宿主。

2003年SARS時期,專家從廣東野生動物市場上售賣的果子狸體內分離和檢測到了和SARS病毒完全一樣的病毒。然而,專家調查了全國各地的養殖果子狸和野生果子狸,卻發現它們並沒有被SARS病毒感染的證據。13年之後,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組和崔傑組在SARS冠狀病毒起源獲得突破性進展,終於在雲南昆明地區一個小山洞裡的蝙蝠身上發現了SARS病毒所有基因組成,證實了SARS病毒的源頭就是蝙蝠。

微博網友@|荷莊|表示:蝙蝠憑一己之力,封印了病毒千年,晝伏夜出,努力扮演一個孤獨的潘多拉盒子,並且已經盡到最大努力長得不像個食材,萬萬還是沒想到,這生生世世的努力,終究是錯付了……

雷鋒網小結:

雖說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的宿主還沒有最終明確,但可以肯定的是,依然和野生動物有關。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我們的教訓,已經足夠深刻了。

1月26日,市場監管總局、農業農村部、國家林草局已禁止野生動物交易活動,直至全國疫情解除。

不過,大家也無需過度恐慌,相信在全國人民齊心協力的支持和幫助下,疫情終究會被戰勝。鍾南山院士表示,這次病毒雖然傳染性比較強,但病死率不是特別高。當年SARS持續了五六個月,相信這個新型冠狀病毒不會持續那麼長。現在要抓住兩個要害:早發現,早隔離,這是最原始也是最有效的辦法。

在這裡,雷鋒網編輯提醒大家,為了自己和他人的身體健康,請珍愛生命,遠離「野味」。同時,沒有特殊情況儘量減少外出,外出的話記得戴口罩,勤洗手、勤消毒,做好防護措施。

相關焦點

  • 優先研究領域:追溯新型冠狀病毒的起源
    冠狀病毒究竟從哪裡來?人類SARS冠狀病毒來源於中國南方野生動物市場的果子狸,其所攜帶的冠狀病毒與病人的SARS冠狀病毒基因同源性超過99%,近似一樣。通過關閉野生動物市場,隔斷人與攜帶冠狀病毒的野生動物接觸,人類SARS冠狀病毒在人類中的傳播與爆發很快消失。
  • 武漢病毒所發文稱新型冠狀病毒或來源於蝙蝠
    1月23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團隊在bioRxiv預印版平臺上發表文章,報導了武漢新型冠狀病毒nCoV-2019。研究發現,新型冠狀病毒與一種蝙蝠中的冠狀病毒的序列一致性高達96%。
  • 北大等研究機構發現:蛇是最有可能攜帶新型冠狀病毒的野生動物
    1月22日,在一項發表於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的最新研究中,北京大學、廣西中醫藥大學、寧波大學和武漢生物工程學院組成的研究團隊報導了關於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的新發現:2019-nCoV可能是蝙蝠冠狀病毒與一種未知來源的冠狀病毒的重組病毒
  • 西浦生物科學專家:新型冠狀病毒或來源於蝙蝠,病毒如何變異重組是...
    「這意味著不同冠狀病毒中不同的部分可以重組,進而產生一個新的冠狀病毒株。」儘管頻繁的病毒重組為繪製基因圖譜工作帶來了挑戰,但姜博士指出,他的研究以及另一項新近研究同時指向了新型冠狀病毒與蝙蝠之間的密切關聯。 「從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學研究所石正麗博士及其團隊最新公布的蝙蝠冠狀病毒基因組序列中我們可以看到,96%的基因組序列與引發武漢疫情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病毒相同。
  • ...一家水貂養殖場的一名工人感染了一種新型冠狀病毒,這種病毒與...
    >2020-05-20 22:26:08來源:FX168 【荷蘭政府:有證據表明水貂將新冠病毒傳染給了人類】荷蘭政府表示,有證據表明有一名工人從一隻貂身上感染了冠狀病毒,並正在荷蘭的所有水貂養殖場實行強制性檢測。
  • 最新官宣新型冠狀病毒又與蝙蝠有關?蝙蝠究竟有何魔力?
    中國疾控中心團隊最新研究成果登上《柳為什麼總是蝙蝠?它究竟有什麼魔力?別問為什麼,這要從500萬年前的一次bug說起。石正麗的科研團隊在野外採集蝙蝠 ■他們經常到全國各地採集蝙蝠,蝙蝠洞一般在比較偏遠的地方,地勢也很險峻,過程艱辛難以想像,終於在13年的追蹤後,確定病毒來源於雲南省的一處洞穴的一群中華菊頭蝠
  • 還敢吃蛇嗎?最新研究:新型冠狀病毒最可能來自於蛇
    最新研究:新型冠狀病毒最可能來自於蛇 2020-01-23 10:03:17 來源:澎湃新聞 作者:苑菁菁中國學者最新研究:新型冠狀病毒最可能來自於蛇  肆虐一時的SARS病毒來自果子狸,從果子狸傳染給人。而引起目前肺炎疫情、最早在武漢發現、被命名為2019-nCoV的新型冠狀病毒可能來自蛇。  繼鍾南山和高福兩位院士表示武漢肺炎病毒來自野生動物後,1月22日,中國學者最新在線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將前述野生動物的範圍進一步縮小,將可疑對象鎖定到蛇。
  • 西班牙一農場感染新型冠狀病毒 9萬多隻水貂被安樂死
    據《鏡報》7月16日報導,西班牙阿拉貢地區的一個農場因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場內的9.2萬隻水貂被全部執行安樂死。據悉,該農場位於La Puebla de Valverde鎮,距離首都 Terue l25公裡。
  • 還敢吃蛇嗎?中國學者最新研究:新型冠狀病毒最可能來自於蛇
    而引起目前肺炎疫情、最早在武漢發現、被命名為2019-nCoV的新型冠狀病毒可能來自蛇。繼鍾南山和高福兩位院士表示武漢肺炎病毒來自野生動物後,1月22日,中國學者最新在線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將前述野生動物的範圍進一步縮小,將可疑對象鎖定到蛇。
  • Nature爭議:新型冠狀病毒到底來自哪裡?穿山甲還是蝙蝠?
    起初,許多感染者在一個海鮮批發市場工作或購物,那裡也出售活的和剛宰殺的動物。這就是為什麼專家懷疑它是從動物宿主傳染給人類的。冠狀病毒來自穿山甲嗎?據中國官方媒體報導,華南農業大學的研究人員分析了1000多隻野生動物的宏基因組樣本,發現食蟻獸穿山甲最有可能是這種新型冠狀病毒的中間宿主。圖片來源:https://cn.bing.com官方媒體報導說:"他們發現從宏基因組中組裝的冠狀病毒株的序列與最近爆發的冠狀病毒感染人群的序列有99%相同。"
  • 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者,可能是穿山甲?
    日前,廣州的研究人員提出,穿山甲有可能是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的動物來源。截至2月7日,新型冠狀病毒已致3萬多人感染,疫情影響全球。 雖然我們還需要看到更多的細節,但研究結論確實說得通,因為其他數據也顯示,穿山甲攜帶的一些病毒與新型冠狀病毒的親緣關係很近。」澳大利亞雪梨大學的演化病毒學家Edward Holmes說。 新型冠狀病毒又被稱為「nCoV-2019」,研究人員一直想要儘快確定它的動物來源,這一點非常關鍵。
  • 水貂涉嫌傳播新型冠狀病毒,荷蘭急需毒氣滅並引發爭議
    在過去的幾個月裡,有兩個疑似水貂感染新冠狀病毒的病例,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水貂及其皮毛和糞便的運輸在份被正式禁止,所有農場都接受了檢測。幾天前,荷蘭政府對水貂做出了最後決定:毒氣殺戮。農業部發言人赫敏說,南部一個農場已向1500隻雌性水貂施放毒氣,另外9個受感染的農場將陸續死亡,最終死亡的水貂總數超過1萬隻。然而荷蘭政府用有毒氣體殺死水貂的做法引起當地動物保護組織的強烈不滿,他們甚至呼籲政府撤銷用有毒氣體殺死水貂的決定,但被法院駁回。目前,相當多有一個水貂養殖場,因為養殖水貂的目的是用毛皮做衣服,所以農場的環境相當惡劣。
  • 新型冠狀病毒英文詞彙及表達
    通過多場官方的新聞發布會,我們總結了一些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相關單詞和短語:新型冠狀病毒:new/novel coronavirusSARI: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乙類傳染病:category-B infectious
  • 衡水中學:從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角度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3)包膜結構賦予其更強毒性  冠狀病毒的外面還有包膜,相比沒有包膜的病毒,它「自我保護能力」更強大,致病能力往往更強。  2.進化與適應觀  (1)2019新型冠狀病毒與其宿主的共同進化  蝙蝠存在了8800萬年,幾乎與恐龍是同時代。
  • 新型冠狀病毒來自哪裡?宿主是什麼?傳染力強嗎?
    眼下,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似乎呈現愈演愈烈之勢。這一來勢兇猛的神秘「殺手」究竟來自何方?傳染力如何?研究推測,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有可能是——蝙蝠,研究成果預測了武漢冠狀病毒有很強的對人感染能力 ,為科學防控,制定防控策略和開發檢測/幹預技術手段奠定了科學理論基礎。 自然宿主或是蝙蝠 說起當年的「非典」,很多人至今心有餘悸,那場疫情的罪魁禍首正是一種名為SARS的冠狀病毒。
  • 最新研究駁斥新冠病毒為「人造」產物 蛇不是中間宿主
    此前,一項研究分析了SARS-CoV-2病毒的基因組,結果表明蛇是這種病毒的宿主,儘管目前已知的冠狀病毒只會感染哺乳動物和鳥類。與此同時,一項不相關的研究比較了新型冠狀病毒和HIV-1的突刺蛋白序列,發現了意想不到的相似之處。雖然作者在受到科學批評後撤回了這篇預印稿,但由此引發了一些謠言和陰謀論,認為這種新型冠狀病毒可能是在實驗室中設計出來的。
  • 張永振團隊:新型冠狀病毒更有效地感染人類
    ·研究證實該病毒與SARS同屬於冠狀病毒,但是一種新型的冠狀病毒。·新型冠狀病毒有效地利用人ACE2作為細胞進入受體,從而使得其更容易感染人類。·通過基因組序列對比表明,新型冠狀病毒與感染人類的SARS病毒或蝙蝠身上的類SARS病毒之間發生了基因重組,但還不能推定是基因重組促進了新型冠狀病毒的誕生。
  • 蝙蝠吉不吉利咱不知道,能傳染什麼病咱得問問
    對於蝙蝠的生物屬性和疾病傳染能力的研究,千百年來幾乎是一片認知空白。就算是現代以來經歷過蝙蝠引發的痛苦的非典和伊波拉時期,人們還是容易好了傷疤忘了疼。誰也預料不到,自己會以這麼「宅」的方式度過2020年春節。雖然此次新型冠狀肺炎的源頭還不能完全確定,但種種跡象都指向了某種野生動物。
  • 科學家在蝙蝠身上又發現 6 種全新冠狀病毒
    據作者介紹,新發現的冠狀病毒與引起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症候群(SARS)、中東呼吸系統症候群(MERS)或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COVID-19)的冠狀病毒並沒有密切的聯繫。身藏數毒的蝙蝠史密森尼學會全球健康項目的前野生動物獸醫、該研究的主要作者 Marc Valitutto 表示,病毒大流行提醒我們,人類健康與野生動物和環境的健康密切相關。在全球範圍內,人類與野生動物的互動越來越頻繁,所以我們對動物體內的這些病毒了解得越多,就越能更好地降低病毒流行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