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有高血脂問題的朋友,如果通過生活調理幹預,無法有效控制到達標水平的,一般都需要使用藥物來加強血脂控制,在各種血脂控制藥物中,他汀類藥物目前仍然是臨床上最為常見的基礎藥物和心血管風險預防藥物,有很多人說:「這個藥不能吃,吃了就會肌肉痛,還有可能引起橫紋肌溶解症!」,這是真的嗎?如何正確理解他汀類藥物可能引起的肌肉痛不良反應,如何有效的預防和減少肌肉痛出現的風險機率,今天就來和大家聊一下這方面的話題。
吃他汀並非一定會引起肌肉痛
他汀類藥物引起肌肉痛的不良反應風險的確存在,但如果認為服用他汀類藥物就一定會發生肌肉痛,那就大錯特錯了。任何藥物的不良反應發生風險都是存在一定概率的,而服用他汀類藥物出現肌肉痛的風險同樣也是,服用他汀類藥物,是否會出現肌肉痛的問題,與個人體質,身體對藥物的代謝能力,以及肌肉痛細胞對他汀作用敏感度等多種因素有關,隨機化臨床研究數據顯示,服用他汀類藥物出現肌肉痛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約為1~5%,也就是說,有95%的人,長期服用他汀類藥物,也不會發生肌肉痛的問題。如果您正在服用他汀類藥物,也沒有發生肌肉痛的不良反應,就完全不必過分擔心。
他汀類藥物引起橫紋肌溶解症的風險極低
他汀類藥物引發肌肉痛不良反應後,會使體內的肌酸激酶水平升高,如果這個酶的水平出現超高水平的升高,就有可能引起嚴重的併發症——橫紋肌溶解症,橫紋肌溶解症是一種以肌肉組織嚴重受損為特徵的症候群,會出現嚴重的肌痛,肌無力以及茶色尿問題,嚴重者可能會急性的腎功能衰竭,並伴發心律失常,甚至是死亡。
因此,橫紋肌溶解症是很嚴重的一種藥物不良反應,但他汀類藥物雖然有可能引起肌肉痛的不良反應風險,但產生橫紋肌溶解的風險是極低的。因為有可能引發橫紋肌溶解而被撤市的西立伐他汀,其單獨使用時,產生橫紋肌溶解的死亡率也僅為1.9/100萬,這個值已經是其他他汀的10~50倍了,也就是說,單獨使用他汀類藥物時,其產生橫紋肌溶解的風險,在百萬分之一以下,而之所以在使用他汀類藥物,會導致嚴重的肌肉毒性不良反應,往往與合用藥物,導致他汀的血藥濃度大幅升高,或合用貝特類藥物(如吉非羅齊)等,導致的藥物疊加不良反應風險的增加,因此,如果能做到科學合理用藥,及時監測相關指標並結合實際情況停藥,服用他汀類藥物產生嚴重肌肉毒性,導致橫紋肌容積的風險其實並不高。
服用他汀類藥物時,出現肌肉痛問題,要排查其他原因
如果在長期服用他汀類藥物的過程中,出現了肌肉痛的症狀,除了考慮可能是由於服藥所引起以外,也要注意排查其他方面原因導致的肌肉痛可能性,過度運動,肌肉拉傷,外傷,感染性疾病,一次性大量飲酒後,骨質疏鬆症等都有可能引起肌肉痛酸痛的問題,因此,服用他汀類藥物過程中,產生肌肉痛,並不要一味的歸咎於藥物,而是應該從多個方面積極的排查原因,對因改善才能夠獲得更好的緩解效果。
服用他汀類藥物出現肌肉痛的問題,還應該注意的一點是——心理作用。在2020年美國AHA會議上發表的一項臨床試驗證明,服用他汀類藥物和安慰劑的患者,都經歷了類似的肌肉痛不良反應,研究人員將這種情況稱作「反安慰劑效應」,即藥物使用者對療法本身存在負面鍛鍊聯想,所以就會產生可能的不良反應,在該項隨機對照試驗中,服用他汀類藥物的人群和安慰劑的人群肌肉痛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幾乎相同。而另外一項研究則指出,在試驗盲法階段(患者不知道吃的是他汀還是安慰劑),兩組的肌痛發生機率無明顯區別,而在開放標籤階段(告知患者服用的是他汀),他汀藥物組更多的患者報告了肌肉痛症狀。這兩個臨床試驗的結果都表明,心理作用對於他汀類藥物產生肌肉痛不良反應的影響是明顯的,這種作用可能來自於「反安慰劑效應」。
因此,當我們服用他汀類藥物時,一定要避免「先入為主」,不要讓心理暗示造成服用他汀類藥物產生肌肉痛的原因,從而導致停藥,使得心腦血管風險得不到有效控制,這才真的是「得不償失」。
他汀類藥物出現肌肉痛怎麼辦,如何避免風險?
到目前為止,雖然服用他汀類藥物出現肌肉痛可能有心理因素和其他因素影響在,但在某些朋友服用他汀類藥物的過程中,也確實有出現肌肉痛的現象,面對服用他汀過程中出現肌肉痛的不良反應問題,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又該如何保證用藥安全的前提下,控制好心血管疾病風險呢?在這裡給大家以下5點建議。
首先,在服用他汀類藥物出現肌肉痛不良反應時,在排查其他可能原因的同時,也要注意及時地去檢查肌酸激酶水平,如果肌酸激酶水平超出正常值上限的10倍以上,已經有明確的肌炎反應,應及時停藥。
其次,年齡超過75歲的人群,女性,體質較弱者,慢性腎病患者,有肌肉疾病病史者,急性感染者,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維生素D缺乏,糖尿病患者等,是服用他汀類藥物出現肌肉痛的高風險群體,這些人群在長期服用他汀時,應該多加注意。
第三,他汀類藥物的服藥劑量,降脂強度與出現肌肉痛的不良反應風險呈正相關,因此,高血脂患者在血脂控制過程中,首先應該確立血脂控制目標,結合血脂控制目標,做好生活調理的基礎上,在控制血脂達標的前提下,儘量選擇低劑量的他汀來服用。
第四,對於他汀類類型的選擇,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瑞舒伐他汀,阿託伐他汀,辛伐他汀等藥物,產生肌肉痛不良反應較高的類型,而普發他汀則被認為是產生肌肉痛的風險較小的他汀類藥物。
第五,對於服用他汀類藥物較高劑量不耐受的朋友,可以考慮選擇低劑量他汀與其他藥物聯合用藥加強血脂調理的方式來控制血脂達標,低劑量他汀+依折麥布就是很好的選擇,除此之外,如果實在不能耐受他汀藥物的,如果經濟上又比較寬裕的朋友,也可以選擇新型的PCSK9抑制劑類降脂藥使用,該類藥物降脂效果強於他汀,缺點是價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