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億年的沉澱,一把歲月好壺,可傳家

2020-12-12 騰訊網

如果說大自然總是讓人愉悅,那麼冰磧(qì)巖一定是自然帶給我們的一份令人驚喜的禮物。

冰磧(qì)巖是世界稀有的石種之一,據考證,它形成於距今約6-7億年間。當時地球歷經全球性的冰川活動後,又迎來了「熱室氣候」事件。在熱與冷的碰撞下,形成了稀罕少見的冰磧巖。

作為不可再生資源,冰磧巖以其稀缺的產量,獨特的質地,成了當代藏家重點關注的對象,即便是佔全球冰磧巖地貌85%的安化冰磧巖礦,也基本被開採殆盡。

冰磧巖與遇高溫易炸裂的普通巖石不同,它的石質為晶體結構,承受熱脹冷縮係數高,透氣性也好,天然就是製作茶壺的好材料

用冰磧巖做出的茶器,即便在冬天使用,也不會因熱脹冷縮而炸裂,又因為他的高透氣性,所以能夠更好的留住茶香,同時,冰磧巖中含有鐵、鋅、錳、硒等十幾種微量元素,用它沏茶可以改變茶湯的口感,讓茶湯變得更順滑清甜。

今天就為大家帶來了用這7億年歲月沉澱的冰磧巖打造的石壺。

集化石於一身,渾然一體

天然冰磧巖的玉化程度很高,石中會有結晶斑、透光冰點和天然形成的凹槽,因此常伴有石中石顯現。

這些石塊是在冰磧巖形成之前由冰層攜帶而來,凍結在冰川中的巖石碎塊不能自由移動,彼此之間極少有摩擦及撞擊,熱室氣候出現後,冰川到達溫暖的地方就融化,所攜帶的物質沉積下來。

這些沉積物質在逐年累計的疊加下,就形成了早期的冰磧巖。

而安化之所以存有如此大量的冰磧巖就是因為數億年前這裡曾是大陸流下大海的港口,無數的冰川在此融化,堆積而形成的,散落分布的石中石、石中化石等,又在數億年裡與冰磧巖本身融為一體,不分彼此。

如今的冰磧巖石中常有白色,看似裂痕等的紋路,其實都是數億年前散落堆積的碎石罷了,只不過有些依舊保留原貌,有些則在加工或者歲月變遷時消失,僅留下輪廓。

也正因此冰磧巖制出的茶壺,往往散發著一種飽經風霜、返璞歸真的美感。

非遺石雕名匠何偉強老師親制,經過千百次雕琢,十多道工藝

從深埋於地到茶席上的茶器,這其中,既有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也有匠人巧奪天工的手藝使然。

本次冰磧巖壺,均何偉強老師親自操刀,千百次的雕琢,十多道工藝,將一把把石壺從7億年的冰磧巖中釋放,煥發新生。

(點擊下圖,購買冰磧巖茶具)

1600多年前的晉朝,惠安石雕便作為永久性的藝術被廣泛應用,並於2006年被列為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個有著千年歷史的石雕之都,其世代相傳的雕刻技藝,堪稱中國石雕界之高峰。

惠安石雕作品:聽簫對月圖

作為土生土長的惠安人,何偉強老師在石雕界耕耘十數年,也憑著對石雕茶壺的熱愛與追求,屢獲殊榮。

石雕是一件精細的活,從初至終,皆需用心打磨,環節絲絲相扣。本次出售的冰磧巖高竹石瓢壺,從選料,切割,打磨,何偉強老師都親自把關,嚴格品控。

選料、備料:

精選優質冰磧巖水料原礦,並從原石中篩選出適宜雕刻茶壺的冰磧巖嫩料,嫩料一般都在水料冰磧巖的石腹中部,一塊上好的水料也只能切割出3~5塊嫩料。

切割:根據壺的長寬,細緻的切割石塊,在此過程中需要精確的計算如何切割才能避免浪費珍貴的冰磧巖原料。

雕琢:從整料(整塊料)到茶壺的雛形,在雕刻裡稱為大雕,需要用到大型的切割工具進行雛坯的切割,效率高低取決於師傅的手藝。

掏膛:這是其中難度較大的一步,將冰磧巖的做薄,要使壺壁透光而又堅韌,十分不容易,需要高壓高轉速,稍有不慎便導致壺體破裂,功虧一簣。

細雕:隨著冰磧巖茶壺的越薄,細雕的難度也就越高,需要雕刻師傅具有耐心,經驗才可完成壺身的裝飾步驟。

打磨拋光:對整個壺身內、外表面進行打磨、拋光處理,去除礦料的毛頭,使茶壺本身更有潤感。

古拙文人壺造型,出水流暢,小巧秀氣

自茶興起以來,壺型就經歷了漫長的演變歷程,文人壺漸漸脫穎而出。文人壺是一種廣泛的定義,它往往給人一種素麵廣雅的感覺,非常小巧,秀氣,在實用的同時,又兼具了獨居美感。

宋代攆茶圖

整壺在傳統石雕制壺的基礎上,加入了鑿雕技巧,使茶壺外觀具有自然巖石肌理的美感,整體的流線也是更為靈動。

相關焦點

  • 7億歲的「頑石」做成一把壺,美器可傳家
    冰磧巖截面圖 冰磧(qì)巖,世界稀有石種之一,形成於距今6到7億年間,是冰川生成、運移、沉積的結晶。一把好壺,絕對能享用一輩子。 現在,一條生活館為這用7億歲冰磧巖製成的石壺發起眾籌。 石壺贈予親友,寓意一份長長久久的情感;買給自己,是對未來的一份期許: 願歲月靜好,樸實純真。 冰磧巖石壺,現在在一條生活館眾籌▼
  • 眾籌丨一把石壺,7億歲
    天然冰磧巖原石,經名家精心雕琢、打磨,才造就了這把獨一無二的美壺。冰磧巖是世界稀有石種之一,形成於距今6~7億年間。冰磧巖又被稱作「長壽石」、「吉祥石」。目前世界上僅存的冰磧巖,大多集中在湖南安化縣境內,被科學界稱為「世界奇觀」。天然魚籽紋,是冰磧巖中的一級料。其紋路細密宛如魚籽,非常稀罕少見。
  • 劃重點,不是所有壺都叫「好壺」
    一模一具十分常見,一把鐵壺從初稿到成品可能需要花上幾個月的時間,但一把真正的好鐵壺需要花費更長的時間,在失敗率極高的情況下,上好的成品是十分難得的,這也是為何純手工的鐵壺如此昂貴的重要原因之一
  • 唐紋銀壺好不好,對照這幾點就知道
    無手工,不銀壺 千百年來,銀壺始終伴隨著手工二字。然而,到了機械化高速發展的今天,機制壺、半機制壺開始充斥市場,雖然拉低了銀壺的入門門檻,但也讓銀壺的質量開始參差不齊。 手工銀壺,一錘一紋,成品往往都要幾十萬次的捶打才可製成。紋絡變化,自然流暢,靈動痕跡,渾然天成。成品活靈活現,富有自然靈韻,更具有機制壺所沒有的生命力。
  • 什麼樣的壺才能稱得上是好壺?
    尤其是老鐵壺,經過歲月千錘百鍊的洗禮,自然孕育出雅致光澤,洋溢著時間所帶來的人文風味;世上沒有人會擁有同一樣的老鐵壺,百年絕唱之古物,絕對有必要細細、慢慢地賞玩。剛接觸鐵壺時,每個人對鐵壺的見解觀點與接受度均有不同,其最大的差異原因就在於因人而異的藝術性認知、高品味講求獨到的鑑賞力等因素。
  • 歲月是一把殺豬刀!
    當年姚明和奧尼爾作為中鋒在NBA大殺四方,相信很多人還記得姚明和奧尼爾的第一次交手,姚明展現出CBA的MVP實力,利用身高打的相當的好!歲月是一把殺豬刀,好漢不提當年勇!
  • 鑄鐵壺的保養心得
    那麼有了一把喜愛的鐵壺,如何更好的保養鐵壺,就成了每個愛壺、愛茶之人必須要了解的內容。老鐵壺經過歲月的磨練,難免生鏽,清洗整理是必要的步驟。每次用過之後,一定將壺內的剩水倒完,揭開壺蓋,利用鐵壺餘溫蒸乾剩餘水分,用幹布擦拭壺面使其保持乾燥。
  • 7天後,歲月在沉澱,思念在蔓延,初心不變,奔向前任,再續前緣
    七天後,歲月在沉澱,思念在蔓延,初心不變,奔向前任,重逢前緣。水瓶座不管是在生活上還是在工作上,水瓶座的人,他們性格直率,敢愛敢恨,不管是在生活上還是在工作上,他們都能做到勇往直前,一副無憂無慮的樣子,不過感情上的波動有些大,他們經常會因衝動而惹出麻煩,但也會用自己的智慧迅速解決。
  • 《歲月與性情》:哲學家周國平給當代人最珍貴的歲月沉澱
    《歲月與性情》一書內容與書名完美融洽,並非所有人能過得特別有性情,更多人是被歲月洗禮的面目全非,忘了年少時給自己立下的鴻鵠之志。新時代媒體的便利,讓更多人只需依賴於拇指間的點擊就能實現文字夢想,有人希望記錄自己的經歷,有人發表評論,有人工作所需,無論出於何種緣由,讀者皆可從字裡行間揣摩出寫作者的內心世界,也許不夠細緻,只是浮於表面,那也足夠了。
  • 時光打磨沉澱歲月
    歲月如白駒過隙,不知不覺見我已經轉崗一年了。一路走來,最初的青澀與不安已漸漸沉澱,在用心記錄工作的同時,我也在享受著自己的蛻變。在民庭的這一年裡我學到了很多,這是一段寶貴的經歷,它教會了我擺正自己的心態,正確對待工作,為人處事要謙和,做好定位提升自己。
  • 富貴傳家不過三代,以玉傳家可富十代,揭開傳家玉的真實內幕!
    對於中國人這個有著幾千年文明歷史的民族來說,有一個被烙印在民族血脈裡的東西叫——傳承!如何傳承,傳承什麼,這些問題讓中國人又產生了一種傳家寶文化。可以作為傳家寶的東西數不勝數,但在眾多傳家寶中,最出名的,還要屬和田玉。所以古人在很早之前就提出了「傳家之玉」這一說法。
  • 寶可夢No.213——壺壺
    這裡介紹下除神獸外擁有最高防禦和特防種族值的家族——壺壺。壺壺壺壺是蟲屬性和巖石屬性寶可夢,非官方的常用譯名有壺壺龜和洞洞龜。壺壺整體結構類似龜類,或許是因為海龜經常成為藤壺的寄生對象,它看起來像一隻小龜寶可夢,身高0.6m,體重20.5kg。壺壺以樹果為食,但圖鑑並沒有明確「吃」與「儲存」的區別,它的身體是一個可以存放樹果的紅色中空硬殼,樹果會在裡面發酵成樹果汁,尚不能確定這是否屬於消化食物。
  • 風雅韻事,怎能少一把唐紋銀壺呢?
    唐紋銀匠忠於銀器的初心,用一生,做好一件事,沉浸在手工藝術的世界裡,慢慢打磨自己的技藝,淬鍊心性,用精湛的技藝回饋時光與歲月,這是一份幸運,更是一種選擇。好茶離不開好茶具。在眾多茶具中,有這樣一件特殊器皿,最為茶人青睞。它便是用來泡茶、儲茶的茶壺。壺因茶而生,茶因壺而雅,茶壺相伴,淡久生香。在輕盈升騰的壺水中觀看佳茗,婀娜多姿,美不勝收!銀壺憑藉著古樸優雅,精美養生的功效,讓越來越多喝茶、愛茶的人所喜歡。
  • 新買了一把紫砂壺,開壺的時候居然掉色!剛出門就碰上化工壺?
    對於紫砂壺掉色的問題,已經不止一個、兩個壺友跟我交流過了。每每想起,都不禁在想,如今的紫砂界到底怎麼了?層出不窮的造假,到頭來不過是掩耳盜鈴罷了!有很多壺友在見識過一次紫砂壺掉色的現象後,對於紫砂壺充滿了全身心的懷疑,不敢輕易買壺,提起紫砂壺更是滿腔憤怒。
  • 傳世所知最古老的紫砂壺型——供春壺
    說不清龔春到底用了多少時間,一把從未見過的茶壺終於製成了。大銀杏樹的樹癭,蒼老遒勁,壺嘴和壺把都有小枝相配。壺身兩側堆以樹枝和樹葉,惟妙惟肖。由於仿樹癭而制,所以龔春給它起名「樹癭壺」。龔春制樹癭壺這次制壺的成功,使龔春大受鼓舞,他抑制不住滿心的喜悅,捧著新制的茶壺,恭敬地去請教老和尚。老和尚見了,連聲讚嘆:「好壺,好壺!後生可畏。」
  • 秋冬煮茶季,該如何選一把適合煮茶的壺?這裡有完整攻略
    早在剛入秋,氣溫降下來時,相信不少老茶友們已經翻出了煮茶的壺,洗刷乾淨,在咕嚕嚕的煮茶聲音裡,享受著煮茶的樂趣。但,對於不少剛入門的新茶友來說,提到秋冬煮茶,眼下自然會有疑惑。那便是,該如何選一把適合煮茶的壺呢?今天,就來分享幾點個人經驗。《2》買一把用作煮茶的壺,建議首先看茶壺的容量大小。
  • 08-09賽季CBA定妝照,回憶球員們的青蔥歲月。歲月是一把殺豬刀
    2008-09賽季CBA定妝照,回憶球員們的青蔥歲月。歲月是一把殺豬刀嗎?2008-09賽季CBA定妝照,回憶球員們的青蔥歲月。歲月是一把殺豬刀嗎?2008-09賽季CBA定妝照,回憶球員們的青蔥歲月。歲月是一把殺豬刀嗎?
  • 談養壺:有光澤不一定就是真包漿!
    紫砂壺的包漿,是指紫砂壺經久使用,在茶湯的浸潤滋養下,日加滌拭,逐漸在壺表面形成的亞光光膜,散發溫潤如玉的光澤。 包漿,用高溫高壓都衝刷不掉,是在歲月的沉澱和氧化的過程中形成的一層化合物,也是紫砂壺的再生藝術。
  • 傳家有道,穎穎其光
    兒子王成人(後改名為張成人)為了母親一句「等著我」的約定,苦苦追尋74年,終得母子團聚。8歲的張成人,尚處於不懂世事的年紀。他無法像普通人一樣,有父母在日常陪伴,在一言一行中予以教導。但正如《道德經》所說: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傳家之道,不在耳提面命,更在內化於心。在此後漫長的人生歲月裡,張成人始終記著父親的兩句臨別贈言:好男兒自食其力站著生,大丈夫以身許國不畏死。
  • 耕讀傳家興文化 脫貧攻堅小康年
    耕讀傳家興文化 脫貧攻堅小康年 2020-07-20 11:08:28   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