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重點,不是所有壺都叫「好壺」

2020-12-27 騰訊網

日本鐵壺作為日本歷史人文性的一類茶道器具,想了解它,必須了解它的前世今生,方可知其傾注的文化內涵,一把鐵壺的背後,不僅僅是一把壺,所凝聚的更是一段文化的歷史,一段家族的歷史,一段匠心的文脈。

查看* 荒井工房 雨龍砂鐵壺

了解鐵壺歷史

據了解,日本鐵壺是從中國唐代傳至日本後續發揚而成為其特具本土特色的茶道具,經過了一段漫長的演變,成為如今我們所常見的鐵壺。

當我們看到它的時候,不經會想去了解它的過去。無論從造型、工藝、出自誰手等細節性等關注的本質性內容。從茶釜到鐵壺的造型變化,從江戶時期的興盛到如今的傳承,經歷了眾多的變化。

查看*荒井工房 平丸形富士馬鐵壺

在茶釜上面加上提手和壺嘴是現在看到的鐵壺的初體,這讓鐵壺使用起來更加便捷,適用性範圍也更加廣泛,可以多場合使用。

查看*荒井工房 銀鑲嵌老松鐵壺

而最初只以家族傳承的技藝傳承也發生了變化,除了百年堂口之外還有許多新興的鐵壺堂口在茁壯的成長,開始嶄露頭角進入大眾視野。

匠心之外更多地是需要創新,才是一個堂口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源泉。

了解制釜名師

在收藏鐵壺上,越來越多人開始瞄準了日本的市場,繼而導致日本本土的供不應求的現象。

查看* 荒井工房 柳燕鐵壺

日本本地的鐵壺堂口大多是家族傳承性的,一代人一輩子幾乎都只從事於制壺行業,畢生心血傾注於鑄造鐵壺的內容上,因此,每個堂口都有自己擅長的技法,百年傳承下來,風格的變化是十分明顯的。

想了解一位名釜師,那你可以先看看其作品,從作品你可以看出釜師的個人理念,在時間的變化中經歷了什麼樣的變化。

一模一具十分常見,一把鐵壺從初稿到成品可能需要花上幾個月的時間,但一把真正的好鐵壺需要花費更長的時間,在失敗率極高的情況下,上好的成品是十分難得的,這也是為何純手工的鐵壺如此昂貴的重要原因之一。

查看*荒井工房 平丸形馬九鐵壺(15號)

考察一件好的鐵壺作品,除了做工精細之外,還可以看看釜師的名氣如何,有些是百年堂口,傳承時間之長,技藝和理念也是十分成熟,作品自然是一般堂口所不能及的。

對於壺的收藏方面來看,這些都是必要考究的點,壺的時代性、文化性、師傳徒承,也要有所了解。

了解鐵壺淵源

一把好壺,根據其落款可知其來歷、出處、堂號、作者、年代等。一般而言有明確落款的鐵壺在收藏價值上也較有優勢,但同一年代、同一堂號、同一作者其鐵壺的工藝精度與細緻度,也可能有極大的差異,也需要特別注意一下。

查看* 荒井工房 雨龍鍍金鐵包銀壺

壺型的把手、壺嘴、壺蓋、摘扭、鈕座、環付,裝飾性的金銀鑲嵌、羽、羽落、裙邊等工藝手法,都可以成為判斷一把好壺的要素。

但也並非所有壺都會有落款一說,在比較早期的時候,釜師的鐵壺在款識上沒有過多的考究,對於茶釜也只以實用性的煮水器來看待,但其年代之久,仍然具有文物性的收藏價值。

特別是以造型出名的釜師,有著個人風格的壺型,當真就能達到見壺如見其人的效果。

從而,了解一把好壺就如擁有一位老友,時而相望,時而可以互訴清腸。而真正的擁有一把老壺,也許可以重品生活,一把老壺更是藝術品,帶來的不只是茶,更多是濃重的品味之道。

- end -

相關焦點

  • 壺東家銀壺多重拿起來更順手?銀壺重了好還是輕了好?
    國內手工銀壺大多都是以穩重為主,手工銀壺的厚度大概在1mm左右。如果要是不看銀壺的高矮胖瘦對壺重的影響,1升左右的銀壺,一般壺重在700到800克左右。當然,這只是我們大範圍的一個數據。之前有人也會問:「800克的銀壺,再裝上1升得水,我拎起來會不會太重了?」我們今天就來說一說銀壺到底多重最好。很多人都認為,銀壺的重量和這個人手的力氣大小有關,很難有固定的標準。話說得倒是不錯,不過水壺的重量也可以根據生活經驗探究一二。
  • 什麼樣的壺才能稱得上是好壺?
    菊地保壽堂 萬代屋形素紋鐵壺到底怎樣的壺才能稱得上是好壺呢?一般而論,只要具備「精」、「巧」、「美」、「好」、「稀」要素之一者,即有被收藏的價值。當然鐵壺美麗的要素,能同時具備的項目越多、越豐富越美,這是一個極其簡明扼要的參考方法。
  • 倒流壺:無蓋的神秘「魔壺」!
    經專家鑑定,這是一件的宋代的耀州刻花瓷,除去它精美的外表,更奇妙的是,它揭開了古代倒流壺的神秘面紗。拿到這個壺之後,人們百思不得其解,這個壺看上去好像有壺蓋,可其實根本就沒有,翻過來看過去,可在壺的周身都沒有找到注水口。
  • 汆壺
    在上世紀物質匱乏的五六十年代,歸化城裡家家都有汆壺。汆壺,五十歲以上的人都應該記得,而再年輕些的人就未必知道了。那麼,這汆壺究竟為何物呢?汆壺是一種直徑七八公分、高一尺左右,下有底、上有把的鐵製桶形燒水工具。
  • 汆壺與簍壺
    其串街遊走,吆喝「焊洋鐵——壺來」。五十年代,歸化城裡有暖瓶的人家很少。想及時喝上一口熱水,只有靠汆壺。如遇貴客登門,用大壺燒水很費時;沏好的茶水旋即變涼,以冷茶待客,又禮數不周。所以用汆壺燒水,即燒即喝。因其方便、快捷,成為家家必備之物。尤其冬季,家家都有洋鐵爐子,把爐盤中間的圓蓋用爐鉤子挑起,將裝滿水的汆壺插入。因盛水少,離火源近,只需幾分鐘,裡面的水就會沸騰。
  • 倒流壺:無蓋的神秘「魔壺」
    經專家鑑定,這是一件的宋代的耀州刻花瓷,除去它精美的外表,更奇妙的是,它揭開了古代倒流壺的神秘面紗。拿到這個壺之後,人們百思不得其解,這個壺看上去好像有壺蓋,可其實根本就沒有,翻過來看過去,可在壺的周身都沒有找到注水口。
  • 了解西施壺
    倒把西施原名叫文旦壺,文旦壺中的格調高雅者,原先叫西施乳,言壺之形若美女西施之豐乳,確實此壺象豐滿的乳房,壺紐象乳頭,流短而略粗,把為倒耳之形,蓋採用截蓋式,壺底近底處內收,一捺底,後人覺"西施乳"不雅,改稱"倒把西施壺"。
  • 露一手,去偽存真鑑老壺
    壺即是我,我即是壺。壺映我影,我戀壺真。我處處顯露屬於壺的本色之美。壺卻時時顯現屬於人的涵養之身。茶文化孕育壺文化,它將融合所有愛茶人玩壺人。時大彬款識款識和銘刻款識和銘刻是指刻、印、劃在砂壺表面起裝飾作用的文字,用以表明其產生的年代、製作者、使用者等,這也是斷代認識上應當借鑑的依據之一。
  • 為何選擇側把壺?壺東家側把壺泡茶怎麼樣?
    側把壺,喜歡把玩茶壺的人可能知道。側把壺造型原為煮酒之用,後而隨之演變為煎茶、泡茶之器。一般情況下,我們對側把壺的認知都比較呆板,材質也普遍是陶土。今天,我們來聊聊側把銀壺。側把壺的來源側把壺起源於中國唐代,舊時被稱為握把壺、橫把壺,其壺器具歷史,在唐朝主要作為煮茶之用。在日本稱之為橫手急須。急須有以備不時之需之意。
  • 寶可夢No.213——壺壺
    無論是在天空、海洋還是陸地,在這個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都可以看見它們的身影。有的寶可夢與人類和睦地生活在一起,有的翱翔在天空之中,有的遊走於大海之中,有的棲息在山野之中,它們的主要特徵之一是可以被精靈球收服,使它們可以被隨身攜帶。
  • 遊戲王:名字帶「壺」的卡都很噁心?是的!多張「壺」卡被禁!
    為了維持遊戲的平衡,官方將不少「壺」卡送進了小黑屋!我們簡單盤點下那些年讓人噁心的「壺」卡!(下圖ID:48561633)強欲之壺這張卡截止到現在已經被禁12年了,12年啊!早期的時候幾乎是人手一張的魔法卡,同時也是「壺」系列出場率最高的卡之一!概念上就是用一張卡換取兩張未知的卡,而且這種刮彩票的玩法往往能夠取得成效!
  • 第一屆手衝壺大賽︱有沒有你的得力小壺
    5.人性化設計壺蓋不太好扣上,但同時也保證不會掉下來;手柄設計為塑料材質,不會燙手,有適合於手指把握的溝槽,非常方便。6.價位這款Bonavita不鏽鋼控溫手衝壺的價格大約在800元左右。比較好的保溫性能,加上大容量,基本不用擔心嚴重失溫。5.人性化設計壺蓋上有卡扣,可以防止壺蓋在注水角度過大時掉下來;材質導熱性強,所有長時間使用,壺蓋會有些燙手,使用的時候可以在壺柄上綁上線圈。6.價位不同外觀設計的款式價位也有所不同,大致在2000元左右。
  • 紫砂壺一天泡一壺茶葉養著可以嗎
    就比如有一些朋友,都喜歡在晚上用紫砂壺泡上一壺茶葉然後養著,一養就是一晚上。他們覺得,這種養壺方法是非常好的,包漿速度快。甚至有些還認為,紫砂壺一天泡一壺茶葉養著,才是最好的養壺方法。但同時,反對的人也有很多。
  • 一把價格90萬人民幣的壺
    這要看他的用途了,如果是器具一般都是銅,因為銅相對硬,容易成型。好多人有固定思維,認為你龜文堂既然鑄造鐵壺這麼牛那你鑄造銀壺也應該不難啊,但這是錯誤的 ,銀和鐵的熔點不同,所有製作的工藝都不同,這把銀壺能製作保持他作鐵壺的水準是非常難的,至少說明了作者對工藝把握的獨到之處。
  • 懂壺人說壺:原礦泥料沒有黑金砂
    有人問懂壺人,黑金砂紫砂壺好不好,其實原礦紫砂泥料中是沒有黑金砂這種泥料的。黑色的紫砂壺其實有兩種,一種是黑泥燒成的紫砂壺,另外一種是用焐灰工藝燒制出來的壺。原礦黑泥的確存在,只是儲量非常的少,現代幾乎很少見到了,而現在的黑泥紫砂壺大多都是通過誤會工藝做出來的黑色紫砂壺。至於黑金砂,並沒有這樣的原礦泥料準在,而單純的焐灰工藝也做不出來這種樣子。所謂的黑金上紫砂也應該是配製的泥料。
  • 紫砂壺愛好者五一福利,紫砂壺花器壺型圖譜大全
    4、報春壺 報春原意就是立春前一日以及立春當日,讓人扮演成春官、春吏或春神的樣子,於街市、裡社道路上高聲喧叫紫砂工藝師根據這一民間風俗,憑靠大膽的想像和高超的設計水平製作出了報春壺,報春壺從古至今都受到文人墨客的喜愛。
  • 壺型解說|匏尊壺
    李時珍《本草綱目》說:「長瓠、懸瓠、壺蘆、瓠瓜、蒲蘆,名狀不一,其實一類各色也。」匏和瓠其實都是葫蘆的不同品種,「項短大腹的叫瓠,無柄而圓大形扁者叫匏,似匏而肥圓者曰壺。」所以,匏,是一種圓大而扁的葫蘆,也就是「瓢葫蘆」,一般不食用,長成後幹匏可做水瓢及飲具(酒具)。《說文》:「尊,酒器也。」所以,匏尊就是指匏(葫蘆)做的酒具。
  • 從春晚劉謙魔術《魔壺》說起
    ,由於太久沒練,角度沒把握好,細看其實能發現穿幫之處。他這個人,連斜劉海和斜嘴笑都能吸引觀眾的視線,那麼他在舞臺上還有什麼不能辦到的?或者說,他還有什麼不能使觀眾辦到的?很多人可能不會信,但我告訴你,同樣一句「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蹟的時刻」,你練習無數遍,也未必能說得像劉謙一樣引人入勝。剛過去不久的春晚上,劉謙表演了一個曾經表演過的魔術《魔壺》,看似違背了魔術界規則,實則春晚《魔壺》和之前的《魔壺》根本不一樣。
  • 大壺小壺各有千秋,選壺不難看這11點
    很多朋友在購買紫砂壺的時候,壺的容量大小也是重要參考標準之一,尤其在兩把壺價格相差不大,壺型也合自己心意的時候,是選擇容量小的好還是選擇容量大的好,這是個問題。別慌,待小編給大家分析一下小品壺和大品壺的特點之後,大家就知道如何選擇了。紫砂壺的容量大小,大概可劃分為三個層次:容量在200cc以內,為「小品壺」;容量在200cc-400cc之間,為「中品壺」;容量在400cc以上,為「大品壺」。
  • 你手中的紫砂一廠老壺是真的嗎?仿一廠老壺都長這樣
    紫砂一廠不管是在我們做壺人心中還是玩壺人的心中都是很神聖的存在。不僅僅是因為紫砂一廠人才濟濟,其所出產的紫砂壺泥料也都是精品。所以,至今很多人對於一廠老壺念念不忘,甚至很喜歡收藏一廠老壺。那麼,你手中的一廠老壺到底是不是真品呢?今天就和大家看看那些刻意仿製的一廠老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