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雅韻事,怎能少一把唐紋銀壺呢?

2020-12-27 以壺會友在路上

唐紋銀匠忠於銀器的初心,用一生,做好一件事,沉浸在手工藝術的世界裡,慢慢打磨自己的技藝,淬鍊心性,用精湛的技藝回饋時光與歲月,這是一份幸運,更是一種選擇。

喝茶應該是一件簡單的事,也因為它的簡單,我們才能在其中尋找平靜、寬廣、安詳的內心之「道」。

好茶離不開好茶具。在眾多茶具中,有這樣一件特殊器皿,最為茶人青睞。它便是用來泡茶、儲茶的茶壺。壺因茶而生,茶因壺而雅,茶壺相伴,淡久生香。在輕盈升騰的壺水中觀看佳茗,婀娜多姿,美不勝收!

銀壺憑藉著古樸優雅,精美養生的功效,讓越來越多喝茶、愛茶的人所喜歡。

近幾年,越來越多的茶人開始認識、收藏、迷戀銀壺。擁有一把銀壺不僅是怡情養生,更是人們追求生活質量的一種方式。

閒暇之餘,坐在窗邊靜靜品茗,提起一把由自己精心養護的銀壺,看著水柱由壺嘴自上而下傾入杯中,茶隨著水花旋轉浮起,濃鬱的茶香撲面而來。

聆聽窗外樹葉沙沙作響,備感溫暖安寧。銀壺由內而外散發出寧靜、安定、沉穩的氣息。焚上一柱沉香,嫋嫋的煙霧和安詳的氣息,令品茶之人忘卻煩惱,全心沉浸這非同凡響的境界之中。

銀壺煮水,不僅能讓人在忙碌中靜下心來,體會返璞歸真的韻味,更重要的是鐵壺對身體有很大的益處。

更值得愛茶之人探尋的是,每一把銀壺外壁都有各種各樣的圖文。不一樣的圖文,有不一樣的寓意,不一樣的情懷。壺身上的每一道刻痕,都是設計的靈魂,仿佛在訴說一段歷史,一段文化,一個故事。

壺壁上的各種形態的圖案,在明暗交錯的光暈下饒有一絲雅韻,給人一種唯美的錯覺感,也給養壺人帶來不一樣的情意。

水在壺中沸騰,就好比大海拍擊著巖石。波濤洶湧,不屈不撓,令人遐想連連。器物因用而美,人們也會因其美而更願意使用。

人與物在此有著主從之契,用是向主人的奉獻,愛是向器物的回贈。只有在兩者的交互過程中,才能培育出銀壺之美。

茶人雅士,皆以案頭擺放一把銀壺為「雅趣」。茶之為道,亦在於自然。一把銘器,制於上工。有時候一件好的作品就是簡簡單單,大凡若簡,雅俗共賞。

我是唐紋銀匠,只為您能夠了解壺,藏好壺!

相關焦點

  • 唐紋的銀壺用什麼爐燒水最好?
    唐紋銀匠,追尋返璞歸真的手工藝術,唐紋手工銀器,承載著經典與溫度,一片銀在工匠手中流轉,經歷鍛打、淬火、鏨刻等幾十道工藝,歷經磨練,終成美器。隨著生活品質的提升,銀壺逐漸走進很多家庭,然用銀壺燒水經常會有些疑問:銀壺用什麼爐燒水比較好呢?銀壺用電磁爐燒水為什麼燒不開呢?銀壺可以用明火燒水,壺底會燒穿嗎?銀壺用電陶爐燒水,壺會變形嗎?
  • 喜歡唐紋銀壺的原因有許多種,你屬於哪種呢?
    唐代的銀壺都是手工製作的,別具一格。唐朝的每一件銀器都是不同的。每一個都是獨一無二的寶藏。每一個錘子模式和模式都有自己的特點,每一個都包含了銀匠的情感和溫度。現如今,好多壺友都說,茶室的格調高效率不高,一把好銀壺顯得更加尤為具有重要。一爐起,一茶生,一份自己溫暖融進心間,銀壺煮水提升了中國茶室的整體文化品味。收藏愛好者銀壺不僅實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藝術。現在銀壺正逐漸被公眾,愛,不同的銀壺和其他收藏品的認可,「新老銀壺」是值得收藏。
  • 唐紋銀壺好不好,對照這幾點就知道
    無手工,不銀壺 千百年來,銀壺始終伴隨著手工二字。然而,到了機械化高速發展的今天,機制壺、半機制壺開始充斥市場,雖然拉低了銀壺的入門門檻,但也讓銀壺的質量開始參差不齊。 手工銀壺,一錘一紋,成品往往都要幾十萬次的捶打才可製成。紋絡變化,自然流暢,靈動痕跡,渾然天成。成品活靈活現,富有自然靈韻,更具有機制壺所沒有的生命力。
  • 一把銀壺的四種好處
    那麼銀壺煮水到底有哪些益處呢?據史料記載,隋唐時代我國北方牧民就發現,馬奶放在普通的瓷製器皿中,幾天就會變質發臭,而銀碗裡的馬奶卻能較長時間不變質。美國科學文摘報導,銀能殺滅650種不同的病原體,是真正的光譜抗菌。現代醫學研究也證實,銀的抗菌機理主要有:靜電吸附殺菌、金屬溶出殺菌、光催化殺菌和複合作用殺菌。
  • 銀壺是越厚越好嗎?
    ——柏拉圖時常有許多客人,在來定製銀壺的時候,總會在最後說句:麻煩幫我把壺打的厚一點啊。說這句話的朋友們,大概是覺得銀壺越厚越好,越厚越耐用。那麼真的是這樣嗎?關鍵就是要看,銀壺的厚度到底是要看什麼。真功壺出品【蓮——九件套】攝影:Allen機制壺,不經過捶打,直接把銀料灌注在模具裡。模具越大,銀料越好灌注。若是模具縫太窄了反而灌注不順暢。
  • 銀壺燒水泡茶到底好不好呢?銀壺有什麼優缺點?
    現在不論你是走在商場裡還是大街上隨處可以坎見銀製品的專營店,裡面不僅有大眾都很熟悉的銀戒指、銀耳環、銀手鐲,銀茶壺和銀茶杯也走進了大家的視野中。那銀子作為一種貴金屬原料,用它做成的茶壺到底好不好用?下面由我帶大家去了解下。銀壺有什麼優點呢?
  • 銀壺的好處和價值-真功壺
    銀壺的好處和價值-真功壺古人有「水為茶之母,器為茶之父」一說,而「煮水以銀壺為貴,泡茶以銀壺為尊」。一般使用銀壺的壺友都不只是因為銀壺好看而購買的,首先是要知道銀壺燒水泡茶的好處,了解銀壺對水質的影響後才開始關注到銀壺,再到銀壺的外觀。銀壺的功效1、去異味作用,銀潔淨無味,而且熱化學性質穩定,不易鏽,不會讓茶湯沾染異味。銀的熱傳導性強,它能夠迅速散發血管的熱量,能有效預防多種心血管疾病。
  • 寸四銀莊 | 銀壺鑑賞(十三)
    銅壺、鐵壺、銀壺大家都見過,但是銅包銀壺見過的人可能就不是那麼多了,銅包銀壺的製作難度比銅壺、銀壺大很多,不論是國內還是日本,能製作銅包銀壺的大師也是寥寥無幾。銅包銀壺不僅收藏性極好,實用性也是銀壺中最好的。
  • 壺東家銀壺多重拿起來更順手?銀壺重了好還是輕了好?
    如果要是不看銀壺的高矮胖瘦對壺重的影響,1升左右的銀壺,一般壺重在700到800克左右。當然,這只是我們大範圍的一個數據。之前有人也會問:「800克的銀壺,再裝上1升得水,我拎起來會不會太重了?」我們今天就來說一說銀壺到底多重最好。很多人都認為,銀壺的重量和這個人手的力氣大小有關,很難有固定的標準。
  • 日本鐵壺與銀壺對比
    銀甚至是可以食用的,所以它同時兼具很多養身功能:可平心境、暖腸胃、舒精氣等。在飲茶或茶道中的運用主要還是幫助獲取最為優質的水源。其次每一把銀壺也是金工工藝和唯美生活品質的呈現者!有白銀的自然色澤,雖經使用,但經常保養檫淨如新;也有歷幾十/幾百年使用由其自然氧化所形成的自然表面,泛色各異,有些甚至形成五彩光澤;也有製作初始表皮便經過琺藍等工藝處理的,總之千變萬化……。
  • 銀的純度對銀壺的影響,這5條告訴你
    而作為煮水器,銀在純度方面有著更高的要求。一般高純度銀器是足銀999,只有這個標準才符合食品安全檢測,用著放心。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高純度的銀壺?以下幾點告訴您。03高純度銀壺耐看美觀銀壺造型,形態各異,變化萬千。茶壺的嘴、把和鈕,制壺者通常稱其為似人的五官,大小比例絲毫不能大意。
  • 文創造物精工局:銀壺幹燒了,怎麼辦?
    銀壺不能幹燒,不能幹燒,不能幹燒。重要的事情說3遍。這是我們精工局一壺友的【三友】銀壺,幹燒後的一段對話。之前,精工局銀壺師傅就說過,銀壺切忌幹燒。幹燒會把壺燒壞。有壺友留言,銀壺幹燒,是不是會把銀燒化,把壺燒漏。一般情況是不會的。
  • 唐朝的相機為啥要把銀壺「拍遍」?
    銀壺興於盛唐,弘揚於當下,我國銀器文化歷史悠久,戰國時期的「甘斿」匜是發現的最早的銀制器皿。自古以來「銀」與人類生活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日本銀製品的出現約與中國唐代同期,其與中國唐文化不無相關,而銀壺、杯、盤、皿等茶道具等之出現,一開始是宮廷、貴族所專有,後來才慢慢在民間流傳。
  • ——鍾維文的銀壺鍛敲「日記」
    他選擇了銀。對這一材質,他有著說不上來的一種迷戀,真要追究起來,他給出的理由是:銀的光澤很理性,它會與空氣中的硫化氫發生反應,這之中會有一些細微的顏色變化……一個國中聯考理化滿分,連對銀的喜歡都透著理性的理工男,沒有拜師學藝,依憑過人的理化觀念,重新認識著銀,也真的讓他成功掌握門道,在手工銀飾的製作中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後來,他還應邀將這一段金工自學的過程,開班授課,帶過不少學生。
  • 鐵包銀壺工藝:罕見的工藝,逐漸消失
    而最弱的是屬於銀了。如果是在常溫下,將鐵打造成薄片或者是細絲,目前的這種情況極為少見。而要做成銀壺中的,鐵包銀壺,那真的可謂是萬裡挑一了。鐵包銀壺,目前國內能夠打造出這種壺的工匠寥寥無幾,單純的銅鐵融合相互鍛打這種情況國內會有不少人能做出精美壺展。但是如果要說做工精良,鐵銀金三種金屬相互融合併能做出志高工藝堪的藝術品那國內挑不出三家。
  • 帶你了解銀壺氧化的原因
    銀,化學元素符號Ag,原子量108,最外層價電子數為+1。它具有良好的延展性,為古代發現最早的金屬之一。銀在自然界中雖然也有單質存在,但絕大部分是以化合物的形式伴生於其他有色金屬礦石中,如輝銀礦(Ag2S)、角銀礦(AgCl)、硫銻銅銀礦8(AgCu)S&S226;Sb2S3。
  • 為什麼用「銀壺」煮水的人容易長壽?不是迷信,已被證實!
    ,歷代均以「煮水以銀壺為貴,泡茶以銀壺為尊」。怎麼才能買到品質好,價格實在的正品手工銀壺呢?從入行至今已有幾十年了。自創立「壺品軒」這個品牌,壺品軒銀壺匠人們秉承先輩的傳統手藝和藝德,默默堅守在各自崗位上,延續銀壺傳統文化蘊含的美。打造銀壺,就如同做人一樣,不忘古訓,正道不欺,買賣自然積福。
  • 揭秘:原來銀壺直供這麼便宜,可惜只有少數人知道!
    你一定很好奇銀壺是如何被人們關注的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01煮水以銀壺為貴,泡茶以銀壺為尊古人有「水為茶之母,器為茶之父」一說。銀壺,煮水時釋放的銀離子,能除去水中雜質、雜味、微生物等,能使水質變軟變薄。
  • 實測 | 第3期:1萬多的銀壺還不如不鏽鋼壺?不同材質的壺煮水泡茶到底有何區別?
    特拿銀壺、鐵壺、不鏽鋼壺泡南茗佳人2016年《景邁》秋季生茶和2018年《瓊芳》熟普做一個實驗對比,結果僅提供參考。開始實驗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些關於煮水壺的知識,再進行下一階段的品鑑對比。綜上:鐵壺煮水衝泡《景邁》香氣、滋味表現更佳,其次是不鏽鋼壺,最後是銀壺。
  • 一把價格90萬人民幣的壺
    本月初,在東京舉辦的一場拍賣會上,作為聽茶聞香專場的壓軸品,一把銀壺以450萬日幣起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