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根謁祖暨閩王后裔朝拜地建設太原王氏開閩始祖三公入閩1132周年慶典

2021-02-19 泉州三王祠

 海內外王氏宗親尋根謁祖暨閩王后裔朝拜地建設座談會

 隆重紀念太原王氏開閩始祖三公入閩1132周年慶典

       2017年9月30日上午,共有一千四百左右名來自海內外的王氏宗親(包括當地所有參加的人員),在永安市青水鄉羅兜祠隆重舉行「紀念太原王氏開閩始祖三公入閩1132周年」慶典,寧靜的田園山村車水馬龍、人聲鼎沸,紅色的拱門把慶典的喜慶氣氛鼓得濃上加濃,一派喜氣洋洋的感人情景。

海內外王氏宗親尋根謁祖暨閩王后裔朝拜地建設座談會(9月29日)

宗親報到

祭拜開閩顯太始祖妣徐氏夫人墓

在羅兜祠舉行祭祖儀式

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會王氏委員會漳州分會攜同漳州市兩區八縣的王氏宗親一百多人參加慶典

浙江宗親王居伉儷連續自駕車16個小時參加祭祖慶典

歡迎午宴 宗親上臺講話

 永安市委常委、統戰部長王興南接見海內外王氏宗親 

       2017年9月29日下午,海內外王氏後裔尋根謁祖文化交流座談會在永安市青水畲族鄉舉行,永安市委常委、統戰部長王興南接見來自海內外王氏宗親會代表五十餘人,共同探討海內外王氏的歷史淵源。

   王興南代表中共永安市委、市政府向與會的海內外王氏宗親朋友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親切的問候。他表示,閩王文化作為海內外王氏宗親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海內外都有著深遠的影響。隨著宗親文化工作的深入推進,海內外王氏宗親的交流聯誼日益活躍,永安青水畲族鄉已成為開閩文化尋根溯源、連接海內外閩王后裔的橋梁和紐帶。

 開閩第一 永享祭祀 

   閩王王審知,在福州執掌福建軍政大權前後達 29 年,堪稱五代十國時期一位明智的政治家,他一生以史為鑑,以民為本,在其「輕徭薄賦,省刑惜費,鼓勵墾荒,倡修水利,興辦學校,發展海外貿易,招納中原名士」的治閩政策之下,將福建從南蠻夷地,建設成為繁榮安定的「海濱鄒魯」。由於閩王王審知在福建地區的卓絕功績,他也被後世稱為「開疆閩王」、「開閩第一人」,深受百姓愛戴,去世後永享祭祀之榮光。 

 開閩起源 羅兜立祠 

  被譽為「開閩王」的王審知是青水畲鄉最深邃的人文註腳,王氏祖祠「羅兜祠」距今已有 1100 多年的歷史,古祠深藏不語的那些悠遠的輝煌,千年以來已轉而演變成青水畲族鄉的精神文明之一。

   閩王王審知於 862 年出世,881 年王家三龍投靠王緒,加入義軍,並隨軍南下。在南下初達閩地之時,由於王緒治軍無方,為禍百姓,因此引發竹林兵變。固始軍在「竹林兵變」後,通過「拜劍選帥」確立以「王潮為主、王審邽及王審知為輔」的領導團體。由於王緒的治軍無方,固始軍到達閩地後,一直未有安穩之境,此時又遇將士水土不服,因此王審知三兄弟大軍欲往北回到中原。適時泉州民眾不堪暴政,自發邀請「三王」回師攻城。886 年春月,王審知偕兄審潮、審邽三人在攻打泉州之前到達青水,並親自率徵一舉拿下蝙蝠洞(在今青水鄉豐田村)。拿下蝙蝠洞後,「三王」在此駐紮軍隊,休養生息,囤積糧草,為攻克泉州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並從此走上開閩之路,因而青水鄉可以說是「三王」開閩的起源之地。

   王審知之母「徐氏夫人」隨軍在青水鄉居住,於 886 年病逝。「三王」就地在光坑自然 村按照唐制風格為母建造墓地,取名「梅花落地墓」。887 年,徐氏夫人故居立祠為「羅兜祠」,並派親屬和部分兵丁守護陵寢。

泉州市開閩三王文物保護中心(泉州開閩三王祠)

王振南宗長在臺上一番熱情洋溢的講話。

石獅太原堂理事總會(石獅王審知學術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辦公室主任  王良建

..王氏宗親聯誼會會長   王..

福建省王氏宗親社團聯誼總會會長   王和炎(開國將軍王直之子)

高雄市王姓宗親會理事長   王明和

寧德市姓氏源流研究會、王氏委員會  王少雄

福建海峽經濟文化協作交流中心副秘書長、福建省生態建設促進會常務理事  王煒皓

安溪縣海峽兩岸開閩王歷史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   王躍進

安溪縣西坪鎮堯陽王氏宗親會

安溪縣長坑草苑王氏大宗祠

猿緣圓藝術民宿負責人   王發成

中共永安市委臺灣工作辦公室  陸李萍

福州市倉山區王審知文化研究會執行會長    王元釗

泉州惠邑王氏宗親會、惠安縣軒轅文化研究會理事長   王君夥福州市王審知研究會副會長   王磊

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會王氏委員會漳州分會、漳州王氏宗親會會長   王友字

漳州市雲霄縣王氏宗親會會長   王啟志

雲霄縣陳岱鎮雙嶺村   王添德

福建省閩南宗親聯誼會副理事長   王電金

福建省王氏委員會    王新輝

福建省漳州市龍文區朝陽鎮恆坑村   王龍松

平潭試驗區王氏宗親聯誼會會長  王訓章

晉江王氏宗親  王清江

晉江市青陽杏厝高霞社區王氏祖祠

柘榮縣王氏理事會

南安市美林松嶺老協會

南安市美林梧山老協會

安溪長坑華美村王氏宗親

安溪福井村候卿王氏宗親會

等宗親代表團

 以上宗親、單位排序不分先後

浙江(安微)千鈞雕塑藝術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居伉儷連續自駕車16個小時直達永安市清水鄉羅兜祠參加祭祖慶典(兩人輪流開車)

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會王氏委員會漳州分會攜同漳州市兩區八縣的王氏宗親一百多人參加祭祖慶典 

  值此永安市青水鄉龍吳村隆重舉行「紀念太原王氏開閩始祖三公入閩1132周年」慶典之際,海內外各單位宗親代表團齊聚一堂,共襄盛舉,同溫祖訓,銘記祖德,旨在進一步凝聚王氏族親血脈情緣,攜手共建幸福和諧新生活,力促經濟社會、文化生態、人文環境、家庭美德等方面健康協調發展。

相關焦點

  • 閩王王審知後裔的幾支族派世系
    閩王王審知的後裔,不僅遍布閩、臺、江、浙、粵省等東南沿海地區,而且自明、清以後,更紛紛向海外擴展,因而今天在港、臺以及泰國、緬甸、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越南等東南亞華人王姓家族中都有開閩王氏的後裔。他們的足跡還遍布日本以及西歐、北美、大洋洲等地。        廣東潮州王氏,閩王王審知四傳至王坦,初居泉州開元寺巷,後由泉州徙居廣東潮州,是為「王氏潮州祖」。
  • 閩王后裔精英雲集固始|向全世界宣傳開閩三王紀念館開館暨第八屆中原根親文化節
    閩王后裔精英雲集固始然而就在「開閩三王紀念館開館儀式暨第八屆中原(固始)根親文化節」開幕之前,各地閩王后裔懷著一顆虔誠之心,為了緬懷先祖開閩三王廣武王王潮公、武肅王審邽公、忠懿王審知公的豐功偉業,彰顯先祖忠貞遺德,光大先祖愛國高風
  • 閩太祖王審知——王氏文化
    其先乃東周靈王太子晉、臨沂王吉後世,江左王導、鹹陽王褒之裔,自金陵徙鹹陽遷光州固始闢居的琅琊王氏流脈。開閩王氏蜚聲於閩、臺、江、浙、粵等東南沿海省區,自明清以後,更紛紛向海外擴展,因而今天在港臺以及泰國、緬甸、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等東南亞華人王姓家族中,絕大多數是開閩王氏的後裔。
  • 閩王故裡與固始臨泉王氏——王氏文化
    王彥英、王彥復與閩王王審知同為王曄的五代孫。建安鄉第一都臨泉村是王曄及其子孫營建的舊居,也應是閩王王審知的故居,是唐末王審知由閩地轉回光州固始「約其屬」時的王氏家族居所。當時舉族徙閩時,沒有復返的意思,100多年後,王彥英孫王彬又復居其所。嗣後,子孫繁衍,相應建有第二都等,那是南宋以後的事。
  • 太原王氏衍派
    「太原王」氏「郡望太原」,即地望太原郡,太原郡名始於秦,無怪歷來有「太原王氏顯於秦、漢」之說了。  拒史籍譜牒記載,「太原王」氏奉2500多年前的周靈王太子晉(前565-前548)為始祖,漢王符《潛伏論》載:「周靈王之太子晉幼有成德,聰明博達,溫恭儉讓,谷、洛水鬥,將毀王宮,王欲壅之,太子晉諫,以為不順天心,不若修政」。
  • 閩侯隨王審知入閩四始祖——王氏文化
    王審知在閩的顯著成就也離不開這些隨王者。以下介紹在閩侯其中四位隨王入閩始祖:  林碩德「六橋林氏」入閩始祖林  碩德(860-926年),號天復,河南光州固始人。一向素以智謀勇略,為鄉裡所推崇。唐僖宗中和元年(881年),林碩德率眾投奔王緒領導的壽州(今安徽壽縣)農民起義軍。
  • 【玉融史話】錦江望族——閩王后裔在福清市港頭鎮的發展概況
    鬥轉星移,數百年來,他們作為閩王的後裔,堅持發揚先祖的優良傳統,不斷努力奮進,開發並建設著錦江這美麗的家園。錦江王氏將王璟作為錦江王氏的始祖,將王七良當作錦江王氏的一世祖。如今,福清錦江王氏已繁衍至28世,亦即現在生活在錦江的閩王后裔中0有些人已是閩王的41世孫了。
  • 王金平祖地原屬同安——王氏文化
    原屬古同安轄區的白礁,確是「造化鍾神秀,地靈聚人傑」的風水寶地,宋代神醫吳本(即保生大帝)生於斯毗鄰的廈門海滄(原屬龍溪縣)是「開臺先賢」顏思齊的故鄉同是同安縣積善裏白昆陽保的鴻漸村,又是菲律賓前總統科拉松·阿基諾夫人的祖籍地;錦宅人黃廷(鄭成功部將)還是臺灣南投和大陸鄧州「閩營人」的開基始祖……歷史掀開了嶄新的一頁,白礁由於有燦坤工業園落地,這個擁有4000多人口的濱海古漁村成了漳州
  • 中華王氏家譜,同祖同宗同根同源同血脈!
    讓我們攜手同行,弘揚王氏文化,傳播王氏力量!
  • 太原王氏衍派天下
    舜帝後裔的媯姓王的北海王氏、元城王氏、陳留王氏。殷商的子姓王氏有比幹後裔、汲郡王氏(天水東平支、新蔡新野支、河東王氏、山陽、章武、東萊支)等。另有眾多的胡姓王(融姓王)、賜姓王、冒姓王、改姓王、複姓王等,我編輯部歸納為和派王氏等。在這麼多的王氏源頭中,最大的一支就是太子晉為系姓始祖,其子宗敬為受姓始祖的太原王氏大宗支,按目前的王氏支派數與人數計算要佔90%以上。
  • 入閩王氏源流初考——王氏文化
    北宋開寶元年(968年~976年),他有4個兒子:長子王暨立居原地(影樹坑)。次子王先立遷居江西石城白土(木蘭鄉王坊);王先立的次子王玄郎於遷居大王村,為大王村開基祖。第三子王有立遷居淮土小王村。 第四子王廉侍遷居江西廣昌。(詳見寧化淮土王盛魁《大王王氏史略》)上源待考。明代時王玄郎後裔有遷居漳州、廣東、江西興國等地 。
  • 寧海竹林王氏遠祖世系(世傳)
    帝王后裔——王姓太原王氏衍派天下 ——兼談天下王氏出太原三槐王氏世系總述三槐王氏世宦年譜太原三槐王氏上源世系行傳表開閩王氏上源世系簡述關於王安石的臨川王氏上源考證總結(閩)永定區富嶺王氏考證七:關於王十朋的寧溪王氏上源考證總結報告考證八:關於琅琊江左王氏上源世系的考證總結考證九:璧公為祖的新安王氏上源考證說明考證十:開閩王氏上源世系簡述關於王霸世系的考證影響重大的《太原晉陽王氏譜》王大良:琅琊王氏研究南宋參政王伯大生平詳考(
  • 王氏歷代23位先祖!快來對接一下,看看你是王家多少世!
    卑子公:京兆王氏祖周文王、畢公高、魏昭王后(輩平晉公十九世)父間憂公(襲封信陵君)祖信陵君諱無忌,太祖魏昭王。子:悼、懽。魏亡。逃難太山,漢高祖召為中涓封蘭陵候,時人以其本魏王族也謂王家,遂姓王氏。  晉公:太原郡王姓始祖,黃帝四十二世孫。周文王二十四世孫。
  • 閩潘宗親河南尋根謁祖
    閩潘宗親代表團一行乘車來到始祖陵園,全體宗親代表統一佩戴黃色綬帶,在河南潘氏文化研究會會長潘書林、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潘晨宗長的陪同下,懷著虔誠的心情,先行瞻仰始祖牌坊後,緩步走入祭祖廣場。河南省潘氏宗親會常務副會長、滎陽潘氏宗親會會長潘建民致歡迎辭,歡迎福建潘孝貞會長率領閩潘宗親百人代表團,懷著感恩之心,崇敬之情,前來滎陽祭拜始祖。
  • 客字堂王氏五修族譜慶典大會上的講話
    第一個大的方面講的是就五續族譜工程代表客字堂理事會作如下匯報:一,尋根問祖,正本清源。盛世修志,望族列譜。這次續譜時逢盛世,與第四次續譜時隔三十年,時光荏苒,人事浮沉。由於1985年續譜時環境條件的不許和不便,造成了四修宗譜出現了很多的不完善的地方,所以我們五修宗譜有必要進行,更有必要完善。
  • 全球李氏宗親回祖根地尋根拜祖 老子銅像安放揭幕暨中華李氏大宗祠拜殿封頂慶典舉行
    全球李氏宗親回祖根地尋根拜祖 老子銅像安放揭幕暨中華李氏大宗祠拜殿封頂慶典舉行參天大樹,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4月24日,全球李氏宗親回祖根地尋根拜祖、老子銅像安放揭幕暨中華李氏大宗祠拜殿封頂慶典在鹿邑李氏宗祠隆重舉行,來自香港、澳門等13個省市自治區的500餘名李氏宗親代表出席慶典。
  • 太原王氏始祖考
    「晉陽」,並傳下了己近億人的「太原暨中華王氏」。  「太原王氏」的另一次崛起,則是與唐朝的建立有關,除了太子晉是《太原王氏》暨天下王氏之祖的說法,為什麼還有「天下王氏出太原」的說法和結論呢?因為第一個說出太原王氏比琅琊王氏重要的人是唐王李世民的父親李淵,作為太原的留守李淵起兵反隋的時候是從太原開始的。當時的太原的郡丞是王鹹,王鹹就拽住李淵說,你造反了,留下個爛攤子給我,我怎麼辦?
  • 王氏家族歷代23位先祖!快來對接一下,看看你是王家多少世!
    卑子公:京兆王氏祖周文王、畢公高、魏昭王后(輩平晉公十九世)父間憂公(襲封信陵君)祖信陵君諱無忌,太祖魏昭王。子:悼、懽。魏亡。逃難太山,漢高祖召為中涓封蘭陵候,時人以其本魏王族也謂王家,遂姓王氏。  晉公:太原郡王姓始祖,黃帝四十二世孫。周文王二十四世孫。
  • 閩臺直播連線 共祭開閩三王
    2020年04月04日 09:14:06 來源:福建日報   3日,由福州市晉安閩臺王審知研究會、臺中市王姓宗親會共同發起舉辦的「庚子年閩臺兩地連線共祭開閩三王祈福典禮」活動,分別在福州閩王紀念館與臺灣臺中閩王紀念館同時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