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者髖關節疼痛需警惕 謹防股骨髖臼撞擊症候群

2021-01-18 網易體育

2016-09-09 17:14:04 來源: 網易體育

舉報

網易體育9月9日報導:

髖關節撞擊,又被稱為股骨髖臼撞擊症候群,主要是由於股骨和髖臼之間產生了過多的摩擦導致的。會引起髖部疼痛,減小一側或者兩側髖部的機動性,破壞周圍的軟骨。患上該症候群之後,跑步時會引起股骨周圍組織的疼痛,也會引發盂唇撕裂。


臨床上對股骨髖臼狀肌症候群分為三種不同的類型。一是凸輪撞擊。股骨頭的頂部出現骨骼生長過度。二是鉗夾撞擊。在髖臼處有生長過度的骨頭。三是上述兩者兼備。矯形外科醫師阿里·巴傑瓦表示,世界上大約15%的成年人會受到股骨髖臼撞擊症候群的影響,其中凸輪撞擊類型在男性群體中比較普遍,女性更多的是鉗夾撞擊。

據了解,這種症狀在年輕人和運動員群體中比較普遍。運動員之所以成為高發群體,可能是由於髖部移動和扭轉運動比較多。運動雖然不被認為是導致該症候群的直接原因,但是它會讓一些潛在的問題惡化,比如運動員的骨骼形狀或者位置會發生異常。如果跑者的髖部比較敏感,當運動過度之後,就可能會遭遇股骨髖臼撞擊症候群。

該症狀的主要表現之一就是髖關節、腹股溝、大腿或者臀部區域出現疼痛,可能是鈍痛,但會惡化為劇痛和閃痛。初期,疼痛感不是很強,但很快就會惡化。為了避免臀部疼痛,跑者可能會改變跑姿,從而也會造成其他部位的疼痛。

當確診患上股骨髖臼撞擊症候群之後,應該及時治療,防止進一步惡化。治療時,最普遍的選擇就是讓關節得到休息,避免因運動導致更嚴重的疼痛。藥物治療方面,可以考慮布洛芬之類的非甾體抗炎藥物,甾體注射劑也可以使用,具體需要醫生指導。物理療法就是加強周圍的肌肉,比如髖部屈肌、核心等,以便緩解疼痛。

當該症狀影響到了跑者的日常生活,就必須選擇手術治療了。目前,利用關節鏡進行治療的微創手術是比較好的選擇。不過,手術之後需要數周的康復才能逐漸重拾跑步。

美國的一項研究顯示,在手術之後4-6個月重新開始跑步是比較合適的,89%的職業運動員在手術之後能夠達到之前的競技水平。2007年的一份研究指出,93%的運動員在關節鏡手術之後會選擇繼續從事運動,一年半之後仍有78%的人進行著職業體育。所以,業餘跑者即使在手術之後,只要恢復的好,仍有很大可能繼續進行跑步。

本文來源:網易體育 作者:義君 責任編輯: 裴晗_NS4733

相關焦點

  • 下蹲、彎腰、抬腿時髖關節疼,很可能是「髖關節撞擊症候群」
    文章安排起來一、什麼是髖關節撞擊症候群下蹲、彎腰、抬腿時髖關節疼,很多人都會懷疑是「股骨頭壞死」,但不被人熟知的「髖關節撞擊症候群」也是髖關節疼痛的常見原因!髖關節撞擊症候群(簡稱FAI),是一種以股骨與髖臼解剖結構發生病變的疾病,從而引起腹股溝區、髖部前後部疼痛及髖關節內收和屈曲活動受限,包括在近端股骨的骨性突起及髖臼的病變,從而致股骨近端與髖臼邊緣在運動終末期產生非正常撞擊而導致髖臼唇盂和關節軟骨損傷、退變。
  • 胯骨疼痛?當心"髖關節撞擊症候群",熱愛運動的朋友需警惕!
    聽說不是股骨頭壞死吳先生頓時鬆了口氣髖關節撞擊症候群他的疑問又來了「我最近沒有被撞到啊?!」點擊播放 GIF 0.0M髖關節撞擊症候群髖關節由髖臼和股骨頭組成,通俗來講,就像「帽子」和「頭」的關係。髖關節撞擊症候群多因髖關節解剖結構異常或其他髖關節病變所致,髖臼緣發生破損(帽子的內沿破碎和不光滑)或者股骨頭長出多餘骨質(頭變大),造成「頭」和「帽子」發生異常接觸或碰撞,從而損傷了髖關節內部結構,引發盂唇和髖臼邊緣的軟骨損傷。臨床主要表現為髖關節疼痛和活動範圍減小。
  • 你運動 我護航|黃遂柱主任:易被忽視和漏診的髖部疼痛—股骨髖臼...
    導視 髖關節疼痛是常見的臨床問題,除了股骨頭壞死、髖關節發育不良、腰椎病變等疾病,多數髖痛起病隱匿,沒有明顯的外傷史,但髖關節疼痛並非只有股骨頭缺血性壞死,還有不被人熟知的"股骨髖臼撞擊症"也是髖關節疼痛的常見原因,
  • 張洪教授:認識髖關節撞擊症候群 延緩髖關節置換
    目前因髖關節骨性關節炎被迫接受關節置換的患者中,約有20%~30%是由髖關節發育不良及髖關節撞擊症候群(FAI)引起的,而上述疾病完全可以通過早診早治,延緩、甚至避免進行人工髖關節置換。在近日結束的髖關節發育不良與撞擊症候群專題研討會上,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骨科關節與運動醫學病區主任張洪教授呼籲,公眾及專科醫師應該加強對上述疾病的關注和認識,使國人都能有不疼、不殘、健康的關節。 據張洪介紹,醫生對髖關節發育不良並不陌生,但一些患者早期症狀不明顯宜被忽視。
  • 髖關節撞擊症候群的治療、療效及爭議
    摘要 針對一系列的非手術措施治療無效的症狀性股骨髖臼撞擊症候群,可以考慮行手術治療。手術準備包括評價髖臼盂唇軟骨病理情況,髖臼及近端股骨骨性畸形情況。
  • 年輕人髖關節疼痛,原因是什麼?
    對於中青年髖關節的疼痛,有很多診斷:滑膜炎?股骨頭壞死?關節炎?很多人診治了很長時間,還是疼痛,這是什麼原因呢?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先講一講髖關節撞擊症候群的診斷和治療。在醫學專業來說,髖關節撞擊症候群(FAI)是一組以髖關節解剖結構異常為特徵的疾病,這種異常導致股骨近端和髖臼邊緣間的撞擊,損害髖臼盂唇和相鄰的髖臼軟骨,引起髖關節慢性疼痛,髖關節活動範圍受限。醫學的解釋有些晦澀難懂,簡單的說,就是大跨關節的兩個骨頭在活動時出現相互撞擊,從而引起病變的疾病,而這種撞擊是由於自身骨頭長的比較多引起來的。
  • 髖關節撞擊徵嚴重嗎?恢復期間髖關節保養要留意這四大方面
    髖關節撞擊症候群是指股骨頭和髖臼盂緣間的解剖關係異常,或者髖關節長期在外力作用下,導致股骨頭和髖臼經常出現碰撞、摩擦,導致髖臼和關節軟骨退變,從而誘發髖關節炎的出現。髖關節撞擊徵嚴重嗎?髖關節撞擊徵的臨床上是經常見的一種疾病,導致髖關節出現撞擊徵最多見的是原發性,就是指隨著年齡增加出現了髖關節撞擊徵,是因為關節退化或者運動太多,例如運動員經常做足部的、大腿的外展動作,把腿抬起來時股骨和髖臼邊緣經常發生撞擊,長期累積後導致原發性的髖關節撞擊徵出現。除了上面這種情況,還一種叫做繼發性的髖關節撞擊症候群。
  • 年輕人中,60%的大胯疼痛是髖關節撞擊綜合症,被誤診的太多!
    這馬上讓GANZ醫生聯想到了他在門診中遇到的大量因為髖關節疼痛而不明原因的患者,他推測,那些患髖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患者,會不會是因為這些「異常的骨性突出和撞擊」造成的呢?為此,GANZ醫生和他的團隊展開了系統的研究,他們對相關的患者進行了一系列的臨床研究和隨訪,而研究的結果最終證實了GANZ醫生的猜想,正是因為這些異常的骨性突起,造成了股骨和髖臼之間的撞擊,進行引起了髖關節的骨性關節。
  • 髖關節疼痛的病因究竟是什麼?
    說起髖關節疼痛,大多數患者會想到股骨頭壞死,很多不以髖關節外科為專長的骨科醫生也經常將髖部疼痛診斷為股骨頭壞死。事實上真正的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患者只佔其中的一部分,還有很多疾病都可以引起類似的髖關節周圍疼痛症狀。 我們將引起髖關節疼痛的疾病歸為三大類: 1. 髖關節內病變:最常見的是股骨頭壞死以及髖關節炎症改變,如退行性骨性關節炎(髖關節骨刺形成),髖臼發育不良,類風溼性髖關節炎等。
  • 贛州市中醫院開展首例髖關節鏡下微創治療髖關節撞擊症FAI並盂唇損傷
    中國江西網訊 通訊員鍾宏發、劉欣欣報導:近日,贛州市中醫院骨一科(關節與運動醫學科)在廣東省中醫院關節外科科主任曹學偉教授指導下,順利完成了全院第一例在髖關節鏡下行髖臼盂唇修整、股骨頭頸成形術,術後病人當天即可下地負重活動,症狀明顯緩解,臨床效果好。
  • 髖關節疼痛,可能是這5個麻煩「挑事」,別總忽視
    生活中,有部分人總是感覺到自己的髖關節部位出現了疼痛感,如果這種情況比較明顯,需要了解原因,通過合理的措施來緩解。只有影響髖關節健康的病症得到改善,局部疼痛感才可以減輕,避免正常生活受到影響。那麼,髖關節總是疼痛是哪些原因引起的呢?
  • 髖關節竟然還會發生撞擊?經常感到髖部不適的朋友看過來!
    他平時喜歡運動,最近兩年在活動後會出現大腿根部和臀部疼痛,尤其是反覆的深蹲、久坐站起、長時間行走跑跳後髖部(腹股溝區)會出現深部的酸脹疼痛感。之前也多次就診於普外科和骨科,但都沒有明確診斷,經過一些藥物治療症狀仍然沒有改善,令他和家長都很煩惱。
  • 35歲女子腹股溝疼痛近15年,一直未重視結果要動手術
    經骨關節運動醫學科柴志勇教授體格檢查,隨要求周女士行髖關節X線照片及髖關節磁共振檢查。最後確診為髖關節撞擊綜合症,予以關節鏡下微創手術治療,恢復良好,疼痛解除。柴志勇教授解釋,髖關節撞擊症候群,又叫股骨髖臼撞擊症候群,是髖部疼痛中較常見的原因,主要好發於喜歡運動的青壯年。
  • 常侵襲跑者的髖部疼痛 多由6種原因所致
    網易體育7月31日報導:髖關節疼痛,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胯骨疼,醫學上稱為髖痛。這在跑者群體中比較常見,因為跑步過程中髖關節一直處在工作狀態,腿的屈伸、收展、旋轉及環轉運動都需要髖關節的參與。
  • 煙臺山醫院完成複雜髖關節撞擊症候群微創術
    4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從煙臺山醫院獲悉,日前,煙臺山醫院東院運動醫學科克服了髖關節深而狹窄、局部解剖複雜等多種困難,開展了一例全鏡下複雜髖關節撞擊症候群的微創手術,據悉,這也是煙臺山醫院東院區開展的首例髖關節鏡手術。 患者是一名中年女性,因外傷後髖關節疼痛而輾轉於省內外多家醫院就診,均未取得明顯療效。
  • 胯疼得襪子都穿不上,竟然是患了「撞擊」症候群!
    裘先生(化名)最近總是感到左胯部疼痛,他留意了一下,發現只要是屈腿就會出現明顯的疼痛,所以,像穿襪子的這樣的動作都成了裘先生每天都覺得痛苦的事情。 口服止疼藥效果不好,裘先生來到濟南市第三人民醫院關節外科就診,按照醫生建議進行了X片及MR檢查。
  • 髖關節為何卡殼了
    經檢查,醫生告訴他得了「髖臼撞擊症候群」。髖關節是連接軀幹和下肢穩定的、較為複雜的大關節,由髖臼、股骨頭、關節囊以及韌帶構成,主要作用是承載身體的重量和完成多軸向的運動功能。髖臼周圍有髖臼盂唇,它加深了髖臼,從而使髖關節更穩定。髖關節撞擊症候群是由於其解剖結構異常、運動損傷等引起髖關節疼痛、活動受限等症狀的疾病。
  • 大腿根痛可能是髖關節在「訴苦」
    大腿根出現疼痛不可小視,這其中隱藏的疾病有不少。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骨科主任醫師李永剛介紹,大腿根部在醫學上稱作腹股溝區,是連接腹部和大腿的重要部位。當患者出現腹股溝疼痛時,大多時候考慮是否得了腹股溝淋巴結炎、精索靜脈曲張或者是疝氣等,但髖關節疾病同樣也會帶來這種疼痛。
  • 專家告訴你:究竟什麼是髖關節炎撞擊症?該怎麼辦?該怎麼保養?
    在這種情況下,慢慢的首先會撞擊髖臼的盂唇,引起盂唇的損傷,久而久之甚至會影響到髖臼軟骨的損傷。在股骨側,主要表現為頭頸部的異常的增生。在這種情況下,屈髖內旋甚至外旋,甚至後伸,都會出現明顯的受限。02髖關節撞擊症什麼症狀?
  • 髖關節疼痛應該採用冰敷還是熱敷?現在為你揭曉答案
    引起髖關節疼痛的原因,主要分為關節內的原因和關節外的原因。關節內的原因主要有滑膜炎、股骨頭壞死、髖臼撞擊症候群、盂唇損傷以及滑膜炎等等。關節外的原因,主要有關節外的滑囊炎、關節外的肌肉的損傷、肌腱炎以及關節外的一些感染等等。髖關節疼痛好發的年齡,往往是有一定的區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