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體育7月31日報導:
髖關節疼痛,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胯骨疼,醫學上稱為髖痛。這在跑者群體中比較常見,因為跑步過程中髖關節一直處在工作狀態,腿的屈伸、收展、旋轉及環轉運動都需要髖關節的參與。引起髖關節疼痛通常有以下6種原因。
肌肉拉傷和肌腱病變
在跑者所有的引起髖部疼痛的原因中,這種情況大約佔據了其中的1/3。髖關節周圍有很多肌肉和肌腱組織,像膕繩肌、髂腰肌、內收肌、股直肌等。如果這些肌肉力量不足,或者說平時沒有進行專門訓練,跑步時就很容易傷病,導致髖部疼痛。
髖關節撞擊症候群
這種情況通常是由於髖關節發育異常,髖臼緣(帽沿)破損或股骨頭(腦袋)長出多餘骨質,造成「帽子」和「頭」不匹配而發生的過度磨損,從而損傷了髖關節內部結構,引起疼痛和不適。
骨關節炎
這是一種退行性病變,系由於增齡、肥胖、勞損、創傷、關節先天性異常、關節畸形等諸多因素引起的關節軟骨退化損傷、關節邊緣和軟骨下骨反應性增生。跑步屬於高度重複性運動,所以髖關節出現關節炎的跑者也不在少數。
髖臼盂唇撕裂
20-40歲之間運動較多的人遭遇這種情況的概率比較大,髖臼盂唇撕裂可導致髖關節疼痛,僵硬和其他致殘症狀。 如果盂唇撕裂,磨損或損壞,可能會發生疼痛。
粘液囊炎
髖骨和周圍的軟組織之間有很多小的滑囊,也稱為粘液囊,起到潤滑關節的作用。高度重複性運動,加上肌肉不平衡或者跑姿不正確,就容易出現粘液囊炎。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現粘液囊炎。
應力性骨折
髖骨出現應力性骨折的概率比較小,但也不能無視這種風險。跑者訓練過量的話,會導致髖骨出現應力性骨折,髖部自然感到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