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移出群聊」,微信群聊的4條必知禮儀,一定有你不知道的

2020-12-23 香草紫蘇聊職場

今天醒來,發現自己莫名其妙被拉進了一個群,然後又莫名其妙地解散了。時間是凌晨3:21分。掃了一眼群主是個幾乎沒有聊過天的陌生好友。

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這種迷惑事件了,自從有了微信,群聊就成為了一種偉大的存在,而且衍生出一個新的職業:社群運營。

保守估計,我所在的群不下100個吧,除了家人群、同學群、工作群這種常規群之外,還有同行交流群、讀書群、投稿群、活動群、約飯群、早起群,然後還有各種學習群、課程群、代購群、水果群、業主群,五花八門,形形色色。

這些群裡每天產生的消息成千上萬,不包括屏蔽不看的,我的微信未讀消息每天都保持在3000左右。

一般300人以上的大群,很多群消息我都是屏蔽狀態,因為這些人數多的群,消息產生速度非常快,就一直有人聊,關注消息太多,非常影響自己的專注力,也沒有那麼多時間精力去跟,所有都是累積好幾天才會打開看一眼。

不過也有幾個個人參與度比較高的群,會不定時打開,遇到自己感興趣的話題,也會聊上幾句。還有一些小群,是小範圍內的圈子交流,聊的話題更深入一些,消息的透明度也會更高,事實上,更多的消息交流和分享時在小圈子裡進行的,比如閨蜜群。

不同的群,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不同,發揮的作用也不同。對於我們每個人而言,自己在其中的自我定位,決定我們的言談風格可能也會有很大差異。

比如,在家人群從不互動的我們,可能在好友圈子裡特別能侃;在行業群活躍的人,在相親群可能非常低調,在讀書群活躍的群友,到了八卦群就靜默無聲了。

如何在微信群聊中更好地找到自己的定位,形成自己的風格,在恰當的時機發言,在必要的時刻沉默,如何讓自己成為一個既受歡迎,又有價值的群友,是我們這些群聊吃瓜群眾漫長的自我修煉之路。

第一、不要一聲不吭給別人扔個群聊邀請連結,邀請別人加群,不熟的人只會覺得你莫名其妙,想把別人當韭菜。

無論你出於何種目的想建一個新群,都不要盲目隨意邀請自己的好友加入進來。因為,這對別人可能是一種打擾,不適合的人就算進來要麼過兩天退了,要麼一直潛水,毫無互動值。

請先想清楚這個群的定位是什麼,什麼樣的人感興趣這些內容,什麼樣的人適合參與這個話題。然後給你經過篩選的好友發一條消息,講明你的群是幹啥的,詢問對方是否願意加入,如果願意你再邀請。

第二、當你加入一個新群,請先觀察一段時間,看看這個群的群風,話題,參與度,然後再開始慢慢融入發言。

不要在完全不了解情況的前提下,一上來就指點江山,發言不尊重群友,或者亂加人,造成打擾,無論動機是否單純,都是不合時宜的。

就像你進入一個新公司,也需要先熟悉一下環境,了解清楚公司的人事結構,管理規則,同事之間的相處模式,什麼時間該說什麼說,都是要自己學會觀察,察言觀色,記於心中。

群雖然是虛擬的社交空間,但是在群裡的每一個人都是真實的個體,每個人傳達和感受到的也都是一個個暱稱背後的真實人物,所以不要因為在網上,就放肆自己的言行,得意忘形必然馬失前蹄。

第三、不要隨便加群友好友,就算別人出於禮貌加了你,不代表就把你當朋友了

微信有一項設置是」禁止對方通過群聊添加我好友「這個選項就說明了,很多人有屏蔽群聊加好友的需求,對他們來說,不認識的群友加好友是一種負擔和打擾;尤其是堅持不懈加你的那些人,不勝其煩。所以微信的產品經理後來就上線了這個功能。

還有,就算別人出於禮貌加了你的好友,就代表你們是好朋友了嗎?對於一個群聊產生的好友,甚至互相連對方的真實姓名,年齡,職業,長相都不了解的情況下,我的認知裡,這只是微信列表裡的好友。

這種情況下,對方沒有接納你,你們並不是真正的好友。還遠遠沒有到你可以隨時給人發信息,無論周末早上,還是工作日的半夜12點,更不代表,你可以動不動直接一個語音電話打過去,無論對方在開會,還是購物,或者是睡覺。

這種已經不是禮貌不禮貌的問題,這是腦子不正常的表現,連一點點人與人之間基本的溝通禮儀常識都沒有,更不要說分寸感和人際敏感度的問題了,情商亟待充值拯救。

第四、問問題之前先搜索,提問請把問題背景描述清楚,對認真回復的人表示感謝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知識盲區,誰都有沒有接觸過的不知道的東西,這原本沒有什麼。在群聊聊到一個專業名詞的時候,如果你不知道這個概念,就默默的先去搜索定義和相關基本資料,有了基本認知之後,再回來加入,不要直接來一句:ODM是什麼意思?

真的,沒人對這些你完全可以通過搜索獲取的信息,負有解釋說明的義務。請學會自己動手,尊重別人的時間,也尊重一下自己的腦子,多用用它,有益無害。

在這個知識付費的時代,別人用自己花費時間精力總結出來的經驗技能,無償分享出來給你,是出於別人的善意,而不是這個經驗真的不值錢。

如果你能私下發個紅包感謝一下對方是最好的了,既可以表示感謝,也可以鼓舞分享者的積極性和動力,持續分享和答疑幫助更多的人。

當然並不強求,但是起碼的感謝還是有必要的,常懷感恩之心是我們做人之本,不能把別人的善意當作理所當然,甚至視而不見,這是缺乏教養的態度。

最後

作為一個社群的深度用戶,這個話題我有太多的話想說,而且最近也確實遇到了一些奇葩的人和事,覺得有必要記錄一下,本來計劃寫7條,才寫了4條已經很晚了。剩下的內容,感興趣的話,點個讚哦,下次有空繼續分享~

本文是作者香草紫蘇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授權。

作者簡介:香草紫蘇,專欄作者,資深HR,愛寫字,愛旅行。喜歡隨遇而安的生活,追求簡單的完美。文章理性不失溫度,執我筆寫我心,一路同行,有愛相伴。

相關焦點

  • 微信被拉黑或者移出群聊怎麼辦?
    與此同時,一些新的問題也隨之產生了,比如「消息已發出,但被對方拒收了」、「你已被移出群聊」「某某開啟了朋友驗證,你還不是他(她)朋友」等問題,會給大家的交流帶來一些煩惱。尤其是看到自己被移出群聊的時候,也許很多人的內心都會多少有些觸動。
  • 微信被移出群聊和主動退出有什麼區別?哪一種讓你不高興
    微信被移出群聊和主動退出有什麼區別?哪一種讓你不高興?在我看來這兩種退群方式有天壤之別,那它們之間有哪些區別呢,下面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目前我的微信群有幾十個,有親友群、同學群、工作群、交友群等等,我曾主動退出過群,也被人直接踢出過群,現在來看看主動和被動退群的區別吧。首先說說被動,就是被人直接踢出群聊,我想有不少的朋友經歷過這個事吧,被移出群聊又分為兩種,一種是群解散這個沒多大問題,第二種是群沒有解散直接被人踢了出來。
  • 你已被移出群聊!
    近日,一段視頻刷爆朋友圈,無數網友看完表示:發這種信息的人,會果斷被我們移出群聊雖然網傳的這個悲劇不知是真是假,但經常在朋友圈裡看到的「帶詛咒的消息」卻是真實存在的!再一次告知所有的微信友人這裡是朋友圈能看到你信息的都是你的朋友、同事、和你的親人!請不要再髮帶有詛咒的信息!
  • 將微信群成員移出群聊山東一法院庭長被起訴 "群官"該咋管?
    如今,微信已成為多數人工作和交際的必備工具,特別是微信群,已經是職場必需品。可如果出現被群主踢出群的情況,你會到法院起訴嗎?這件事發生後,或許很多群主都說,再也不敢輕易將人移出群了。  將微信群成員移出群聊  法院一庭長成被告  山東平度市人民法院一庭長因將微信群成員移出群聊成被告,中國裁判文書網近日公布的「柳某某與劉某某一般人格權糾紛民事裁定書
  • 誤創建企業微信群聊?企業微信怎麼解散群聊?
    企業微信和個人微信一樣,可以創建群,如果是你自己創建的群,你是群主,後期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需要解散企業微信群,操作非常簡單。點擊企業微信群聊的右上角,可以進入群聊信息詳情頁面,在該頁面找到群管理功能,再往下就有「解散群聊」的功能,解散後,所有群成員就會自動移出群聊,你就不用再管了。
  • 微信聊天最新套路!這裡有套「你被移出群聊」的整蠱大全 | 曉技巧
    最近知曉君被整了,事情發生得很突然,只是因為我承認了自己在吹牛方面的不足,就被移出了群聊。任何人被突然移出群聊都會感到莫名其妙吧?然而沒想到的是,有同樣感覺的不止我一個,其他群友也表示了疑惑。察覺到問題所在,我長按了「你被移出群聊」才看穿了這個整人套路。
  • 你已被移出群聊?注意!這條職場潛規則不合法!
    「你被群主移出群聊」……職場上為方便工作交流單位會組建網絡工作群如果被老闆移出群聊往往意味著將被「炒魷魚」但工人君(ID:grrbwx)提示退群≠解聘解除勞動合同必須是紙面上的營業部將丁某踢出了工作群,與其解除勞動關係的做法,不符合法律規定。營業部應當支付丁某違法解除勞動關係賠償金。一審判決後,丁某不服,向烏魯木齊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請求改判營業部支付丁某工資20657元;支付未籤訂勞動合同二倍工資33560元;支付解除勞動關係經濟補償金5327元。
  • 記者被「移出群聊」 輿情素養應成為地方幹部的必修課
    輿情趨勢據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監測數據顯示,自11月11日至17日,共監測到相關輿情信息389條。其中,網媒信息166條,紙媒信息5條,微信公眾號文章92條,微博21條,APP信息105條。齊魯晚報網認為,政策在執行中能否做到不走樣,是市民非常關心的問題,記者對目前存在問題的報導滿足了公眾的知情權。然公職人員將記者移出群聊的不當做法卻阻礙了新聞工作者捍衛社會公共利益的職責。《南方日報》表示,記者的報導是為了保障公園的公共屬性、紓解社會矛盾,可見,報導是「幫忙」而非「添亂」,屬於建設性輿論監督,將「監督報導」與「負面報導」畫上了等號是對輿論監督的誤讀。
  • 將成員移出群聊、群主竟成被告,這波操作什麼意思?
    柳某某訴稱,原告在微信群「訴訟服務群」內發言時,被該微信群群主劉某某移出群聊,至今無法進入該群。請求判令被告重新邀請原告進入微信群「訴訟服務群」、被告連續三天在該微信群內向原告公開賠禮道歉、被告向原告支付精神損害撫慰金10000元。
  • 青島群主「移出群聊」成被告,當時在聊啥?聊天記錄曝光
    1月22日,山東平度律師柳孔聖被微信群主劉某移出群聊,事後柳孔聖多次通過微博、朋友圈隔空喊話,讓對方將自己重新加群,未果後柳孔聖以侵犯一般人格權為由,將劉某告上法庭。柳孔聖被移出群聊前的部分聊天記錄截圖(受訪者提供)從聊天記錄來看,兩人話語間火藥味頗濃,但柳孔聖表示自己只是與何姓法律人士開玩笑,活躍群內氣氛,「每句話最後都配了一個笑臉表情」;而劉某則認為柳在鬧事,遂將其踢出。柳孔聖告訴澎湃新聞,自己被踢後有些意外,認為劉某此舉「太不慎重,太任性」。
  • 「踢群」第一案!被群主移出微信群,法院會怎麼判?
    2019年1月21日晚,原告在平度市法院,為方便向律師、法律工作者提供訴訟服務而建立的「訴訟服務群」內正常聊天發言時,被該群群主即被告劉德治以莫須有的理由無端移出群聊,並在其他律師拉柳孔聖重新入群時,如江湖老大般的說出「被我從群裡刪除的,你邀請進群,是什麼意思」之類的話,至今原告無法進入該微信群。
  • 不轉發就移出群聊,保利地產強制媒體轉發朋友圈到底是怎麼回事?
    但這一次輿論轉向,帶著「不轉發就移出群聊」、「保利老總威脅轉發」等負面標籤的話題,在社交平臺持續發酵。8月21日晚,北京保利在媒體群轉發了一條連結和多個紅包。這條連結是北京保利官微發布的營銷活動預告——七夕「Art In 流動」藝術節暨品牌發布會。保利北京相關工作人員希望媒體能支持,並轉發至朋友圈,但半天沒有人回應。
  • 你已經被爸媽移出群聊,我是誰?我在哪?
    01有了這張果照,以後的外賣快遞熱水都是你了02第一次見這麼八卦的鸚鵡03這八年小黃打算放棄04說,你天冷睡覺時是不是這樣把手放到雙腿間05一個日本網友在《我的世界》裡復原軍艦島06食屎啊你07你為什麼洗那麼久,自己心裡就沒點B數?你已經被爸媽移出群聊,我是誰?我在哪?08現在去還來得及嗎09你看懂了嗎?10敢這麼穿的一般叫秘密搜查官,別問小黃為什麼知道11下雪天有比這更慘的嗎?
  • 池子「被移出群聊」
    圖片來源:騰訊視頻截圖「大家好,我是池子」.....在未來《吐槽大會》的節目上,你不會再聽到這句熟悉的話。1月9日18點02分,池子曬出一張聊天記錄截圖,顯示自己被移除公司群聊。事實上,池子退出笑果文化早有倪端。
  • 沒轉發就移出群聊!企業高管指揮媒體的「傲氣」從何而來?
    原標題:沒轉發就移出群聊!企業高管指揮媒體的「傲氣」從何而來?中新網客戶端北京8月22日電 「沒轉發的移出本群」,北京保利高管強制媒體人轉發朋友圈,導致很多記者憤而退群,此事引發熱議。
  • 搜索 直接加附近微信群 群聊大全(最新)
    ,主要不能掃碼的原因是因為:如果群人數大於200人無法掃碼加群,分享者離開群聊無法掃碼加群, 分享的二維碼超過7天也是無法掃碼進群的,所以需要更多微信群可以掃描下方客服二維碼,功能提供如下:   (產品收費請知悉 介意勿加)1/可以通過關鍵詞進行掃碼添加微信群聊,包含你想添加的群聊
  • 微信群群碼大全群聊大全群組大全 群名片(2021最新)
    ,主要不能掃碼的原因是因為:如果群人數大於200人無法掃碼加群,分享者離開群聊無法掃碼加群, 分享的二維碼超過7天也是無法掃碼進群的,所以需要更多微信群可以掃描下方客服二維碼,功能提供如下:   (產品收費請知悉 介意勿加)1/可以通過關鍵詞進行掃碼添加微信群聊,包含你想添加的群聊
  • 警花小晶被踢出群聊!
    直到10月12日上午8時許,小晶發現自己被「順豐快遞單號」拉入了一個名為「雞公煲」的微信群聊,同時參與群聊的還有將近上百人。不要緊,總會有好奇寶寶幫你提問的。接下來,「群主持」就會在群裡詳細介紹刷單賺佣金的種種好處——「平臺商家合作直刷、沒有中間商賺差價」……好奇寶寶A「從來沒有做過,有點不相信,是不是騙人的?」好奇寶寶B「他這個佣金好高啊,我之前做的都是三塊四塊的。」
  • 微信群聊備註在哪裡修改 怎麼給微信群聊名稱更改備註方法
    微信新增了群聊支持群名備註功能,當我們修改備註後是儘自己可見的。而且原來的群名也會在備註的下方,方便我們辨認。微信群聊名稱怎麼備註呢?下文教大家。  微信群聊備註可以改嗎  原本我們只可以對好友進行備註,備註好友的名稱是為方便辨認,好友改名後也能快速找到。
  • 微信支持個人備註群聊名稱,真香
    最近,微信已經上線了備註群聊名稱功能。用戶可通過群聊設置的「備註」功能修改,備註後的群聊名稱僅自己可見。微信是否有必要進行這個改動?本文作者對此進行了分析。微信在最新版本的更新裡,添加了一個新功能:對微信群名進行備註。注意,這裡不是說的「我在本群的暱稱」,是備註這個微信群在我這裡顯示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