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2020年已過去了一大半,臨近年關,寒假將至,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寒假招生季,各大培訓機構都開始摩拳擦掌,準備搶佔寒假班的生源了。而近日有媒體反映,雖說國家關於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已經出臺兩年多時間(教育部官網截圖如下),但是市面上仍
然有不少機構在違規收取超過三個月的學費,並借著年底促銷的理由鼓動家長大量囤課。
這其中還不乏一些全國知名的連鎖藝培機構。據河南電視臺《百姓315》欄目報導,包括鄭州曉雯音樂在內的多家藝術類培訓機構都在違規收取時間跨度超過三個月的學費。
在暗訪中,當被記者問起如何交費時,這家曉雯音樂的負責人聲稱他們一般是半年一交費,並表示不清楚有一次性收費不能超過三個月這樣的規定存在。既然負責人都不清楚有如此規定,看來曉雯音樂違規收取超長預付款的行為也由來已久。長期以來藝術培訓行業都是賣方市場,一般機構要求怎麼交,學生和家長就要怎麼交。所以機構若不遵守規定,國家出臺的政策就是形同虛設,始終無法落地。曉雯音樂是典型的個例,超長預付費是長期以來教培行業存在的一大頑疾。那麼現在明明國家的政策已經出臺,違規收費卻依然如此普遍的原因何在?河南省藝術協會認為,主要有下列幾個原因:
一、價格差,課包時間越長越便宜
經向不同機構了解情況,河南省藝術培訓協會發現,家長在培訓機構報名時,往往都會算一下單節課時費,當發現課時費報的越多單節課時費越便宜,並且價格差距非常大時,家長一般都會傾向於多買一些課時。就拿曉雯音樂來說,若半年一交,學費是3840元半年,按照每周一節課計算,每節課的課時費是160元,遠遠低於曉雯音樂報價單顯示的300元/節的課時費,幾乎相當於打了五折。有些機構雖設有三個月為一期的短期課程包,但由於價格與長課包相差無幾,在大額折扣誘惑下家長更傾向於選擇長期課程包。
二、信息差,家長對收費規定不了解
雖然《意見》已出臺兩年多,但是信息的流通也僅限於機構之間。絕大多數學生和家長對此一無所知,這種信息的不對稱,使家長不能及時地意識到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了侵害。在遇到機構預付費要求時,沒有說不,反而從另一個側面鼓勵了超長預付費行為的發生。家長的舉報會倒逼機構的整改,而家長的順從則是機構違規行為的助推器。今後,作為行業的監管機構,河南省藝術培訓協會將繼續全力普及和宣講國家政策,為政策的落地和實施創造環境和條件。
三、暈輪效應,連鎖機構品牌影響力大
近年來,機構倒閉和跑路的事情時有發生,不少家長在給孩子選擇培訓班時,為了減少風險,都傾向於選擇有一定品牌影響力的大機構,比如曉雯音樂,這樣全國連鎖的藝培類機構。而鄭州曉雯音樂也正是利用了暈輪效應,利用了家長對於曉雯音樂品牌的信任,長期以來違規收取超額學費。
孩子是祖國和家庭的希望,教育無小事,培訓機構需要時刻牢記自己的使命和責任,不可像曉雯音樂一樣,利用品牌影響力,公然無視國家政策違規收費。更要時刻本著對學生負責的態度,而不是像曉雯音樂一樣,和國家政策玩「躲貓貓」。河南省藝術培訓協會提醒,培訓機構真正需要打磨的是自己的教學產品和教學質量,而不是像曉雯音樂一樣,一味地擴大經營。目前,國家已經拿出了決心終結培訓機構超長預付費的模式,這項政策的實施和落地,離不開每一個機構的努力,請廣大機構以曉雯音樂為戒,切實為教培行業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