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培機構超長預付費為何屢禁不止?曉雯音樂被曝違規收費

2020-12-18 河南省藝術培訓協會

轉眼間,2020年已過去了一大半,臨近年關,寒假將至,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寒假招生季,各大培訓機構都開始摩拳擦掌,準備搶佔寒假班的生源了。而近日有媒體反映,雖說國家關於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已經出臺兩年多時間(教育部官網截圖如下),但是市面上仍

然有不少機構在違規收取超過三個月的學費,並借著年底促銷的理由鼓動家長大量囤課。

這其中還不乏一些全國知名的連鎖藝培機構。據河南電視臺《百姓315》欄目報導,包括鄭州曉雯音樂在內的多家藝術類培訓機構都在違規收取時間跨度超過三個月的學費。

在暗訪中,當被記者問起如何交費時,這家曉雯音樂的負責人聲稱他們一般是半年一交費,並表示不清楚有一次性收費不能超過三個月這樣的規定存在。既然負責人都不清楚有如此規定,看來曉雯音樂違規收取超長預付款的行為也由來已久。長期以來藝術培訓行業都是賣方市場,一般機構要求怎麼交,學生和家長就要怎麼交。所以機構若不遵守規定,國家出臺的政策就是形同虛設,始終無法落地。曉雯音樂是典型的個例,超長預付費是長期以來教培行業存在的一大頑疾。那麼現在明明國家的政策已經出臺,違規收費卻依然如此普遍的原因何在?河南省藝術協會認為,主要有下列幾個原因:

一、價格差,課包時間越長越便宜

經向不同機構了解情況,河南省藝術培訓協會發現,家長在培訓機構報名時,往往都會算一下單節課時費,當發現課時費報的越多單節課時費越便宜,並且價格差距非常大時,家長一般都會傾向於多買一些課時。就拿曉雯音樂來說,若半年一交,學費是3840元半年,按照每周一節課計算,每節課的課時費是160元,遠遠低於曉雯音樂報價單顯示的300元/節的課時費,幾乎相當於打了五折。有些機構雖設有三個月為一期的短期課程包,但由於價格與長課包相差無幾,在大額折扣誘惑下家長更傾向於選擇長期課程包。

二、信息差,家長對收費規定不了解

雖然《意見》已出臺兩年多,但是信息的流通也僅限於機構之間。絕大多數學生和家長對此一無所知,這種信息的不對稱,使家長不能及時地意識到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了侵害。在遇到機構預付費要求時,沒有說不,反而從另一個側面鼓勵了超長預付費行為的發生。家長的舉報會倒逼機構的整改,而家長的順從則是機構違規行為的助推器。今後,作為行業的監管機構,河南省藝術培訓協會將繼續全力普及和宣講國家政策,為政策的落地和實施創造環境和條件。

三、暈輪效應,連鎖機構品牌影響力大

近年來,機構倒閉和跑路的事情時有發生,不少家長在給孩子選擇培訓班時,為了減少風險,都傾向於選擇有一定品牌影響力的大機構,比如曉雯音樂,這樣全國連鎖的藝培類機構。而鄭州曉雯音樂也正是利用了暈輪效應,利用了家長對於曉雯音樂品牌的信任,長期以來違規收取超額學費。

孩子是祖國和家庭的希望,教育無小事,培訓機構需要時刻牢記自己的使命和責任,不可像曉雯音樂一樣,利用品牌影響力,公然無視國家政策違規收費。更要時刻本著對學生負責的態度,而不是像曉雯音樂一樣,和國家政策玩「躲貓貓」。河南省藝術培訓協會提醒,培訓機構真正需要打磨的是自己的教學產品和教學質量,而不是像曉雯音樂一樣,一味地擴大經營。目前,國家已經拿出了決心終結培訓機構超長預付費的模式,這項政策的實施和落地,離不開每一個機構的努力,請廣大機構以曉雯音樂為戒,切實為教培行業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相關焦點

  • 屢禁不止 教培機構為何難捨預付費
    事實上,教培機構「不得預付費超過3個月」已是監管三令五申的內容,但這一亂象卻仍屢禁不止,在這背後,有著教培機構對現金流的渴望,也有消費者對違規信息的忽視,要想根除或許還需要更明確的監管體系。政策與「對策」「一次性繳納半年、一年甚至更長周期的學費會有優惠。」
  • 河南省藝術培訓協會助力藝培機構解決憂患
    此次整治包含五個內容:對辦學資質進行排查,看是否證照齊全;對教學計劃進行排查,看是否存在不良行為;對辦學行為進行排查;對從教人員進行排查,看是否存在違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損害國家利益或違背社會公序良俗、散布不良信息等;對收費情況進行排查,看是否存在一次性收費超過三個月、是否公示收費標準等。
  • 河南省藝術培訓協會:資金監管出臺,規範藝培機構預付費亂象
    近年來,涉及校外培訓機構挪用預付費、拒退費甚至捲款跑路等問題,成為校外培訓市場的痛點,制約了培訓行業健康發展。由於缺乏有效的資金監管體系,消費者的預付費可能被商家挪用,後期商家跑路或經營不善,消費者維權困難。特別是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使網上收集預付費變得極其便捷,也為捲款跑路行為開闢了通徑,甚至被不法分子實施集資詐騙行為所利用。因此,校外培訓糾紛亟待解決的是預收費亂象問題。
  • 曉雯音樂國際連鎖教育集團澄邁校區招生簡介
    陳明煊 參加曉雯音樂30周年全國展演榮獲兒童B組一等獎 (曉音獎)王麗雲  參加曉雯音樂30周年全國展演榮獲兒童A組一等獎 (曉音獎)劉  揚  參加曉雯音樂30周年全國展演榮獲兒童B組二等獎 (新星獎)全德校  參加曉雯音樂30周年全國展演榮獲兒童A組二等獎 (新星獎)陸宇穗  參加曉雯音樂
  • 物業收取高價電費加價一倍多 轉供電亂收費為何屢禁不止?
    同一條街上商家被收取的電價,為何差別如此大?記者深入調查後發現,這背後存在著一個物業轉供電亂收費的牟利空間,甚至影響到政策紅利的落地。□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寧寧高價轉供電費最高加價了一倍多 商家每月都要「討價還價」在平福裡小區,有20多家底商商家,他們都是轉供電終端用戶。
  • 以音樂為媒,助推美育教育新模式——曉雯音樂「成都市溫江區文化館...
    2020年11月22日,成都市溫江區文化館音樂教育分館暨全民藝術普及基地授牌儀式在曉雯音樂溫江校區隆重舉行,成都市溫江區文體旅局副局長李豔、成都市溫江區文化館館長賴羽、曉雯音樂西南片區負責人葉敏等有關領導出席了此次授牌活動儀式。
  • 教培機構預付費不得超過3個月,體育教育行業怎麼辦?
    針對最近一段時間一些教育培訓機構出現停業關門、眾多消費者遭受巨額損失的情況,北京市消費者協會於11月24日發布教育培訓消費警示,其中強調,教育培訓機構應向社會公示收費項目及標準,主動接受監督,不得收取在公示以外的其他費用。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政策規定,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培訓對象沒有完成的課程,應嚴格按照雙方合同約定以及相關法律規定辦理。
  • 鄭州專項整治中小學校外培訓機構,嚴查違規收費等行為→
    記者12月12日從鄭州市教育部門獲悉,為保障學生及家長權益,規範校外培訓機構,全市啟動中小學校外培訓機構排查整治專項行動。提醒學生及家長,今後選擇課外班時可參考經教育部門確認核驗後的校外培訓機構「白名單」。
  • 電動車室內充電為何屢禁不止?
    1月2日,菏澤一小區住戶因在室內給電動車充電造成起火,再次為電動車違規充電帶來的消防安全問題敲響了警鐘。那麼,明知電動車室內充電很危險,為何仍有人「鋌而走險」?為此,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展開了調查採訪。電動車室內充電引發火災1月2日中午,菏澤一小區發生了一起火情:一住戶因在室內給電動車充電引發起火,該火情造成不同人員受傷,多家住戶受損。
  • 在線教育存質量差、電話騷擾等亂象 噠噠英語被曝退費拖延兩月
    但是,在線教育行業從誕生起,就存在的收費參差不齊、退款困難、教學內容缺乏等問題,仍未有效解決。在此背景下,2019年,上海市消保委共受理各類教育培訓服務投訴10915件,同比上升55.6%,其中外語培訓、技能培訓、課外輔導、幼兒早教是投訴焦點。
  • 嚴禁中小學校暑假違規補課違規收費
    7月8日,記者了解到,為了確保廣大師生度過一個快樂、祥和、健康、安全的暑假,江西省教育廳下發專門通知,對嚴禁中小學校暑假違規補課違規收費作出專門部署,並公布暑期違規補課收費舉報熱線。(網絡圖) 近期,有部分群眾通過電話、網絡、信函等方式,向江西省教育廳反映少數學校在疫情防控期間進行違規補課和違規收費。
  • 江西嚴禁中小學校暑假違規補課違規收費
    7月8日,記者了解到,為了確保廣大師生度過一個快樂、祥和、健康、安全的暑假,江西省教育廳下發專門通知,對嚴禁中小學校暑假違規補課違規收費作出專門部署,並公布暑期違規補課收費舉報熱線。背景:群眾舉報少數學校違規補課和違規收費近期,有部分群眾通過電話、網絡、信函等方式,向江西省教育廳反映少數學校在疫情防控期間進行違規補課和違規收費。
  • 預付費商家頻「爆雷」,治頑疾須「打七寸」
    從某教育培訓機構資金鍊斷裂到某長租公寓退費難,再到某餐飲品牌大規模閉店……每當預付費商家「爆雷」,消費者都會面臨維權難的問題。有專家提醒,應該從保護消費者、維護金融市場秩序的角度出發,考慮對預付費模式的監管措施。
  • 違規收費2968.82萬!廣東省企業聯合會被警告
    中新經緯客戶端11月9日電 廣東省民政廳網站9日發布《關於廣東省企業聯合會等3家社會組織違規收費的通報》,廣東省企業聯合會、廣東省企業管理諮詢協會、廣東優生優育協會因違規收費被通報。
  • 藝培機構關門,家長直言「都跑了我找誰退錢去」,有它退費不再難
    2020年的校外培訓行業真是命運多舛,無數培訓機構倒在了疫情重壓的浪潮之中。說白了,靠現金流吃飯的培訓機構不是長久之策,有一點風吹草動,機構虧得血本無歸,家長也是有苦難言。在河南省藝術培訓協會近期的摸排當中,了解到很多機構關門跑路的現象:有的家長給孩子報了一年的吉他課,結果才上了倆個月就人去樓空。家長也都忙於工作,沒有時間維權,家長更是對此直言「人都跑沒了,我找誰退錢去。」幾千塊錢就這樣白白打了水漂。還有的家長報了兩年的舞蹈班,孩子學了幾個月也無甚成效,但是舞蹈班拒絕退費,只能捏著鼻子讓孩子上完這兩年。
  • 藝培產品服務將規範化 質量有保障形成良性競爭
    某藝培機構的口才課程是現階段主打課程,為了吸引家長給孩子報名,公司在課程設置上「下了不少功夫」,一節課兩個小時,以鍛鍊孩子口才為由只教一個繞口令,讓孩子反覆背誦、練習。回去家長一問,今天學到了什麼,孩子就把繞口令聲情並茂地展示一遍。但實際上,鍛鍊口才還有更重要的點,比如發音、思維、感統等等,但是孩子卻全沒學到。
  • 省教育廳要求培訓機構教育教學全過程錄像,多家機構拒絕接受採訪
    12月15日,江蘇省教育廳召開2020年度全省師德師風建設工作視頻推進會,針對在職教師到校外培訓機構兼職取酬難以監管的難題,我省探索並建立校外培訓機構智慧監管機制,彌補監管力量不足、難以辨認教師是否在職的短板,要求校外培訓機構教育教學全過程錄像,教育主管部門定期或不定期抽查監控錄像
  • 收費不超仨月的規定不好使了?有的培訓機構又開始躉交學費
    在車公莊校區,記者還發現,前臺後邊的牆上就貼著「我校嚴格執行國家關於財務與資金管理的規定,收費時段與教學安排一致,不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三個月的費用。歡迎家長監督。」但實際上,該機構的課時包設置很難遵守此規定——按照每周上一節課,劃兩個課時計算,最小的課時包也基本需要一年才能上完。
  • 延安實驗中學亂收費,這個「誡勉談話」能走多遠?
    這個「誡勉談話」對各個學校來說,「好」就「好」在定下了亂收費的槓槓,每年每次每個年級亂收費不要超過15萬這個槓槓,即使被舉報也是個「誡勉談話」,沒有撤銷職務這一說,放出的信息十分明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所以這個槓槓一出來——14.91萬內誡勉談話,各個學校的年級負責人醉了,是高興的喝醉了,亂收費的底牌終於摸清楚了,與撤銷職務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