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機構預付費不得超過3個月,體育教育行業怎麼辦?

2020-12-16 騰訊網

北京市消費者協會發布的一責消費警示,把近期本就不太消停的教培行業再次推上封口浪尖。

針對最近一段時間一些教育培訓機構出現停業關門、眾多消費者遭受巨額損失的情況,北京市消費者協會於11月24日發布教育培訓消費警示,其中強調,教育培訓機構應向社會公示收費項目及標準,主動接受監督,不得收取在公示以外的其他費用。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政策規定,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培訓對象沒有完成的課程,應嚴格按照雙方合同約定以及相關法律規定辦理。通過建立銀行專用帳戶、擔保或保險機制等方式,確保消費者預付費用安全。

事實上,相關規定早已提出,只是之前並沒有非常嚴格地在整個教培行業內強制執行。據懶熊體育調查了解,暫時來看,體育培訓行業還沒有受到多大影響。但北京地區的一些學科類教育培訓機構已經在執行「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費用」的相關規範,總金額和總課時也都存在預付費上限。

早在2018年8月,國務院就出臺了《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 (國辦發〔2018〕80號),其中的相關規定提到,收費時段與教學安排應協調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或通過拆分合同等形式變相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培訓費一般應於臨近培訓課程開班前收取,不應過早提前收取。

而在今年10月,中消協發布了一份「校外教育培訓投訴情況專題報告」, 建議根據預收費經營行為涉及領域、收費金額實行備案登記制,對預收費經營者實施動態監管,重點防範。

與學科教育培訓機構類似,對於目前市面上大多數體育培訓機構來說,長期預付款模式同樣是收費模式的主流。機構先收錢再提供服務,服務周期從幾個月到幾年不等,財務帳面上會有著大量的預收帳款,以支撐機構日常的成本投入,另一方面,預收款的模式也幫助機構以這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與用戶之間形成綁定,減輕了獲客壓力。

11月24日當天,懶熊體育撥打了某知名籃球培訓機構的電話,該機構課程老師告知懶熊體育,其推出的課程包為40節課和60節課兩個產品包,每節課的價格在200-220元,也就是說家長需一次性支付8000-13000元不等。如果以一周上兩節課的頻率計算,那麼課程周期大致在5-7個月。對方向懶熊體育表示,「現在還沒有執行收費不超過3個月的規定。」

預付費模式可以快速回籠資金、加快擴展步伐,降低日常運營的邊際成本,但也存在一定風險。一方面機構容易陷入消費導向,忽視產品和服務質量,另一方面,一旦預收款環節出現問題,極有可能造成機構資金鍊的斷裂——頻頻發生的教育培訓機構跑路事件大多因此而造成。

▲高額的場館租金和全職教練等人員薪資成本,需要預付費帶來的現金流保證正常運營。

「如果嚴格執行相關規範的話,對新成立或快速擴張期企業來說影響還是挺大的。」有體育培訓從業者向懶熊體育表達了擔憂。

該從業者認為,因為現金流無法保證,一方面自建場地等重投資不敢做;另一方面,體育培訓不像學科類是強需求,所以如果推行短期卡,不管家長或孩子都容易放棄,粘性續費率都會下降。「機構除了保證課堂質量以外,不得不把精力更多放在新招生上。」另外還有從業者表示,為了保證現金流,勢必會提高客單價。

體育培訓行業是高運營成本行業,高額的場館租金成本,加上全職教練等人員薪資成本,需要預付費帶來的現金流保證正常運營。如果未來此規定嚴格執行,在房租和人力成本的經營重壓之下,對融資能力不強的小型機構勢必影響嚴重。

也有體育教育從業者向懶熊體育表示,加強監管並不一定是壞事,「體育教育行業這兩年飛速發展,很多機構一心盯著現金流,把精力都用在銷售上,反而忽視了自己產品打磨和服務的提升上,縮短預付費的時間,能倒逼他們回歸產品,讓這個行業擺脫野蠻生長的境地。」

發生了這麼多跑路事件後,用戶在進行消費決策的時候已經越來越謹慎。據懶熊體育了解, 一些體育培訓機構為消費者推出了不同課時的課程包,比如10次卡、30次卡和100次卡,其負責人向懶熊體育介紹,30次卡就是學員三個月能消費掉的,「消費者可以自願選擇。」

聲明:本文由懶熊體育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屢禁不止 教培機構為何難捨預付費
    來源:北京商報作者:陶鳳校外教育培訓機構屢屢「跑路」,不少消費者因此而遭受巨額損失,儼然成了難以根除的行業痼疾。11月24日,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再度發出警示,呼籲教育培訓機構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
  • 教育機構跑路潮背後:支付寶和校寶在線要「革教培機構的命」?
    在10月29-30日舉行的2020 SEE教育服務共建大會上,支付寶與校寶在線發布了一款教育行業收費解決方案「學費碼」。「學費碼」是一套面向中小教培機構OMO改造的解決方案的入口,但其隱藏的一項功能,或許要「革了教培機構的命」。
  • 教育培訓行業預付費資金劃入銀行監管帳戶 朝陽區建立首個預付費...
    教育培訓行業先行先試,朝陽區博文島培訓學校、愛途樂思培訓學校等多家培訓機構已率先納入監管體系,獲取專用監管帳戶,消費者的預付費資金轉入相應監管帳戶,根據實際教學情況,監管帳戶中的資金將分批給付培訓機構。通過區塊鏈、大數據、雲計算等多種新技術手段,朝陽區率先實現預付費的課程進度結算、消費次數結算、資金凍結解凍等分場景監管,降低了教育培訓行業的資金挪用、捲款跑路等風險。
  • 預收費亮起政策紅燈,教培機構如何突破現金流窘境?
    據天眼查近日發布的《2020教育行業發展報告》顯示,截止10月,全國範圍內註銷吊銷的教育培訓機構數量近13.6萬家,有17.8%機構曾出現經營異常提示。大部分的教培機構處於入不敷出的狀態,甚至掙扎在生死線上。跑路、倒閉、關停……這些詞彙已霸據為教培業的熱詞榜。
  • 多地推出加強資金監管舉措 教培行業監管的春風來了?
    天目新聞記者從運城市鹽湖區教育科技局民管中心主任魏強處獲悉,為加強民辦教育機構資金監管,今年6月,鹽湖區教育科技局引進工商銀行開發建設的「教培雲」平臺。11月18日,正式向全區範圍內推廣啟動。該平臺如何運行?
  • 教培機構攻略二:教培行業究竟是教育行業,還是服務行業?
    一位從事教培行業多年的楊老師和其妹妹聊天時,他妹妹說:「你也算半個教育行業的人了,對疫情的影響有什麼看法?」,當時,這位楊老師就蒙了,半個?楊老師做教培機構比他妹妹當老師時間都要久,為何在其妹妹眼裡只算半個教育人?
  • 支付寶聯手校寶在線:中小教培機構OMO迎來大變局?
    據中國民辦教育協會調研,針對疫情所產生的影響,超過九成的機構表示存在大的影響,機構經營存在部分困難或嚴重困難。 為了降低風險,行業自身也在尋求改變。在10月29-30日舉行的2020 SEE教育服務共建大會上,支付寶與校寶在線發布了一款教育行業收費解決方案「學費碼」。
  • 多地校外教培機構停課,廣州學而思、深圳卓越教育等改為線上授課
    近日,國內多地教育主管部門公布針對校外培訓機構的肺炎疫情防控方案。截至1月24日,北京市房山區、武漢、上海、深圳、廣州、哈爾濱、蘇州、四川等地的校外培訓機構相繼被要求暫停線下培訓業務。 南都記者最新獲悉,多家培訓機構發布的停課通知中均提到,線下停課期間,學生可在線進行學習。
  • 2020教培行業城市回憶錄|南京教培機構都遭遇了什麼?
    編者按:2020年是教培行業歷史上特殊的一年,從年初開始,整個行業從疫情重擊、突然停擺,到漫長極夜、祈求曙光,再到逐漸回暖、行業復甦。如今,我們已經進入到了年末階段,還有不到兩個月的時間,2020年就要過去了。站立在年末,回首這一整年教培行業的奮鬥歷程,實在有太多經歷想要去講述。通過訪談與整理,我們收集著不同城市、不同機構、不同從業者們的故事。
  • 為打破教育預付費模式 支付寶推出「學費碼」功能
    為打破教育預付費模式 支付寶推出「學費碼」功能 滾動 來源:電商報      時間:2020-11-03 16:18:19
  • 「史上最嚴整治」將持續進行,教培機構如何理性應對?
    2020年12月5日,在第十屆全國培訓教育發展大會上,哈爾濱市民辦非學歷培訓教育協會會長,佳音教育集團董事長陳佐東做了《自強自律,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全國人大代表視角下的教培行業規範發展之路》的主題演講。以下演講內容,經《教培參考》整理編輯。
  • 教培機構一年關停超萬家
    近期,上海警方調查發現,號稱擁有強大資方背景的許某等人,從2018年10月以來,以教育綜合體名義,在市場上尋找經營困難或急於轉手的教培機構,累計收購上海10多家教培機構的30多家門店,圈錢跑路。此外,有的教培機構打著分期交費減輕學費壓力的名義,誘導學員辦理分期貸款。「我們都沒想到像韋博這麼大的培訓機構也會跑路。」
  • 行業再迎春天,校寶在線助力教培機構煥發新活力
    2020年4月,在北京通州的小區裡,一夜之間好幾家教培機構同時閉店。最終,他們還是沒能熬過這幾個月的房租,從教育行業「退役」。回想起11年前,陳先生在小區裡開了第一家教育培訓機構。不久以後,各式各樣的教培機構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平均每5家營業單位裡就有1家在做教育培訓。受疫情衝擊,2個月間,不少機構從興盛走向衰敗,一切結束得突然。
  • 藝培機構超長預付費為何屢禁不止?曉雯音樂被曝違規收費
    而近日有媒體反映,雖說國家關於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已經出臺兩年多時間(教育部官網截圖如下),但是市面上仍然有不少機構在違規收取超過三個月的學費,並借著年底促銷的理由鼓動家長大量囤課。這其中還不乏一些全國知名的連鎖藝培機構。
  • 冰火兩重天的教培行業,應該如何重啟信心?
    為助力教培企業、推動行業變革,由中關村網際網路教育創新中心和校長邦共同主辦,中國網教育頻道作為媒體支持的「重啟行業信心」教培行業思享會於7月1日在北京舉辦。與會的教育專家學者、企業家代表、資深媒體人、知名律師等,共同探討教培企業的發展之道,助力行業重啟信心。
  • 疫情過後,教培行業有沒有最大贏家?為什麼機構缺錢卻貸不了款?
    以上新現象的背後就是教培行業機構積極自救,尋求新航道和新方向而產生的。透過現象看本質可以得出:現在的教培行業機構,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無時無刻都在競賽中!線上:騰訊教育副總裁陳書俊接受媒體採訪時稱,春節期間,使用騰訊課堂進行在線學習的師生人數整體增長了近 128 倍。
  • (體育)健身房「跑路」不止 預付費怪象亟待整頓
    新華社福州1月14日電(記者張逸之、趙雪彤、林德韌)健身房禁止會員進店、會員打砸門店、工作人員與會員肢體衝突……去年10月以來,福州市拓福體育多家門店發生群眾維權事件。衝突的起因,是福建浩沙健身的「接盤者」拓福體育宣布從2021年1月1日起,不再為原浩沙會員提供免費健身服務。
  • 教培機構攻略一:80%從業人員都誤解的教培行業,其本質是什麼?
    教培行業,又稱教育培訓,是近年來逐漸興起的一種將知識教育資源信息化的機構或在線學習系統。一般來說,這種機構或網站會包含從幼教到大學,甚至博士或者出國等各個階層的教育信息。也有包括對現任職位的工作者或者下崗人員等類別的技能培訓,是以提供教育資源和培訓信息為主要內容的專門性網站或培訓機構,其產生的最大原因是,國家提供的教育產品不能滿足人民對教育產品消費升級的需求!
  • 支付寶聯手校寶在線:中小教培訓機構OMO迎來大變局?
    在10月29-30日舉行的2020 SEE教育服務共建大會上,支付寶與校寶在線發布了一款教育行業收費解決方案「學費碼」。 「學費碼」是一套面向中小教培機構OMO改造的解決方案的入口,但其隱藏的一項功能,或許要「革了教培機構的命」。
  • 2020教培行業城市回憶錄|歷經二次疫情的南京教培機構都遭遇了什麼?
    通過訪談與整理,我們收集著不同城市、不同機構、不同從業者們的故事。我們希望通過此檔欄目,將收集到的故事傳達給全行業,同時,也為2020年留下珍貴的行業文字記憶。今天,就請隨我一起走進,2020教培行業城市回憶錄之——【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