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神話中普羅米修斯設法竊走天火,偷偷把它帶給人類,火使人類成為萬物之靈,後來被宙斯發現,對他這種肆無忌憚的違抗行為大發雷霆。
隨後將普羅米修斯用鎖鏈捆在高加索山脈的一塊巖石上,讓飢餓的惡鷹天天來啄食他的肝臟,在西方的神話體系中,普羅米修斯就是這樣一位為了使人類過上美好生活,甘願犧牲自己的神明。這個時候,其實在中國的神話傳說中,也有這樣一位神明,而且幹的事情也差不多。
說到治水,恐怕絕大多數人都會直接想到大禹治水的故事,然而在山海經中,其實最先站在洪水面前保護眾生的是另外一位神明——那就是大禹的父親鯀。
山海經中有記載:
黃帝生駱明,駱明生白馬,白馬是為鯀。
為了拯救世界,為了阻擋洶湧的洪水,他盜取了天帝的息壤,傳說中一種生長不止,永不損耗的土壤,來阻擋洪水,拯救黎民,但結果和普羅米修斯一樣,惹怒了天帝。
屈原的《天問》中寫道:鯀治理洪水幾乎就要成功了,只是在這個關鍵時刻,天帝發現了鯀的行為,大為震怒,派了祝融下界將鯀殺死在羽山上,又收回了息壤,終於使鯀的治水失敗了,據說後來鯀的屍體三年沒有腐爛,天帝又派祝融去拋開鯀的屍體。
沒想到鯀的屍體之中生出了禹,於是天帝又派大禹繼續治水,不知道是不是天帝有所內疚,居然還派出了應龍去幫助大禹治水,然後這一次大禹成功的完成了治水大業,英勇事跡流傳至今。
不知大家有沒有覺得很神奇,一個為了人類偷取火種,一個是幫助人類治水,偷取息壤,雖說這息壤是一種神物,不知和火種有沒有關係,但是自古水火不容,治水肯定要用和或相關的東西,我們姑且就把息壤看作一個和火種有關的東西。
所以,普羅米修斯和《山海經》記載的鯀很有可能是同一人,只不過在西方的神話中,天帝叫宙斯,祝融叫惡鷹罷了,當然,這只是鄙人的拙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相信大家在研讀書籍經典時,也會有更好的見解。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變遷我們的確需要思考這些神話故事的真正意義了。所以,在這裡我建議大家讀一讀《山海經》,因為它不僅僅是一本神話故事,也是一本十分受專家學者喜愛的奇書。
不過想要看的朋友,應該都有一個擔心,那就是怕看不懂裡面的文言文,這裡給大家推薦一本《圖解版山海經》,這套書是全注全譯白話文版本。本書全譯無刪減,語言平實,不至於佶屈聱牙,讀起來費勁。還有詳細注釋,幫助你更好的理解這本書。
最主要的,就是這本書配有精美的插圖,將《山海經》世界演繹得活靈活現,全面呈現了這部美輪美奐的古老書籍
沒事的時候,拿起這本書來讀一讀,探索一下《山海經》中古靈精怪的秘密。增強古典文化修養,放鬆心情,陶冶情操
看完還可以將其中的故事講給孩子聽。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的圖片就可以購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