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矛盾不斷激化根源何在?

2020-12-23 孫金龍教育

近年來,家校矛盾日益突出已經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特別是最近的一位家長在班級家長群公開向老師說「我就退群怎麼了」之事,這位家長之所以「憤怒」退群是因為老師再三讓家長批改孩子作業。此事剛剛平息,江蘇徐州市又發生了一家長在某學校門前給老師送「教啥啥不行,叫家長第一名」錦旗的鬧劇,一下子又把家校矛盾掀到了風口浪尖。

本圖由作者提供

那麼,家校矛盾的根源究竟在哪兒?又如何解決呢?已經研究家校共育有十多年時間的北京華夏正源教育科技研究院院長孫金龍分析認為,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之所以鬧到目前「不共戴天」的地步,是因為家長和老師沒有把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教育功能」有效區別造成的。

孫金龍認為,家庭教育有三項主要任務,第一是教孩子如何做人,第二是培養孩子好習慣,第三是傳授給孩子知識;學校教育也有三項主要任務,第一是傳授給孩子知識,第二是培養孩子好習慣,第三是教孩子如何做人。

本圖來自網絡

對於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各自三項任務的劃分,孫金龍具體解釋——

第一,之所以把「教孩子如何做人」放在家庭教育第一位,是因為孩子是在家長大的,而不是在學校長大的,而且教孩子如何做人不是三天兩天就能完成這一任務的,而學生在學校的時間是有限的;並且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再到中學,至少要換三次學校,而教育孩子如何做人,要有一貫性;所以,家長學習科學系統的家庭教育知識走在孩子成長前面就非常重要。而學校並不具備這一條件,所以,把教育孩子如何做人放在學校教育的第三位。

第二,之所以把「傳授給孩子知識」放在家庭教育的第三位,是因為很多家長特別是年輕家長雖然具有一定學歷並且有的學歷甚至比學校老師的學歷高,但不具備學校老師的專業教學知識;而學校老師不管學歷高低,都是經過專業學習並取得了教師資格證的,懂得如何教學,所以,學校應當把傳授給孩子知識放在第一位。如果學校不把傳授知識放在第一位,沒有家長願意把孩子送到學校去,像戒網癮一類的特殊教育學校除外。

第三,之所以把「培養孩子好習慣」放在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第二位,是因為家庭教育是培養孩子好習慣的主陣地,學校教育要把孩子在家庭教育中已經培養的好習慣延續下去,比如孩子專注力問題,如果家長已經在家庭教育中開始培養了,那麼,到了學校,教師要繼續鞏固家庭教育的這一成果。如果學校把孩子的專注力等各種習慣培養當成主陣地,那麼肯定會影響知識傳授速度,這又是家長們不願意看到的。

本圖來自網絡

至於學校教師讓家長檢查孩子作業,孫金龍認為,這個問題要正確看待。如果家長對孩子的作業進行檢查,那麼,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可以發現孩子對教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掌握了。如果孩子融會貫通了,作業就會寫得很順利,錯誤也就很少,反之,則說明孩子對教師傳授的知識沒有很好掌握。但是,學校教師不應當讓家長批改學生作業,如果家長把孩子做錯的作業都改正了,教師就沒辦法通過學生作業批改知道自己教給學生的知識學生是不是領會了。

對於如何讓家長學習掌握科學系統的家庭教育知識,孫金龍認為,家庭教育雖然不像學校教育那樣有教學大綱,它也應當是有科學性和系統性的,但是學校的教師絕大多數並不具備專業的家庭教育知識。學校要想把這個工作做好,校長要有遠見,應當把有實戰經驗、接地氣、有實操性的家庭教育專家(而不是「磚家」「叫獸」)引進到學校,統一向家長普及。這才是做好家校共育的王道。

(聲明:本文為孫金龍原創文章,任何媒體和個人轉發請通過孫金龍微信sun235100授權同意)

相關焦點

  • 面對不斷激化的家校矛盾,把家庭教育納入學校德育之中,如何
    也正因此,教育部在12月2日提出了「加強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努力構建家校協同育人機制,不斷提升家庭教育發展水平」的目標。把家庭教育納入到學校德育教育之中,這確實是一個不錯的設想,但是實現起來,恐怕並沒有這樣的簡單。原因很簡單,家庭教育涉及到每個家庭,而每一個家庭的受教育背景和教育觀念都不一樣,怎樣對家長進行教育,是一個不容易破解的課題。
  • 失語往往是許多矛盾發生和激化的根源
    「馬有失蹄,人有失言」,偶爾失語在語言交際中難免發生,但失語往往是許多矛盾發生和激化的根源。挽回失語,在語言交際中是很有必要的。  3.「和稀泥」的技巧  一般來說,不能「和稀泥」,但對無關大是大非的小爭執,作為第三者,就應該「和稀泥」。
  • 家長怒退家長群,由來已久的「家校矛盾」,應該如何化解
    「家校矛盾」通常是家長和學校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由於自身職責和教育方式的不同而產生的衝突,既包括老師和家長的矛盾、也包括學校和家長的矛盾。在當下的教育環境中,「家校矛盾」十分的常見。不知何時起,家長和老師之間的關係逐漸變得敏感起來,「家校矛盾」引起的社會問題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那麼引起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
  • 發洩情緒的「叫板」只會激化矛盾
    然而,這能解決問題、讓家校關係回歸正常嗎?跳出此事來看,當前出現的家校矛盾根本原因在於,在單一的分數評價體系之下,學校老師和家長關注的多是孩子的成績,如果不改革教育評價體系,家長對教師的一些「叫板」行為不過是情緒發洩,反而激化了矛盾。而當孩子成績下降時,家長很可能會更不淡定。無論如何,我並不贊成類似的「叫板」做法,幸好據目前進展來看此事系虛構。
  • 如何防止戀愛中的矛盾激化?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從情犢初開,男女之間的相互吸引,到熱戀時彼此難捨難分,由於人的情緒隨時發生變化,難免在情侶之間會產生一些矛盾,本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但如果不能及時化解,時間久了,就會把矛盾激化,是造成分手的罪魁禍首。
  • 內部矛盾不斷激化,世界頭號軍事聯盟面臨解體危機
    但是,北約國家當初是因為有共同的目標所以才走在一起,隨著各國的不斷發展,北約成員之間的衝突越來越激烈,內部矛盾更是在不斷的激化,這個世界頭號軍事聯盟也因此面臨著解體的危機。不過仔細想想,從1949年成立到現在,北約也已經經歷了71個年頭,的確是已經大限將至了。川普上臺以後,大力推行美國優先政策。
  • 家校矛盾愈演愈烈:怕「撕票」的家長,被挑戰的教師
    張靜清楚地知道,因為孩子,自己與溫老師存在難解的矛盾。張靜不是孤例。兩方衝撞產生出的家校矛盾,已是不可忽略的、極具廣泛性的問題。家長產生民主化訴求,但家校關係不僅僅與家校雙方有關,還被教育評價體系、人才評價體系以及內卷帶來的普遍焦慮所影響。想要解決家校矛盾問題,需要多管齊下,且道路漫長。模糊的邊界大女兒的一年級,在杭州家長方棋看來,唯有「很痛苦」這三字可以形容。她和先生從沒有給女兒報名過幼小銜接課程。入學第一天,差距就出現了,老師上課教拼音,其他孩子有基礎,只有女兒跟不上。
  • 美國示威愈演愈烈 矛盾激化原因指向川普
    日本《衝繩時報》3日發表題為《美國抗議示威愈演愈烈 川普不應再煽風點火》的社論,文章特別指出,川普為事態的混亂煽風點火,進一步擴大了矛盾對立。當地時間5月25日,明尼蘇達州一名白人警察在執法時長時間用膝蓋壓住黑人男子弗洛伊德,後者送往醫院後死亡。
  • 有一種男人不能嫁,專門激化婆媳矛盾
    要是情商不高,不成熟的男人,反而會用很多辦法挑起婆媳矛盾。因為他覺得老婆跟老婆吵架了,就沒有人有心思管他了,他便可以逍遙自在了!有一種男人不能嫁,專門激化婆媳矛盾!這種男人有以下幾個顯著特點。喜歡告狀還記得孩提時期嗎,只要跟小夥伴們有爭執就會去告訴家長,讓家長來幫自己出頭,那是孩子的做法。可是有的男人娶了老婆還放不下自己的一顆童心。
  • 維特爾與法拉利矛盾激化,針尖對麥芒
    很顯然,維特爾與法拉利之間的矛盾已經激化。比賽中,維特爾在無線電中表達了對車隊策略的不滿,他說:「我們今天早上談過了,我會堅持下去,你們搞砸了。」賽後,維特爾毫不隱晦地對媒體說:「換上硬胎後,我只跑了大約10圈,所以過早進站沒有任何意義。我的意思是,你為什麼讓硬胎只跑10圈,然後你讓中性胎跑20圈?」
  • 教材刻意激化兩地矛盾,董建華對教育失敗深感痛心
    香港近年來發生的一系列暴力事件表明,年輕人思想變得越來越激進的根源在學校,通識教育成為重要因素之一。一些教材刻意激化兩地矛盾通識教育科2009年正式在香港高中推行,之後列入必考。現在香港學生上大學需要考四門:語文、英語、數學和通識,科目重要性可想而知。通識科包括六個單元,即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今日香港、現代中國、全球化、公共衞生以及能源科技與環境。
  • 情侶吵架,如何避免激化矛盾?
    情侶之間吵架在所難免,處理得好反而會加深感情,處理得不好可能會激化矛盾,輕則影響感情,重則造成無可挽回的後果,害人害己。那如何避免激化矛盾呢?01注意男女溝通方式的差異化男人和女人的交流方式不一樣。Jeff Allen對男人的建議是:為了避免矛盾升級,你最好退一步,好好想一想。你一定要想清楚兩個問題:你是要講道理,還是想要開心?你必須找到和女人的溝通方式,因為女人問的問題,從來都不是表面上那麼簡單。男人要學會察言觀色,大家都知道溝通三要素中,你說話的內容只佔7%,你說話的語氣佔38%,而你的肢體語言佔55%。
  • 信訪局:群眾訴求不合理也不能態度冷硬激化矛盾
    中新網5月13日電國家信訪局副局長張恩璽今日表示,如果群眾反映的訴求不合理,有關地方和部門要在堅守法律政策底線的同時,積極主動、耐心細緻地做好思想疏導和法制宣傳工作,決不能因工作簡單、態度生冷硬激化矛盾。
  • 編造「家長送『吐槽』錦旗」,不能為了流量激化家校矛盾
    12月6日,徐州市教育局發布通報稱,經排查,徐州市範圍內無天翔小學,也無趙西海老師,該視頻內容純屬虛構,給徐州家校共育造成不良影響。徐州市教育局將依法依規進行處置。錦旗上套用「幹啥啥不行,××第一名」的句式,口頭上控訴「還要你們老師做什麼」……視頻裡這位男子的情緒性語言,確實很容易刺痛民眾神經。
  • 《與你相見》苒苒為了項目求和解,蘇陌翻舊帳激化矛盾,拒絕和解
    《只為那一刻與你相見》苒苒為了項目求和解,蘇陌翻舊帳激化矛盾,拒絕和解。這部劇由查傳誼指導,陸毅,李一桐,施詩,宋晨,王羿均,劉小震等共同參演的都市情感劇。講述了傲嬌總裁邵銘哲與落魄大小姐夏苒苒偶像相遇後的故事。
  • 評論:「官民矛盾」是怎麼被激化的?
    筆者退休前曾擔任政協委員數年,在參政議政過程中多方面了解過,一些政府部門與群眾之間、幹部與群眾之間存在的不少矛盾之所以會顯得很對立、很尖銳,緣由是多方面的,但引發矛盾和決定矛盾走向的主導方面,往往還是在相對強勢的一方。筆者近期作為人民陪審員參與了一樁「民告官」案件的審理,更證實了我的上述看法。
  • 美僱傭兵入侵事件恐激化美委矛盾
    原標題:美僱傭兵入侵事件恐激化美委矛盾 委內瑞拉政府近日向外界公布,該國安全部隊於本月初相繼挫敗兩起「僱傭兵海上入侵行動」,共擊斃至少8名「恐怖分子」,另有10餘人遭逮捕,其中包括兩名美籍僱傭兵。
  • 如何化解工作中的衝突矛盾避免激化
    我們在平時工作中難免出現觀點不同、做事方式不同、角度不同、責任心不同、認識不同等問題,極有可能與同事、上級或下級之間出現爭執、反感或抗拒;處理溝通不好便會出現一點不愉快的事情,發生一點摩擦,甚至引起矛盾衝突,加深誤解,陷入困境,影響工作情緒;導致工作協作關係破裂,甚至影響公司的效率。
  • 海賊王:為爭奪路飛人頭矛盾激化 四皇的終極對決再次上演
    海賊王:為爭奪路飛人頭矛盾激化 四皇的終極對決再次上演時間:2020-12-07 09:31   來源:動漫星際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海賊王:為爭奪路飛人頭矛盾激化 四皇的終極對決再次上演 目前凱多所在的戰場已經由之前的喧鬧轉為了寂靜,從凱多的話中我們也能看出,九俠們一次又一次的發起攻擊
  • 1453年之後,其矛盾逐漸激化
    雖然在之後的200年中,奧斯曼軍隊依然十分強大,他們還在向歐洲內陸不斷擴張領地,伊斯蘭教也隨之傳播,但在這段時間裡,1500年左右還生活在西班牙的穆斯林已經銷聲匿跡,而大批的基督徒卻能夠正常生活在奧斯曼帝國內,即使受到各種皈依伊斯蘭教的誘惑,還依然堅持其原本的信仰、堅持其原本的生活方式;有些歐洲國家內部還有規模不大的猶太人居住區,大多是一些沒有法律和獨立經濟地位的「隔都」;波蘭和俄羅斯的交界地帶才是猶太人真正的大規模聚居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