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絡。
近日,一則《徐州奇葩家長因給老師送特製錦旗而走紅》的視頻在網上傳播。視頻中,一男子手持寫有「教啥啥不行,叫家長第一名」的錦旗,反映徐州市天翔小學三(2)班趙西海老師「頻繁叫家長」。該男子稱,「作業完成不好,叫家長。字寫得不好,還要叫家長。如果我們家長什麼都會做的話,還要你們老師做什麼。」
12月6日,徐州市教育局發布通報稱,經排查,徐州市範圍內無天翔小學,也無趙西海老師,該視頻內容純屬虛構,給徐州家校共育造成不良影響。徐州市教育局將依法依規進行處置。
錦旗上套用「幹啥啥不行,××第一名」的句式,口頭上控訴「還要你們老師做什麼」……視頻裡這位男子的情緒性語言,確實很容易刺痛民眾神經。可誰能想到,這則看似時間、地點各要素齊全,對學校老師指名道姓的視頻,居然只是段子手抖機靈、博眼球之作?
在這則以校園、學生為背景拍攝的視頻得到了廣泛傳播、產生了以假亂真效果,將輿論引向譴責當地教師的背景下,當地教育部門能及時關注輿情,並積極介入調查,以正視聽,不僅有利於維護當地教師群體的聲譽,也是對謠言的打擊。
這則虛假視頻明顯有通過編排老師蹭話題熱度之嫌。毋庸置疑,從「家長怒懟老師『我就退出家長群!要你們幹什麼』」到「攤販老闆喊話老師,作業寫黑板很難嗎?」,近期一系列家長喊話懟老師的視頻,因為反映了一些學校教育和老師工作方式存在的問題,曾引發不小的討論熱潮。
也因如此,即便當地明確闢謠後,不少人仍在社交平臺將靶子指向了老師,認為視頻雖然是假的,但反映的問題卻是真實存在的,不能打擊視頻博主創作揭露現實的熱情。
很顯然,這種「假雖假矣,但有價值」的論調,對教師群體尤其是徐州當地的老師而言都不公平不負責任。
事實上,通過拍視頻等手段來對學校和老師進行輿論監督,是家長的正當權利,此前的幾個反映家校關係現實的事件都曾引發輿論熱議,激起了有利於社會進步的公共討論。說到底,視頻博主針對社會現實進行創作,只要符合公序良俗和法律規定,也會獲得應有的流量和關注。
但是,這則送錦旗的視頻顯然都不在兩個範疇內。
進而言之,視頻創作沒問題,家長真實反映也沒問題,但是視頻博主如果試圖混淆二者界線,打著真實的口號來拍攝莫須有的視頻,既是對相關群體的抹黑,也容易造成輿論場混淆是非——這樣只能製造「破壞性能量」,而沒有「建設性」可言,只會激起社會對教師的負面情緒與不必要的內耗,而不會助推家校共育良好生態的培育。
說到底,即便現實中確實存在「老師叫家長太多」的現象,用這樣一則虛假視頻來指責教師,帶來的只會是老師們的反感,而非反思,既無益於解決問題,也容易激化矛盾,不利於構建良好的家校關係。
如今,當地已表示將依法依規進行處置,這對很多視頻博主不乏警示意義:視頻創作可以但不能信口開河,明明是純屬虛構,卻試圖盯著「真新聞」幌子矇混過關,與其說是反映揭露問題,不如說是製造問題。
□和光(媒體人)
編輯:陳靜 實習生:潘宇潔 校對:吳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