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一二三產業高效融合發展

2020-12-14 中國江蘇網

本報訊(徐報融媒記者 魏寧)9月4日,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畢於瑞帶隊就市政協《關於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高效融合切實激發鄉村振興活力的提案》辦理情況進行現場督辦,並召開重點提案辦理協商會。市政協副主席李靖華主持會議。

會上,提案者民盟徐州市委會對提案情況和第一階段初評情況進行說明,聽取提案主辦單位、會辦單位關於提案辦理情況的匯報,提辦雙方進行協商,並對承辦單位辦理情況進行測評。

畢於瑞指出,要高度重視政協提案辦理工作,及時溝通協商,把提案辦理工作擺在重要位置。要抓好鄉村振興,圍繞全產業鏈發展推動一二三產高效融合,著力提升農業附加值。要堅定不移抓好科技和市場,發揮農村「土專家」的優勢,帶著農民幹、幹給農民看。要大力實施「三鄉工程」,著力破解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要素制約。要繼續深入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蘇北農房改善工作,切實讓農民群眾得到越來越多的實惠。

會前,與會人員還深入豐縣,實地視察了部分項目。

相關焦點

  • 宿遷加快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宿遷網訊(記者 洪磊 實習生 夏子惠) 10月28日,記者從宿遷市有關部門獲悉,從今年起,宿遷加快促進鄉村產業振興、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著力打造實施鄉村振興的新支撐、農業轉型發展的新亮點和產業富民增收的新載體。
  • 南京市出臺文件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南京市出臺文件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發布日期:2020-03-25 14:40 來源:南京市政府辦公廳 字體:[大 中 小] 近日,南京市印發《關於促進鄉村產業振興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走在前列的實施意見
  • 發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等新興業態,以全面提高農業的經濟效益
    農業發展可持續化是指農業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構建產業轉型升級與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健康土壤,是指生產合理、分工合理、分布均衡、經濟效益持續可持續,是指農業應是整個經濟社會體系服務的基礎,是國民經濟安全保障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培育和引導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抓手。
  • 山東繼續在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上下功夫 培育發展新產業新業態
    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山東將繼續在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上下功夫,培育發展新產業新業態。做強做深農產品加工流通業。引導企業向主產區、優勢產區、產業園區集中,打造國家大型優質安全食品生產供應基地,把一產的原料轉化為食品等優質高效的最終消費產品,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 浙江海寧市尖山新區:城鄉統籌,讓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發展鎮域經濟,如何解決一二三產業融合?如何實現鎮域產業、鎮域居民和鄉村生活的統籌發展?在浙江海寧市尖山新區(黃灣鎮)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董國平看來,讓田疇沃野寫滿豐收,讓鎮域經濟大放異彩,讓百姓收穫實實在在的幸福,才是理想的「融合」與「統籌」。在城鄉統籌發展的時間中,尖山新區(黃灣鎮)正在展開新的探索。
  • 看國外怎麼做一二三產業融合
    本文主要介紹日本、韓國和法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實踐及經驗,以期對探索中國適合中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模式提供借鑑和啟示。  中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勢頭迅猛,但處在初級階段,在發展中還存在著如下問題:農產品加工業總體水平不高,在產業融合中引領帶動作用有限,龍頭企業競爭力弱,產業化機制不完善;休閒農業發展處在初級階段,產品雷同,規模小散,融合深度不夠;農產品營銷業及電子商務、農村物流等發展滯後,這些都會制約一二三產業融合的順暢發展。
  • 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加快實現鄉村振興
    為了讓遊客們有更好的體驗,英德市連樟家食品有限公司和英德市雄盛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還配備了現代化麻竹筍深加工設備,並設產品體驗中心,供遊客、商戶參觀英德麻竹筍生產、加工流程,體驗麻竹筍的魅力並了解英德麻竹筍歷史文化。麻竹筍在英德市栽培歷史悠久,有文字記載的可追溯到清朝。
  • 吉林省政協為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建言助力
    近日,吉林省政協報送的《關於發揮科技創新優勢,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建議案》獲省政府主要領導批示肯定。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的調研,是吉林省政協跨年度重點調研課題。
  • 數字賦能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專題研討會暨第十屆北京(通州)國際...
    為進一步探討數字農業的關鍵技術發展及對一二三產融合的作用、展示典型應用案例與場景,推動數字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與落地,5月18日,由中國農業大學農業規劃科學研究所、北京物聯網智能技術應用協會、北京新型智慧農業研究院、北京中農富興農業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數字賦能農業一二三產融合專題研討會雲上舉行。
  • 舟山漁業發展譜新篇 「遠洋漁業+」催生一二三產業融合
    基地主攻捕撈、運輸、加工、貿易全產鏈發展,精深加工的水產品除固定國內市場外,還遠銷歐美、日韓等地。基地建設指揮部副總指揮林志剛表示,作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項舉措,2018年,基地被列為國家級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單位。通過打造遠洋水產品一站式供應鏈服務平臺,推進供應鏈創新,提升價值鏈。
  • 泰安泰山區:上高街道加快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 點燃鄉村振興新引擎
    本報11月19日訊(通訊員 秦瑤)今年以來,泰山區上高街道立足自身實際,始終把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鄉村振興的總抓手,以全力打造鄉村振興示範樣板為重點,加快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變區位優勢為發展優勢,聚勢聚力、聚焦攻堅,全力推動鄉村振興工作實現新突破。
  • 內蒙古:紮實推動農牧業優質高效轉型
    我區堅持質量興農興牧、綠色興農興牧、品牌強農強牧,推動農牧業向優質高效轉型。今年,全區農作物播種面積1.36億畝、糧食播種面積達到1.09億畝,超額完成國家下達任務,糧食產量達到730億斤以上,實現「十七連豐」。全年豬牛羊禽肉類產量預計達到260萬噸,與去年基本持平,有望實現「十六連穩」。
  • 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
    綜觀古今中外,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的成功事例不勝枚舉,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在融合發展上的探索成效斐然。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文化和旅遊工作,對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特別是在推進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作出組建文化和旅遊部,推動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和旅遊業融合發展的重大決策。
  • 立足新發展階段 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訪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和必須遵循的原則,強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新形勢下如何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針對這個問題,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辦公廳主任廣德福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要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發力點,以強化高素質主體培育為支撐,統籌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記者:如何理解新形勢下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性?
  • 雒樹剛: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文化和旅遊工作,對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特別是在推進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作出組建文化和旅遊部,推動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和旅遊業融合發展的重大決策。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再次作出「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的戰略部署,必將開啟新時代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新徵程,為繁榮興盛社會主義文化、助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作出新貢獻。
  • 以激情實幹推動衡東高質量發展——訪衡東縣委書記陳禮洋
    9月25日,衡東縣委書記陳禮洋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該縣將把總書記提出的要求一條條細化,一件件落實,在推進鄉村振興、推動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奮進新時代。 「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因地制宜培育壯大優勢特色產業,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 張海波:推動海洋經濟轉型發展創新發展
    1月4日至5日,市委書記張海波到環翠區、南海新區現場督導海洋經濟轉型升級,強調要以全域建設國際海洋科技城為抓手,加速產學研融合、一二三產業融合,加大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力度,推動海洋經濟轉型發展創新發展。市領導侯世超、高書良參加活動。
  • 重慶本土高科技企業打造雲服務平臺 推動一二三產業共上一個雲
    原標題:智匯八方|重慶本土高科技企業打造雲服務平臺 推動一二三產業共上一個雲   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工作生活節奏,在重慶,一家名為允成科技的本土
  • 促進農業全產業鏈融合 助力質量興農
    農業全產業鏈融合是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圍繞發展現代農業,圍繞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構建鄉村產業體系,促進產業興旺。」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已成為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重要內容,成為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途徑。
  • 山東德州開展 「五大行動」 推動水產養殖業綠色生態健康發展
    山東德州開展 「五大行動」 推動水產養殖業綠色生態健康發展2020-07-10 17:19:00  水產養殖網培訓班採用現場觀摩、專家授課、養殖戶現身說法相結合的方式,培訓內容涵蓋南美白對蝦、加州鱸高效健康養殖技術、水產綠色健康養殖「五大行動」政策解讀、水產養殖尾水資源化利用、池塘工程化改造與信息化建設、三農金融政策扶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