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加快實現鄉村振興

2020-12-14 網易新聞

吃過味美鮮爽的麻竹筍,但你知道它的生產過程嗎?

在遠方的山坡上,成片的麻竹林鬱鬱蔥蔥。離近一看,土地上冒尖的便是未經加工的麻竹筍啦。採筍、運筍、加工、包裝等,一系列的環節來連樟村,都能體驗!

體驗漁家生活,釋放孩子天性

清晨醒來,一家人爬到竹筍山上,呼吸新鮮空氣,享受尋找麻竹筍的樂趣。對於家長來說,家庭的重擔,讓自己不得已犧牲與孩子的相處時間,缺失陪伴意味著錯過孩子的成長時間。趁著出遊,與家人一起來到鄉村放鬆的同時,也給了自己彌補的機會。兒時在鄉村自由奔跑的記憶,會不會在連樟村能夠找回相似的感覺。孩子來到鄉村,遠離了城市的喧囂,回歸自然的懷抱,孩子童真的天性能在這裡得到釋放。健康的親子遊方式,是目前都市人休閒度假的好選擇。

為了讓遊客們有更好的體驗,英德市連樟家食品有限公司和英德市雄盛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還配備了現代化麻竹筍深加工設備,並設產品體驗中心,供遊客、商戶參觀英德麻竹筍生產、加工流程,體驗麻竹筍的魅力並了解英德麻竹筍歷史文化。

麻竹筍在英德市栽培歷史悠久,有文字記載的可追溯到清朝。民國十年(1921年)《廣東農村概況調查報告》英德縣概況,在森林部分記述「第四區內除松林外,以取筍制幹之竹為多」。這裡提到的第四區指的就是西牛鎮一帶。「西牛筍乾」曾於民國十一年(1922年)三月一日至七日舉辦的「廣東省第二次農品展覽會」上獲特等獎。歷史上,以西牛、沙壩出產的筍乾多、質量好。

每年的7月-10月,是麻竹筍生長的旺盛期。麻竹筍長得很快,2-3天就可以砍一輪。一片麻竹筍山能夠滿足非常多家庭的需求,無論是小型還是大型的農家樂,來了便可以體驗。傳統的曬筍,要經過幾道複雜的工序:去殼、煮筍、冷卻、曬制。每逢麻竹筍曬制,農戶都得繃緊了那根弦,晴天要勤翻面,雨天要提前收。來經歷麻竹筍乾背後的美味故事,收穫一段難忘的記憶。

漁家生活,最是「鮮」。連樟村依山傍水的生態環境,給食材以天然無汙染的好品質。吃親手摘的麻竹筍,上一盆河蝦,一碗魚湯,足矣。

花海連片,油護健康

每年11-12月,白茫茫的花海覆蓋山頭,在蕭瑟的深秋裡,終於不止有紅色和黃色的風景線。銀裝素裹,這個南方的城市披上「新裝」,等待著與遊客邂逅。

據悉,英德市宏燁農林發展有限公司已在連江口鎮、下石太、大灣等地接手開發了上萬畝原生態油茶基地。除此之外,宏燁農林發展有限公司還會在連樟村建設廠房和倉庫,並配備相應的精細加工設備。想知道油茶滴滴珍貴的秘密嗎?想知道油茶樹、油茶果、油茶籽、油茶籽殼的用途嗎?快點來連樟村了解一下吧。

農旅結合,為鄉村發展打造出一條因地制宜的特色之路

近年來,英德市以農村綜合改革為契機,以農業產業化為抓手,依託優美的生態環境、獨特的鄉風民俗和特色農業資源,大力發展休閒農業,全面拓展農業的休閒、體驗、文化傳承等功能,通過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探索出一條農旅結合、以農興旅、以旅富農的現代農業創新發展之路。

英德市連樟村果菜茶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

英德市連樟村果菜茶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以連江口鎮連樟村為中心區,範圍包括連江口鎮、下石太鎮和黎溪鎮。產業園重點發展特色水果、優質蔬菜(含竹筍和食用菌)、生態茶葉等主導產業。項目建設計劃總投資2億元,其中省級財政5000萬元、市縣統籌5400萬元、其餘為社會資本投入,按照「突出重點、集中使用、補短板、強弱項」的原則,著力打造良種繁育、生態種植、生產加工、冷鏈物流、品牌銷售、科技創新相融合的全產業鏈現代農業發展模式。

(原標題: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加快實現鄉村振興)

(責任編輯:陳體強_NB6485)

相關焦點

  • 宿遷加快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宿遷網訊(記者 洪磊 實習生 夏子惠) 10月28日,記者從宿遷市有關部門獲悉,從今年起,宿遷加快促進鄉村產業振興、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著力打造實施鄉村振興的新支撐、農業轉型發展的新亮點和產業富民增收的新載體。
  • 泰安泰山區:上高街道加快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 點燃鄉村振興新引擎
    本報11月19日訊(通訊員 秦瑤)今年以來,泰山區上高街道立足自身實際,始終把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鄉村振興的總抓手,以全力打造鄉村振興示範樣板為重點,加快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變區位優勢為發展優勢,聚勢聚力、聚焦攻堅,全力推動鄉村振興工作實現新突破。
  • 南京市出臺文件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南京市出臺文件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發布日期:2020-03-25 14:40 來源:南京市政府辦公廳 字體:[大 中 小] 近日,南京市印發《關於促進鄉村產業振興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走在前列的實施意見
  • 山東繼續在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上下功夫 培育發展新產業新業態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17日訊(記者 米雪偉) 今天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深入解讀《山東省促進鄉村產業振興行動計劃》。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山東將繼續在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上下功夫,培育發展新產業新業態。
  • 【權威訪談】優先發展農業農村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吐遜江 · 艾力說,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區農業農村部門要深入貫徹落實好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統籌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圍繞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 堅持綠色發展 促進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的首要任務是產業振興。良好生態環境是農村的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廣袤的鄉村就是巨大的綠色寶庫。要正確處理好保護與發展的關係,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充分挖掘鄉村生態價值,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讓土地長出「金元寶」、生態變成「搖錢樹」、鄉村成為「聚寶盆」。近年來,南川區充分發揮空氣富氧、土壤富硒、水源富鍶優勢,著力培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生態經濟體系,提高經濟發展「含綠量」。
  • 以城帶鄉,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十四五』時期,全省農業農村系統將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全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努力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
  • 農業農村部與中信集團共同推進金融服務鄉村振興
    10月8日,農業農村部與中信集團籤署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動金融社會資本支持鄉村振興。重點是按照農業高質量發展要求,大力發展鄉土特色產業,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全面建立職業農民制度,培育新型職業農民,鼓勵各類人員返鄉下鄉創業創新;大力傳承保護弘揚優秀傳統農耕文化,破除陳規陋習;紮實推進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社會事業向農村覆蓋,加快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促進農村就業創業,持續增加農民收入。
  • 促進鄉村謀定產業振興-農業大健康·萬祥軍:姓農立農興農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餘欣榮、鄉村產業發展司司長曾衍德首次解讀國務院《關於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指導意見》。農村不要再撿回落後的低質低效生產! 」萬祥軍說。萬祥軍指出:《意見》的關鍵點是明確了力爭用5—10年時間,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增加值佔縣域生產總值的比重實現較大幅度提高,鄉村產業振興取得重要進展。這也是目標任務。
  • 推動一二三產業高效融合發展
    本報訊(徐報融媒記者 魏寧)9月4日,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畢於瑞帶隊就市政協《關於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高效融合切實激發鄉村振興活力的提案》辦理情況進行現場督辦,並召開重點提案辦理協商會。市政協副主席李靖華主持會議。
  • 鄉村振興 扎紮實實這樣幹
    緊緊圍繞發展現代農業,圍繞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現產業興旺,把產業發展落到促進農民增收上來,對實現鄉村振興十分重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最緊迫的任務之一是實現產業振興。特別是在貧困地區,應把鄉村產業發展落到促進農民增收上來。」
  • 一頭帶動鄉村振興 一頭促進城市繁榮——濰坊市深入推進都市農業發展
    新時代的濰坊,農業發展日新月異,新產業新業態蓬勃湧現。特別是作為「一頭帶動鄉村振興、一頭促進城市繁榮」的都市農業,在新思想新理念指引下,在創新提升「三個模式」實踐中,走出一條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的康莊大道。
  • 農業農村部就「關於推進綠色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建議做出答覆
    原標題:農業農村部就「關於推進綠色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建議做出答覆   11月17日,農業農村部在官網發布《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
  • 屏南:發展「李子」產業,助力鄉村振興
    屏南縣大力推進鄉村產業振興,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培植特色優勢產業,重點發展「屏南李」品牌果業,加快促進脫貧攻堅和農民增收。2020年全縣水果管護總面積3.32萬畝,總產量1.1萬噸,總產值1.45億元,種植產出效益高。加快農業科技推廣力度。
  • 鄒城:激發農村發展活力賦能鄉村振興
    鄒城市農業農村局牢固樹立「大三農」思維,圍繞「示範創建」,紮實推進鄉村振興;圍繞「糧食安全」,穩步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圍繞「農業高質量發展」,積極打造鄒城特色優勢產業;圍繞「深化農村改革」,不斷激發農村經濟發展活力,著力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 優先發展農業農村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
    葉興慶: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一項具有全局和戰略意義的重大任務。對我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而言,農業是基礎產業,實現國家現代化必須實現農業現代化;對我國這樣一個城鄉二元結構問題依然突出的發展中大國而言,實現國家現代化必須實現農村現代化。
  • 宿豫區:打造鄉村振興「宿豫新莊樣板鎮」
    魯網8月10日訊 「宿豫區新莊鎮作為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試點,依託六塘河、宿連航道、一分乾渠、世紀河、砂礓河等水資源環境優勢,將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宿豫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蘇學敏介紹,該項目將有效地實現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把新莊鎮將打造成為具有蘇北農村代表的鄉村振興「宿豫新莊樣板鎮」,實現「優居、強村、興產、富民」的戰略目標。
  • 雲浮:開展美麗圩鎮創建 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推動鄉村振興走在全省前列」的目標定位以及省長馬興瑞對雲浮建設發展的要求,為了強化圩鎮在聯結城鄉、輻射農村和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作用,雲浮市委六屆八次全會提出「4321」工程,實施美麗圩鎮行動,大力提升圩鎮集聚度,優化構建「區域協同、梯次發展」的城鄉空間布局,促進實現「美麗雲浮,共同締造」的戰略目標。
  • 鄉村振興進入重要戰略機遇期信息化引領農業農村發展
    當前,我們處在重要的歷史節點,是推進農業農村數位化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應該如何加快信息技術在農業農村的推廣應用,實現鄉村振興?信息化技術助鄉村全面振興鄉村信息化建設是利用網絡和信息技術作為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和轉型的重要手段,對未來中國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一是縮小城鄉「信息鴻溝」。我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區之間、城鄉之間的信息化和數位化程度存在明顯差距。
  • 發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等新興業態,以全面提高農業的經濟效益
    農業發展可持續化是指農業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構建產業轉型升級與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健康土壤,是指生產合理、分工合理、分布均衡、經濟效益持續可持續,是指農業應是整個經濟社會體系服務的基礎,是國民經濟安全保障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培育和引導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