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城:激發農村發展活力賦能鄉村振興

2020-12-26 鄒城網

鄒城市農業農村局牢固樹立「大三農」思維,圍繞「示範創建」,紮實推進鄉村振興;圍繞「糧食安全」,穩步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圍繞「農業高質量發展」,積極打造鄒城特色優勢產業;圍繞「深化農村改革」,不斷激發農村經濟發展活力,著力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在山東常生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每天都會有兩噸雞樅菌新鮮出棚。種植戶除了可以自行銷售外,剩下的全部賣給常生源公司,由公司包裝後再銷往廣東、上海等各地大型商超。

【種植戶 徐立彗】前些年一般都在外面打工,一個月掙個幾千塊錢。但是離家太遠了,今年回來之後,這邊這個蘑菇的項目非常不錯。這才多長時間,不到兩個月我現在已經賣完了。這才剛開始,後面還能再出兩茬。

今年7月份,太平鎮政府與常生源公司探索實施「1+1+4」模式,由企業帶動一名貧困戶和四名普通農戶發展食用菌種植,帶動農民增收。常生源公司採取零投入、零成本、零風險的方式,免費開展技術指導,讓種植戶消除後顧之憂,激發他們的參與熱情。目前,公司已培育杏鮑菇、蟹味菇、白玉菇等多個品種,年產鮮菇一萬多噸。

【山東常生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常猛】我公司將進一步研發更多珍優的新品種,利用新品種來佔有市場,增加效益。我們增加經濟效益的同時,社會效益也要擴大化,帶動更多農戶增收致富,為鄒城蘑菇國家區域品牌打響打得更漂亮,為鄒城食用菌產業發展盡一份力量。

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關鍵,我市因地制宜挖掘優勢,將食用菌產業培植成為帶動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堅持以蘑菇小鎮建設進一步推進特色食用菌產業規模化、標準化、智能化高質量發展,爭做全國食用菌行業領跑者、第一縣。全市食用菌種植面積從2015年的1260萬平方米發展到2230萬平方米,年產鮮茹35萬噸,產值達33億元,品種涉及雙孢菇、金針菇、杏鮑菇、香菇等20多個。「鄒城蘑菇」成功入選中國農業品牌目錄2019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近年來,我市在「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實施上聚力突破。全市累計建成「旱能灌、澇能排、產量高」高標準農田44萬畝。推進「穩糧、優經、強特」的種植業結構調整,2020年被評為全國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示範縣和全國統防統治百縣創建示範縣。今年市政府劃撥專項資金355萬元,投入植保無人機80架,對全市45萬畝小麥「一噴三防」實施統防統治全覆蓋,為糧食豐收奠定了堅實基礎。

【市農業農村局植保站站長 趙豔麗】通過政策扶持,項目建設和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我們積極開展了監測預警,智能化建設,綠色防控,統防統治等工作對糧食安全生產提供了技術保障。目前我市小麥,玉米,花生等主要農作物統防統治覆蓋率達到了75.8%,綠色防控率達到了63%,真正實現了重大病蟲害高效防控、農藥減量、農產品安全生產和糧食生產連年豐產豐收。

我市以鄉村振興「十百千」工程示範縣為總抓手,按照示範帶、示範片區、示範鎮、示範村四個層次,實施「五個示範」工程。在全市規劃近郊遊、鄒東山區生態、文旅融合、溼地觀光4條農旅融合示範帶,打造集美麗鄉村、生態農業、鄉村旅遊於一體的精品線路。目前,全市已經建成濟寧市級示範片區5個,累計創建省市級美麗鄉村示範村69個。啟動251個產業發展示範村莊建設,助推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同時,不斷深化農村改革,拓展農業農村各項權能,構建了較為完善的流轉交易制度體系,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支撐。

【市農業農村局局長 張弘】下步,我們將主動擔當、積極作為,堅決扛起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政治責任。堅持示範引領、加快鄉村全面振興。深入開展鄉村振興示範創建,系統推進一批高質量示範點、示範項目,形成多元示範、整體推進的良好局面。堅持突出特色、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特色產業優勢,圍繞食用菌大櫻桃、核桃、草莓、土豆等特色農產品,積極引進一批規模大、實力強的精深加工企業,進一步打響鄒城蘑菇品牌。堅持深化改革、激發農村要素市場。抓好農村改革試驗區等重點改革任務,健全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推動農業設施登記抵押擔保融資,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鄒城市融媒體中心#鄒城#

相關焦點

  • 激發發展活力 推動鄉村振興
    嵊州市政府編制了農村公路提升改造三年行動計劃,自2018年—2020年完成750公裡以上的農村公路提升改造,總投入達40.8億元,農村公路由「村村通」上升至「路路好」,「四好農村路」為農村物流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石。
  • 山東省濟寧市鄒城中心店鎮:打造鄉村振興升級版
    近年來,山東省濟寧市鄒城中心店鎮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堅持以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線,推動鄉村振興向縱深發展,通過外修環境和產業、內鑄文化和鄉風,促使鄉村建設由內而外全面發力、整體提升,打造了產業強、環境美、文化興的鄉村振興升級版
  • 張明敏:釋放發展活力注入鄉村振興動能
    「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12月16日,銀川市興慶區大新鎮大新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張明敏表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確定的發展方向,激勵著大新村人通過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經濟,釋放農村發展新活力,注入鄉村振興新動能。
  • 農業農村部:大力發展鄉村產業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新華社北京1月14日電(記者李志勇)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劉煥鑫在13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當前和今後將重點抓好提升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水平、大力發展鄉村產業、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等四方面工作。
  •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引領區 濟寧這樣做
    三年來,全市各級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重要論述,牢記總書記關於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重要指示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堅持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引領區目標定位,堅持「全域、統籌、融合」,落實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方針,創新思路、突出重點、強化舉措、集成政策,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和顯著成效。
  • 祁縣:發展壯大集體經濟 激發鄉村振興活力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強農業、美農村、富農民的重要舉措,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今年以來,祁縣堅持把發展農村集體經濟作為政治任務來抓,全縣各村呈現出爭先晉位謀發展、狠抓經濟強民生的良好態勢。  強化統籌部署,謀求發展路徑。
  • 菏澤市鄆城縣:做強鄉村產業 振興鄉村發展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1日訊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越來越多的「第一書記」入駐農村,紮根基層,負責基層黨組織工作,成為鄉村振興發展的主心骨、帶頭人。菏澤市鄆城縣張魯集鎮東苑村黨支部一班人在省派第一書記李曉玲的帶領下,充分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全面激發農村發展新活力,促進基層黨建工作與鄉村振興同頻共振、互融共促。剛走進鄆城縣張魯集鎮東苑村,一排排高標準冬暖式大棚就映入眼前,這個由省派第一書記引進來的蘆筍種植基地,不僅為當地百姓帶來了經濟效益,更是壯大了村集體經濟。
  • 農村金融激發鄉村振興活力——「大挎包」送來「金扁擔」
    在聊城,對當地很多人來說,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鄉村振興,從未像眼前這樣迫切。  回首過往,聊城人民在脫貧攻堅戰役中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過去3年間,省扶貧工作重點村全部退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基本完成脫貧任務;在2019年度省扶貧工作考核和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績效評價中均進入全省第一方陣。
  • 紅色文化引領發展,鄒平焦橋鎮孫莊村鄉村振興激發活力
    近年來,孫莊村堅持黨建引領,弘揚老區精神,將傳承紅色基因轉化為村黨組織帶領村民改善生產生活條件、打造美麗宜居鄉村的生動實踐,先後獲得「山東省鄉村振興戰略示範村」「省級文明村」「濱州市尊老敬老模範村」、鄒平市「五星標準化黨支部」等榮譽稱號。強黨建抓班子,在「統」字上下功夫,組織生活規範起來。
  • 鄒城:農村道路建設打通鄉村公共出行、物流通道
    鄒城市積極發揮交通引領作用,不斷拓展「交通運輸+現代農村新生活」為特色的服務模式,不僅打通了農村物流「雙向」通道,同時也將城鄉公交一體化建設推向深處,極大地方便了農村群眾的生產生活。交通運輸服務鄉村振興的「先行官」作用進一步顯現。
  • 濟寧市多角度、多方面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引領區
    開展示範創建  濟寧市在抓好省鄉村振興「十百千」工程的基礎上,重點實施鄉村振興「322」工程,圍繞運河文化帶、泗河綠色發展帶2條鄉村振興示範帶,黃河灘區、微山島片區、尼山片區3個示範片區,20個示範鄉鎮、200個示範村布局鄉村振興示範點,累計創建省市級示範區14個,其中金鄉魚山片區、泗水龍灣湖片區、鄒城大束片區3個片區被批准創建省級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範區
  •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濟寧交出「亮眼」答卷
    據悉,濟寧市各級堅持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引領區目標定位,堅持「全域、統籌、融合」,落實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方針,創新思路、突出重點、強化舉措、集成政策,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和顯著成效。優勢特色產業加快培植,任城苗木、兗州糧油、曲阜設施果蔬、泗水甘薯、鄒城食用菌、微山淡水漁業、魚臺稻蝦、金鄉大蒜、嘉祥種業、汶上蘆花雞、梁山魯西黃牛等產業集群集聚發展。品牌強農質量興農成效顯著,5家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和39家品牌企業產品納入省知名品牌名錄。2019年「濟寧禮饗」榮登中國區域農業品牌影響力排行榜(地市級)第七名。有效「三品一標」認證數量785個。
  • 【權威訪談】優先發展農業農村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新疆日報訊(記者劉毅報導)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今後一個時期,新疆農業農村工作有哪些重點?如何全面統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新疆日報記者日前採訪了自治區農業農村廳黨組副書記、廳長吐遜江 · 艾力。
  • 鄉村振興讓古老村莊煥發新活力
    近年來,站街鎮老城村以黨的建設高質量推動鄉村振興,高質量促進農業全部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圍繞建設「宜居、宜業、宜遊」新鞏義目標,堅持黨建引領,抓重點、補短板、強基礎,構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體制機制,完成站街鎮黨委政府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加快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 政校農職教共同體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實現鄉村振興,必須將鄉村存量人力資源的數量優勢,轉化為促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現的人力資本優勢,藉以化解鄉村人才梯隊斷層及複合型、創新型鄉村人才數量缺乏等問題,其中最為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創新政校農融合職教共同體,積聚各類資源要素推進農村職教發展。政校農融合職教共同體是指為了推進農村產業革命和鄉村全面振興,由政府機構、職業院校和事農單元共同組成的群體。
  • 把牢人才振興抓手,培育鄉村振興新動能
    長期以來,我國農村發展不充分、城鄉發展不平衡,城市對農村人才「虹吸」效應明顯,農村人才流失嚴重,已成為農村社會發展的瓶頸之一。要破解鄉村振興的人才瓶頸問題,關鍵要做好人才的培養、引進工作,充分發揮農民主體作用,調動廣大農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激活鄉村振興內生動力。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近年來,四川省遂寧市堅持「鄉村振興,人才先行」,把人才振興放在鄉村振興的重要位置。
  • 優先發展農業農村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
    優先發展農業農村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訪談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農業穩則天下安。沒有農業農村的現代化,就沒有國家的現代化;沒有鄉村的振興,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 「新」領鄒城!行政審批改革、工業園區改革、農村產權改革「三箭齊...
    改革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引擎。日前,一紙喜報從省城傳來,鄒城市成功躋身全省高質量發展先進縣之列,究其原因,正是因為鄒城市從行政審批改革、工業園區改革、農村產權改革等「三端」入手,把蟄伏的發展潛能激活了出來。
  • 持續發力鄉村振興戰略意義重大
    原標題:持續發力鄉村振興戰略意義重大   2019年是我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二年,機遇與挑戰並存。我們既要面對複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又要肩負繁重艱巨的國內改革;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鵝」事件,又要防範「灰犀牛」事件。
  • 鄉賢能人成為鄉村振興的「引路人」
    來源:麗水日報-麗水網鄉土人才是振興鄉村的「金鑰匙」,是帶動群眾致富的「領頭雁」。全力推進鄉村振興,涉及面廣、持續時間長,需要各類人才發揮作用,本土的「能人賢才」可以說是不可替代的。特別是熟悉當地資源、文化優勢以及發展短板的人才,能更好地發揮輻射作用,為鄉村振興貢獻堅實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