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文化引領發展,鄒平焦橋鎮孫莊村鄉村振興激發活力

2020-12-11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通訊員 高雷

鄒平市焦橋鎮孫莊村位於鎮駐地西南4公裡處,總戶數225戶,人口835人,黨員34名。作為鄒長中心縣委成立紀念館所在地,孫莊村紅色文化豐富,是遠近聞名的紅色革命村。近年來,孫莊村堅持黨建引領,弘揚老區精神,將傳承紅色基因轉化為村黨組織帶領村民改善生產生活條件、打造美麗宜居鄉村的生動實踐,先後獲得「山東省鄉村振興戰略示範村」「省級文明村」「濱州市尊老敬老模範村」、鄒平市「五星標準化黨支部」等榮譽稱號。

強黨建抓班子,在「統」字上下功夫,組織生活規範起來。堅持集中辦公、坐班值班制度,村「兩委」幹部每周一集中統一辦公,其它時間由村「兩委」成員輪流值班,讓群眾辦事有人可找,真切感受到黨組織的溫暖;堅持「三會一課」制度,組織開展每月5日民主議政日、主題黨日活動,落實「四議兩公開」工作制度,讓群眾參與、決策、知曉村裡大事小項;加強黨員教育管理,持續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不斷提高黨員思想覺悟、參會積極性,樹立「打鐵先要自身硬」的黨性意識,打造幹事擔當、群眾信任的黨員幹部隊伍。

鼓幹勁促發展,在「深」字上見實效,集體經濟壯大起來。孫莊村黨支部緊跟時代節奏,「深」切傾聽民聲,「深」情回應民意,全村2100畝土地順利完成流轉1800餘畝,佔比85.7%,村民人均收入1.75萬元,村集體增收17.8萬元;順利完成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成立孫莊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和董事會、監事會;積極爭取鄒平農商行焦橋支行對村進行整體授信,助力省級鄉村振興示範村大發展快發展。

體民情達民意,在「融」字上做文章,民生事業改善起來。每年組織村「兩委」成員深入群眾家中體察民情了解民意,將民情民憂「融」化於心,把實事好事辦到群眾心坎上。每年老人節,村裡為70歲老人每人發放100元過節費;籌資4萬餘元在村裡安裝淨化水設備一套,設立「共享惠民飲水站」,實施自來水入戶改造工程,讓群眾喝上放心水;村裡建有功能完備的綜合服務中心、衛生室、圖書室、幸福院、門球場,修建「初心亭」和「文化娛樂中心」,豐富活躍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整村容治村貌,在「新」字上求突破,美麗鄉村扮靚起來。硬化村內所有大街小巷,栽植苗木6000餘棵,新增設新式路燈80盞,粉刷牆面30000餘平,牆體噴繪5000餘平,修築地下排水管道3000餘米、落水口32處,村內垃圾實現集中清理,全面實現村內「五化」達標;農村無害化廁所改造率100%,電、網絡、有線電視的入戶率100%,電網改造升級,徹底改變亂拉亂扯現象,投資13餘萬元建設了覆蓋全村的高清監控系統;提升村委大院和黨員活動室等活動場所,營造濃厚黨建文化、新時代文明文化,使村莊面貌煥然一新。

相關焦點

  • 鄉村振興:「紅色」黨建引領「綠色」發展
    基層黨建是引領生態文明建設高質量發展的根本保障,兩者在融合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綠色發展、生態優先的環境保護意識是鄉村振興中對人類發展產生積極影響的主要因素。「黨建+生態」 良性循環生態新模式的提出,不僅為發展綠色生態創建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成功道路,而且強化了基層黨建的人才隊伍建設,形成了更加成熟的基層黨建體系,通過「黨建+生態」新模式的良性循環,讓「紅」與「綠」奏成交響曲,在嘹亮歌聲中將基層黨建與生態文明建設緊密結合,強化基層黨組織存在感,提升基層黨員幹部身份感,讓基層黨組織成為引領鄉村振興戰略發展的「領頭羊」,讓基層黨員幹部成為引領綠色生態轉型發展的
  • 鄒城:激發農村發展活力賦能鄉村振興
    鄒城市農業農村局牢固樹立「大三農」思維,圍繞「示範創建」,紮實推進鄉村振興;圍繞「糧食安全」,穩步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圍繞「農業高質量發展」,積極打造鄒城特色優勢產業;圍繞「深化農村改革」,不斷激發農村經濟發展活力,著力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 漳州:引領鄉村振興 發揮基層黨組織主心骨作用
    6月3日,漳州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阮開森先後到平和縣坂仔鎮西坑村、琯溪生態蜜柚產業園、小溪鎮厝丘村等地,深入村莊村落、村民家中、種植果園,看村貌、訪村民、問發展,與群眾面對面交談,共話老區發展、鄉村振興。  漳州市領導指出,鄉村振興事關民生福祉,事關群眾生活品質。
  • 紮根基層解難題 服務群眾辦實事——市派鄒平鄉村振興服務一隊2019...
    一年來,在市委的統一部署下,在各服務隊派出單位、鄒平各級黨委政府和部門單位的大力支持下,市委網信辦派出幹部、市網絡文化管理服務中心主任、市派鄒平鄉村振興服務一隊隊長楊志剛帶領服務隊全體成員,秉持著「一入長山門,就是長山人」的理念,在不斷加強自身建設的基礎上,鄉村振興工作進展順利、效果顯著,新華社
  • 澄邁黃竹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常彩虹以黨建為引領增強村莊發展活力
    澄邁黃竹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常彩虹以黨建為引領增強村莊發展活力文明雨露潤鄉裡 幸福黃竹節節高她,就是澄邁縣金江鎮黃竹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常彩虹。12月3日,海南日報記者來到黃竹村採訪,提起這位前不久剛獲得「海南省鄉村振興工作隊先進個人」榮譽稱號的駐村幹部,多位村民豎起大拇指說:「常隊長,好樣的!」一支「狼隊」強根基黃竹村有14個村民小組4300多人,毗鄰225國道,交通便利。
  • 寧晉縣小劉村:紅色引領+綠色崛起 描繪鄉村振興新藍圖
    寧晉縣賈家口鎮小劉村堅持「旗幟鮮明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工作思路,築牢紅色陣地,發展綠色產業,描繪出「紅色引領、綠色崛起」新藍圖,邁出鄉村振興堅實步伐。築牢「紅色陣地」鑄造堅強堡壘、凝聚黨心民心。
  • 紅色文化引領 科技力量支撐——海南省瓊海市奏響鄉村振興新篇章
    按照海南省委、省政府要求打造海南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瓊海樣板和打造「一百個北仍村」的指示要求,實施建設「產業強、城鄉美、百姓富、社會和」的海南東部中心城市發展戰略,堅持「規劃引領、政府引導、群眾參與、市場運作」的原則,通過科學謀劃、創新機制、因地制宜,全方位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探索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新路徑,得到了國家有關部委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以及廣大遊客的青睞
  • 鄒平農商銀行「光伏貸」助力整村授信 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
    沿街推廣「光伏貸」的優惠政策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韓金枝 見習記者 徐明皓 通訊員 李則烜 濱州報導  隨著能源清潔低碳轉型步伐不斷加快,國家出臺多項政策,積極支持光伏等清潔能源產業發展鄒平農商銀行積極響應國家節能減排政策,支持地方新農村建設,服務鄉村振興,與光伏公司開展合作發展「光伏貸」助力村民致富的同時,化無需求客戶為有需求客戶,拓展營銷渠道擴大客戶群體。  彌勒村是鄒平農商銀行苑城支行的用信激活村,苑城支行以彌勒村為切入點,深入宣傳光伏貸款產品,提高村民對光伏發電及光伏貸的優惠政策的認識。
  • 鄉村振興讓古老村莊煥發新活力
    看著這些散落在美麗鄉村縫隙之中的「玉珠」,在鮮花綠茵中,不斷地串接、連線、融合,人們發現,老城村也開始講故事了——蓮花池的清香瀲灩、千年古剎的悠悠禪鍾、紅色遺址的千古流芳、古城文化的娓娓道來…… 千年人文薈萃的老城村,正成為鞏義撩人心弦的一方鄉愁之地。
  • 激發發展活力 推動鄉村振興
    截至12月15日,嵊州全市鄉村鋪設了295個農村物流服務網點,實現行政村和偏遠山村快遞網點全覆蓋。  構建起城鄉「雙向流通」渠道。鄉村幹部高興地說,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幫助下,現在,不僅有「工業品下鄉」服務,還有「農產品進城」通道,政府利用城鄉公交和物流配送專線車為村民銷售香榧、茶葉、桃形李、榨面等農副產品,提供寄送服務,方便快捷,還降低了農戶銷售成本,助推了鄉村振興。
  • 紅色文化「搭臺」生態旅遊「唱戲」,汕尾走出鄉村振興新路子
    汕尾堅持紅色引領,傳承弘揚紅色文化,以「紅色+黨建」;「紅色+旅遊發展」;「紅色+基層治理」的深度融合,盤活了當地的紅色文化資源,助力推動紅色旅遊和鄉村振興發展。遊客多了,服務業發展也跟上來了。一大批鄉村土菜館、民宿旅店、旅遊產品應運而生。去年,新山村接待遊客近100萬人次,年旅遊總收入達7900多萬元。環境煥然一新文旅產業起步汕尾市共有617處革命遺址,這些紅色文化的物質載體,是激發愛國熱情、振奮民族精神的深厚滋養。
  • 潘魯生:激發文化發展新活力
    本屆論壇期間,將舉辦多場平行論壇,其中,平行論壇——「守正創新 2020中國文化經濟發展論壇」在12月4日下午舉行。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潘魯生在致辭時表示,中國作為發展中大國,不僅要促進文化與設計製造、文化與信息技術、文化與旅遊服務等相關產業的深度融合,為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動能,創造新的增長點,還要從根本上培育和激發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從而為我國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實現提質增效、增強發展活力,切實發揮文化的支撐作用。
  • 新會區水利局堅持黨建引領,激發基層黨組織活力
    新會區水利局堅持黨建引領,激發基層黨組織活力為葵鄉發展貢獻「藍色力量」近年來,新會區水利局堅持以黨建引領為重點,緊扣水利行業特色,全面激發水利基層黨組織的活力和潛能,推動黨的建設與水利發展同向發力、同頻共振,為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貢獻「藍色力量」。
  • 推動鄉村振興文化鑄「魂」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要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為鄉村振興和文化事業的發展提供了遵循、明確了目標、注入了動力。振興鄉村傳統工藝、發展特色文化產業,是「 繁榮發展鄉村文化,助理鄉村振興戰略」 的重要支撐。在主會場第一個發言的省政協委員、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才讓太認為,發展鄉村文化,還是要體現出「特色」,形成「 一村一幅畫,一鄉一天地」 的鄉村文旅產業發展新格局。
  • 【鄉村振興】「黨建引領 特色發展 城鄉聯動」句容激活鄉村振興新...
    近年來,華陽街道轉變思路,將工作重心從發展城市經濟轉變到鄉村振興工作中來,按照黨建引領、因地制宜、特色發展、城鄉聯動、以城哺鄉的原則,激活鄉村振興新引擎,奏響「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合奏曲」。
  • 山東《新聞聯播》報導市派鄒平鄉村振興 服務一隊推動數位化農業經驗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3月16日晚,山東電視臺《新聞聯播》以《山東:新模式 新平臺 讓春耕生產更高效》為標題,報導濱州市派駐鄒平鄉村振興服務一隊在長山鎮小井辦事處引進「黨的十九大做出「鄉村振興」戰略重大決策部署。去年7月份,全省開展「萬名幹部下基層」活動,濱州市派駐鄒平鄉村振興服務一隊服務於長山鎮。數字農業是未來農業發展的趨勢,為推進長山鎮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推進長山鎮農業向數字農業的發展,服務隊與長山鎮黨委政府一起,經過充分考察、論證,決定引進「慧種田」數字農業服務平臺,在長山鎮小井責任區2萬畝農田進行試點。
  • 西北師範大學:用文化浸潤山鄉發展 以志智謀劃鄉村振興
    中新網甘肅新聞1月17日電 新年伊始,西北師範大學駐甘山村幫扶工作隊全員到崗,持續開展節前送文化到村入戶、為民幫辦實事、超前謀劃鄉村振興等幫扶工作,營造和諧、幸福、祥和的節前氛圍。  在春節即將到來之際,西北師範大學駐甘山村幫扶工作隊堅持連續多年的好傳統,購買了筆墨紙張,發揮隊員的特長,主動為村民書寫春聯,將新春的祝福送到農戶家中。
  • 重走革命先烈紅色基地:傳承紅色聖火 堅守初心前行
    為深入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深化黨員對初心和使命的認識,讓黨員幹部思想政治受洗禮,7月16日,山東省鄒平市長山鎮範公小學黨支部組織全體黨員幹部、骨幹教師38人到焦橋鎮孫莊村鄒長中心縣委紀念館(鄒長中心縣委成立舊址
  • 傳承紅色基因 率先振興鄉村 努力打造美學經濟高質量發展典範
    近日,長沙縣開慧鎮黨委書記李坤明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作為烈士家鄉,開慧鎮將自覺把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立足鎮情實際,主動傳承紅色基因、發揚革命傳統,努力把總書記的親切關懷迅速轉化為全鎮率先振興鄉村、推動美學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總書記指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 激活紅色文化資源 點亮鄉村振興之路
    1月8日上午,中國紅色政權首個公安局——大埔縣工農革命政府公安局歷史陳列館在大埔縣茶陽鎮揭幕開館,在現場講解員的指引講解下,領導嘉賓們看著陳列的文物、老照片,仿佛走進那一段烽火徵程。1927年南昌起義爆發後,起義部隊南下入粵首站到達大埔縣,發動了茶陽暴動並成立大埔縣人民革命政府,後改稱為大埔縣工農革命政府,同時設立大埔縣工農革命政府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