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嚴密防控外部金融風險,穩步擴大金融雙向開放

2021-01-07 金融網

        中國金融網1月6日北京訊    2021年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1月4日上午以視頻形式召開。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總結2020年主要工作,分析當前形勢,部署2021年工作。人民銀行行長易綱、黨委書記郭樹清出席會議並講話。人民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陳雨露、潘功勝、範一飛、劉桂平、劉國強,黨委委員、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人民銀行紀檢監察組組長徐加愛出席會議,並就分管領域工作提出具體要求。

        會議指出,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重大考驗和挑戰,人民銀行系統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在金融委統籌指揮下,迎難而上,主動作為,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全力支持穩企業保就業,持續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進一步深化金融改革開放,認真履行金融委辦公室職責,各項工作取得較好成績。

        一是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堅持總量政策適度、降低融資成本、支持實體經濟三大政策取向,搞好跨周期設計。三次降低存款準備金率,提供1.75萬億元長期流動性。累計推出9萬多億元的貨幣政策支持措施。前瞻性引導利率下降,推動實現金融系統向實體經濟讓利1.5萬億元目標。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我國成為全球率先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也是少數實施正常貨幣政策的主要經濟體之一。

        二是金融支持穩企業保就業取得預期效果。遵循經濟規律,分層次、有梯度地制定實施金融支持政策。設立3000億元抗疫保供專項再貸款、5000億元復工復產再貸款再貼現,增加1萬億元普惠性再貸款再貼現額度,出臺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和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兩項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加大對精準扶貧、製造業、綠色產業等信貸支持力度。

        三是宏觀審慎政策框架進一步健全。持續構建要素完備的宏觀審慎政策框架。建立逆周期資本緩衝機制。分步實施宏觀審慎壓力測試,完善系統性風險監測、評估和預警體系。建立健全跨境資金流動宏觀審慎管理框架。統籌監管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和金融控股公司取得重大進展。

        四是金融風險攻堅戰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堅持市場化法治化不動搖,根據形勢變化及時調整不同階段金融風險處置的重點和優先序。2018年,集中整治網際網路金融、影子銀行等領域的金融亂象,贏得攻堅戰良好開局。2019年,會同銀保監會依法果斷接管包商銀行,並穩妥處置了部分中小銀行風險。2020年,牽頭協調銀保監會、證監會順利接管「明天系」旗下9家核心金融機構,妥善應對債券市場違約風險。經過集中攻堅,系統性金融風險上升勢頭得到有效遏制,金融脫實向虛、盲目擴張得到根本扭轉。

        五是加強國際金融合作,有序擴大金融業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強疫情下國際宏觀政策協調,主動向重要國際組織和主要央行通報疫情動態和防範措施,分享抗疫經驗。積極參與多邊危機防範救助。參與制定G20緩債倡議並全面落實相關國家緩債申請,推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開展特別提款權(SDR)普遍分配,支持低收入國家應對疫情衝擊。全面參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關於金融業的談判,首次將新金融服務、金融信息轉移納入自貿協定規則。繼續主動推進國際綠色金融合作。

        六是金融改革取得新進展。金融委辦公室地方協調機制全面建立。推動出臺兩批26條金融改革開放措施。人民幣國際化再上新臺階。外匯領域改革開放深入推進。外匯儲備經營管理不斷完善,儲備規模保持穩定。公司信用類債券違約處置與信息披露規則逐步統一,債券市場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持續推進,外資持有我國債券總規模達3萬億元。做實存款保險公司和存款保險機構職能。開發性政策性金融機構業務分類管理持續推進。積極推進資管業務過渡期整改。

        七是金融服務和管理呈現新亮點。根據疫情防控需要,及時開通金融服務「綠色通道」。統籌金融業重要立法職責有效履行。金融業綜合統計進一步深化。區域金融改革試點深入推進。支付監管與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全球法人識別編碼(LEI)境內持碼機構突破3萬家。人民幣現金管理及數字人民幣試點工作穩步推進。國庫服務質量持續提升。徵信體系規劃總體完成。反洗錢監管取得積極成效。持續整治侵害消費者金融信息安全行為。參事建言獻策工作增效提質。

        八是內部管理繼續完善。統籌做好人民銀行系統自身疫情防控工作。推進分支機構管理體制改革。內部審計監督、後勤、安全保衛、集中採購、離退休幹部服務等工作水平不斷提升。

        會議認為,2020年人民銀行系統堅持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各級黨組織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加強黨的各項建設,持續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團結帶領廣大黨員幹部職工保障金融體系正常運轉,忠實履行金融管理的牽頭抓總職責,經受住了重大考驗,有力體現了黨的建設成效。一是聚焦「兩個維護」強化政治建設。持續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深入創建「讓黨中央放心、讓人民群眾滿意的模範機關」,打造政治領航、思想鑄魂、組織強體、紀律固本、為民服務「五項工程」。二是面對複雜國際形勢,增強鬥爭意識和鬥爭本領,完善工作預案,冷靜應對和妥善處理各種風險挑戰,堅決維護國家核心利益和金融安全。三是認真落實中央全面依法治國會議精神,紮實推進黨內製度建設和法治央行建設。堅持把制度建設貫穿黨的各項建設始終,制定黨委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清單。健全人民銀行依法行政體制機制,嚴格依法依規履行各項工作職責。四是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著力提升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標準化、規範化水平,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加大領導班子調整配備和幹部交流力度,選優配強一把手,培養鍛鍊使用優秀年輕幹部。五是持之以恆貫徹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著力建設節約型機關,從嚴從緊控制支出標準。持續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改進督查檢查考核方式,鞏固深化基層減負年工作成果。六是堅定不移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各級紀檢監察機構強化政治監督,緊盯單位領導班子特別是「一把手」和關鍵崗位領導幹部,動真碰硬加強監督。嚴肅查處各類腐敗案件,深入開展警示教育,以案為鑑,以案促改。精準實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監督管理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不斷增強。組織對十八屆中央巡視和總行黨委歷次巡視反饋問題整改情況,開展「回頭看」及現場督導檢查調研。此外,工會工作不斷改進,青年理論學習提升工程取得積極成效,黨校高質量辦學持續深化,培訓學院幹部教育培訓陣地作用有效發揮。

        在深入分析當前經濟金融形勢的基礎上,會議要求,2021年人民銀行系統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穩字當頭,抓住重點,守住底線,敢於擔當,認真履行國務院金融委辦公室職責,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有效的金融支持。

        一是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完善貨幣供應調控機制,保持廣義貨幣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深化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帶動存款利率市場化。深化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加強宏觀審慎管理,引導市場預期,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二是繼續發揮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和信貸政策精準滴灌作用,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延續實施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和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兩項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繼續運用普惠性再貸款再貼現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三農」、科技創新、小微和民營企業等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牽頭髮揮金融支持小微企業政策合力。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金融服務有效銜接。

        三是落實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決策部署,完善綠色金融政策框架和激勵機制。做好政策設計和規劃,引導金融資源向綠色發展領域傾斜,增強金融體系管理氣候變化相關風險的能力,推動建設碳排放交易市場為排碳合理定價。逐步健全綠色金融標準體系,明確金融機構監管和信息披露要求,建立政策激勵約束體系,完善綠色金融產品和市場體系,持續推進綠色金融國際合作。

        四是加快完善宏觀審慎政策框架,將主要金融活動、金融機構、金融市場和金融基礎設施納入宏觀審慎管理。加強系統性金融風險監測評估,分步推動建立宏觀審慎壓力測試體系。加快建立健全跨境資本流動等重點領域宏觀審慎管理框架。完善金融控股公司監管制度體系。

        五是持續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加強風險排查,做好風險應對。完善風險防範處置長效機制,壓實金融機構和股東主體責任、地方政府屬地責任、金融監管部門監管責任和最後貸款人責任。完善存款保險制度建設和機構設置。加強網際網路平臺公司金融活動的審慎監管。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統籌金融發展與金融安全的決策部署,抓緊補齊監管制度短板。強化支付領域監管,個人徵信業務必須持牌經營,嚴禁金融產品過度營銷,誘導過度負債,嚴肅查處侵害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違法違規行為。確保金融創新在審慎監管前提下發展,普惠金融服務質量和競爭力穩中有升。

        六是深度參與全球金融治理,嚴密防控外部金融風險,穩步擴大金融雙向開放。妥善應對低收入國家債務問題。進一步擴大金融業高水平開放,推動全面實施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深度參與全球金融治理,切實維護多邊主義。

        七是穩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著眼於服務實體經濟,順勢而為,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完善人民幣使用相關政策制度。繼續推動金融市場高質量雙向開放。促進本外幣、離岸在岸市場的良性協調發展。

        八是深化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改革。牽頭制定債券市場發展規劃,推動完善債券市場法制,促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健全多渠道債券違約處置機制。推動完善債券市場統一執法框架,加大對債券市場逃廢債、欺詐發行等違法違規行為查處力度。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完善金融支持住房租賃政策體系。引導大型銀行下沉服務重心,推動中小銀行完善公司治理,聚焦主責主業。

        九是持續改進外匯管理和服務。穩妥有序推進資本項目開放。支持企業合理審慎運用外匯衍生品管理匯率風險。加快完善外匯市場「宏觀審慎+微觀監管」兩位一體管理框架。以「零容忍」態度嚴厲打擊外匯領域違法違規行為。集約高效做好外匯儲備經營管理,維護外匯儲備規模基本穩定。

        十是提升金融服務和管理水平。統籌推進金融法治體系建設。進一步提升央行研究工作影響力。紮實做好「十四五」國家規劃綱要金融重點內容與金融業「十四五」規劃的研究編制工作。紮實推進金融業綜合統計。完善現代中央銀行財務制度建設。深入推進支付行業治理現代化。提升金融科技應用和管理水平。穩妥開展數字人民幣試點測試。推動國庫高質量發展。深化徵信在數字金融和經濟治理中的應用。提高反洗錢調查和監測工作效率。進一步提升內部管理的規範性和有效性。

        會議強調,做好2021年的各項工作,必須持之以恆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進一步加強政治建設和法治央行建設,以穩健創造的精神貫徹好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的各項工作。一是必須堅持黨對金融工作的全面領導,增強政治意識,提高政治站位。要善於用政治眼光觀察經濟金融問題,善於從事物複雜的表象中找出最本質的聯繫,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到最高位置,努力成為宏觀調控和金融管理的行家裡手。二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創新理論,加強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學習宣傳,深入推進「讓黨中央放心、讓人民群眾滿意的模範機關」創建工作。三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努力成為中央國家機關依法治理和依法行政的榜樣。要養成法治思維習慣,運用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堅持依憲執政和依憲行政,積極推動金融領域的立法修法,盡力提高違法成本,重點澄清灰色地帶,陽光執法透明辦案。四是把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進一步落到實處。各級黨委(黨組)要堅決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班子成員切實履行「一崗雙責」,馳而不息推進正風肅紀反腐。要不斷加強作風建設,旗幟鮮明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決查處各種風險背後的腐敗問題。持續深化政治巡視,聚焦「兩個維護」、圍繞「四個落實」,對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做選擇、打折扣、搞變通等行為,緊盯不放、精準施治。五是做好領導幹部和優秀人才培養選拔工作。要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大力發現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幹部,善於調動各年齡段幹部積極性,加強國際化人才培養。同時,要完善激勵機制,高度重視幹部身心健康。

        外匯局領導班子成員,人民銀行各部門、各分支機構、各企事業單位及有關單位負責同志,派駐紀檢監察組負責同志分別在北京主會場和各地分會場參加會議。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國務院辦公廳、審計署有關同志應邀出席會議。(完)


相關焦點

  • 陳道富:人民幣國際化 推進資本帳戶和金融市場雙向開放
    人民幣國際化是對外部的本幣融資,需要能用好這種融資能力的增長機會和機制。人民幣國際化也是金融雙向開放過程,是轉變宏觀調控框架的過程。不論哪種形式的開放,最終開放要達到促改革和促發展的目的,要與國內的市場化、法治化的機制改革相適應。這次十四五規劃特別提出要「穩慎」推進,我理解應該是既考慮了未來的國際國內環境,也考慮了國際化本身需要做好制度設計。
  • 央行發布今年十大工作方向:加強網際網路平臺公司金融活動的...
    2019年,會同銀保監會依法果斷接管包商銀行,並穩妥處置了部分中小銀行風險。2020年,牽頭協調銀保監會、證監會順利接管「明天系」旗下9家核心金融機構,妥善應對債券市場違約風險。經過集中攻堅,系統性金融風險上升勢頭得到有效遏制,金融脫實向虛、盲目擴張得到根本扭轉。五是加強國際金融合作,有序擴大金融業高水平對外開放。
  • 央行喊話金融科技:支持合規反對壟斷
    12月21日,據央行官微,央行黨委於近日召開擴大會議,針對明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政策取向和重點任務,對後續政策框架、信貸投放、金融科技、債券市場、金融開放等作出進一步落實明確。貨幣政策靈活精準、合理適度央行部署的明年多項工作任務中,第一項就是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
  • 從本土投資偏好角度 理解穩慎的金融雙向開放
    來源:第一財經從本土投資偏好角度 理解穩慎的金融雙向開放作者: 管濤[ 亞洲地區搞出口導向,創造了亞洲經濟奇蹟,搞金融中心,卻釀成了亞洲金融危機。所以,我們不能簡單將貿易開放的成功經驗外推到金融開放,而一定要大膽設想、小心求證。
  • 多機制共發力 金融市場雙向開放提速
    新華社北京12月9日電(記者張莫)金融市場雙向開放提速,境內投資者投資海外渠道進一步拓寬。最近,國家外匯管理局再次啟動一輪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額度發放,並分別擴大上海、北京和深圳三地合格境內有限合夥(QDLP)/投資企業(QDIE)試點規模,擬新增海南自由貿易港和重慶市開展QDLP試點。
  • 何德旭:始終繃緊防控金融風險這根弦
    其一,作為金融發展基礎的經濟下行壓力明顯加大、持續加大,與過去幾十年中國經濟長期高速增長相比,我國經濟增長出現了顯著下滑趨勢,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來保增長、穩增長。其二,隨著中國金融對外開放的日益擴大,更容易受到外部市場、外部環境的影響和衝擊。
  • 重磅丨穩步推進農信社改革!央行、銀保監會:推動中小銀行深化改革...
    導 讀在近日召開的兩場重要會議上,央行和銀保監會在對2021年工作做出安排部署時,都提出,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推動中小銀行改革,特別是農信社改革。其中,央行提出,支持中小銀行多渠道補充資本金,穩步推進農信社改革。銀保監會提出,多渠道補充銀行資本金。壓實各方責任,推動中小銀行深化改革、化解風險。堅決打擊各種逃廢債行為。
  • 2021年金融如何監管?「一行兩會」如是說……
    加快構建金融有效服務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助推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暢通國內大循環。推進更高水平金融開放,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二是助力提升國民經濟整體效能。持續優化金融資源配置,加大對科技創新、小微企業、綠色發展的金融支持,強化普惠金融服務。支持擴大國內需求,激發消費潛在活力,增強投資增長後勁。大力發展農業保險,加大金融扶貧力度。
  • 強化金融風險防控與監管的科技武裝,深圳金融科技如何探路先行?
    加快提升科技監管智能化水平中國人民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範一飛在出席峰會的致辭中表示,披堅執銳,強化風險防控的科技武裝。金融業要利用科技賦能,加強金融安全體系和能力建設,扎牢織密金融創新安全網。而今年以來,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等部門將防範化解金融風險作為工作重點,先後修訂了兩部銀行法以及出臺了對金融控股公司的規範措施。
  • 維信金科維信卡卡貸:央行發表中國金融穩定報告,鼓勵創新
    今年以來,監管層大動作不斷,在政策的不斷落實之下,金融行業的前景道路逐漸明晰。維信金科維信卡卡貸了解到,不久之前,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對2019年以來我國金融體系的穩健性狀況進行了全面評估。《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20)》顯示,全球政治經濟局勢更加複雜嚴峻,中國經濟金融體系面臨的外部不確定性有所加大。
  • 央行:支持金融科技依法規範發展 堅決反對壟斷和不正當競爭
    來源:央行原標題:人民銀行黨委召開會議傳達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12月18日,人民銀行黨委召開擴大會議,傳達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研究部署貫徹落實工作。會議指出,明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做好金融工作責任重大。
  • 利率匯率、房地產金融、螞蟻金服……央行回應當前經濟熱點問題
    對於房地產金融政策,央行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透露,人民銀行正在按照「租購併舉」的方向,加快研究金融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的政策,近期將公開徵求社會意見。此外,據陳雨露透露,目前在金融管理部門的指導下,螞蟻集團已經成立了整改工作組,正在抓緊制定整改時間表,對標監管要求來進行整改。同時,螞蟻集團會保持業務的連續性和企業的正常經營,確保對公眾的金融服務質量。
  • 【首席視野】中銀國際管濤:從本土投資偏好角度理解穩慎的金融雙向...
    鳳凰網港股|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十四五」規劃建議稿提出,要推進金融雙向開放,特別是強調要穩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這符合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也體現了越開放越要重視安全,統籌好發展和安全關係的重要指導思想。而準確理解「本土(投資)偏好」的具體內涵,有助於我們更好把握下階段推動金融雙向開放的力度和節奏。
  • 我國金融開放可借鑑阿根廷經驗
    第一階段為20世紀70年代未至80年代末,全面啟動金融開放,在國內經濟形勢低迷及美國等發達國家施壓背景下,阿根延實施了比較激進的金融開放政策。價格管制方面阿根廷只用兩年時間便實現了利率市場化,同時放棄固定匯率制度,實施爬行盯住的匯率制度。外匯管制方面,大幅放寬經常帳戶、資本帳戶管制。金融體制方面,阿根廷全面放開外資市場準入和業務準入限制,擴大銀行業務範圍,同時允許本國銀行經營外幣業務。
  • 外管局陸磊:當前是構建金融開放新格局的關鍵期
    9月26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陸磊在 「全球財富管理論壇上海峰會」上透露,人民銀行和外匯局正在深入研究未來五年推動資本項目開放的主要內容和關鍵環節。陸磊表示,當前是構建金融市場開放新格局的關鍵期,金融市場的開放潛力仍然巨大。針對當前市場主體發育程度不夠成熟、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有待完善等挑戰,面向全球的高水平的金融市場開放是統籌推進改革和防風險的關鍵。
  • 央行會議圈定今年工作這十大重點
    2021年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如何審慎監管?貨幣政策如何走?2021年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近日以視頻形式召開,透露全年重點任務風向。 央行2021年的重點工作部署圍繞十個主要任務展開,具體包括: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繼續發揮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和信貸政策精準滴灌作用,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落實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決策部署,完善綠色金融政策框架和激勵機制;加快完善宏觀審慎政策框架,將主要金融活動、金融機構、金融市場和金融基礎設施納入宏觀審慎管理;持續防範化解金融風險
  • 深圳國際金融中心排名躋身全球第九位,國際金融科技中心排名首度...
    滬深300ETF期權成功掛牌,實現深市金融衍生品「零的突破」。發行全國首單疫情防控智慧財產權證券化產品。《深圳經濟特區綠色金融條例》已通過人大二審,是全國首個綠色金融立法,重點突出了綠色金融統一標準、投資環評、信息披露、行政處罰等特色亮點。按照央行部署,穩步推進數字貨幣試點;國際海洋開發銀行、公募REITs試點、「跨境理財通」試點等有關工作也正在積極推進。
  • 央行召開2021工作會議,講了什麼?
    四是加快完善宏觀審慎政策框架,將主要金融活動、金融機構、金融市場和金融基礎設施納入宏觀審慎管理。加強系統性金融風險監測評估,分步推動建立宏觀審慎壓力測試體系。加快建立健全跨境資本流動等重點領域宏觀審慎管理框架。完善金融控股公司監管制度體系。五是持續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加強風險排查,做好風險應對。
  • 「十四五」時期中國金融改革發展監管研究
    持續推進匯率形成機制市場化,逐漸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擴大外匯市場投資交易功能,逐步推進資本項目下的人民幣可自由兌換,支持人民幣在跨境貿易和投資中的使用,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以及中國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改革和調整金融結構,加大直接融資比重,推動資本市場發展。(3)穩步推進金融對外開放。不斷提高和拓寬外資金融機構的參與度,完善資本市場雙向開放機制,提升跨境資本流動的便利度。
  • 構建人民幣國際化風險防控體系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的金融風險...
    在這種形勢背景下,研究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的金融風險防控非常有必要。  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的金融風險  由沈悅、戴士偉、李濤編著的《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的金融風險研究》一書,系統深入地研究了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及其金融風險防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