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鄉築夢薪火傳承——專訪楊宏海談創作體會和背後故事

2020-12-11 梅州網

  ●本報記者 王玉婷

  12月9日,由市社科聯策劃編撰,由梅州市發展戰略顧問、知名客家研究學者楊宏海和知名足球評論員溫威光合著的《梅州:球鄉築夢》正式首發。該書以第一手資料廓清了鮮為人知的史實,讓廣大球迷和讀者有了一部了解梅州足球的歷史教材,也為研究中國近現代足球史提供了重要資料。近日,本報記者專訪楊宏海,聽他講述創作體會和背後故事。

活動現場。(王玉婷 攝)

  「踢足球是梅州人的一種天賦」

  「我覺得踢足球是梅州人的一種天賦,是先天的基因。」談起踢足球,楊宏海深有感觸。在少年時代,他住得離梅城東較場很近,經常去觀看踢足球。當時東較場裡看踢足球那人山人海的畫面,讓他至今記憶猶新,特別是足球英雄——梅縣足球隊守門員「西陂利」出場時的情景更是難忘。

  「『西陂利』長得很威猛,身高一米九以上。他踢足球的力氣很大,一出手就能超過半場。每次他一出場時,觀眾就會站起來歡呼:『西陂利,脈個乳鬥(客家話)!』」楊宏海說,當時在梅縣,踢足球比唱山歌的人多。足球有深厚的群眾基礎、濃鬱的氛圍,或也成就了梅州的「足球之鄉」。

  對於楊宏海來說,足球並非強項,但一次偶然的機會,卻讓他發現「自己踢起足球『有模有樣』」。「我到深圳工作後,因為單位要組織足球隊,來自『足球之鄉』梅州的我被邀請入了隊。一上球場,我沒想到居然踢得比其他人好!」他說,這也讓他覺得梅州人從骨子裡就有著踢足球的基因和天賦。

  「在深圳弄清了足球之鄉的來龍去脈」

  「『足球之鄉』的來龍去脈是什麼?過去一直模糊不清。五華人說因『球王』李惠堂得名,梅縣人說靠強民體育會打出名堂,興寧人說『一縣出了六個國腳』,專家說足球最早由德國傳教士引入梅州……」

  約四年前,楊宏海在深圳龍華一所擁有百年歷史、由傳教士創辦的學校——虔貞學校和瑞士巴色差會檔案館裡,發現了畢安、邊德志、萬保全三位傳教士來到廣東客家地區傳教的圖片。這引起了他對溯源「足球之鄉」的興趣。

  通過對史料的深入研究,併到五華山區等實地調研,他終於廓清了眾說紛紜的梅州足球歷史:足球最早是由法國人畢安、德國人邊德志傳入五華,再由瑞士人萬保全傳入梅縣的。此外,他還發現了一位重要人物——最早將西方文化引入五華的張復興。張復興是五華人,在接觸西方文明後,回到五華成立了教會,建起了教堂,揭開了客家人對外開放暨基督教在粵東北地區傳教辦學的序幕。

  「振興足球從梅州做起,首先看五華」

  「如果說梅州人素有踢足球的天賦,其中『硬打硬』的五華人更是排頭兵。」楊宏海說,對五華妹繆愛萍的一次採訪讓他感動,更感受到五華足球的薪火力量。

  繆愛萍在出國留學後,回深圳辦起英語培訓學校。踢足球便是其學校的一門必修課,每年學校都會組織學生去英國、荷蘭等地遊學或參加比賽。「繆愛萍說,踢足球對培養學生的意志力很有幫助。而振興足球,不僅要靠足球制度和政策,也要靠足球的文化和教育,家長在其中起著重要作用,因為現在不少家長因為怕孩子在訓練時吃苦而擔心。」楊宏海說,繆愛萍分享的一個故事讓他很認同。有一年,繆愛萍及其丈夫帶孩子觀看由其學校組織的一場中外少年足球隊比賽時,外國隊在賽場上展現出團隊精神,而且不怕苦,而我們卻是各自為戰,所以我們最終輸了比賽。由此,她深深感受到,家長對振興足球也有責任。

  「繆愛萍致力於足球教育只是五華人傳承和發揚足球文化的一個案例。從歷史到現實,五華人主辦的梅州客家足球隊奮力前行,從中都可看到五華足球的崛起與現實意義。振興中國足球,從梅州做起;振興梅州足球,向五華看齊。」楊宏海說。

  「新時期應挖掘和弘揚『強民精神』」

  成立於1929年的強民體育會,曾經徵戰南北,建立卓越功勳。90多年後,足球生態與發展模式已發生巨大變化,作為民間組織的強民體育會已不可能繼續承擔當年的角色與任務,必須與時俱進,繼往開來。為此,楊宏海認為,在新的歷史時期,強民應注重挖掘和弘揚強民文化,為培養年輕一代提供精神傳承。他提出,強民精神是強民愛國、艱苦奮鬥、勇於拼搏、善於包容。

  楊宏海說,在創作此書的過程中,他和溫威光發揮各自優勢,通力合作。溫威光是強民體育會創始人溫集祥的兒子,對強民的歷史非常熟悉,而他則重在挖掘強民之前和《梅州市振興足球之鄉十年規劃》實施之後的足球發展,以文化學者的視角,去觀照和綜合140多年的梅州足球發展史。他們的此次合作,也被中國足協原副主席董良田稱作「天仙配」。

相關焦點

  • 梅州日報專訪《梅州:球鄉築夢》作者楊宏海:踢足球是梅州人的一種...
    梅州日報專訪《梅州:球鄉築夢》作者楊宏海:踢足球是梅州人的一種天賦 2020-12-10 17: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梅州足球輝煌歷史的見證——《梅州:球鄉築夢》讀後感
    ●易道先  著名客籍作家、梅州市發展戰略顧問楊宏海教授和著名足球評論員溫威光先生合著的《梅州:球鄉築夢》近日正式出版,本人有幸第一時間拜讀了全書,讓我增長知識、開闊視野,給我的業餘生活帶來了不少樂趣,受益匪淺。
  • 薪火傳承系列活動公益匯演獻禮建黨100周年在京舉辦
    2020年11月15日,獻禮建黨100周年暨薪火傳承系列活動之振興民族優秀文化傳承大型文藝匯演在北京舉辦。本次活動收到了近百位、歌唱演員、藝術家、書畫家、影視演員、明星藝人、媒體人以及各部委退休老領導、和全國各地文藝工作者、發來的VCR祝福與支持,向建黨一百周年獻禮。
  •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師生創新設計 傳承普及侗族工藝
    中國教育在線訊 2014年11月以來,深圳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師生設計團隊應邀參與騰訊基金會與騰訊CDC的「築夢新鄉村」項目,開展了「基於侗族傳統工藝傳承的社會創新設計實踐探索」課題研究,並與貴州本地傳統手工製造、草木染及蠟染傳承人深度合作,展開《侗鄉有藝》系列非遺活化與再生的產品開發。
  • 高舉火炬,向未來前行(薪火傳承)
    後來,復旦大學成立陳望道研究會,陳振新加入其中,並向全國的青少年宣講父親的偉大一生和共產主義信仰。  陳振新說,「我父親翻譯《共產黨宣言》時只有29歲。我覺得現在年輕人有很大的空間可以為國家做出貢獻,使國家越來越強大。我有責任把父親的信仰和故事,講給當代年輕人聽。」  傳承革命前輩紅色基因的故事,在上海還有很多。
  • 黴黴創作的那些歌曲,背後的故事是什麼?
    無論是寫詩還是創作,其實每一個作品背後,都是有特定的心情和故事的。當我們聽一首歌的時候,如果能聽出作者想表達的意思,這種感覺就非常棒了。泰勒·斯威夫特曾經提及過一些歌曲創作背後的故事,這裡挑幾首歌來舉例。
  • 大型紀錄片《築夢路上》幕後團隊原來是他們
    、改革的偉大曆程為敘事線索,擷取黨史上數十件大事,用「講故事、析道理」的手法,深刻展現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經歷的「尋夢、追夢、築夢、圓夢」之路,充分反映了中國共產黨為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立下的豐功偉績。
  • 都靚講述《掌閱遠山》專訪翻譯泰鬥許淵衝背後的故事
    都靚講述《掌閱遠山》專訪翻譯泰鬥許淵衝背後的故事 2020-08-20 14:50:40來源:北國網
  • 紀念「一二九」運動85周年「家國傳承築夢」東北大學第十八屆...
    12月6日,紀念「一二九」運動85周年「家國傳承築夢」東北大學第十八屆「妙筆流聲」詩歌散文朗誦大賽在南湖校區學生活動中心多功能廳舉行。東北大學校長趙繼、校黨委副書記張國臣出席活動,並分別為大賽優秀組織單位和一等獎獲獎選手頒獎。
  • 薪火相傳話初心——省公安廳舉辦退休老幹部和青年民警訪談交流活動
    10月26日上午,省公安廳舉辦「薪火相傳話初心」退休老幹部和青年民警訪談交流活動,激勵青年民警傳承老一輩優良作風,牢記初心使命,紮實努力工作,在推動全省公安事業繼往開來中貢獻青春力量。廳黨委委員、政治部主任何軍威出席活動並講話。
  • 甘肅崖木雕刻藝人:讓「枯木逢春」薪火傳承農耕文化
    中新網蘭州5月31日電 (記者 魏建軍 李亞龍)「根藝活,是農耕文化的延伸,把這種祖輩留下來的財富傳承下去。」甘肅天水市民間崖木雕刻藝人周治紅說,如今,好多老一輩的根藝人都不在世了,他能做的,就是和同行一起,薪火傳承。  從小受做木工活的父親影響,周治紅熱衷於把玩各種根雕。
  • 讓「鐵人」精神薪火相傳
    讓「鐵人」精神薪火相傳 2020-12-24 17: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薪火傳承珠心算文化國際盛典網絡選拔賽報名開啟
    近日,十一屆薪火傳承珠心算文化國際盛網絡選拔賽將於8月23日於網絡端舉辦,各地疫情依然不能放鬆,薪火傳承盛典選拔賽段首次採取了線上比賽形式,來自全國各地以及國際珠心算選手將會在線上展開有別於以往的線上珠心算比賽。
  • 堅守與傳承: 「芒針委員」的築夢路
    堅守與傳承:「芒針委員」的築夢路——記省政協委員、四川省名中醫唐德厚「我昨天提重物的時候閃了一下腰,然後腰一直很痛,今天感覺更痛了,走路都惱火。」近日,記者來到位於成都市青羊區西馬棚街的成都青羊德厚中醫館,成都市民宋女士正在向省政協委員、四川省名中醫唐德厚描述病情。
  • 株洲市荷塘區在中小學生中開展薪火傳承系列國防教育
    國防教育從小抓,紅色基因代代傳———株洲市荷塘區在中小學生中開展薪火傳承系列國防教育來自湖南工業大學退休幹部,老兵文建新的戰鬥故事,給學生們帶來了緊張刺激的一線戰鬥體驗。聽到老兵機智勇敢地摧毀了敵軍的火力點,孩子們發出了會心的歡笑。為迎接第20個全民國防教育日到來,株洲市荷塘區國教委結合當地實際,開展「薪火傳承」系列國防教育活動。這是其中「聽老兵講戰鬥故事」的一個場景。教育引導是基礎。
  • 築夢新時代!2020山西新興領域青年砥礪奮鬥 勠力前行
    120名聽障學生通過手語「聆聽」了青年網絡作家梁超的成長經歷和創作故事。梁老師講述了其獨特的人生經歷,講述自己讀書、寫作的內心獨白及每一部作品背後的故事。講座結束後,學生們在手語老師的幫助下,積極提問,熱情交流。
  • 兒童劇《魚躍龍門》導演首次講述創作背後的故事
    1月8日晚,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音樂兒童劇《魚躍龍門》的導演史帆、刁成禹、主演餘又熙做客FM87.6北京文藝廣播《演藝群英會》節目,首次公開披露劇情,並且為聽眾講述創作背後的故事。這說明我們對傳統文化理解得不深刻,傳承不求甚解,對很多歷史典故、傳說故事都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主創團隊查閱了大量的資料,發現「鯉魚躍龍門」的傳說在全國有多個版本,而且內容不同。經過考證,主創團隊最終選取了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鯉魚躍龍門」傳說作為創作基礎,並且數次前往傳說的發生地——陝西韓城進行採風、考察,非常詳實的了解了傳說的內容、特色和流傳演變。
  • 2020「薪火傳承·中國健康跑」安化黑茶杯·安化站
    11月28日上午,2020「薪火傳承·中國健康跑」安化黑茶杯·安化站在湖南益陽市安化縣梅山汽車運動主題公園溫情開跑。本站賽事是2020「薪火傳承·中國健康跑」全國第7站比賽,來自全省的上千位跑者在此歡聚一堂,共同為薪火傳承代言,為健康奔跑。
  • 薪火傳承!全國勞動模範蘇剛剛在崗位實踐中詮釋最「硬核」勞模精神!
    薪火傳承!全國勞動模範蘇剛剛在崗位實踐中詮釋最「硬核」勞模精神!11月24日上午,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伊泰煤制油公司維保中心的蘇剛剛榮獲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稱號,這也是繼伊泰集團張雙旺、張東海長後,伊泰人第三次獲此殊榮。
  • 講述光影故事 傳承奮鬥精神
    講述光影故事 傳承奮鬥精神 12月2日至4日,江西省自然資源系統離退休幹部「光影故事 奮鬥芳華」攝影故事優秀作品交流會暨廳機關離退休幹部支部書記委員學習活動在瓷都景德鎮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