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月道場,暮日燦黃丨記農禪寺半日行

2021-02-17 惟慧是業

這個視頻是農禪寺的建築設計師姚仁喜介紹農禪寺的一段剪輯,一定要看,非常的美,就像真的把人帶到了那個空花水月的地方,就像真的在水邊坐了一次禪,真的感受著水邊微微吹來的風,一直吹到心底,清涼的味道也傳遞到了心裡,吹拂了塵世的一切煩惱,微微甘甜.雖然就是一場「夢幻泡影」,能夠感知當下的片刻寧靜,也是珍貴,也該珍惜。

當初聖嚴法師當初發願重修農禪寺,想做現代式的東西,是看到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走進寺院,希望營造一種氣氛,讓人一進來,就可以平靜下來,體驗到宗教的精神。

給了設計師姚仁喜六個字「水中月,空中花」,姚師兄說這是他接到過最短的設計任務書。她在視頻中講到佛教講一切的現象都是幻象:清晨的時候,水波平靜,水面就完全像鏡子一樣,倒映就跟建築物一樣。如果風開始吹起來,水面開始波動,影子開始動,很多東西就不是那麼紮實了.這不就是在表法嗎?佛法在哪兒?不僅僅在經文裡,只要心中有佛法,眼裡的山川,腳下的大地,沒有一樣不在說法,就是眼前這水波也在告訴來來往往的人: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都不實有,何必執著.

講到光影的奧妙。把《心經》和《金剛經》做成鏤空的印在牆上,利用陽光照射,投在地面,來往的人走過,經的影子也印在了人的身上,其實還有心上也留下了佛經的痕跡,這痕跡還帶著光芒。

(心經牆)

(金剛經牆)

(拜了大殿出來在透明的玻璃外面拍下的陽光照射在心經牆上面,透過光,經文投在地面上的畫面)

我是先在重慶的時候,學藝術的朋友知道我要去臺灣,專門分享了這個視頻給我,我先看了這個視頻,受到了一些震撼與感染,再去實地參訪的時候,再次被感動。你說明明只是一些清水混泥土的產物,為什麼會觸動人,讓人心裡變得柔軟,有情緒上得動容呢?我想可能是混泥土的表法吧,還有那一池清水,就活脫脫的上演了一場名叫「夢幻泡影」「水中月、空中花」的戲。

佛光山的夏令營活動全部結束,8月5日我們就離開佛光山,離開高雄,和此次夏令營剛結識的好朋友萍萍一起前往臺北。到了臺北,在旅舍安頓了,放下行李,我們就來參訪水月道場。

我是覺得一路有菩薩指引,很多時候,冥冥之中就有一股善的力量在給我提醒。頭天晚上,我在微博上發了一段視頻,表達了對第二天要去這個水月道場的欣喜與期待,微博就有人給我留言說讓我上農禪寺官網看看法務活動。我平時去一個地方,沒有先看官網的習慣。得益這位好心網友的留言提醒,我就去官網查看了一下,正好發現第二天有禪修活動。所以我就覺得是佛菩薩在給我指引,那種善的力量的引導,讓我覺得很幸運,要珍惜,自己也要傳遞美好和善意。

一到農禪寺水月道場,就正好趕上禪修上課,我們就按照正常程序上去二樓參加禪修了,很遺憾,大殿和禪堂是不讓拍照的,我也就稍微老實了一下,沒有拍照。

這次禪修很不一樣的是前面的動禪,在法師的引導下,慢慢的舒展身體,活動四肢,感受身體每一個移動的當下,我感覺我是第一次這麼親密的和我的身體做交流,就好像平時很少去關注自己的身體,好像身體裡還有一個自己,可以思想的「我」和身體的「我」做一個對話.

然後坐禪,我還是睡著了,我仔細審視了自己,好像每次禪修,我都會睡過去,真的是慚愧不已。後來我和一位師兄交流這個問題,他說在前期這也算是好事吧,說明你身體放鬆了。我知道這話外的意思還有很多,也知道自己距離掌握精髓還有一段漫長的路.

禪修結束,就去齋堂蹭齋飯吃,這是我一般走到寺院的一個習慣,我覺得世間最大的美味,就是寺院的齋飯了,再沒有比寺院的飯菜更好吃得食物了。雖然寺院都是素菜,但是就是覺得特別的好吃。可能是有佛菩薩的加持,可能是道場清淨,可能是自己一走進寺院的氛圍,內心也跟著清淨的緣故,反正就是超級好吃,也不算是貪心,就是結個善緣,每次吃了齋飯,去找個功德箱,悄悄的放點善款,就和這個地方有了更多的善的聯繫,結下了善的緣分。

(齋堂裡面的文化氣息,大大的一堵牆上印著《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六祖慧能大師當初就是聽到這一句,就開悟了)


齋飯之後,出來才開始真正意義上得參觀寺院,這個時候已經夕陽西下了,剛走到心經牆的時候,就看到了視頻中的畫面,陽光照過來,把經文投射到地面上,虛虛實實,真真假假,很夢幻的感覺,算是一種美吧,一種真實卻又不真實的美。進大殿拜了佛,然後出來看落日餘暉下的水波蕩漾,就更是如夢幻泡影了,睡蓮朵朵在池中,坐在池邊微風動,你會想是風在動還是水波在動,就會想起六祖慧能大師說的那句「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

走到法務堂附近,就進去找義工詢問功德箱在哪兒,逛了大半圈,沒有看到一個功德箱,大殿也沒有功德箱,我這個吃了菩薩的齋飯,不能就溜了,義工菩薩說咱們的功德箱都比較低調,在法務堂的門背後,有個小箱子,這就是整個水月道場的功德箱了,也太隱蔽了吧,像在玩捉迷藏,看誰能先找到一樣,低調又隱蔽。

然後和義工菩薩聊了一會,基本了解了寺院的信息和平日的法務活動,那簡直就是豐富多彩,形式各異,迎合了男女老少各個群體的各種需要,安排得也井井有條,都排到中秋的賞月活動了,我是除了羨慕還是羨慕呀。

還了解到法鼓山的各個精舍講堂的分布點,拿到了相關的資料信息,有一種來打探消息,消息到手的錯覺。看到它們講堂精舍分布在臺灣的各個城市各個區,到處都是正法的祥和之氣,有很濃烈的願望,希望這樣正法的星星之火也有燎原之勢能夠在我們生活的土壤上開花結果,也有寧靜祥和的和美盛況....

繞著寺院漫步,走在落日餘暉裡,看夕陽西下,落日傾灑下金燦燦的光芒,比金子鑽石還奪目閃耀,影子就在金色的光芒裡越來越長。

寺院外面是綠油油的一片農田,靜靜的細聽田裡的蛙聲一片,想起了記憶中小時候寧靜的夏夜,不同的是此景旁邊還有寺院的祥和和出塵的智慧。就連再看那金燦燦的落日餘輝,都透著智慧,光芒萬丈.

然後.然後,轉身就離開,慢慢的消失在寧靜的暮色中,走向回歸喧囂紅塵的路.只是不同的是,披著晚霞餘暉,沐浴著智慧的光芒.

比較簡單比較精靈又傻氣

比較想你關注我(* ̄∇ ̄*)

最喜歡去寺院丨吃齋飯丨看書讀經丨也喜歡聽歌丨看電影丨到處跑丨還有拍照片丨聽故事丨和胡思亂想

相關焦點

  • 臺北小調 | 都市淨土:高架橋邊的水月道場
    現代主義的建築造型屬於法鼓系統的水月道場作為禪寺,同樣強調修行場所的重要性,並沒有沿襲古典宮殿式樣,希望以功能性與實用性作為主軸,在現代主義建築中尋找內外合一的悟道之境。柱廊大殿與水月池構成了農禪寺「水中月,空中花」的建築意象「水中月,空中花」,在聖嚴法師的六字箴言下,姚仁喜開啟了農禪寺的建築設計,柱廊大殿與水月池相映而成的畫面也構成了農禪寺最為經典的建築意象。這座最早只是鐵皮農舍的道場由聖嚴法師主持,在此聚集信徒,舉辦念佛、禪修等法會事務,後因事務擴張所需正式開始了法鼓山道場的創建。
  • 姚仁喜:與禪意的對話--臺北法鼓山農禪寺
    這座位於臺北市北投的現代佛寺,亦名「水月道場」,是由禪宗高僧聖嚴法師委託臺灣著名建築師姚仁喜負責設計。對於這座建築的策劃,與其說是一個建築案,倒是更像一次禪宗的對話。緣起「農禪寺」,最初是由法鼓山的開山宗師東初老人,根據百丈禪師創立的林業制度,以務農為生,禪修生活為主的原則而取的。創立於1971年,於1975 年落成啟用,最初是一棟二層樓農社。
  • 佛法:水月道場,夢中佛事!
    點擊以上視頻,觀看老法師開示:夢中佛事,水月道場!
  • 它有「空中花,水中月」道場外貌,更可遠眺大屯山,簡直美不勝收
    聳立在水中的水月道場,和鏤空雕刻的金剛經,吸引著不少人的專程拜訪。農禪寺規模不大,沒有傳統寺廟的院牆,入得慈悲門便是進了寺廟。儘管現實的寺廟道場不如傳說中的空花水月那般渲染,但整個的布局與烘託還是令人動容。對於佛教學說聽得有點雲裡霧裡,農禪寺內部,西面牆上有很多開洞,陽光照射下可以在大廳地面上映射出有趣的光影效果。東面牆上則是很多佛燈,星星點點,佛界氛圍濃厚。
  • 淨空法師:【安住水月道場,一切法無所有】
    這個境界,就是佛門讚揚佛菩薩:大作夢中佛事,建立水月道場。 水中的月亮,沒有。建道場是什麼?道場是水月,佛事是什麼?示現教化眾生,隨心應量,有感就應,那是夢中佛事,水月道場。這才是事實真相,六道凡夫無法理解。 我們的境界是不是夢中佛事?淨宗學院是不是水月道場?真的,一點都沒錯。
  • 緬懷聖嚴法師教澤 法鼓山各道場將同步傳燈
    點燃心燈(資料圖由法鼓山提供)法鼓山各道場將同步傳燈,緬懷聖嚴法師教澤 佛教在線臺灣訊 臺灣法鼓山除元宵節時在各地分院舉辦燃燈供佛法會外,也將於2013年2月23日晚間7時至9時30分,在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以及十多處海內外分支道場,同步舉辦「傳燈法會」,
  • 榆林窟:水月觀音的故事
    ▲2019年12月到訪天津薊縣獨樂寺,海島觀音(明)去年7月,在榆林窟第2窟西壁南北兩側的石壁上,第一次看到水月觀音,一個月後,偶然走進日本奈良唐昭提寺旁的一個道場,隨手翻閱圖書時赫然看到介紹榆林窟水月觀音的文字。
  • 農禪寺,聖嚴法師的老藤椅
  • 臺灣法鼓山農禪寺再邀民眾做元旦早課
    臺灣法鼓山農禪寺再邀民眾做元旦早課民眾享用寺院的元氣早齋佛教在線臺灣訊  迎著破曉的曙光,元旦還不到6點,清晨一大早法鼓山北投農禪寺便邀請民眾闔家共修新年早課,用專注、虔誠的身心誦經祈福,開啟福慧傳家的大好年。
  • 觀世音菩薩普門(水月觀音)
    〝水月觀音〞在三十三觀音中位列第十二尊。〝應身相〞為水月觀音的〝化身相〞既是〝居士身〞,亦有〝闢支佛身〞之說法!水月觀音,乃梵文 Tankasri 的譯音。屬於三十三觀音之一。據稱,此乃觀世音一心觀水相的應化身。
  • 香取神道流丨2018年7月心武館赴日修行小記
    此番夏季修行為期兩周,前後總計20餘名心武館學員先後趕赴日本,其中亦不乏上一年加入道場,剛完成基礎練習的學員。本文就由在本次修行中血判入門的門人祁浩然談一談這兩周修行的見聞和收穫。(第一周全體心武館學員合影)第一周的練習告一段落後,於周末散步東京,我的行程過於無聊,便參考館主和馮澤龍師兄的行,先後參觀了東京博物館以及收集刀劍書籍。
  • 楊麗萍徒弟水月婚禮圖曝光!水月同性戀人是誰 楊麗萍接班人是水月嗎
    婚禮現場甜蜜親吻,雙方爸爸擁抱楊麗萍徒弟水月婚禮6月1日,楊麗萍徒弟水月公布了自己結婚的消息,水月轉發了網友曬出她和同性女友結婚的現場照,並配文稱:「我們是幸運的 也是幸福的」,大方承認了自己和同性女友結婚已經結婚,透露兩人是幸福且幸運的。
  • 一分鐘佛訊:廈門南普陀寺書畫慈善義賣 | 法鼓山農禪寺跨年法會
    1月1日,廈門南普陀寺舉辦「慈悲心·翰墨情」新年書畫慈善行活動,廈門佛教界的諸山長老、高僧大德和廈門書畫藝術界的名家紛紛獻出自己的墨寶。(鳳凰網佛教) 法鼓山農禪寺跨年法會2018年12月31日晚上10點,法鼓山北投農禪寺舉行跨年法會,法鼓山方丈和尚果暉法師到場開示,超過2千位民眾參加。
  • 在水月亭品茗玩月的仙凡們
    比如道人隱者,就踞於凌空飛架的水月亭,最近距離地與天心明月對話。水月亭腳下就是九曲溪水,十八灣,灣灣圓似弧,弧弧相抱猶如月,它是被嶙峋巖峰切分的月,在山水間遊曳的月。武夷雲窩是個藏月的神秘之地。欲往最險境,便是雲窩擁抱的隱屏峰。隱屏峰中間,被人們刻意地劃分為仙凡界。此下,凡人世界;此上,仙人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