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先驅李大釗38歲犧牲後,留下5個子女,如今現狀如何?

2020-12-23 一一道歷史

文/一一道歷史

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共產黨,才能帶領人民過上幸福生活。

中國的近代史,自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後,近百年的時間都在屈辱中度過,直至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屈辱的歷史才算畫了個句號。中國逐漸開始走向強大,人民終於站起來了。

如今的我們,能夠擁有這樣的幸福生活,不應該忘記那些曾經為了國家強盛,人們當家作主而做出貢獻無數的熱血愛國青年。今天,就為大家分享其中一位具有鮮明代表性的人物——李大釗。他曾為國家做出了極大的歷史貢獻,時至今日依舊被很多人們掛在嘴上,記在心中。

革命先驅李大釗

李大釗先生出生於1889年10月29日,字守常,河北省樂亭人。1907年至1913年,李大釗進入了天津北洋法政專門學校求學。是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和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是我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

在學校的期間,李大釗和自己的同學郭須靜一同加入了中國社會黨。1913年8月的時候,他從學校畢業。就在這個月,擔任社會黨的領袖陳翼龍被殺害,社會黨也一度遭到了查封。無奈之下,李大釗只得逃離北京,在自己的家鄉樂亭縣的祥雲島避難。後來,李大釗有幸得到了紳士孫洪伊資助的出國留學的費用,年輕的李大釗趕赴日本留學。

抵達日本後,李大釗進入了早稻田大學政治科,也就在這個時候,李大釗的腦海中慢慢接觸了社會主義思想。李大釗在1914年間組織了神州學會,期間積極進行著護國反袁的活動。次年,他為反對日本提出的滅亡中國「二十一條」,親自以留日學生總會的名義發出了《警告全國父老》的通電,以此來號召國人以「破釜沉舟之決心」誓死反抗。

1916年5月李大釗留學完成後回到祖國,他親自在北京創辦《晨鐘報》,擔任總編輯。後來,又擔任了《甲寅日刊》編輯,大力的推動和促進了新文化運動的發展。在1918年的時候擔任了北京大學圖書館的主任。

沒過多久,李大釗又接任了經濟、歷史等系教授,參與編輯了雜誌《新青年》,他還和陳獨秀一同創辦了《每周評論》,極有力的推動了共產主義思潮在國內的發展。

1920年,他和陳獨秀醞釀著組建中國共產黨,發起組織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同年10月,和鄧中夏、高君宇、何孟雄等人一同建立北京共產主義小組。 中共建黨後,任二、三、四屆中央委員。

之後的幾年,李大釗赴上海多次會見了國民黨的高層,提出了「國共合作」的思路。並且出席了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任國民黨第一屆中央執委。

李大釗代表著中共立場,公開向北京政府請願,要求正式承認蘇聯政府,並且支持蘇軍駐兵外蒙古。1927年4月6日,東北王張作霖派軍警突襲搜查蘇聯的大使館,李大釗以及自己的家人在大使館被捕。等待著他們的,將會是軍法審判。由於李大釗是北京大學的教授,各方面都有人試圖營救他,但最終還是沒有成功。4月28日,李大釗等同20名國共人員被以「同蘇俄裡通外國」之罪名被判處絞刑,時年38歲。

志士亡逝,兒女今何在?

李大釗先生生前和妻子一共養育了五個子女,分別是:長子李葆華、長女李星華、次女李炎華、次子李光華、幼子李欣華。

長子李葆華

李葆華(1909-2005),曾用名趙昇陽、趙振聲,化名楊震。作為李大釗的長子,知道父親的事兒自然不少。後來,李葆華同樣去了日本留學。1931年他加入我黨。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又毅然投身抗日戰爭。新中國成立後,最初任職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電力部部長,後調任安徽省省委書記。

1973年出任貴州省省委第二書記,同年的中共十大上被選為中央委員。1978年起擔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在中共十一大上連任中央委員。1982年他卸任人民銀行行長之職,相當於副國級職等。同年起被選為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2005年2月19日在北京與世長辭,享年96歲。

長女李星華

長女李星華長期從事著教育工作。李大釗同志犧牲後,地方警察廳責令李大釗的遺屬限期之內離京。1927年5月10日,李星華全家人不得不回到了大黑坨村。她在家中為照顧生病的母親,無可奈何之下只得暫時放棄學業。

1931年夏,她又帶著弟弟和妹妹回到了北京繼續讀書學習。次年,她升入中法大學孔德學院高中部。在無法維持日常生活時,有幸得到了父親生前朋友的關照,李星華給學校刻印法文講義蠟版,每月補貼一些生活費用,來維持正常的生活開支。

1932年春,她參加了黨所領導的反帝大同盟,同年夏天,她光榮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進行黨的地下革命工作。她以學校刻印講義做掩護,為黨刻印革命傳單,持續掩護黨的地下工作者,參與營救被捕的同志。又一年春,李星華把母親接到北京,準備安葬父親。

1933年4月23日,在黨組織的安排下,李星華同送葬隊伍一起把父親安葬在了香山萬安公墓。35天後,母親趙紉蘭也不幸病逝。在親友的幫助下,李星華和家人將母親和父親並排葬在了一起。1935年12月,李星華投入了"一二·九"抗日愛國運動。第二年她與賈芝結婚。1937年夏天,她由中法大學經濟系畢業。

1940年11月6日,幾經周折,李星華和家人輾轉到達了陝北延安。到延安後,她入延安魯藝文學系學習,之後長期在延安中學教書,始終如一。全國解放了之後,李星華從延安回到北京,同時在師大女附中和馬列主義學院第二分院任教。

自1956年開始,她又長期從事著民間文學的工作。整理出版了《白族民間故事傳說集》,受到了國內外民間文學工作者的一致好評。後來,這部作品還被翻譯為了日文,在日本出版刊發。

次女李炎華

李大釗的次女李炎華在那時局動蕩的年代中,四處流浪,和革命組織一度失去了聯繫。後來在機緣巧合之下回到了家鄉,和大姐李星華一樣,也從事著教育工作。多年後,在組織的幫助下,她終於和自己的親人取得了聯繫,後來她被調任到了北京人事局進行工作。

次子李光華

當年父親犧牲的時候,李光華才年僅4周歲。他在黨組織和親友的關懷撫育下成長起來。到了1940年的時候,李光華赴延安和大姐生活在了一起。之後,李光華擔任中共樂亭縣委宣傳部長、唐山華新紡織廠黨委書記等職務。

新中國成立初期,李光華因為有在唐山宣傳部任職的工作經歷,1956年開始,他被調任到了中國科學院電子研究所,擔任黨委書記。二十六年後,他在中科院離休。

幼子李欣華

李欣華在1926年出生於河北省樂亭縣。他五月喪失了父親,六月喪失了母親,後來於延安長大。1948年起奉調北平市軍管會,先後在北京八中、九中任教。1954年他又主動要求到貧困山區門頭溝,進行教育工作。此後的多年,李欣華先後擔任大峪中學校長,門頭溝師範學院黨委書記兼教師進修學院校長。1989年李欣華在北京與世長辭。

後世影響

李大釗對於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對馬克思思想和共產主義無限忠誠。為在我國開創和發展共產主義的大無畏的獻身精神,永遠是所有革命工作者的模範。他為我國的革命事業所作出的巨大貢獻,也將永遠被記錄在史冊上。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革命先驅」李大釗38歲犧牲,留下5個子女今何在?個個不平凡!
    15歲正是一個女孩子豆蔻年華,風華正茂的年紀,而此時的李家卻生出一些變故,在歷經波折後,現在的李家已經人丁衰弱,想要增添香火。所以這個賢良淑德的趙紉蘭便是不二人選。婚後兩人的感情更是如膠似漆,情比金堅。
  • 憶革命先驅,講紅色故事!昌黎縣廣播劇《李大釗與五峰山》登上雲端
    憶革命先驅,講紅色故事!中國共產主義的先驅、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早期的主要創始人和領導者之一。為了紀念李大釗誕辰130周年,懷念這位偉大的革命先驅,我們創編了廣播劇《李大釗與五峰山》。李大釗曾八次登臨昌黎五峰山,在這裡潛心研究俄國十月革命的成功經驗,進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拓荒工作。
  • 李大釗妻趙紉蘭:16歲嫁入李家,支持丈夫革命,死後追認為黨員
    」李大釗去世後,趙紉蘭多次遭到敵人的迫害,生活苦不堪言,而她又整日思念丈夫,精神消耗很大,身體一天不如一天。1933年5月28日,因過度悲傷,積勞成疾,趙紉蘭追隨亡夫而去,終年49歲。祖母去世的第二年,李大釗終於通過考試,成為永平府中學堂學生,看到放榜消息後,趙紉蘭激動到落淚。此時,李大釗已經16歲,趙紉蘭也已經22歲,他們結婚也整整六個年頭了,這六年趙紉蘭為了讓丈夫安心讀書,為了讓老人少操心,忙前忙後幾乎天天不休息,她沒有什麼太大的奢望,只求丈夫有前程,這樣李家就有希望了。
  • 當年李大釗38歲英勇就義,1951年接到檢舉信,當年兇手成了寺廟禪師
    1951年殺害李大釗的兇手雷恆成被捕入獄,曾經在北洋軍閥和日偽時期風光無限的雷恆成,如今鋃鐺入獄遭萬人唾棄。英年早逝的李大釗卻長久的令人懷念。 一、革命先驅者李大釗 李大釗出生於燕趙熱土,這片土地上從不缺少慷慨悲壯之士,李大釗被這片土地深深影響著,當時中國處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屢遭破壞的土地和慘遭壓迫的人民深深刺激著李大釗,他發奮讀書,立誓要改變這種局面。
  • 革命先驅初心不改 紀念張太雷同志誕辰122周年
    他是我黨早期的重要領導人之一,是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是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創始人之一和青年運動的卓越領導人,為中國革命作出了卓越貢獻。1927年,他領導組織了廣州起義,並在戰鬥中壯烈犧牲,年僅29歲。由於張太雷的出色表現,1919年10月,新「天津學聯」成立時,擬定籌備建立總務、教育、出版、調查、演講、經濟六個委員會,確定張太雷、鄧穎超等10人為演講委員會籌備員。1918年後,張太雷在《華北明星報》任兼職編輯,結識了蘇俄共產黨人,並與李大釗建立了聯繫。1920年2月起,張太雷便開始協助李大釗進行建黨工作,不斷將秘密翻譯的社會主義文獻送往北京。
  • 八路軍犧牲的最高將領,6年後妻子改嫁,如今子女何在?
    八路軍犧牲的最高將領,6年後妻子改嫁,如今子女何在?在抗戰時期,出現了許多驍勇善戰的將軍,他們為了自己的國家和人民捨生忘死,他們從侵略者手中奪取原有的幸福生活,可以說我們現在的美好和平的生活,都是無數的愛國英雄用生命換來的,他們不僅失去了生命,也失去了幸福美滿的家庭,八路軍犧牲的最高將領,6年後妻子改嫁,如今子女何在?
  • 抗戰名將戴安瀾,38歲入緬作戰不幸犧牲,留下4子女皆國家棟梁
    但勝利背後的犧牲也是慘烈的,入緬作戰的中國軍隊一開始因為對戰場環境不熟悉,軍事將領各自為政等諸方面原因遭遇了慘烈犧牲。 關鍵時刻戴安瀾將軍在同古抵禦住追擊的日軍,最終保住英軍部隊及國軍第200師順利撤退。但在自己卻在撤回國境的途中因傷重不治犧牲,時年38歲。
  • 張自忠49歲犧牲後,妻子絕食而亡,4個子女一輩子默默無聞
    在戰爭年代,很多人都是第二種生活,他們的一生並沒有持續很久,他們生命的盡頭定格在了為全人類解放的戰鬥之中,在他們的心中,生命不僅僅是自己的,還是祖國的,是祖國的革命事業的。就像張自忠,在49歲的時候,戰死沙場,張自忠一直在為革命事業奮鬥著,直到他生命的最後一刻。
  • 「民族英雄」戴安瀾,38歲在異國他鄉犧牲,留下的後代結局如何?
    1925年,戴安瀾進入黃埔軍校第三期學習,畢業後加入國民革命軍,參加了國民革命軍組織的北伐。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在英美等同盟國的要求下,民國組織中國遠徵軍入緬作戰,而戴安瀾的200師就是中國遠徵軍的先頭部隊。戴安瀾進入緬甸後立下很多戰功,在同古會戰中,戴安瀾在處於絕對劣勢的前提下依然殲滅5000多日軍,成功營救了被圍困的英軍。
  • 藝起前行|京劇《李大釗》上海開演:一場跨越百年的對話
    自1916年起,中國共產黨的奠基人李大釗先生曾先後七次來到上海,為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和中國共產黨的創立奔走呼號、親身實踐;100多年後,2020年9月26日晚,北京京劇院新編現代京劇《李大釗》在上海保利城市劇院上演,獻禮建黨100周年,同時參加「藝起前行」優秀新創舞臺作品上海展演。
  • 他是八路軍犧牲的最高將領,37歲犧牲,6年後妻子改嫁,子女如何
    今天筆者和大家說說八路軍中犧牲的最高將領——左權。1905年3月15日,左權出生在湖南一個貧困家庭。幼年喪父,從小就幫家裡幹活兒。8歲進入私塾,後來轉到了小學。在小學期間,他就已經開始進行反帝宣傳了。17歲進入中學,接觸了很多進步刊物,心中有了明確的目標。18歲的時候,他便棄筆從戎,告別了家鄉父老,決定去革命了,去了廣州。
  • 「紅色資本家」榮毅仁89歲因病逝世,留下5個子女,現狀如何?
    早在民國時期,紅色資本家們就已經傾向革命,他們為革命事業貢獻很多,新中國成立以後,他們更是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改變了中國的命運,也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中華民族從一窮二白起步,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這群企業家,他們是見證者、是參與者、是受益者.。
  • 「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98歲時去世,留下的2個子女,現狀如何?
    錢老在回國之後,將自己的畢生所學全部奉獻給了國家,並且被稱之為「中國航天之父」,不過再偉大的人也逃不過生老病死,因此在錢老98歲那一年,他因病逝世了。錢老一生之中為中國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那麼他留下的兩個子女現在的情況如何呢?
  • 孫立人將軍一共有幾個子女,如今現狀如何?
    那麼,身為抗日名將的孫立人一共有幾個子女,如今現狀如何呢?那麼,身為抗日名將孫立人之後,這四人如今現狀如何呢?1、長女孫中平孫立人的第一個孩子是個女兒,在1952年的時候,已經52歲的孫立人終於等到了第一個孩子的誕生,他為這個取名為孫中平。
  • 毛澤東:嫡妻長子、弟弟妹妹為革命犧牲,子女下落不明者又凡幾?
    不管遇到什麼挫折、危險,始終沒有放棄共產主義事業,為中國的革命解放事業、新中國的建立和發展作出了極其突出的貢獻。當然,在毛澤東的影響下,毛家之人也紛紛的參加革命,有的甚至為中國革命付出了寶貴的生命。正是因為有老一輩革命家不畏生死的革命精神、奉獻精神,才有了如今的盛世,人們是永遠不會忘記他們的。下面就來聊聊毛澤東的家人們!
  • 「國父」孫中山58歲因病去世,留下4個子女,後來命運結局如何?
    孫中山病逝後,他的公祭場面壯大而嚴肅,沒有留下讓後世深刻緬懷的輓聯,正中書寫「國父」二字的蘇花橫額卻被後人引用,「國父」 二字,彰顯了孫中山先生在新中國的地位,更是人們對他甘於奉獻,為新中國強大而努力的一生。
  • 斯託克頓的兒子已經在打NBA,馬龍的7個子女現狀如何?
    作為爵士隊歷史上最強的兩個名宿,球迷們自然也喜歡他們的子女可以傳承他們的衣缽。SO,問題來了,斯託克頓的兒子已經在打NBA,馬龍的7個子女現狀如何呢?那啥,還請諸君聽我往下細細道來。馬龍的7個子女現狀如何?馬龍還是把自己的優秀運動基因遺傳給了自己的孩子們。18歲時,馬龍有了大女兒,出生於1981年的謝麗爾完美的繼承了馬龍的基因。希爾蓋在2003年,以探花的身份進入了WNBA,十幾年的生涯,謝爾蓋在WNBA算是球星級別的球員,她也幫助美國隊獲得過世錦賽的銅牌。
  • 斯託克頓的兒子已經在打NBA, 馬龍的7個子女現狀如何?
    作為爵士隊歷史上最強的兩個名宿,球迷們自然也喜歡他們的子女可以傳承他們的衣缽。SO,問題來了,斯託克頓的兒子已經在打NBA,馬龍的7個子女現狀如何呢?那啥,還請諸君聽我往下細細道來。斯託克頓的兒子斯託克頓的兒子大衛斯託克頓出生於1991年,和父親一樣,大衛沒有太強的身體天賦,他的身高只有180公分,可是這也無法阻止他進入NBA的心。
  • 打倒歷代君主護身符的孔子——李大釗的孔子觀
    在那場轟轟轟烈烈的新文化運動中,李大釗、陳獨秀為代表的激進派知識分子,以民主和科學為武器,同康有為、陳煥章為代表的舊知識分子展開了一場關於評價和認識孔子的思想辯證運動。近代中國面臨的最大思想問題就是如何在西方文化衝擊下對傳統文化進行取捨的問題。
  • 李大釗:妙手著文章 鐵肩擔道義
    李大釗,字守常,河北樂亭人,生於1889年10月29日。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專門學校,1913年畢業後東渡日本,入東京早稻田大學政治本科學習,1916年回國。1917年開始任職於北大,先後擔任圖書部主任、歷史系教授、評議員、校長室秘書等職位。另一方面李大釗積極進行革命活動,遭到北洋軍閥的仇視,並最終被捕,英勇就義,時年3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