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嫡妻長子、弟弟妹妹為革命犧牲,子女下落不明者又凡幾?

2021-01-09 中孚鑑

毛澤東,字潤之,是中國人民的領袖,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軍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深受人民的愛戴。

毛澤東自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就開始了一生的奮鬥歷程。不管遇到什麼挫折、危險,始終沒有放棄共產主義事業,為中國的革命解放事業、新中國的建立和發展作出了極其突出的貢獻。

當然,在毛澤東的影響下,毛家之人也紛紛的參加革命,有的甚至為中國革命付出了寶貴的生命。

正是因為有老一輩革命家不畏生死的革命精神、奉獻精神,才有了如今的盛世,人們是永遠不會忘記他們的。

下面就來聊聊毛澤東的家人們!

一,楊開慧一家

楊開慧

毛澤東的夫人楊開慧,號霞,字雲錦,1920年和毛澤東結婚。1922年初加入中國共產黨,就以黨齡而論,她是中國共產黨第二位女黨員,僅次於何孟雄的妻子繆伯英。

後來毛澤東上了井岡山,楊開慧則領導組織長沙、平江、湘陰等地的武裝起義,在那裡堅持革命鬥爭三年的時光。

1930年10月,楊開慧被捕。楊開慧被軍閥何鍵抓捕後,敵人對她威逼利誘、嚴刑拷打,她始終堅貞不屈的說:

「你們要打就打,要殺就殺,想要從我口中得到你們想要的東西,簡直妄想。死只能嚇住膽小鬼,卻嚇不住共產黨人。」

之後敵人又要求楊開慧和毛澤東脫離關係,但楊開慧和毛澤東夫妻情深,楊開慧對毛澤東一往情深,又怎會和毛澤東脫離夫妻關係呢!

當時楊開慧拒絕道:

「我死不足惜,願潤之的事業早日成功。要我和毛澤東逃離關係,除非海枯石爛。」

由於楊開慧不願屈服敵人,敵人就對楊開慧動了殺心,

1930年11月14日,楊開慧英勇就義,她就義犧牲時,才29歲。

後來毛澤東得知楊開慧就義的消息,寫信給楊開慧的家人說:「開慧之死,百身莫贖。」

楊開慧、毛澤東共生有三子,分別是毛岸英、毛岸青和毛岸龍。

毛岸英

毛岸英,是毛澤東和楊開慧的長子,1922年10月24日出生於湖南長沙。

後來蔣介石發動反革命事件,轟轟烈烈的大革命民失敗後,蔣介石大肆抓捕、屠殺共產黨人。

母親楊開慧就帶著毛岸英和兩個弟弟回到板倉躲避。

在1930年10月時,毛岸英和母親楊開慧一起被捕。好在之後毛岸英被釋放出獄。後來毛岸英的外祖母和舅媽就把毛岸英帶到上海交給了他的叔叔毛澤民。

當時國家處於一片混亂之中,在上海的地下黨組織被破壞後,毛岸英兄弟也曾一度過著流浪的日子。

1936年,毛岸英和毛岸青被送往莫斯科國際兒童院。

在蘇聯的時光裡,毛岸英認真學習,很快就做上了少先隊大隊長。

後來經過毛岸英的請求,被批准去軍校學習。畢業後不僅獲得中尉軍銜,而且還加入了聯共。在蘇聯,毛岸英還曾參加過進軍白俄羅斯、波蘭、捷克的戰鬥。

1946年,毛岸英準備回國。在臨行前,蘇聯的史達林還親自的接見了他,並送了他一把手槍。

毛澤東和毛岸英已經很多年沒見了,如今毛岸英要回國,毛澤東自然很開心。毛岸英回國後,就轉入中國共產黨。之後毛岸英就深入農村工作,也就是所說的「農村大學」。

毛岸英在蘇聯上過軍校,參加過戰鬥,如今又深入農村,真可謂是一個難得的人才。然而天不假年,一場災難正將要降臨在他的身上。

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爆發,毛岸英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當時擔任志願軍司令部俄語翻譯兼機要秘書。

1950年11月25日上午,毛岸英正在處理戰鬥電報,突然美國飛機前來轟炸志願軍總部。在這次轟炸事件中,毛岸英不幸犧牲。

毛岸英是毛澤東的長子,他英雄犧牲了,這不是一件小事。

當時彭德懷心裡很難受的,因為毛岸英是毛澤東親自交到彭德懷手中的。如今毛岸英戰死了,彭德懷又怎麼能不難受呢,他覺得有愧於毛澤東的託付。

毛岸英犧牲的當天,彭得懷專門向中央軍委匯報了此事,電報中說:

「我們今日七時已經進入了防空洞,毛岸英同三個參謀在房子內。十一時,敵機四架經過時他們四人出來,敵機過後,他們四人返回房子內。忽然又來敵機四架。投下近百枚燃燒彈,命中房子。當時有兩名參謀跑了出來。毛岸英卻未能及時的跑出來。」

這封短短的戰報,彭德懷寫了一個多小時。

當毛澤東得到毛岸英戰死的消息後,毛澤東說:「打仗總是要死人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已經獻出那麼多指揮員的生命,他們的犧牲是光榮的。岸英是普通的戰士,不能因為是我的兒子就當成一件大事。」

不過,話雖如此說,但說到底,毛岸英終究是毛澤東深愛的兒子。兒子犧牲了,作為父親的又怎麼會不傷心呢!

當毛澤東得知毛岸英戰死的消息後,毛澤東一時無措,拿起煙,又放下煙,準備去點菸,本來火柴就在手裡,卻去口袋找,但怎麼也找不到。可想而知當時毛澤東心中的悲痛。

周恩來總理後來說:「毛岸英入朝一個月零三天就犧牲了,他吃過苦、留過學、打過仗、經過農村和工廠的鍛鍊,在和毛岸英同齡的一代青年中,像他那樣受過良好教育和多種鍛鍊的人是不多的。毛岸英的犧牲,對黨,尤其是對毛主席,都是一個無法挽回的損失。」

2019年9月25日,毛岸英獲得「最美奮鬥者」個人稱號。

毛岸青

毛岸青,又名毛永壽、毛遠義,是毛澤東和楊開慧的次子。

1936年,毛岸英和毛岸青結束了在上海流浪的日子,被組織送到蘇聯。在蘇聯的衛國戰爭中,毛岸青主動積極的參加挖戰壕、運傷員等工作,而哥哥毛岸英則主動要求上前線。

解放戰爭時期,毛岸青回國,回國後,由蔡暢、李富春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

毛岸青是一位優秀的俄文翻譯家,其俄語水平很高,翻譯能力很強,所以於1949年時,就在中共中央宣傳部馬列著作編譯室任俄文翻譯。

同時毛岸青還長期從事毛澤東思想研究,是著名的毛澤東思想研究專家。

到毛岸青晚年的時候,始終關心國家大事。2007年3月23日,毛岸青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84歲。

毛岸青的夫人邵華,是少將軍銜,是共和國十五位女將軍之一。2008年6月24日,邵華在北京離開人世。

毛岸龍

毛岸龍,是毛澤東和楊開慧第三子,1927年4月出生。

楊開慧在1930年被捕,後英勇就義。毛岸龍和毛岸英、毛岸青被外祖母、舅媽帶到上海,並把他們交給了叔叔毛澤民。

本來在上海好好的,但1931年時,由於上海的地下黨被破壞。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龍流落街頭,不幸的是,年幼的毛岸龍卻失蹤了,從此下落不明。

二,賀子珍一家

賀子珍

賀子珍,1909年9月28日出身,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井岡山上第一位女黨員。1928年和毛澤東結婚。

賀子珍和毛澤東有十年的井岡之戀,也是陪毛澤東度過了十年艱苦的時光,夫妻二人在長徵時,風雨同舟、相護扶持。

不過後來到延安時,賀子珍卻去了蘇聯,從而毛澤東與賀子珍天各一方。而賀子珍獨自在蘇聯受了不少苦、也遭了不少罪。

直到1948年秋天,當瀋陽解放後,被困蘇聯十年的賀子珍才回到了祖國。然而此時的毛澤東已經早已和江青結婚了。

後來到了1959年,從賀子珍去蘇聯,到1959年,已經22年了。賀子珍和毛澤東分別了22年,也等了22年,終於在1959年的時候,於廬山見到了毛澤東。

然而,賀子珍等了22年才和毛澤東相見一次,卻只是相聚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就匆匆分別了。沒想到他們這一別,卻成了永別。

直到1976年9月,毛澤東去世的時候,賀子珍都未能去北京。

其實,早在1949年的時候,賀子珍就想去北京,但卻沒有去成。1966年的時候,賀子珍又想去北京,但還是沒有去成。直到1979年9月的時候,賀子珍終於如願的來到了北京。

對於這次的北京之行,賀子珍已經苦苦等了三十年。

這一次來北京,賀子珍去了毛主席紀念堂,在離開的時候,當賀子珍坐上車準備離開的瞬間,她突然轉過頭去,望著毛主席紀念堂,嘴唇在顫動著,眼睛裡含著淚水。女兒李敏這時也向紀念堂的方向望去,此時也早已經是含著淚水。

這感人一幕被呂相友拍了下來,而呂相友在拍攝這一幕的時候,他同樣是含著淚水拍攝下來的。後來每當呂相友想到賀子珍望著紀念堂含著淚的樣子,自己總是克制不住流下眼淚。

可見那一幕是多麼的感人心肺。

1984年4月19日,飽經風霜的賀子珍因病去世,享年75歲。

賀子珍有著遭受磨難、飽經風霜的艱難時刻,但她同樣有著鬥志激揚的戰鬥光榮時刻,是她陪著毛澤東度過了艱難的十年。在這十年裡,他們夫妻風雨同舟、相扶與共。在革命戰鬥的歲月中,為中國的革命解放事業作出了突出的貢獻,國家和人民是不會忘記他的。

在戰爭年代,有很多革命夫妻,有時為了革命事業,不得不把自己的孩子寄養,毛澤東與賀子珍就是這樣的。他們為了中國的革命,就多次將自己的孩子送了出去。

賀子珍與毛澤東的十年井岡之戀,共生下六個孩子,但卻只活了四個,其中又有三個孩子在紅軍轉移的時候被留在蘇區而下落不明,所以,只有李敏一人陪在賀子珍身邊。

毛金花:輾轉寄養

1928年,賀子珍和毛澤東結婚,1929年3月,賀子珍在龍巖生下一女,名叫毛金花,這個女兒就是毛澤東與賀子珍的長女。

由於那時國民黨瘋狂的對紅軍進行追捕圍剿,紅軍只得轉移離開龍巖。

部隊轉移行軍,不僅艱苦而且危險,根本難以預測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所以帶著孩子實在不方便,也難以保證孩子的安全。

於是毛澤東、賀子珍決定將毛金花寄養出去。

當時毛金花是託付給了一個鞋匠翁清河。

毛金花畢竟是毛澤東的女兒,而毛澤東是國民黨最想要抓的人。所以翁清河害怕了。同時也害怕國民黨的人找毛金花的麻煩,於是就把毛金花放在賣副食的贊風店門口。

之後國民黨來找翁清河,翁清河就說孩子已經夭折了。

但其實,毛金花並沒有死,她被贊風店的老闆發現,然後又拿出二十塊大洋給了一個叫翁姑的人,讓翁姑拿著錢收養這個孩子。

翁姑收養毛金花後,一開始有錢還好,但一年後,由於翁姑沒有經濟收入,實在無力撫養了,於是就把毛金花送給了張先志。

這張先志曾是國民黨的兵,如今靠賣些油條生活,雖然在龍巖娶了老婆,但卻沒有孩子。

又過了三年,張先志的妻子離開了人世。張先志無力撫養毛金花,又把毛金花送給了邱應松。邱應松夫妻很喜歡毛金花,對她不錯,所以給毛金花改名為邱月花。到邱月花十三歲的時候,又改名楊月花。

1958年時,楊月花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做過居委會婦女主任、團支部書記等職。

直到1973年的時候,賀子珍的哥哥賀敏學,在福州和楊月花見面,才確定了楊月花的身份,是毛澤東與賀子珍的女兒。但是由於當時一些原因,楊月花卻並未能與父母見面。

後來楊月花曾經談到過姓氏問題,她說:前些年原省委領導曾勸過改回毛姓,但自己覺得都這麼大年紀了,還改來做什麼呢!

夭折一子

1930年時,賀子珍生下一子,但卻夭折了。

毛岸紅

1932年11月,賀子珍在福建長汀生下一子,名叫毛岸紅,小名叫毛毛。

後來由於第五次反圍剿失利,中央領導和中央紅軍主力決定戰略大轉移,也就是長徵。

但長徵之路艱難重重,帶著孩子很不方便,毛澤東與賀子珍就決定把毛岸紅留下來,交給了留下打遊擊的弟弟毛澤覃照顧。

紅軍主力離開後,蘇區很快落入敵人之手。毛澤覃擔心侄子毛岸紅的安危,為了孩子的安全,就秘密的把毛岸紅交到了一個警衛員的家裡。

這件事由於是毛澤覃秘密的將毛岸紅轉移的,所以很少人知道。

誰料,在1935年4月的時候,毛澤覃被敵人包圍,為了掩護戰友脫困,自己卻犧牲了。

毛澤覃一死,就沒有人再知道毛岸紅的下落了。

下落不明

1935年2月,賀子珍在長徵的途中,於貴州生下一女。出生後沒多久就寄養了,後來下落不明。

李敏

1936年,賀子珍在陝西生下李敏,原名毛姣姣。

毛澤東曾化名李得勝,所以毛姣姣就叫李敏。李敏出生後沒過多久,賀子珍把李敏留在了延安,自己則去了蘇聯。

賀子珍一個人在蘇聯過的不容易,於是在李敏四歲的時候,就被送到蘇聯和母親賀子珍生活。

解放戰爭時期,李敏與母親賀子珍回到中國。1949年,李敏回到毛澤東的身邊。

1959年,李敏和孔令華結婚。

廖瓦

當初賀子珍離開延安前往蘇聯時,她已經懷有身孕。

1938年,賀子珍在莫斯科生下第六個孩子,當時是在蘇聯,所以取了一個俄文名字,叫廖瓦。

然而不幸的是,這個孩子在十個月大的時候就得病夭折了。

身在異國的賀子珍,一個人孤苦伶仃的,如今又痛失一子,心中的悲痛可想而知,幸好這時楊開慧的兩個兒子在蘇聯。

毛岸英、毛岸青看到賀子珍悲痛,就抱住賀子珍說:「賀媽媽,您別難過,你要保重身體,小弟弟雖然不在了,但您還有我們啊。我們也是您的兒子呀。賀媽媽,賀媽媽。」

賀子珍聽到毛岸英、毛岸青叫自己媽媽,就摟著他們哭作一團。

正是因為毛岸英、毛岸青兩人,讓賀子珍在異國他鄉得到了一份難得的親情陪伴。

三,毛澤東、江青之女李訥

李訥

李訥,出生於1940年,是家中唯一在父母身邊長大的孩子。

四,毛澤民

毛澤民

毛澤民,毛澤東的弟弟,字詠蓮,後改為潤蓮。

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民受中央委派,和陳潭秋等人去新疆工作,先後擔任了新疆省財政廳、民政廳廳長等職。

1942年,反動軍閥盛世才抓捕共產黨人,毛澤民和陳潭秋等人被捕。敵人對他們威逼利誘、嚴刑拷打,他們堅貞不屈、視死如歸。

於1943年9月27日,毛澤民和陳潭秋等共產黨員被殺,毛澤民英勇就義時47歲。

五,毛澤覃一家

毛澤覃

毛澤覃,是毛澤東的弟弟,比毛澤東小12歲,出生於1905年。

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5年4月,毛澤覃帶領的部隊在瑞金紅林山區被國民黨的軍隊包圍。毛澤覃為了掩護戰友脫困,結果自己卻被敵軍包圍,最終英勇犧牲,他犧牲時,才30歲。

毛澤覃有三任妻子,分別是趙先桂、周文楠、賀怡。

趙先桂

趙先桂出生於1905年,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4年和毛澤覃結婚。次年去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夫妻兩人由於天各一方,就一度斷了聯繫。

當1927年趙先桂回國後,得知毛澤濤覃已經和周文楠成親了,所以她就沒有去找毛澤覃。

1931年,趙先桂和裴光結婚。

1932年6月,趙先桂被捕後,遭到殺害。

周文楠

周文楠,1910年出生,後和毛澤覃結婚,後來因為革命,兩人離散,

1942年和王英樵成親。

1992年因病去世。

賀怡

賀怡,是賀子珍的妹妹,1911年出生,1931年和毛澤覃結婚。

1940年,賀怡在韶關被捕,敵人對她嚴刑拷打,她堅貞不屈,為了保守黨的秘密,就吞金戒指,希望以一死而求保守秘密。

後來幸好由周恩來親自出面,才把賀怡救了出來。

到1949年時,由於毛澤東與賀子珍在長徵前,於贛南留下一子,如今還下落不明,所以賀怡就想為姐姐賀子珍找回這個孩子,

11月21日,賀怡去了贛南,但在返回的途中,卻發生了車禍,賀怡在這次車禍中遇難身亡,當時才38歲。

毛楚雄

毛楚雄,是毛澤覃和周文楠之子,也就是毛澤東的侄子,1927年出生。

1928年,由於叛徒的出賣,毛楚雄和母親周文楠一同被反動派逮捕下獄。在獄中,母子二人遭受了敵人的嚴刑拷打。後來還是外祖母找人做擔保,才把毛楚雄從獄中救了出來。

在毛楚雄年齡稍大的時候,外祖母就常常給他講大伯父毛澤東、二伯父毛澤民、姑姑毛澤建、大伯母楊開慧、父親毛澤覃的革命故事。

使毛楚雄從懂事時,就開始立下了要跟伯父、父親、姑姑、伯母那樣,做一個不怕危險、不怕犧牲的革命者。

1945年,毛楚雄參軍,進入了王震帶領的部隊。1946年,毛楚雄護送張文津等人去西安參加和平談判。但是在路過陝西寧陝縣的時候卻被國民黨的軍隊抓住。

而後蔣介石就下令將他們就地處決。毛楚雄被殺時,才19歲。

六,毛澤建

毛澤建

毛澤建,1905年出生,又名達湘,她本是毛澤東的堂妹。由於家裡貧困,就過繼給了毛澤東的父母。

後來毛澤建在毛澤東的影響下,參加革命。

1928年,毛澤建被捕入獄。她在獄中被關了一年多。

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敵人對毛澤建威逼利誘、用盡酷刑,但毛澤建始終堅貞不屈、對黨、對共產主義、對革命事業始終忠誠。

敵人對毛澤建說:「你真的不怕死?」

毛澤建坦然的笑道:「人窮志不短,虎死不倒威,怕死就不當共產黨」。

由於毛澤建堅貞不屈,敵人就對她動了殺心,最終於1929年8月20日,毛澤建英勇就義,她犧牲的時候,只有24歲。

毛澤東一家,為了革命,拋頭顱、灑熱血,毛澤東的親人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人們是不會忘記的。他們為中國的革命事業、解放事業,以及新中國的建立和發展,都所作出了突出貢獻,國家和人民也不會忘記的。革命貢獻精神永垂不朽。

謹以此文紀念毛澤東和他的親人們!

相關焦點

  • 楊開慧:29歲英勇就義,為革命犧牲生命,毛澤東稱之為「驕楊」
    他們兩人一個是毛澤東的愛妻,一個是毛澤東的戰友,他們都為中國革命付出了生命。毛澤東對他們是很敬重。後來新中國成立了,雖然時隔多年,但毛澤東對楊開慧的思念還是那樣深重,李淑一對柳直荀的思念也是如此。李淑一,於1901年生於湖南的一個書香門第家庭。她在上中學的時候,和楊開慧成為了很好的朋友。
  • 革命先驅李大釗38歲犧牲後,留下5個子女,如今現狀如何?
    今天,就為大家分享其中一位具有鮮明代表性的人物——李大釗。他曾為國家做出了極大的歷史貢獻,時至今日依舊被很多人們掛在嘴上,記在心中。革命先驅李大釗李大釗先生出生於1889年10月29日,字守常,河北省樂亭人。1907年至1913年,李大釗進入了天津北洋法政專門學校求學。
  • 「革命先驅」李大釗38歲犧牲,留下5個子女今何在?個個不平凡!
    虎父無犬子父親李大釗慘遭殺害時,李大釗的長子李葆華才18歲,剛剛成年。李大釗被殺害後,警察局又開始對他的家人逮捕,但是逮捕當天,剛好李葆華與同學約定好去郊區遊玩,所以並沒有留在家中,這才偶然逃脫毒手,倖免於難。作為李大釗的長子,李葆華成熟的比同齡人都要早。
  • 毛澤建18歲鬧革命,與陳芬相愛卻未挑明,毛澤東:我為你當紅娘
    毛澤建又叫毛達湘,是毛澤東的堂妹,她也是毛澤東為革命犧牲的第一位親人,在那催人奮進的革命年代,毛澤建沒有坐視旁觀,而是勇立於時代的潮頭,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為了廣大貧苦農民翻身做主,她心懷崇高的信仰,為了革命流盡了最後一滴血,犧牲時年僅24歲。
  • 毛岸英犧牲地的泥土,楊開慧犧牲前寫的家信……上海毛澤東舊居陳列...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下同)從毛岸英犧牲地取回的泥土,俄羅斯政府授予毛岸英的「二戰反法西斯勳章」,楊開慧犧牲前寫給毛澤東的家信……新增一批珍貴展陳,並對展陳功能和參觀路線進行優化和完善,上海毛澤東舊居陳列館近日全新亮相。明天是毛澤東誕辰127周年紀念日,記者今天踏訪了全新亮相的毛澤東舊居陳列館。
  • 毛澤東的君子情懷
    匈牙利詩人裴多菲說:「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在儒家道德裡,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的奉獻,是君子道德的最高標準。古往今來,無數仁人志士捨生忘死地犧牲奉獻,他們那舍小為大、舍家為國的奉獻情懷,留在了詩詞裡,成為了士人君子永恆的精神財富。
  • 毛澤東詩詞的無我:為有犧牲多壯志
    「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萬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我,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這一區分,自提出以來就備受理論界推崇。毛澤東詩詞意境高遠,蘊涵豐富,藝術表達了毛澤東的心路歷程、偉岸人格和光輝思想。毛澤東詩詞因為「有我」,顯得自然真切;因為「無我」,彰顯偉岸崇高。毛澤東錘鍊「小我」,強化「大我」,追求「無我」。
  • 毛毛被送走,毛澤東一夜未眠,反覆寫這幾字:英,青,龍,紅
    當時毛澤東正在幾十裡外的於都。他患了瘧疾,為疾病所折磨。等到他病癒趕回 家中的時候,毛毛已經被送走了。 毛澤東對賀子珍大發雷霆,「你也太狠心!等我回來,再看一眼抱走不行麼?」 賀子珍默默無言,只是流淚。
  • 王海容:烈士子女,毛澤東一直特別關懷,為她起筆名「徒工王波」
    王季範是毛澤東的表兄,王季範的兒子是王德恆,王德恆的女兒是王海容,所以總的算起來,王海容是毛澤東的表侄孫女。當年,王季範的獨生兒子王德恆,在抗日革命的引領下,前往延安,那個時候,王海容還只是襁褓中的嬰兒。
  • 劉思齊:從毛澤東的乾女兒到兒媳到大女兒;婚禮信物是毛澤東大衣
    當劇情演到一對革命夫妻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一個衣衫襤褸的小女孩在寒風中奔走呼喊著「媽媽!媽媽」時,觀眾席的毛澤東忍不住落淚了。他想起了自己的孩子,這不就是自己孩子的真實寫照嗎!他的三個兒子曾在妻子楊開慧犧牲後流落街頭,吃不飽、穿不暖,受盡委屈。
  • 諄諄教誨 大愛有言:老一輩革命家如何教育培養子女
    2020年「六一」國際兒童節到來之際,黨史頻道為您盤點老一輩革命家教育子女的幾個小故事,以此來感受他們優良的家風家教,以及他們對國、對家深沉的熱愛。 毛澤東:既要志存高遠,又要修煉自我 1951年8月9日,毛澤東給長女李敏(中)、次女李訥(右)等講故事。 毛澤東在對待子女的教育問題上,希望他們加強自我修煉,成為具有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全心全意為國家和人民服務的人。
  • 知否原著:沈國舅為嫡長子親事焦頭爛額,張桂芬大笑三聲撒手不管
    自從叛亂夜張桂芬刷刷幾劍削下蟊賊耳朵,甩在地上餵了黑獒之後,國舅府上下見了這位張氏主母都繞著走,妾侍不敢頂嘴,繼子女不敢羅嗦。妻妾間太平了,沈國舅卻又添了旁的煩心事。沈家嫡長子眼看就要說親了,這親事,卻不知飄在何處?
  • 「紀念偉人」毛澤東到底偉大在哪裡?
    毛主席的弟弟毛澤覃,1934年紅軍主力長徵後,留在贛南堅持遊擊戰爭,任獨立師師長,在江西瑞金掩護戰友撤離時不幸中彈犧牲,年僅30歲。長徵途中,毛主席把與賀子珍生下的女兒寄養在當地老百姓家中,至今下落不明。毛主席的弟弟毛澤民1942年被反動軍閥盛世才逮捕,次年遇害,時年47歲。兄弟三人,已去其二。
  • 毛澤東詩詞與革命文化:敢教日月換新天
    毛澤東詩詞是中國革命的藝術成果,真實反映了毛澤東的革命生涯,是中國革命史的壯麗畫卷,也是解讀革命文化的獨特文本。  革命是中國近代歷史發展的主線。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中國革命徹底改變了中國的前途和命運,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革命文化是這一偉大實踐的文化結晶,也是20世紀中國最強勁的文化形態之一。
  • 專家文庫|戀親不為親徇私 - 香山革命紀念館北京號
    「戀親不為親徇私,念舊不為舊謀利,濟親不為親撐腰」是毛澤東的「家風三原則」。新中國成立後,面對親友們請他幫忙安排工作的情況,毛澤東從不搞特殊,當他們的生活上出現困難時,他卻總是用自己的稿費對他們給予經濟上的幫助。
  • 為什麼古代君王選擇嫡長子為繼承人,而非賢明的兒子
    比如,司馬衷的同母弟弟司馬柬,從小就沉著聰明,膽識過人,器量宏大,受到司馬炎的喜愛。然而,司馬炎最終還是確定了年齡最長的嫡子司馬衷(嫡長子司馬軌早夭)為皇位繼承人,而不是賢明的司馬柬。
  • 毛澤東一生只穿棉質長筒襪,只因深深懷念母親文七妹
    文七妹,這位平凡而又偉大的母親,長子毛澤東是偉大的革命領袖,次子毛澤民是聰慧絕頂的紅色銀行家,幼子毛澤覃是勇往無前的戰士。她的身上到底有著怎樣光和愛,將三個孩子培養成不同的人才?毛澤東的家鄉韶山沖是個偏僻的小地方近乎封閉,只有東南和東北方有兩個入口。
  • 今天,一起緬懷偉人毛澤東!
    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這是目前公開的關於開國大典時間最長、內容最完整的視頻。來源:中央檔案館      1893年12月26日,毛澤東出生在湖南湘潭青山綠水的韶山沖。他的母親文素勤共生育了7個孩子,長子、次子早夭,第三胎生下了毛澤東。母親為求子平安,拜石為母,給毛澤東取乳名:石三伢子。
  • 毛岸英下農村,李敏上學不提父親名字,毛澤東:不能和我同桌吃飯
    毛澤東為了革命大業,顧不上妻兒;毛岸青不,能像平常人家的孩子那樣得到父愛;岸青4歲那年秋天,毛澤東匆匆告別妻兒,發動秋收起義,父子從此天各一方,二十年後,父子才得重逢。因為毛澤東的關係,媽媽帶著年幼的毛岸青、毛岸英還有毛岸龍,四處躲藏,為躲避敵人的迫害,她們東躲西藏,吃盡了各種苦頭,歷經了種種艱難險阻。
  • 開國上將韋國清的故事之一——壯家長子
    這裡是中國革命最早的根據地之一。1929年前後,全縣約十二萬人,經過幾年的殘酷戰爭,人口驟減一半以上。先後有五千餘名壯、漢等各族青年參加了紅軍,其中一半人犧牲在中國革命的各個戰場上。從縣城往南約三十八華裡的地方,有五座峻秀的山峰,東向半環而立,布局如虎爪之五趾,俗稱虎爪峰。山上木秀竹茂,蔥蘢蒼翠。南側的拉力峰最高,為五峰之首。五峰之間,一掌半坡半平之地,散落著幾間茅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