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人的名字有「字」?「字」是什麼意思呢?可別亂取哦!

2021-01-08 古今歷史長河

在我們今天的生活中,「姓名」和「名字」意思是一樣的,在平常我們更加習慣使用「名字」這個詞。但是在正式文件中都是使用「姓名」這個詞,例如你的戶口本,因為我們今天只有「姓」和「名」,沒有「字」了。

姓、氏、名、字、號都是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它源遠流長,經過歷史的發展,又慢慢地有著變化。它是我們的民族文化特色,大的方面,承載著「禮」的思想,是禮儀之邦的一種映射,小的方面,承載著個人的願景,是歷史文化氛圍的凝結。

古文言之:名以正體,字以表德。

其實,「字」最早在商朝便出現了,到了周朝,「字」這一制度開始盛行,許多著名的歷史人物都有自己的字。

根據《禮記·檀弓》的說法,男子在加冠後便正式步入社會,需要和許多人打交道,互相之間如果只呼其名,顯得不夠尊重,於是迎來二十歲的男子,就要在本名外另取一個「字」。在與人交往時,互相稱對方的字以示尊重。

在《周禮》中,有「婚生三月而加名」的文字敘述,意思是說孩子出生三個月之後,由父親來為孩子取名。

因為「字」是用來取代名字作為稱呼,所以在取「字」的都是在「名」的基礎上發揮,給主人賦予了更加美好的意思。

比如諸葛亮,字孔明。「孔明」那可是大亮;比如劉備,具備了啥?具備了「玄德」(見老子:大德);比如曹操,什麼操?德操,「孟德」。比如孫權,不但要權,還要相當的謀略,「仲謀」。題主所說的關羽,字「雲長」;張飛,字「翼德」,也都是走的延展、發揮的這個路數。

有意義相順的,即表字與名往往出自一句話中,意思相順,而且字為名的意思作補充解釋或修飾,同樣是孔夫子的的弟子南宮括,字子容。「括」,包括;推論到「容」,受容。亦如趙雲,字子龍。《周易》說:「雲從龍,風從虎。」名和字在一句話中,意思相順。

也有以第一個字表示在家族同輩中的位次,比如孫權字仲謀,表示他在家排第二;孫策字伯符,表示他是老大。

稱呼別人表字,就表示尊重。而上級長輩對下級後生就不必稱字,直呼其名即可。這已經是約定俗成,這也是為什麼中國人聽外國小孩直呼父母名字感覺不尊重,有點怪怪的心理原因。

名字不能亂叫,這叫「名諱」。為尊者諱,這是古人的規矩。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古人的名字有「字」?「字」是什麼意思,代表什麼?
    「姓名」、「名字」對於我們來說是再熟悉不過的事情了,不論在什麼場合都可以用到,因為它是我們每個個體的特定名稱符號,目前我們所講的姓名,其實就是姓氏和名字的代稱,已經極為簡化,但是在古代並不是這樣,姓、氏、名、字、號等都是獨立的部分,並且都各有講究。
  • 古人的名字為何有「字」?「字」是什麼意思,它代表什麼?
    前幾天剛追完一部古裝劇《陳情令》,除卻裡面高顏值的演員,讓我比較感興趣的就是他們各自的「字」了。例如魏嬰,字無羨;藍湛,字忘機。那麼古代人為什麼名字裡會有「字」呢?它的具體意思指的是什麼?難道和現在一樣,算是一個人的乳名嗎?
  • 為什麼古人的名字裡都要取一個「字」呢?有什麼具體的含義嗎?
    現在的古裝劇有很多,大家都看過一些,特別是像《三國演義》這樣的影視劇大家更是耳熟能詳,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發現裡面有這麼一個點,就是不管是哪個人物出來,他的名字後面總有一個「字」,像劉備,字玄德;曹操,字孟德等等,這些名字後面的「字」都是什麼含義呢?
  • 取名 | 古人名字中的名與字
    前段時間我給取了一個字:渙然。為什麼取這兩個字為「字」呢?這個留著後面再詳細解說。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古人是怎麼幹的。古人在取名字這件事上甚是講究,不但有名,而且有字。名字,名字,名和字是不同的。字是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義的名字。
  • 古人的字:為什麼孔子的爸爸叫叔梁紇
    中國古代人有姓氏、名、字、號,今天就說中國人的字,中國古人之所以要有字,主要是因為古代中國講究避諱,古人見了面不能隨便叫別人名兒,顯得不尊敬。只有自家長輩或上級,可以叫你的名。平常別人怎麼稱呼你呢?比如說史記裡孔子的父親叫叔梁紇,其中叔梁是字紇是名,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手下有員名將叫孟明視,他其實是字孟明名叫視。什麼時候取字?一般情況之下,男子二十歲行冠禮的時候起字,行官禮相當於你成人是個大人了,得出去行走江湖。
  • 為什麼很多字取名字喜歡用「駒」字?學「馬」造字您就明白了!
    很多人的名字中含有「駒」這個字,比如出名的搖滾歌手:黃家駒,也有很多人在給孩子取名字的時候會詢問,如何用自己的姓然後帶「駒」字來取更合適。「駒」是什麼意思,為什麼這麼多人取名字都喜歡用它,我們來學「馬」造字您就明白了!
  • 古人的名與字
    古人的名是父母給的,故可由父母稱呼,或自己向父母長輩自稱;平輩之間一般互相稱字以表示尊敬。 字,現在一般稱為學名,是正式名字。但,古代人物,一般以名為正式名字。 《說文解字》說:「字,乳也。」字就是生育的意思。
  • 你有名有字嗎?當然有,其實不然,看完古人取名,你就會恍然大悟
    說起名字,很多人可能會嗤之以鼻,誰不都有個名字嗎?這有啥可說的。其實不然,如今人們的名字與古人最早定義的名字區別非常大。如今人們,大多有名而無字,而古人有名有字的大有人在。
  • 古人既要有名又要有字,二者有什麼關係嗎?
    曹操,字孟德。出處大體是《荀子》,「夫是之謂德操」,道德和操行全都有了。至於曹孟德以後是不是這樣,那就不能怪在名字上了。蘇軾,字子瞻。出處應該耳熟能詳,是《左傳》的「曹劌論戰」一篇: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其中登軾的軾是車前橫木,望之的望與瞻意思一樣。那這個子是幹什麼用的?而且好像很多古人中的名字裡都有子。
  • 曹操為什麼叫「操」?古人的名和字是怎麼來的
    這就很奇怪了,古人為什麼那麼麻煩,要有名有字,而名和字又有什麼區別呢?簡單來說,孩子出生百天後,父親或者祖父要給孩子起個名。比如說曹操,出生百天之後,他的母親就會抱著他去找父親起名。父親接過來一看,發現這孩子長得比較醜,隨口說了句「艹」,結果孩子的名字就叫曹操。當然了,這是開玩笑,曹操的操是操守的操。
  • 為什麼古人在本名之外還要取"表字",「表字」到底有什麼用?(收藏)
    劉璋又為什麼要被叫做「劉季玉」呢?其實「景升」、「伯符」、「季玉」都是他們的「表字」。那這「表字」是什麼意思呢?簡單的說「表字」就是古人在本名之外另外取的一個名字。其實現在很多人都會把古人的「表字」和「名」弄混,甚至很多時候都會認為這個人的「字」就是他或她的「名」。
  • 古人的名、字、號……居然有這麼多講究?
    古人非常重視人的名字,在取名字方面也有許多的講究。而且,他們的命名方式與現在不同,一個人不僅有姓有名,還要另外取字和號。古人的名、字、號之間有怎樣的區別和聯繫呢?| 何謂名、字、號 |古時候,一個人出生三個月後,長輩會給他起第一個名字,這就是「幼名」。等到他長大成年之時,就要在名之外另取一「字」。
  • 家長給孩子取名字,可別用這種「字」,不然將來可能買不到火車票
    家長給孩子取名字,可別用這種「字」,不然將來可能買不到火車票王小姐最近到火車站買票時,看到一女士在售票口一旁著急地直掉淚,熱心腸的王小姐,在靠近她時便熱心地詢問起來。原來,這位年輕媽媽的孩子買不到票,內心很慌亂。
  • 老子為什麼名李耳,孔子為什麼字仲尼,原來古人名字都蘊含大學問
    古代人一般既有名又有字,有的還有別號。《周禮》規定「婚生三月而加名」,即嬰兒出生三個月後由父親取名。古人取字,也是一種傳統。根據《禮記曲禮》的說法:「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意思是男子二十歲舉行冠禮,然後取字,女子十五歲許嫁,進行笄禮,然後取字。
  • 曹操字孟德崇拜孟子,韓愈字退之中庸之道,古人字號承載歷史傳承
    在中國古代,往往越是著名的人物,往往都有一個字號,例如我們常見到的孔子,名丘,字仲尼;蘇軾,字子瞻;劉備,字玄德;曹操,字孟德;張良,字子房;關羽,字雲長;古人取這些字號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只是為了給自己再取個名字嗎?
  • 了解名字內涵的演變,原來古人取名大有講究
    說起名字,很多人可能會嗤之以鼻,誰不都有個名字嗎?這有啥可說的。其實不然,如今人們的名字與古人最早定義的名字區別非常大。如今人們,大多有名而無字,而古人有名有字的大有人在。比如剛過去的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日子,屈原,名平字原,而平和原本來就是同一個意思。比如李白,字太白,字是對名的強調,字是加強版的名。再比如杜甫,名甫,字子美。甫古代就是美男子的意思,而字呢,也是美的不要不要的意思,也屬於呼應型的。②存在平衡關係的,也就是名取得太牛逼了,用字往回拉一拉,要不太牛逼了,也不好。比如韓愈,字退之,「愈」有勝過、超過的意思,而「退之」含有謙遜退讓之意。
  • 父母給孩子取名字,這「4個字」儘量別用,雖說好聽但寓意卻不好
    因為想要取一個好名字,除了好聽外,還要包含父母對孩子的期望,但無論如何,建議父母在給孩子取名字時,這「4個字」儘量別用,雖說好聽但寓意卻不好。一、晗第一個字就是「晗」了,有的父母在給孩子取名字時,想給孩子取一個文雅好聽一點的,於是翻看了字典後,就決定給孩子取「晗」這個字,因為這個字不落俗套,而且又代表了天將明,給人美好光明的感覺。但其實「晗」字本身含義並不好,天將明就是還處在黑暗之中的意思,所以家長們在給孩子取名字時要避免這個字。
  • 霍去病、劉病已,為什麼古人的名字裡面要帶一個「病」字?
    古代人名確實有帶「病」字,比如說霍去病,劉病已,辛棄疾這些人。他們名字都帶有疾病的字眼兒。 誠然,帶「病」字是不吉利,但是你得看全名啊,家前面或者後面還帶了字的,有病就要去,有疾就要去,顯然是消災消難,身體健康的意思嘛,很有道理啊。
  • 曹操為什麼字孟德?「名」和「字」到底有什麼聯繫和區別?帶你漲漲...
    曹操為什麼字孟德?現代人說名字是一個詞,但是在古代名和字是兩個事物,名是名,字是字,比如諸葛亮名亮字孔明,劉備名備字玄德,嶽飛名飛字鵬舉,這就很奇怪了,古人為什麼那麼麻煩,要有名有字,而名和字又有什麼區別呢? 簡單來說,名是卑稱,字是尊稱,什麼意思呢?
  • 古人起名字的「名、字、號」的奧妙
    現在的人,大多數有「名」,無「字」,所以當我們說到「名字」的時候,通常指的僅僅是人的名,或姓名。後來隨著社會的前進,語言文字的發展,意識觀念的加強,人名越來越複雜,給人起名也成了一門學問。取名時,要對其所包容的內涵慎重考慮,反覆斟酌。《左傳·桓公六年》記載著春秋時代命名的五個原則:「名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這是魯國大夫申儒在回答桓公問名時提出來的,意思是:或根據其出身特點,或從追慕祥瑞、託物喻志、褒揚德行、寄託父輩期望等幾個方面比照取名。